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758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定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缆索连接装置,更具体说涉及锁定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
在其最为简单的形式中,采用连接器以将一个缆索连接于另一缆索。在更为复杂的缆索组件如Bowden缆索组件中(其中内钢丝在一外套内滑动),有时必须将整个缆索组件连接于另一缆索组件或者将外套连接于另一管状件而将内钢丝连接于某些其他结构。后者的一个例子公开于美国专利No.4,833,937。该专利公开了一个连接器,具有一用以端接Bowden缆索外套的第一部分和旋入另一结构的带螺纹的第二部分。尽管这种连接器可以可靠地将外套连接于另一结构,但在从另一结构上解脱该缆索组件之前必须将该连接器拧松几圈。当将外套连接于另一结构上时也是如此。这样,就需要一种缆索连接器,其允许Bowden缆索组件的外套可快速地连接于另一结构并从该结构上解脱。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索连接装置,其允许Bowden缆索组件的外套可快速地连接于另一结构并从该结构上解脱。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套支承部分,其中第一端具有一外套支承孔,用以支承该控制缆索的外套。一钢丝导向凸起从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沿第一连接件轴线延伸。该钢丝导向凸起包括一第一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一第二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一侧壁相对;一第三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一第四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三侧壁相对,和一内钢丝通道,用于通过它接纳该内钢丝。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外套支承部分和钢丝导向凸起中的至少一个在圆周方向上是连续的。一第一抵靠面形成在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的结合处,并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一连接件轴线离开第一端的方向,并且一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不同的保持结构被不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抵靠面上。该保持结构与第一连接件一起转动,并形成了一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周方向的第二抵靠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套支承部分,其中第一端具有一外套支承孔,用以支承该控制缆索的外套。一钢丝导向凸起从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沿第一连接件轴线延伸,其中该钢丝导向凸起包括一内钢丝通道,用于通过它接纳该内钢丝。钢丝导向凸起包括一径向延伸的在内钢丝通道外侧的锁定件,其中该锁定件形成了一第一抵靠面,其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一连接件轴线朝向第一端的方向。一第二抵靠面形成在外套支承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的结合处,并至少部分地面向第一连接件轴线离开第一端的方向。一保持结构不可移动地设置在外套支承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之一上。该保持结构与第一连接件一起转动,形成了一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周方向的第三抵靠面,并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与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之一间隔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套支承部分,其中第一端具有一外套支承孔,用以支承该控制缆索的外套。一钢丝导向凸起从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沿第一连接件轴线延伸。该钢丝导向凸起包括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沿其整个长度无螺纹的外周表面和一内钢丝通道,用以通过它接纳内钢丝。在该实施例中外套支承部分和钢丝导向凸起中的至少一个沿圆周方向是连续的。一第一抵靠面形成在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的结合处,并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一连接件轴线离开第一端的方向。一保持结构被不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抵靠面上,其中保持结构与第一连接件一起转动,并形成了一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周方向的第二抵靠面。


