一种密封油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6922发布日期:2019-06-14 23:5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油真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密封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油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里的密封油真空系统中油汽分离箱和水环式真空泵的一个整体画面如图1所示,其主要作用就是维持密封油回油系统的真空压力小于-0.85Kpa,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外界气体进入发电机内部及阻止氢气从发电机内漏出,以保证发电机内部气体的纯度和压力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在正常工况下,水环式真空泵抽吸密封油真空油箱中的油气,维持该系统的负压在规定范围内,除盐水则通过油汽分离箱为真空泵提供工作介质,并起到冷却和密封的作用,当叶轮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向四周甩出,在泵体内壁与叶轮之间形成旋转水环,这样就将被抽气体经真空泵压缩后排送到油汽分离箱中,同时少量油水混合物、小水滴也落到油汽分离箱中,废气则从排气口排出。在整个过程中,除盐水温度会随真空泵做功的时间而上升,达到45℃时真空泵内会发生汽化现象,这样,就会影响真空泵出力,从而导致密封油回油管路中的真空度降低。这时就要提前打开除盐水补水阀,通过补水来冷却和降低温度升高的真空泵工作液,油汽分离箱中的水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水位到达油汽分离箱溢流水位处就会自动溢流至凝泵排污坑,最终排至工作废水池无法回收,造成高品质的除盐水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油真空系统,结构简单,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油真空系统,包括油汽分离箱、真空泵、冷却管,所述油汽分离箱一侧上部设有溢流口,下部设有除盐水补水口,顶端设有排气口,另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与凝泵排污坑连接,所述进液口通过管道与真空泵连接,管道上设有进液阀,所述真空泵上端两侧设有进汽口以及进气管,所述进汽口与密封油油箱连接,所述进气管与油汽分离箱连接,所述冷去管设置在油汽分离箱内部,两端分别连接有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设有供水阀和回水阀,所述除盐水补水口处设有除盐水补水阀。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为U型蛇形冷却管。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设置位置高于除盐水补水口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改造成本小,且改造方便,易于实现;通过冷却管降低除盐水温度,可不再通过补水溢流来降低温度,从而减少了高品质的除盐水的浪费,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并且有效地防止水环式真空泵发生汽化现象,降低了气蚀,提高真空泵的效率和寿命,节省了检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密封油真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汽分离箱,2、溢流口,3、除盐水补水口,4、除盐水补水阀,5、进液口,6、进液阀,7、真空泵,8、进汽口,9、进气管,10、排气口,11、冷却管,12、供水阀,13、供水管,14、回水管,15、回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作出创造性劳动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实施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2所示,一种密封油真空系统,包括油汽分离箱1、真空泵7、冷却管11,所述油汽分离箱1一侧上部设有溢流口2,下部设有除盐水补水口3,顶端设有排气口10,另一侧设有进液口5,所述溢流口2通过管道与凝泵排污坑连接,所述进液口5通过管道与真空泵7连接,管道上设有进液阀6,所述真空泵7上端两侧设有进汽口8以及进气管9,所述进汽口8与密封油油箱连接,所述进气管9与油汽分离箱1连接,所述冷去管11设置在油汽分离箱1内部,两端分别连接有供水管13和回水管14,所述供水管13和回水管14上分别设有供水阀12和回水阀15,通过闭式循环水达到冷去降温目的,所述除盐水补水口3处设有除盐水补水阀4,真空泵7为水环式真空泵。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11为U型蛇形冷却管,尺寸为20×2cm。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11设置位置高于除盐水补水口3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水环式真空泵抽吸密封油真空油箱中的油气,维持该系统的负压在规定范围内,除盐水则通过油汽分离箱为真空泵提供工作介质,并起到冷却和密封的作用,当叶轮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向四周甩出,在泵体内壁与叶轮之间形成旋转水环,这样就将被抽气体经真空泵压缩后排送到油汽分离箱中,同时少量油水混合物、小水滴也落到油汽分离箱中,废气则从排气口排出,在整个过程中,除盐水温度会随真空泵做功的时间而上升,冷却管内的闭式水降低和冷却油气分离箱中的除盐水温度,冷却管的换热面积为0.8㎡,可以使真空泵工作液(除盐水)温度始终保持在真空泵汽化温度之下,以达到循环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