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2190发布日期:2020-04-17 17:1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610013161.3公开了一种应用混流式轴流风扇的房车空调,包括空调主体,所述的空调主体内具有热交换系统、中心进风通道和周侧出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包括环状分布的蒸发器组件和位于蒸发器组件内的混流式轴流风扇,混流式轴流风扇包括轴流风机和骨架式风圈,所述的轴流风机安装在所述的骨架式风圈内,所述的骨架式风圈包括引流增压区域和用于出风的气流扩散区域,所述的气流扩散区域包括周向出风区域和轴向出风区域;所述的引流增压区域由封闭式环状体围成,所述的周向出风区域为位于封闭式环状体下游的呈开放式的侧部出风区域,所述的轴向出风区域为与侧部出风区域相邻的轴向出风口。

该专利的效果在于车内空气从中心进风通道进入到空调主体内部,该风扇组件轴向进风后经过引流增压,采用轴向和周向混合出风,形成混流式出风,经蒸发器组件热交换后再从周侧出风通道吹出,达到调节车内空气温度的目的。风圈采用骨架支撑结构,不仅满足轴流风扇安装的强度要求,更通过风圈下部引流增压以及上部的扩散结构,将轴流风扇吹出的风流方向进行改变,轴流风扇不仅具有向垂直方向的出风,而且具有向四周方向的出风,形成混流风吹风效果。

但是该风机会有涡流的产生,而且气流会对风轮以及壳体造成冲击,导致风机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市场上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会有涡流产生以及气流会对风轮造成伤害等问题,提出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可实施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包括后置导叶、叶轮、壳体和电机,叶轮安装在电机上由电机带动转动;电机、叶轮和后置导叶均位于壳体的内侧,后置导叶内外环与叶轮内环以及壳体内壁形成有用于气体流出的斜流道,气体依次经外部进入壳体再经斜流道导流导流,最后从后置导叶导向后流出。风机特殊的斜流道与机翼型风叶及导叶改善了气体在风机内的流动,气体流动改善的情况下,涡流的产生、异常损耗能量与气体对风轮及机壳的冲击都将减小,从而可达到提效增压的作用。

作为优选,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斜流道的侧壁由下壳体围成,下壳体和上壳体为可拆卸连接,后置导叶与上壳体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叶轮包括风叶,风叶的形状为机翼型。

作为优选,风叶和导叶均轴向垂直于水平面。

作为优选,后置导叶、叶轮和壳体的材质均为塑料或铝合金。

作为优选,后置导叶、叶轮和壳体为注塑成型或者压铸成型。

作为优选,斜流道子午面中线与轴线形成有15-35°角。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气体在斜流道内部流动时,先由进风口轴向进入叶轮,经过叶轮时得到一定量的动能并沿流道到达导叶,导叶再将气体往外部偏转并进一步赋予气体压力能,然后气体被导入外部机壳并沿机壳流道进入工作管路。此风机特殊的斜流道与机翼型风叶及导叶改善了气体在风机内的流动,气体流动改善的情况下,涡流的产生、异常损耗能量与气体对风轮及机壳的冲击都将减小,从而可达到提效增压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a-a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后置导叶、2—叶轮、3—壳体、4—下壳体、5—上壳体、6—电机、7—斜流道、8—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包括后置导叶1、叶轮2、壳体3和电机6,叶轮2安装在电机6上由电机6带动转动;电机6、叶轮2和后置导叶1均位于壳体3的内侧,后置导叶1内外环与叶轮2内环以及壳体3内壁形成有用于气体流出的斜流道7,气体依次经外部进入壳体3再经斜流道7导流导流,最后从后置导叶1导向后流出。气体在斜流道7内部流动时,先由进风口轴向进入叶轮2,经过叶轮2时得到一定量的动能并沿流道到达导叶,导叶再将气体往外部偏转并进一步赋予气体压力能,然后气体被导入外部机壳并沿机壳流道进入工作管路。此风机特殊的斜流道7与机翼型风叶及导叶改善了气体在风机内的流动,气体流动改善的情况下,涡流的产生、异常损耗能量与气体对风轮及机壳的冲击都将减小,从而可达到提效增压的作用。

壳体3包括下壳体4和上壳体5,斜流道7的侧壁由下壳体4围成,下壳体4和上壳体5为可拆卸连接,后置导叶1与上壳体5一体成型。电机6位于下壳体4内部,而且电机6为外转子电机6,电机6的非转动部固定安装在上壳体5中部的安装座8上,安装座8与上壳体5的边缘通过后置导叶1固连,后置导叶1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叶轮2包括风叶,风叶的形状为机翼型;后置导叶1、叶轮2和壳体3的材质均为塑料。后置导叶1、叶轮2、上壳体5和下壳体4为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中叶轮2包括中部的管状部分22,管状部分22与电机6的外部固定连接,因为电机6为外转子电机6,所以电机6会带动管状部分22转动,管状部分的外部固定有叶片21。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后置导叶1、叶轮2和壳体3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安装后的风机的风轮风叶和后置导叶1均轴向垂直于水平面。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前盘1、前向多片风叶2、后盘4可铁圈3采用整体压铸成型。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斜流道7子午面中线与轴线形成有15-35°角。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包括后置导叶(1)、叶轮(2)、壳体(3)和电机(6),其特征在于:叶轮(2)安装在电机(6)上由电机(6)带动转动;电机(6)、叶轮(2)和后置导叶(1)均位于壳体(3)的内侧,后置导叶(1)内外环与叶轮(2)内环以及壳体(3)内壁形成有用于气体流出的斜流道(7),气体依次经外部进入壳体(3)再经斜流道(7)导流导流,最后从后置导叶(1)导向后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壳体(3)包括下壳体(4)和上壳体(5),斜流道(7)的侧壁由下壳体(4)围成,下壳体(4)和上壳体(5)为可拆卸连接,后置导叶(1)与上壳体(5)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叶轮(2)包括风叶,风叶的形状为机翼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后置导叶(1)包括导叶,导叶的形状为机翼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风叶和导叶均轴向垂直于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后置导叶(1)、叶轮(2)和壳体(3)的材质均为塑料或铝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后置导叶(1)、叶轮(2)和下壳为注塑成型或者压铸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斜流道(7)子午面中线与轴线形成有15-35°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领域,公开了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包括后置导叶、叶轮、壳体和电机,叶轮安装在电机上由电机带动转动;电机、叶轮和后置导叶均位于壳体的内侧,后置导叶内外环与叶轮内环以及壳体内壁形成有用于气体流出的斜流道,气体依次经外部进入壳体再经斜流道导流导流,最后从后置导叶导向后流出。此风机特殊的斜流道与机翼型风叶及导叶改善了气体在风机内的流动,气体流动改善的情况下,涡流的产生、异常损耗能量与气体对风轮及机壳的冲击都将减小,从而可达到提效增压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强;胡国军;涂漫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顿力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顿力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