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867发布日期:2021-01-26 20:0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防尘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尘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薄型的防尘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且高性能的发展趋势,电子产品运作时,其电子元件的发热温度提高,加上散热空间受限等因素,使得电子元件不易散热,从而容易产生效能不稳定的状况,影响电子产品的可靠度,且造成功能特性下降,无法发挥甚至于当机,故散热已成为目前电子产品设计时所要考量的重要课题之一。
[0003]
其中,增加散热效率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在电子产品中装设防尘散热风扇,借助防尘散热风扇的驱风作用迫使气流流动,以将电子产品内部的高温气体排出。现有的散热风扇的轴承系统容易进入粉尘,从而引起风扇运转不顺畅或者卡死、转速低等现象。
[0004]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尘散热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散热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防尘散热风扇,包括:
[0008]
扇壳,其具有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轴管;
[0009]
轴承,其设于所述轴管中;
[0010]
压环,其固定设于所述轴管中并覆盖于所述轴承的顶部以将所述轴承限定于所述轴管中;
[0011]
定子组,其设于所述扇壳内且环绕于所述轴管的外围;
[0012]
扇轮,其具有轮毂和设于所述轮毂上的转轴,所述转轴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轴承上,所述转轴包括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延伸部与压环的内环面相对设置。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压环包括沿所述轴管径向延伸的第一限定部和沿所述轴管轴向延伸的第二限定部,所述第一限定部覆盖于所述轴承的顶部以限定所述轴承在轴向上的位移,所述第二限定部环绕于所述轴承外围以限定所述轴承在径向上的位移;和/或所述轴承的内径与所述压环的内径的比值为0.8~1.2。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轴管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内径。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形成有从所述第一定位部内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定位部内壁的梯台部,所述梯台部的内边缘形成有倒角部。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梯台部和轴承共同界定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限定部延伸至所述收容空间中并与所述梯台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定部具有一邻近所述转轴设置的舌部,所述舌部与所述轴
承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0018]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还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由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压环环绕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围,并且所述压环的内环面在径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入到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和/或所述第一延伸部直径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的比值为0.75~0.95。
[0020]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高度被配置成大于所述主体部的高度但小于所述主体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三者的高度之和,以使得所述轴承的两端能够分别沿径向对齐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
[0021]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两端部的内周缘和外周缘上形成有倒角,所述转轴主体部的两端分别沿径向对齐于该倒角。
[0022]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尘散热风扇通过将压环盖设于轴承的顶部,并对压环与轴承的内径的比值进行设定,能够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轴承系统,进而能够保证轴承系统运转时的稳定、流畅以增加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同时转轴上设有一直径较小的第一延伸部,能够防止转轴与压环产生碰撞。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是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26]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7]
附图标记说明:10-扇壳;11-底板;12-轴管;121-第一定位部;122-第二定位部;123-梯台部;20-轴承;30-压环;31-第一限定部;32-第二限定部;33-舌部;34-内环面;40-定子组;41-定子;42-驱动电路板;50-扇轮;51-轮毂;52-转轴;53-环形磁铁;521-主体部;522-第一延伸部;523-第二延伸部;524-球面部;60-耐磨垫片;71-第一间隙;72-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方向表示即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是相对的,用于解释本申请中不同部件的结构和运动是相对的。当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示是恰当的。但是,如果元件位置的说明发生变化,那么认为这些表示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
