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688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人使用的气体加热器具所使用的阀体结构,尤其是该阀体装设于可燃气体槽与加热装置之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在空闲时间,可以好好打扮一下自己,而当人们欲于头发的造型上变化时,必须使用卷梳来卷曲头发形成一新潮流线的弧度,再用吹风机吹整造型,使整体造型更为光鲜亮丽,然而习用烫发器的调节阀是利用一温度制动器来感测燃烧室的温度,而以量测杆的尖部直接接触推抵弹片产生位移,而达到调整气道中允许气体流动的截面积,如果长时间反复使用下极易造成疲劳损伤而损坏,丧失调整气体流量的功能,而且连通于燃烧室的温度制动器,长时间承受高热而易发生故障,使测量杆推抵的弹片间隙不一,而造成气体流量的不稳定,因此实有加以研发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该结构的调整件(48)开口内的活动件(483),会受到温控装置(60)、温度感测件(62)的挡止而控制气体流经调整件(48)内的截面积,当该温控装置(60)的温度感测件(62)感测到燃烧室内温度变化时,会与座体(61)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可使活动件(483)与调整件(48)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以使气体流经调整件(48)内的截面积增大,该温控装置(60)直接接触活动件(483),而可直接控制活动件(483)与调整件(48)间的位移,使其允许气体流动的截面积随之改变,有效的控制气体流量的大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座(30),下座(40),密封件(50),温控装置(60),控制装置(70)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座(30)的外缘设有数个螺孔(36),而下座(40)的外缘设有数个对应于螺孔(36)的螺孔(47),可借螺栓(38)螺设于两螺孔(36),(47)间,而将上座(30)及下座(40)结合为一体;密封件(50)设置于上座(30)的第二端面(32)与下座(40)的第一端面(41)之间;温控装置(60)的座体(61)的一端设有一螺纹部(611),可于螺纹部(611)上套设一防漏用的O型环(612),并将其螺设于上座(30)第二沉孔(34)的大径端(342)内,使温控装置(60)结合于阀体结构(20)的上座(30)上;控制装置(70)的卡掣件(71)装设于上座(30)的第一沉孔(33)内,该卡掣件(71)可结合于控制件(73),可选择性的操作控制件(73),使卡掣件(71)与上座(30)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实用新型调整件(48)开口内的活动件(483)会受到温控装置(60)的温度感测件(62)的挡止,而控制气体流经调整件(48)内的截面积,当该温控装置的温度感测件(62)感测到燃烧室内温度的变化时,会与座体(61)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可使活动件(483)与调整件(48)产生相对的位移,以使气体流经调整件(48)内的截面积增大,该温控装置(60)直接接触活动件(483),而可直接控制活动件(483)与调整件(48)间的位移,使其允许气体流动的截面积随之改变,而可有效的控制气体流量的大小。
2、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结构(20)可借操作控制装置(70)的控制件(73)与上座(30)产生相对的枢摆而可连动卡掣件(71)选择性的压迫密封件(50)阻塞阀体内的气道,以达控制气体流量的独特设计,且当外力移去后,该密封件(50)具有弹性,而可自动回复不再阻塞气道(45),使阀体结构(20)内的气体可顺畅且大面积的由气道(45)经出气件流出,实为具有实用性的结构。
3、本实用新型结构工作可靠,维护修理简易。


图1A为加热器的总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部分剖视图图2为阀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阀体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加热器开关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5为图2的A-A剖视图图6为图2的B-B剖视图图7为加热器的开关位于第一位置示意图图8为开关连动控制装置动作示意图图9为图2的C-C剖视图图10为图2的B-B剖视图图11为阀体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阀体结构第二实施例侧剖视图(