图1是一自行车后部的侧视图,其装有根据本发明的一锁定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图2是该锁定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的详细视图;图3是缆索连接装置的分解视图,详细示出了第一和第二缆索连接件;图4是第一缆索连接件的前视图;图5是沿图4中Ⅴ-Ⅴ线所取的视图;图6是第二缆索连接件的前视图;图7是处于锁定状态的缆索连接装置的视图;图8是沿图7中Ⅷ-Ⅷ线所取的视图;图9是缆索连接装置的视图,此时第一缆索连接件被转动一解脱该装置;图10是一剖视图,示出了第一缆索连接件从第二缆索连接件上脱离;图11是一视图,示出了第一缆索连接件从第二缆索连接件脱离;图12是第一统索连接件的一可选实施例的斜视图;图13是第一缆索连接件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斜视图;图14是第一缆索连接件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斜视图;图15是第一缆索连接件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斜视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缆索连接装置的一可选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图17是该缆索连接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一缆索连接器被插入第二缆索连接器;图18是该缆索连接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第一缆索连接器被朝一锁定位置转动;图19是处在锁定位置的缆索连接装置的侧视图;图20是一局部透明的视图,示出了处在锁定位置的缆索连接装置;图21是沿图20中ⅩⅪ-ⅩⅪ线所取的视图;图22是缆索连接装置的一局部透明的视图,示出了第一缆索连接器被朝非锁定位置转动;图23是缆索连接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一缆索连接器被从第二缆索连接器脱开;和图24是处在脱开状态的缆索连接装置的斜视图。
图1是一自行车10的后部的侧视图,其装有根据本发明的一锁止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14的一特定实施例。自行车10的后部包括一车架18,该车架具有一支持车座24的车座管22,一对传统的链条撑杆26,和一对传统的车座撑杆30。围绕在链条撑杆26和车座撑杆30的交点处的轴36,一车轮34由车架18可转动地支承,并且一具有踏板42和链盘46的曲柄组件38在车座管22和链条撑杆26的交点处被支承。一链条50与链盘46啮合并包绕一链轮54,该链轮绕轴36可转动地驱动一传统的内部轮毂传动装置58。采用了一Bowden型控制缆索以已知的方式来改变内部轮毂传动装置58的速度级别。
图2是缆索连接装置14的详细视图。如周知的,Bowden缆索62包括一在外套74内滑动的内钢丝70。内钢丝70直接连接于传统的轮毂传动装置离合器致动环78,而外套74终止于一外套端接件82(它起一第一缆索连接件的作用)上,外套连接件82然后连接于一缆索支承86(它起一第二缆索连接件的作用),缆索支承86也可转动地支承致动环78。
如图2-5所示,外套端接件82包括一外套支承部分90和一沿其整个长度无螺纹的钢丝导向凸起94。外套支承部分90呈一大体凸形的套支承管的形式,带有一第一端96和一第二端100。第一端96具有一套支承孔104(图5),用以支承Bowden缆索62的外套74。套支承孔104亦起一钢丝接纳通道的作用,该通道允许内钢丝70完全穿过外套支承部分90。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套支承孔104延伸进入钢丝导向凸起。一呈手指操作凸片108形式的手指操作件从外套支承部分90径向向外延伸。
外套支承部分90的第二端100形成一抵靠面112,并且钢丝导向凸起94作为一个件沿第一连接件轴线X从抵靠面112延伸,该轴线X与内钢丝70同轴。抵靠面112至少部分地面向第一连接件轴线X离开第一端96的方向。钢丝导向凸起94是一大体管状的件,包括一用以接纳内钢丝70的内钢丝通道116,和一径向向外延伸的锁定件120,该锁定件120形成了一抵靠面124,其至少部分地面向第一连接件轴线X朝向外套支承部分90的第一端96的方向。由于下面所讨论的原因,一止动件128从锁定件120沿周向延伸。
如图4和8所示,钢丝导向凸起94包括一沿第一连接件轴线X的方向延伸的直的第一侧壁130,一沿第一连接件轴线X的方向平行于第一侧壁130延伸的直的第二侧壁134,一沿第一连接件轴线X的方向延伸的第三侧壁136,和一沿第一连接件轴线X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三侧壁136相对的第四侧壁138。由于下面所讨论的原因,第一侧壁130和第二侧壁134之间的距离d1小于第三侧壁136和第四侧壁138之间的距离d2。
一保持凸起150作为一个件从外套支承部分90的抵靠面112沿第一连接件轴线X的方向不可移动地延伸,其中保持凸起150从钢丝导向凸起94径向向外设置并沿第一连接件轴线X的方向终止在钢丝导向凸起94之前。如图2和3所示,保持凸起150形成了一面向圆周方向的抵靠面154,一面向第一连接件轴线X的方向的端壁155,和一面向圆周方向并相对于抵靠面112和154倾斜的凸轮壁156。保持凸起150最好沿第一连接件轴线X的方向与抵靠面112和抵靠面124之一间隔开,在该情形下是抵靠面124。如果需要,保持凸起150亦可与钢丝导向凸起94沿径向隔开。
如图4所示,一狭槽155通过外套支承部分90和钢丝导向凸起94延伸。这样,通过经由狭槽155设置内钢丝70并然后将外套74装入套支承孔104,可以将外套端接件82连接在缆索62上。
如图3和6所示,缆索支承86在一端上包括一管状部分164,其限定了一第一连接件孔168,用以在其中接纳钢丝导向凸起94。管状部分164具有一沿第二连接件轴线Y延伸的第一管状部分侧壁172,一大体垂直于第二连接件轴线Y的第二管状部分侧壁178,和一大体垂直于第二连接件轴线Y并与第二管状部分侧壁178相对的第三管状部分侧壁184。在该实施例中,当外套端接件82被连接于缆索支承86上时,第一连接件轴线X与第二连接件轴线Y同轴,如图2所示。
