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油缸的行程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2234发布日期:2019-04-20 04:17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多级油缸的行程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油缸的行程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级油缸,其各级活塞杆在回收时,为实现规范的工作状态,要求各级活塞杆由内至外依次回收;目前多通过控制各活塞杆上活塞前端的液压面积、承受梯级递减的压力,使得各级活塞杆依次回收;如此,需准确控制各级活塞及活塞杆的径向尺寸满足一定的要求,导致外形尺寸难以控制,通常均偏大,不够紧凑,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级油缸的行程控制结构,它可使得各级活塞杆依次回收,且径向尺寸不受特殊要求的限制,结构紧凑,使用范围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级油缸的行程控制结构,包括缸底、从外至内并均设有内孔的缸体、一级活塞杆、二级活塞杆及三级活塞杆,各活塞杆的后端均固设有活塞,三级活塞杆的内孔前端固设有杆头,其内孔后端固设有隔板,杆头内设无杆腔油口和有杆腔油口,无杆腔油口与隔板后方的腔体通过连接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有杆腔油口与隔板前方的三级活塞杆的内孔相通,各活塞杆均内设有径向的有杆腔油路,三级活塞杆的有杆腔油路位于隔板前方,各有杆腔油路均置于各自活塞前方的活塞杆后端。

本实用新型由于各有杆腔油路均置于各自活塞前方的活塞杆后端,在回收时,内侧的活塞杆收回后,液压油才能进入其外侧活塞杆的有杆腔油路,使得各级活塞杆由内至外依次收回,无需专门设计、准确控制各级活塞及活塞杆的径向尺寸满足一定的要求,从而径向尺寸不受特殊要求的限制,结构紧凑,使用范围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一级活塞杆和二级活塞杆的内圆后端均通过环槽设有后限位挡圈,后限位挡圈均位于其内侧活塞的后方;可对二级活塞杆及三级活塞杆的回收行程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缸体、一级活塞杆和二级活塞杆的内圆前端均通过环槽设有前限位挡圈;可对各级活塞杆的伸出行程进行限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使得各级活塞杆依次回收,且径向尺寸不受特殊要求的限制,结构紧凑,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多级油缸的行程控制结构,包括缸底1、从外至内并均设有内孔的缸体2、一级活塞杆3、二级活塞杆4及三级活塞杆5,各活塞杆的后端均固设有活塞6,三级活塞杆5的内孔前端焊接固设有杆头7,其内孔后端固设有隔板8,杆头7内设无杆腔油口9和有杆腔油口10,无杆腔油口9与隔板8后方的腔体通过连接管11相连,有杆腔油口10与隔板8前方的三级活塞杆5的内孔相通,各活塞杆均内设有径向的有杆腔油路12或13或14,三级活塞杆5的有杆腔油路12位于隔板8前方,各有杆腔油路12、13、14均置于各自活塞6前方的活塞杆后端;在一级活塞杆3和二级活塞杆4的内圆后端均通过环槽设有后限位挡圈15,后限位挡圈15均位于其内侧活塞的后方;在缸体2、一级活塞杆3和二级活塞杆4的内圆前端均通过环槽设有前限位挡圈16;

使用时,由无杆腔油口9通入液压油,推动各级活塞杆伸出;由有杆腔油口10通入液压油,使得各级活塞杆收回;由于各有杆腔油路12、13、14均置于各自活塞前方的活塞杆后端,在回收时,内侧的活塞杆收回后,液压油才能进入其外侧活塞杆的有杆腔油路,使得各级活塞杆由内至外依次收回,无需专门设计、准确控制各级活塞及活塞杆的径向尺寸满足一定的要求,可简化控制活塞杆依次收回的结构,各级活塞及活塞杆的径向尺寸不受特殊要求的限制,结构紧凑,使用范围广;

后限位挡圈15可对二级活塞杆4及三级活塞杆5的回收行程进行限位;前限位挡圈16可对各级活塞杆的伸出行程进行限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