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5883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地球资源的不断紧张及环境的恶化,节能成为空调器、冰箱等不断追求的目标,特别对于耗电量大的空调器,节能目标更加迫切,因此空调器的能效标准要求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中,由于空调器的系统能效提高,压缩机功耗降低,但对于采用普通定速压缩机的空调器来说会带来另外一个不利影响,即冬季时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空调器的系统制热量明显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容式压缩机,简化了变容式压缩机的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变容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变容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两个轴承和设在所述两个轴承之间的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变容气缸,所述变容气缸上形成有压缩腔,所述压缩机构上形成有吸气口;以及变容阀,所述变容阀设在所述压缩机构上,所述变容阀被构造成在导通所述压缩腔和所述吸气口的导通位置和隔断所述压缩腔和所述吸气口的隔断位置之间可运动,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导通位置时所述变容气缸工作,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变容气缸卸载。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容式压缩机,通过设置上述的变容阀,变容阀位于壳体内部,简化了变容式压缩机的结构,提高了变容式压缩机应用在制冷装置中的可靠性。而且,在变容气缸工作时,其吸气路径与传统的压缩机基本一致,变容气缸的性能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缩机构上形成有供压通道,所述供压通道用于供入第一压力气体或第二压力气体,所述第一压力气体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气体的压力,所述变容阀上形成有第一压力通道,所述第一压力通道与所述供压通道连通,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供压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压力通道向所述压缩腔内供入所述第一压力气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构上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供压通道连通,其中所述变容阀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当所述供压通道供入所述第一压力气体时所述变容阀从所述导通位置向所述隔断位置移动,当所述供压通道供入所述第二压力气体时所述变容阀保持在所述导通位置。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变容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弹簧设在所述变容阀和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
[0010]可选地,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导通位置时,所述供压通道的远离所述变容阀中心的一侧内壁与所述变容阀的对应端面彼此间隔开。
[0011 ]具体地,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止挡结构,当所述变容阀位于所述导通位置时所述变容阀与所述止挡结构止抵。
[0012]可选地,所述压缩机构上形成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的一端构成所述吸气口,所述吸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吸气孔的所述另一端的直径为CU,当所述变容阀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方形时,所述变容阀的宽度为S,其中,所述S、cU满足:s>d1;当所述变容阀的形状为圆柱形时,所述变容阀的直径为山,其中,所述eh、d2满足:d2 > Cl1。
[0013]优选地,当所述变容阀的形状为圆柱形时,所述变容阀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吸气孔的中心轴线相交。
[0014]进一步地,当所述变容阀的形状为圆柱形时,所述Cl^d2进一步满足= Cl2^d1 +
0.5mm 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变容阀上形成有第二压力通道,当所述变容阀位于导通位置时所述第二压力通道将所述压缩腔和所述吸气口连通。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容阀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可移动。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容气缸上形成有滑片槽,所述滑片槽内设有滑片,所述滑片槽的位于所述滑片尾部的部分为滑片腔,所述滑片腔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
[0018]可选地,所述滑片槽的尾部设有磁性材料件。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变容气缸。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变容阀设在所述隔板、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两个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
[0021 ]可选地,所述变容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一吸气管,所述两个第一吸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相连。
[0022]或者可选地,所述变容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第二吸气管,其中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第二吸气管相连。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缩机构上设有阀座,其中所述变容阀设在所述阀座上。
[00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容气缸的排气量为q,所述变容式压缩机的总排气量为Q,其中,所述q、Q满足:q/Q< 50%。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制冷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相连;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相连;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变容式压缩机,其中所述变容式压缩机的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所述吸气口与第二阀口相连,所述供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吸气口或所述排气口相连。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压通道的所述一端设在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另一端之间。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冷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供压通道的所述一端相连,第二接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吸气口相连。
[0028]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的流通面积。
[00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压通道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的横截面积。
[0030]可选地,所述压缩机构上设有供压管,所述供压管内限定出所述供压通道,所述供压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的管径。
[003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3]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变容原理图,其中图1a中的变容阀处于隔断位置,图1b中的变容阀处于导通位置;
[0034]图2和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图2中的变容阀处于隔断位置,图3中的变容阀处于导通位置;
[0035]图4是沿图3中K-K线的剖面图;
[0036]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变容阀为圆柱形;
[0037]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未设置弹簧;
[0038]图7是图6中圈示的M部的放大图;
[0039]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容气缸的示意图;
[0040]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变容阀设在阀座上;
[0041]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变容阀设在隔板上;
[0042]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分别设有变容阀;
[0043]图12a和图1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变容原理图,其中图12a中的变容阀处于隔断位置,图12b中的变容阀处于导通位置;
[0044]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另一个实施例的变容阀的示意图;
[0045]图14a和图1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变容原理图,其中图14a中的变容阀处于隔断位置,图14b中的变容阀处于导通位置;
[0046]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再一个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变容阀处于隔断位置;
[0047]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变容式压缩机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变容阀处于导通位置;
[0048]图17a和图1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再一个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图17a中的变容阀处于隔断位置,图17b中的变容阀处于导通位置,图17a和图17b中均未设置弹簧;
[0049]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再一个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变容阀设在隔板上;
[0050]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再一个实施例的变容式压缩机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分别设有变容阀;
[0051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再一个实施例的变容气缸的示意图;
[0052]图21和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21中的制冷装置处于制热状态,图22中的制冷装置处于制冷状态;
[0053]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示意图;
[0054]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示意图。
[0055]附图标记:
[0056]100:变容式压缩机;
[0057]1:壳体;11:排气口;
[0058]21:主轴承;22:副轴承;221:容纳腔;2211:止挡结构;23:第一气缸;
[0059]24:第二气缸;241:吸气孔;2411:第一吸气段;2412:第二吸气段;
[0060]242:滑片腔;25:隔板;26:曲轴;27:活塞;28:工作腔;29:滑片;
[0061 ]3:变容阀;4:供压管;41:供压通道;
[0062]5:电机;51:定子;52:转子;
[0063]6:储液器;61:第一吸气管;62:第二吸气管;
[0064]7:弹簧;8:磁性材料件;9:阀座;
[0065]A:吸气口 ;B:压缩腔;E:第一压力通道;D:第二压力通道;
[0066]200:制冷装置;
[0067]201:第一换热器;202:第二换热器;
[0068]203:第一控制阀;2031:第一阀口; 2032:第二阀口;
[0069]2033:第三阀口;2034:第四阀口;
[0070]204:节流元件;205:第二控制阀;
[0071]2051:第一接口 ; 2052:第二接口 ; 2053:第三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7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7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