第一管状部分侧壁172限定了具有一宽度W(图8)的第一通道176,用以沿第二连接件轴线Y离开第一连接件孔168的方向通过锁定件120。宽度W大于或等于钢丝导向凸起94的直径d1但小于直径d2,其原因在下面讨论。第二管状部分侧壁178形成了一个从第一通道176沿周向延伸的第二通道180。第三管状部分侧壁184包括一保持凹槽190,其形状与保持凸起150互补。更具体说,保持凹槽190形成了一面向一圆周方向的抵靠面194,一面向第二连接件轴线Y的方向的底壁195,和一面向一圆周方向并相对于抵靠面194倾斜的凸轮壁196。
一板状中间部分160从管状部分164延伸并终止在一环形的车架连接件159。环形的车架连接件159具有一中心轴线Z,其大体垂直于第二连接件轴线Y取向。环形的车架连接件159环绕轮毂传动装置58的轴36并以已知方式可转动地支承致动环78。
图2和7示出了处于锁定状态的缆索连接装置14。在该状态,抵靠面112抵靠第三管状部分侧壁184,保持凸起150与保持凹槽190啮合以阻止外套端接件82相对于缆索支承86转动,锁定件120的抵靠面124抵靠第二管状部分侧壁178以防止外套端接件82移离缆索支承86,并且止动件128抵靠中间部分160的一侧壁161以进一步防止外套端接件82相对于缆索支承86的转动。由于缆索支承86的管状部分164上的通道176的宽度W小于钢丝导向凸起94的直径d2,所以当外套端接件82处在图7和8所示的位置时,钢丝导向凸起94不能脱离通道176。这样,外套端接件82就被锁定在缆索支承86上。
为了从缆索支承86上解脱外套端接件82,借助于手指操作凸片108使外套端接件82沿图9所示箭头的方向转动。这一手动转动的力足以使得保持凸起150的凸轮壁156靠着保持凹槽190的凸轮壁196滑动,直至钢丝导向凸起94的第一侧壁130和第二侧壁134与通道176对准。由于第一侧壁130和第二侧壁134之间的距离d1小于或等于通道176的宽度W,所以钢丝导向凸起94就可被移出通道176,以使外套端接件82从缆索支承86解脱,如图10和11所示。通过反向的程序,可将外套端接件82连接于缆索支承86。
图12-15是外套端接件82的选择实施例的斜视图,分别用参考号82A-82D表示。在各实施例中,锁定件20被省略。当Bowden缆索62的外套74对外套端接件82A-82D施加一足够的偏置力以防止外套端接件82A-82D移离缆索支承86时,这种省略还是令人满意的。而且,在各实施例中,手指操作凸片108和狭槽155亦被省略。省略狭槽155允许在各实施例中外套支承部分和钢丝导向凸起在周向上是连续的。这样,在图12中的外套端接件82A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套端接件82是相同的,除了省略了手指操作凸片108,锁定件120和狭槽155。
图13所示的外套端接件82B与图12所示的外套端接件82A大体相同,除了保持凸起150由一保持凹槽代替。保持凹槽200与在缆索支承86’上代替保持凹槽190的一保持凸起201啮合。该实施例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操作。
图14所示的外套端接件82C与图12中的外套端接件82A大体相同,除了外套支承部分90C具有一方形的形状。类似地,图15所示的外套端接件82D与图14中的外套端接件82C大体相同,除了钢丝导向凸起94D具有一方形的形状。
图16-24是根据本发明的缆索连接装置14’的一可选择实施例的视图,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被编以相同的参考号。这样,可以推测,除了所注出的,缆索连接装置14’与缆索连接装置14有相同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一外套端接件82’包括一用以端接Bowden型缆索62的外套74的大直径部分250和一包含保持凸起150的小直径部分254。大直径部分250具有一滚花的外周表面252,以便于握持并转动外套端接件82’。一呈锁销形式的锁定件120’从钢丝导向凸起94’的一中间部分径向向外延伸。锁定件120’的作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锁定件120大体相同。缆索支承86”的管状部分164’与第一实施例的管状部分164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实施例的通道180由一狭槽180’形成。
缆索连接装置14’的组装程序与缆索连接件14的组装程序相同。这样,首先将钢丝导向凸起94’插过通道176,如图17所示,然后如图18所示转动外套端接件82’直至保持凸起150与保持凹槽190啮合并且锁定件120’位于狭槽180’内,如图19-21所示。为了从缆索支承86”解脱外套端接件82’,借助于滚花的表面252使外套端接件82’沿图22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这一手动转动的力足以使得保持凸起150的凸轮壁156靠着保持凹槽190的凸轮壁196滑动,直至钢丝导向凸起94’的第一侧壁130和第二侧壁134与通道176对准。然后可以将钢丝导向凸起94’移出通道176,以从缆索支承86”解脱外套端接件82’,如图23和24所示。
尽管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进一步的改动。例如,可根据需要,改变各种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取向。一个零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来实现,反之亦然。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必同时展示所有优点。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每一特征,单独的或与其他特征组合,也应当被考虑为是本发明人所作进一步发明的独立描述,包括由这种特征实施的结构和/或功能性概念。