[003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的防尘散热风扇,其包括:扇壳10、轴承20、压环30、定子组40和扇轮50。
[0032]
扇壳10具有一底板11和设于底板11上的轴管12。扇壳10还包括盖板和侧板(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盖板、侧板和底板11共同界定了一活动空间,轴管12位于该活动空间中并与底板11垂直。
[0033]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轴管12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2,第一定位部121的内径大于第二定位部122的内径。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2之间形成有从第一定位部121内壁延伸至第二定位部122内壁的梯台部123,该梯台部123的内边缘形成有倒角部。倒角部的设置避免轴承20与梯台部123的磕碰。
[0034]
轴承20设于轴管12中,轴管12的第二定位部122可用于限定轴承20在径向上的位移以导正轴承20。
[0035]
请参照图1所示,定子组40设于扇壳10的活动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组40设于扇壳10的底板11上且环绕于轴管12的外围。定子组40包括驱动电路板以及环绕有线圈的定子41,定子41具有若干个磁极片,磁极片由可导磁的材料制成。所述线圈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能够通过电线外接电源,进而其控制所述线圈产生磁极性变换。
[0036]
扇轮50可旋转的设于扇壳10的活动空间内。扇轮50包括轮毂51和转轴52。轮毂51具有一中空的收容腔室,一环形磁铁53固定设于该收容腔室的内壁上并与定子组40的定子41径向相对设置,并且环形磁铁53和定子41之间形成有气隙,在轮毂51的外周面上环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扇叶。转轴52设于轮毂51的中心并与轮毂51固定杆连接,转轴52可旋转的枢设于轴承20上,以使得扇轮50能够以转轴52为旋转中心在扇壳10的活动空间内旋转。环形磁铁53环与定子组40之间产生相吸和相斥的磁力作用,以驱动扇轮50旋转,从而实现散热的功能。
[0037]
压环30固定设于轴管12中并覆盖于轴承20的顶部以将轴承20限定于轴管12中。轴承20内径与压环30内径的比值为0.8~1.2,该比值的设定使得压环30与转轴52之间的气隙较小,能够防止粉尘进入到轴管12中。
[0038]
转轴52包括主体部521、第一延伸部522和第二延伸部523,第一延伸部522和第二延伸部523分别由主体部521的两端沿其轴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522和第二延伸部523的直径均小于主体部521的直径。
[0039]
其中,压环30环绕于第一延伸部522的外围,以使得压环30的内环面34与第一延伸部522径向相对设置,并且压环30的内环面34与第一延伸部522之间具有气隙。优选的,压环30的内环面34在径向上的投影被配置成完全落入到第一延伸部522上。
[0040]
具体的,第一延伸部522直径主体部521的直径的比值为0.75~0.95;第一延伸部522的直径设置成略小于主体部521的直径,一方面可以避免扇轮50转动时转轴52与压环30发生碰撞,有利于适当减小压环30的内径,以增加压环30在轴承20顶部的覆盖面积;另一方面能够避免与压环30的内环面34之间形成太大的气隙,以阻碍粉尘的进入;而且第一延伸
部522与轴承20之间的间隙能够实现阻断轴承20的润滑油的油路的功能。
[0041]
具体的,轴承20的高度被配置成大于主体部521的高度但小于主体部521、第一延伸部522和第二延伸部523三者的高度之和,以使得轴承20的两端能够分别沿径向对齐转轴52的第一延伸部522和第二延伸部523。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轴承20的端部与转轴52的磕碰,另一方面能够阻断轴承20润滑油的油路,避免润滑油沿着转轴52溢出。优选的,轴承20的两端部的内周缘和外周缘上形成有倒角,转轴52主体部521的两端分别沿径向对齐于该倒角;倒角的设置能够防止轴承20与转轴52的磕碰,而且便于轴承20的安装。
[0042]
具体的,扇轮50转轴52的第二延伸部523的底端形成有一球面部524,在轴管12内的底部设有一耐磨垫片60,球面部524的球面支撑于该耐磨垫片60上,该球面部524的球面能以较小的接触面积与耐磨垫片60接触,从而减小扇轮50旋转时的摩擦力和噪音。
[0043]
请再参照图1和图2所示,压环30固定设于轴管12的第一定位部121中。压环30包括沿轴管12径向延伸的第一限定部31和沿轴管12轴向延伸的第二限定部32,其中,第一限定部31覆盖于轴承20的顶部以限定轴承20在轴向上的位移,第二限定部32环绕于轴承20外围以限定轴承20在径向上的位移。压环30通过第二限定部32的侧部与轴管12的第一定位部121的内壁抵接进行固定。优选的,第一限定部31和第二限定部32被构造成一体成型。
[0044]
具体的,轴管12的第一定位部121、梯台部123与轴承20三者共同界定形成一收容空间,压环30的第二限定部32延伸至该收容空间中,使第二限定部32位于至轴管12和轴承20之间,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在不降低轴承20高度的情况下,增加压环30与轴管12的抵接面积,使压环30能更牢固的组装于轴管12中;而且能对轴承20起到更好的限定作用。第二限定部32与轴管12的梯台部123之间形成第一间隙71,第一间隙71的设置可以阻断轴承20润滑油的油路,以防止润滑油沿着压环30溢出。
[0045]
具体的,压环30的第一限定部31具有一邻近转轴52设置的舌部33,舌部33具有一较薄的厚度,以在舌部33与轴承20的顶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72。第二间隙72的设置可以阻断轴承20润滑油的油路,避免润滑油沿着压环30溢出。
[004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尘散热风扇通过将压环30盖设于轴承20的顶部,并对压环30与轴承20的内径的比值进行设定,能够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轴承系统,进而能够保证轴承系统运转时的稳定、流畅以增加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同时转轴52上设有一直径较小的第一延伸部522,能够防止转轴52与压环30产生碰撞。
[004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004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