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发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5631发布日期:2020-02-14 22:3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发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真空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发生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多数为以电能带动马达为动力构造的真空发生设备,体积大,耗费物力,安装维修不方便,这种真空发生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发生设备,安装方便,制造和维修成本低,单台设备也能安装使用,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工作效率高,节省电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真空发生设备,包括:

缸体,呈圆管状,两端密封设置,内部同轴设置有三个独立的空腔,位于缸体两端的空腔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单向阀和排气单向阀;

活塞体,包括滑杆和套设在所述滑杆上的活塞,所述滑杆沿缸体轴向滑动密封穿设在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设置有三个,与所述空腔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空气动力系统,通过压缩空气驱动活塞体在缸体内沿缸体轴向往复运动,以使位于两侧的空腔内形成真空。

进一步,相邻两个空腔之间通过固定块分隔开,位于缸体中部的进气单向阀和排气单向阀均设置在固定块内,所述滑杆滑动密封穿设在所述固定块内。

进一步,所述缸体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连接有用于冷水进出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进一步,所述缸体的两端通过螺接的端盖密封,端盖与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位于端部的进气单向阀和排气单向阀均密封设置在端盖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的外壁与缸体的外层内壁密封贴合,以将夹层分为三个与空腔一一对应的水冷腔,每个所述水冷腔上均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进一步,每个所述水冷腔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环。

进一步,所述空气动力系统包括空压机、三通电磁阀和控制器,所述三通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空压机通过导气管与三通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气口分别连接有出气管道,两根所述出气管道的出气端分别安装在固定块上,并与中间的空腔内部相连通,位于中间的空腔两端外部均设置有磁感应开关,位于中间的空腔内的活塞上设置有磁环,所述磁感应开关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真空发生设备还包括真空存储罐,所述真空存储罐上连接有两根导气管,两根导气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进气单向阀的进气端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真空存储罐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真空存储罐内气压的真空度测量仪,所述真空度测量仪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驱动活塞体在缸体内沿缸体轴向往复运动,以使位于两侧的空腔内形成真空,并且由于位于缸体两端的空腔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单向阀和排气单向阀,使得活塞体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两端的空腔内总是处于负压真空的状态,有效地提高了本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节省电能。

相比于传统的以马达驱动的真空发生设备,本发明的真空发生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和维修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发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发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中,缸体1、进气单向阀2、排气单向阀3、滑杆4、活塞5、固定块6、夹层7、进水管8、出水管9、端盖10、密封环11、空压机12、三通电磁阀13、控制器14、出气管道15、磁感应开关16、磁环17、真空存储罐18、真空度测量仪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真空发生设备,包括:呈圆管状的缸体1,两端密封设置,内部同轴设置有三个独立的空腔,位于缸体1两端的空腔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单向阀2和排气单向阀3;活塞体,包括滑杆4和套设在滑杆4上的活塞5,滑杆4沿缸体1轴向滑动密封穿设在缸体1内,活塞5设置有三个,与空腔一一对应设置,活塞5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圈和耐磨片,使活塞5与空腔内壁之间保持密封;以及空气动力系统,通过压缩空气驱动活塞体在缸体1内沿缸体1轴向往复运动,以使位于两侧的空腔内形成真空。

具体的,相邻两个空腔之间通过固定块6分隔开,位于缸体1中部的进气单向阀2和排气单向阀3均设置在固定块6内,滑杆4滑动密封穿设在固定块6内,滑杆4与固定块6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缸体1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夹层7,夹层7内连接有用于冷水进出的进水管8和出水管9。活塞体在缸体1内沿缸体1轴向往复运动时,外壁与缸体1内层的内壁接触会发热,通过进水管8和出水管9在夹层7内循环流入冷水,使产生的热量及时被夹层7内循环流动的冷水带走,防止缸体1和活塞5因为受热发生变形。

缸体1的两端通过螺接的端盖10密封,端盖10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端盖10与缸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从而将缸体1的两端密封,位于端部的进气单向阀2和排气单向阀3均密封设置在端盖10上。

固定块6的外壁与缸体1的外层内壁密封贴合,以将夹层7分为三个与空腔一一对应的水冷腔,每个水冷腔上均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每个水冷腔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环11,密封环11用于将水冷腔的两端密封,防止冷水与固定块6接触,造成固定块6被水腐蚀。

具体的,空气动力系统包括空压机12、三通电磁阀13和控制器14,三通电磁阀13为三位五通电磁阀,与控制器14连接,空压机12通过导气管与三通电磁阀13的进气口连接,三通电磁阀13的两个出气口分别连接有出气管道15,两根出气管道15的出气端分别安装在固定块6上,并与中间的空腔内部相连通,位于中间的空腔两端外部均设置有磁感应开关16,位于中间的空腔内的活塞5上设置有磁环17,磁感应开关16与控制器14连接。

空压机12用于产生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从三通电磁阀13的进气口进入三通电磁阀13后,从三通电磁阀13的其中一个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15进入位于中间的空腔内,压缩空气将推动位于中间的空腔内的活塞5向另一侧运动,此时,三通电磁阀13的另一个出气口为敞口状态,使得中间的空腔内的空气从三通电磁阀13的另一个出气口排出。当中间的空腔内的活塞5运动到另一侧时,位于中间的空腔内的活塞5上的磁环17触发磁感应开关16,磁感应开关16给出反馈信号到控制器14,此时控制器14将控制三通电磁阀13的两个出气口的工作状态反转,从而驱动位于中间的空腔内的活塞5向初始位置运动,当活塞5运动到初始位置时,磁感应开关16给出反馈信号到控制器14,此时控制器14将控制三通电磁阀13的两个出气口的工作状态再次反转,从而使得活塞体能在缸体1内沿缸体1轴向往复运动。

活塞体在缸体1内沿缸体1轴向向一侧运动时,位于两端的空腔内的空气从排气单向阀3内排出,在活塞体向另一侧运动时,将进气单向阀2与需要真空条件的设备连接,位于两端的空腔内形成真空。

进一步,真空发生设备还包括真空存储罐18,真空存储罐18上连接有两根导气管,两根导气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进气单向阀2的进气端口连接,从而使真空存储罐18在活塞体往复运动时能够将真空存储罐18内的气体排出,使空存储罐18内一直处于负压状态。

真空存储罐18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真空存储罐18内气压的真空度测量仪19,真空度测量仪19与控制器14连接。真空度测量仪19用于测量真空存储罐18内的真空度,当真空度数值低于控制器14内的预设值时,控制器14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13同时将出气口关闭,即能使活塞体停止做往复运动,从而控制真空存储罐18内的真空度。

本发明中的控制器14可以采用plc控制器或者单片机,控制器14的控制端口连接有继电器,进而控制三通电磁阀13的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驱动活塞体在缸体1内沿缸体1轴向往复运动,以使位于两侧的空腔内形成真空,并且由于位于缸体1两端的空腔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单向阀2和排气单向阀3,使得活塞体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两端的空腔内总是处于负压真空的状态,有效地提高了本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节省电能。

相比于传统的以马达驱动的真空发生设备,本发明的真空发生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和维修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