这样,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当由所公开的具体结构或明显是对一特定结构或特征的初始注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一控制缆索的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该缆索具有一设置在外套内的内钢丝,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套支承部分,其中第一端具有一外套支承孔,用以支承该控制缆索的外套;一钢丝导向凸起,其从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沿第一连接件轴线延伸,其中该钢丝导向凸起包括一第一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一第二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一侧壁相对;一第三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一第四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三侧壁相对;和一内钢丝通道,用于通过它接纳该内钢丝;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其中外套支承部分和钢丝导向凸起中的至少一个在圆周方向上是连续的;一第一抵靠面,形成在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的结合处,并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一连接件轴线离开第一端的方向;和一保持结构,其不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抵靠面上并且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不同,其中保持结构与第一连接件一起转动,其中保持结构形成了一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周方向的第二抵靠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钢丝导向凸起不可一钢丝导向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外套支承部分,钢丝导向凸起和保持结构是一个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保持结构包括一从第一抵靠面延伸的保持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保持结构包括一在第一抵靠面上形成的保持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保持结构包括一第一保持结构表面,其相对于第一抵靠面倾斜;和一第二保持结构表面,其从第一保持结构表面沿圆周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抵靠面从第二保持结构表面延伸到第一抵靠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抵靠面大体垂直于第一抵靠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外套支承部分包括一具有钢丝接纳通道的外套支承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外套支承管具有一凸起的形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手指操作件,其从外套支承管径向向外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手指操作件包括一手指操作凸片。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外套支承管具有一滚花的外周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外套支承管包括一大直径部分和一小直径部分,并且其中滚花的外周表面设置在大直径部分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侧壁大体平行于第二侧壁。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外套支承孔延伸进入钢丝导向凸起。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钢丝导向凸起包括一径向向外延伸的锁定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锁定件被设置在钢丝导向凸起的一自由端。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锁定件被设置在钢丝导向凸起的中间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第二连接件,包括一限定了第一连接件孔的管状部分,用于在其内接纳钢丝导向凸起,并具有一第一管状部分侧壁,其沿第二连接件轴线延伸并限定了一第一通道,用以沿第二连接件轴线离开第一连接件孔的方向通过钢丝导向凸起;和一第二管状部分侧壁,其限定了一从第一通道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管状部分包括一保持结构啮合结构,用以与第一连接件的保持结构啮合。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保持结构啮合结构包括一保持结构啮合凹槽。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保持结构啮合结构包括一保持结构啮合凸起。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管状部分包括一大体垂直于第二连接件轴线的第三管状部分侧壁,其中保持结构啮合结构被设置在第三管状部分侧壁上。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连接件进一步包括一环形车架连接件,其中心轴线大体垂直于第二连接件轴线取向。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连接件还包括一环形的传动装置致动件,其与车架连接件同轴并相对该车架连接件可转动地支承。