一)图13为阀体结构第二实施例侧剖视图(二)图中10-加热器具,11-第一端,12-第二端,13-开关,20-阀体结构,21-操作端,22-夹掣端,30-上座,31-第一端,32-第二端,33-沉孔,331-大径端,332-小径端,34-沉孔,341-小径端,342-大径端,343-气道,35-穿孔,36-螺孔,37-出气件,371-气孔,40-下座,41-第一端面,42-第二端面,43-穿孔,431-凸缘,44-气道,45-气道,46-卡槽,47-螺孔,48-调整件,481-开口,482-气口,483-活动件,50-密封件,51-穿孔,52-穿孔,53-穿孔,54-穿孔,60-温控装置,61-座体,611-螺纹部,612-O型环,613-穿孔,62-温度感测件,70-控制装置,71-卡掣件,711-凹槽,712-推面,72-弹性体,73-控制件,731-套孔,732-卡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图1B所示,加热器具10具有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该加热器具10的第一端11内设有燃烧室的加热装置(图中未示),该加热装置可产生足够的热源,而可将热能传递至外界,该加热器具10的第二端12内设有一可燃气体槽(图中未示),且于可燃气体槽与加热装置燃烧室之间装设有一阀体结构20,阀体结构20受一开关13的控制而调节供给于燃烧室的可燃气体流量,该加热器具10为习用的构造,故在此不再赘述。
阀体结构20由上座30及下座40及结合于二者之间的密封件50所构成,包括有因应燃烧室温度而调节供给可燃气体流量的温控装置60以及可选择性阻塞气道的控制装置70,其中上座30具有第一端面31及第二端面32,上座30的预定位置处纵向设有两沉孔33、34及具有螺纹的穿孔35;第一沉孔33的大径端331朝向上座30的第二端面32,其小径端332则朝向上座30的第一端面31;第二沉孔34的小径端341朝向上座30的第二端面32,其具有螺纹的大径端342则朝向上座30的第一端面31,且于上座30第二端面32的表缘处设有一连通于小径端341的气道343,而上座30的外缘也设有书个螺孔36,且一端部具有螺纹的出气件37可螺设于穿孔35,出气件37纵向贯设有一气孔371;下座40具有第一端面41及第二端面42,在下座40的预定位置处纵向设有一底端具凸缘431的穿孔43,穿孔43可供一调整件48容置并受凸缘431的顶掣而限位于穿孔43内,调整件48可一体成型于下座40,调整件48的一端内员具有一可供活动件483容置的锥形开口481,在本实施例该活动件为一钢珠,且该活动件483可与调整件48产生相对的位移,调整键48的另端则纵向设有一连通于开口481的气口482,下座40第一端面41的表缘设有一可连通于上述穿孔35的气道44及一连通于上述气道343的气道45,且其第一端面41的表缘相对于上述第一沉孔33处设有一可连通气道44及气道45的46,下座40的外缘设有数个对应于上述螺孔36的螺孔47,可借螺栓38螺设于两螺孔36、47间,而将上座30及下座40结合为一体;密封件50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密封件50设置于上座30的第二端面32与下座40的第一端面41间,该密封件50上设有一对应于上述气道44的穿孔51、一对应于上述气道45的穿孔52及一对应于上述穿孔43的53,且密封件50的端缘设有对应于上述螺孔47的穿孔54;温控装置60具有一座体61及一温度感测件62,座体61的一端设有一螺纹部611,可于螺纹部611上套设一防漏用的612并将其螺设于上座30的第二沉孔34的大径端342内,使温控装置60结合于阀体结构20的上座30,该座61内缘纵向贯设的穿孔613可供温度感测件62容置,温度感测件62可感测燃烧室内的温度而与座体61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温度感测件62可将活动件483一体成型于其端部;控制装置70具有卡掣件71、弹性体72及控制件73,卡掣件71设置于上座30的第一沉孔33内,卡掣件71具有凹槽711的第一端凸露于上座30的第一端面31,卡掣件71具有一推面712的第二端与第一沉孔33的大径端331间装设有一弹性体72,控制件73第一端上的套孔731可套设于卡掣件71的第一端,并使卡掣件71的凹槽711卡入控制件73的卡孔732内,使卡掣件71可结合于控制件73,可选择性的操作控制件73,使卡掣件71与上座30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由图3所示,当加热器具10的开关13位于第一位置时,控制装置70的控制件73位于开关13较低的一端而并未动作,此时,卡掣件71第二端的推面712受弹性体72的弹抵而压迫密封件50变形,使密封件50阻塞于下座40的卡槽46;由图5所示,可燃气体槽内的气体会由调整件48的气孔482及开口481经密封件50的穿孔53而流入上座30的气道343,气体再流入下座40的气道45内时,由于卡槽46受到密封件50的阻塞,使得气体无法顺畅的流动至气道44;由图6所示,调整件48开口481内的活动件483,会受到温控装置60温度感测件62