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功能组件的油压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965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内功能组件的油压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内功能组件的油压阀配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模内功能组件的油压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般塑件成型加工所用的公母模具,为了执行自动裁切浇口或冲、挤塑胶等功能上的需求,通常会在公母模具内安装包含活动芯及高压油缸在内的功能组件,以便于当熔融的塑胶在注入模穴内且尚未回温凝固的保压过程中,能利用活动芯来作为走胶流道的浇口处的阀门,或模穴的排气孔的阀门,或裁切塑件产品的赘边余料,或对塑件产品上所需的孔或槽进行冲制,使产品回温凝固后,能保有外观表面上的光滑平整度,并省去除浇口或毛边余料的工序。公母模具的开模、合模动作,以及活动芯在模具上的往复移动,都必须依靠强大的驱动力的油压设备来提供,其开模、合模需120-150KG/CM2的低油压动力;活动芯则需要600-1500KG/CM2的高油压。
[0003]目前两段式增压模组初始压力120-150KG/CM2过高,会造成油栗烧毁,另缺少单向阀保护油栗,会造成液压工作时液压油回流造成栗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保护阀的模内功能组件的油压增压系统,可根据不同需求调节油压,能防止待机状态下高压油倒流或油压过高而损坏电机和油栗。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内功能组件的油压增压系统,包括电动马达、定量齿轮油栗、油箱、液压控制装置和多个油缸,所述电动马达驱动所述定量齿轮油栗由所述油箱向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供油,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多个所述油缸连通;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通过油管相互连通的电磁换向阀和高压增压栗,所述电磁换向阀与所述高压增压栗之间设有控制油路开闭状态的液控单向阀;所述高压增压栗包括容载油液的集压室和增压室,所述集压室和所述增压室之间设有与所述高压增压栗内壁相配合的活塞,所述集压室驱动所述活塞的推力面积小于所述增压室驱动所述活塞的推力面积;所述增压室通过外部油管与所述集压室连通,且所述外部油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集压室通过高压油管与多个所述油缸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液控单向阀包括耐高压液控单向阀和低噪音液控单向阀,所述耐高压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所述耐高压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集压室,所述耐高压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连接至所述电磁换向阀;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电磁换向阀的一侧出口,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通过连接至所述高压增压栗,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连接至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另一侧出口。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可降低设备噪音,所述耐高压液控单向阀可在高压增压栗向多个油缸供油时保证设备正常的供油性能。
[0007]进一步: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与所述高压增压栗的增压室之间分别设有油路流向相反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与所述集压室之间设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集压室。
[0008]进一步:所述定量齿轮油栗与所述电磁换向阀之间设有防止油液回流的低压插式单向阀,所述低压插式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可避免在待机状态时液压油倒流而对电动马达或定量齿轮油栗造成损坏。
[0009]进一步:所述定量齿轮油栗的出油口处设有保证系统整体压力稳定且不会超压的先导插式溢流阀,所述先导插式溢流阀的出油端与所述定量齿轮油栗连通。所述先导插式溢流阀可保证系统的整体压力稳定且不会超压,控制进油口压力,主要有控制系统压力、卸荷作用保护油栗的作用。
[00? 0]进一步: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低流量高压力定制电磁换向阀。
[0011]进一步:所述电磁换向阀为Η型中位全通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中位全通的电磁换向阀可减少整个油路背压,增加保压效果,还可使高压增压栗不动作时电动马达和油栗无负荷运转,减少磨损,避免油温过高。
[0012]进一步:所述定量齿轮油栗的出油口处还设有压力缓冲器和压力表。
[0013]进一步:所述油箱上设有液位观察窗、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用于对油箱内温度及时检测,液位观察窗和液位传感器可便于对油箱内的液面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控。
[0014]进一步:所述油箱的回油口设有强制风冷却器。
[00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单向阀、溢流阀、液控单向阀和高压增压栗,对油压系统具有可靠的保护作用,减少设备损坏,具有降低设备噪音、防止油温升高、快速补油、增快增压速度的特点,还可保护阀体不受高压冲击,减少损耗,提高油压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可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1.电动马达,2.定量齿轮油栗,3.耐高压液控单向阀,4.先导插式溢流阀,5.低压插式溢流阀,6.电磁换向阀,7.低噪音液控单向阀,8.高压增压栗,81.增压室,82.集压室,83.活塞,9.压力缓冲器,10.压力表,11.油缸,12.液位观察窗,13.温度传感器,14.液位传感器,15.强制风冷却器,16.油箱,17.第一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9.第三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模内功能组件的油压增压系统,包括电动马达1、定量齿轮油栗2、油箱16、液压控制装置和多个油缸11,所述电动马达1驱动所述定量齿轮油栗2由所述油箱16向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供油,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多个所述油缸11连通;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包括通过油管相互连通的电磁换向阀6和高压增压栗8,所述电磁换向阀6与所述高压增压栗8之间设有控制油路开闭状态的液控单向阀;所述高压增压栗8包括容载油液的集压室82和增压室81,所述集压室82和所述增压室81之间设有与所述高压增压栗8内壁相配合的活塞83,所述集压室82驱动所述活塞83的推力面积小于所述增压室81驱动所述活塞83的推力面积;所述增压室81通过外部油管与所述集压室82连通,且所述外部油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集压室82通过高压油管与多个所述油缸11连通。
[0021 ]进一步:所述液控单向阀包括耐高压液控单向阀3和低噪音液控单向阀7,所述耐高压液控单向阀3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16,所述耐高压液控单向阀3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集压室82,所述耐高压液控单向阀3的控制油路连接至所述电磁换向阀6;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7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电磁换向阀6的一侧出口,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7的出油口通过连接至所述高压增压栗8,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7的控制油路连接至所述电磁换向阀6的另一侧出口。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7可降低设备噪音,所述耐高压液控单向阀3可在高压增压栗8向多个油缸11供油时保证设备正常的供油性能。
[0022]进一步: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7与所述高压增压栗8的增压室81之间分别设有油路流向相反的第一单向阀17和第二单向阀18,所述低噪音液控单向阀7与所述集压室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