27.一种用于一控制缆索的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该缆索具有一设置在外套内的内钢丝,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套支承部分,其中第一端具有一外套支承孔,用以支承该控制缆索的外套;一钢丝导向凸起,其从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沿第一连接件轴线延伸,其中该钢丝导向凸起包括一内钢丝通道,用于通过它接纳该内钢丝,并且其中钢丝导向凸起包括一径向延伸的锁定件,其在内钢丝通道的外侧并形成了一第一抵靠面,其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一连接件轴线朝向第一端的方向;和一第二抵靠面,其形成在外套支承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的结合处,并至少部分地面向第一连接件轴线离开第一端的方向;一保持结构,其不可移动地设置在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之一上,其中保持结构与第一连接件一起转动,其中保持结构形成了一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周方向的第三抵靠面,并且其中保持结构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与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之一间隔开。
28.一种用于一控制缆索的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该缆索具有一设置在外套内的内钢丝,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套支承部分,其中第一端具有一外套支承孔,用以支承该控制缆索的外套;一钢丝导向凸起,其从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沿第一连接件轴线延伸,其中该钢丝导向凸起包括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沿其整个长度无螺纹的外周表面和一内钢丝通道,用以通过它接纳内钢丝;其中外套支承部分和钢丝导向凸起中的至少一个沿圆周方向是连续的;一第一抵靠面,形成在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的结合处,并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一连接件轴线离开第一端的方向;和一保持结构,其不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抵靠面上,其中保持结构与第一连接件一起转动,其中保持结构形成了一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周方向的第二抵靠面。
29.一种用于一控制缆索的自行车缆索连接装置,该缆索具有一设置在外套内的内钢丝,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包括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套支承部分,其中第一端具有一外套支承孔,用以支承该控制缆索的外套;一钢丝导向凸起,其从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沿第一连接件轴线延伸,其中该钢丝导向凸起包括一第一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一第二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一侧壁相对;一第三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一第四侧壁,沿第一连接件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三侧壁相对;和一内钢丝通道,用于通过它接纳该内钢丝;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一第一抵靠面,其形成在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的结合处,并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一连接件轴线离开第一端的方向;一保持结构,其不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抵靠面上并且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不同,其中保持结构与第一连接件一起转动,其中保持结构形成了一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周方向的第二抵靠面,和其中钢丝导向凸起包括一狭槽,用以使内钢丝径向进入内钢丝通道。
全文摘要
一连接件,包括具有一外套支承孔的外套支承部分,用以支承该控制缆索的外套。一钢丝导向凸起从外套支承部分沿第一连接件轴线延伸,其中该钢丝导向凸起包括沿其整个长度无螺纹的外周表面和一内钢丝通道,用以通过它接纳内钢丝。外套支承部分和钢丝导向凸起中的至少一个沿圆周方向是连续的。一第一抵靠面形成在外套支承部分的第二端和钢丝导向凸起的结合处,并至少部分地面对第一连接件轴线离开第一端的方向。一保持结构不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抵靠面上。
文档编号F16C1/10GK1311131SQ0013597
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8日
发明者大河内浩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