的挡止而控制气体流经调整件48内的截面积;由图7、图8所示,当加热器具10的开关13位于第二位置时,控制装置70的控制件73的第二端位于开关13较高的一端而使控制件73与上座30产生枢摆而连动卡掣件71上移,此时,卡掣件71第二端的推面712会离开密封件50,密封件50具有弹性可自动回复不再阻塞卡槽46;由图9所示,使气体可顺畅且大面积的由气道45经卡槽46、气道44而由出气件37的气孔371流出,可参阅图10所示,当温控装置60温度感测件62感测到燃烧室内温度的变化而与座体61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可使调整件48内的活动件483略微上移,使气体流经调整件48内的截面积增大,温控装置60直接接触活动件483,可直接控制活动件483与调整件48间的位移,使其允许气体流动的截面积随之改变,而可有效的控制气体流量的大小,且操作控制装置70可选择性的压迫密封件50阻塞阀体20内的气道,以达到开启或封闭气道;由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主要的改变在于将其调整件48内的活动件483,由钢珠改设为一具锥部484的柱体,其余构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沿用第一实施例的标号,又由图12,图13所示,活动件483的锥部484朝向调整件48的开口481内,活动件483同样受温控装置60温度感测件62的直接接触挡止而可控制气体流经调整件48内的截面积,第二实施例所达到的功效完全同于第一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主要由上座(30),下座(40),密封件(50),温控装置(60),控制装置(70)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座(30)的外缘设有数个螺孔(36),而下座(40)的外缘设有数个对应于螺孔(36)的螺孔(47),可借螺栓(38)螺设于两螺孔(36),(47)间,而将上座(30)及下座(40)结合为一体;密封件(50)设置于上座(30)的第二端面(32)与下座(40)的第一端面(41)之间;温控装置(60)的座体(61)的一端设有一螺纹部(611),可于螺纹部(611)上套设一防漏用的O型环(612),并将其螺设于上座(30)第二沉孔(34)的大径端(342)内,使温控装置(60)结合于阀体结构(20)的上座(30)上;控制装置(70)的卡掣件(71)装设于上座(30)的第一沉孔(33)内,该卡掣件(71)可结合于控制件(73),可选择性的操作控制件(73),使卡掣件(71)与上座(30)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座(30)具有第一端面(31)及第二端面(32),上座(30)的预定位置处纵向设有数个穿孔(35),并设有至少一气道(3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可将至少一出气件(37)设置于上座(30),该出气件(37)纵向贯设有一气孔(371)可连通于上座(30)的气道(3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座(40)内设有至少一调整件(48),并设有至少一连通于调整件(48)的气道(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调整件(48)的一端内缘设有至少一开口(481),该调整件(48)的另端则纵向设有至少一连通于开口(481)的气口(4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可将至少一活动件(483)置放于调整件的开口(481)内,该活动件(483)可与调整件(48)产生相对的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温控装置(60)具有一座体(61)及一温度感测件(62),该座内缘纵向贯设的穿孔(613)可供容置温度感测件(62),并可与座体(61)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一控制装置(70)结合于上座(30),可选择性的压迫密封件。
专利摘要一种个人用气体加热器具的阀体结构,主要由上座(30),下座(40),密封件(50),温控装置(60),控制装置(70)组成,其中,上座(30)与下座(40)结合为一整体,二者之间置有密封件(50),温控装置(60)结合于上座(30)上,控制装置(70)的卡掣件(71)装设于上座(30)的第一沉孔(33)内,卡掣件(71)可与上座(30)产生相对的纵向位移。该阀体结构工作可靠,安装方便,使用维护简易。
文档编号F16K1/14GK2524024SQ0220900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2日
发明者林槐泰 申请人:林槐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