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794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蝶阀包括蜗轮箱、填料密封压盖、阀体和前、后阀板等。为了阀体具有良好的关闭密封性,在阀板与阀体内壁的转动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采用实心体结构,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密封效果明显降低,同时开启扭矩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蝶阀,以解决传统的蝶阀密封效果不理想和开启扭矩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蝶阀,它包括阀体、位于阀体上的蜗轮箱及填料密封压盖,固定于阀体内蜗轮轴上的前、后阀板和阀板与蜗轮轴的固定销;所述前、后阀板间的周边处设有供密封圈放置的凹槽,阀体内壁对应前、后阀板间的周边处的凹槽位置上,同样开有环形凹槽,有一个具有延展性的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密封圈被套在所述的前、后阀板周边的凹槽内,该空心密封圈上具有一个供充气、液的管路,该充气、液管路穿过后阀板于蜗轮轴内的气、液通道通过高压连接头实现气、液路连接,所述轴内的气、液通道另一端从轴的顶端引出,通过自密封式单向高压快速接头与外接的气、液提供源实现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蝶阀相比具有高密封性的优点,当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密封圈时,可以满足各种使用场所对蝶阀的设计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蝶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的蝶阀结构基础上,仅对涉及到密封圈部分的结构进行了新的设计,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1。图1中,蝶阀的阀体11的上部安装有填料密封压盖12和蜗轮箱1,填料密封压盖12内有密封填材3,蜗轮箱1的蜗轮轴6伸进阀腔内,与前、后阀板10、7相固定连接。在前、后阀板10、7间的周边处开有一环形凹槽,图中给出一个位于前后阀板10、7边沿的V字形凹槽的结构。对应前、后阀板10、7的环形凹槽位置处的阀体内腔上,同样开有环形的凹槽。在前、后阀板10、7的凹槽内,套置有一环形密封圈9,该密封圈9是由具有延展特性的橡胶或金属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密封圈9。该密封圈9具有一个充气、液的管路,它们可以制成一体结构。该管路穿过后阀板7后,通过高压连接头4与蜗轮轴6中的通孔实现气、液路连接。蜗轮轴6中的通孔上端位于蜗轮轴6的上端部,并且通过密封单向高压快速接头2与外接的气源或液压源实现连通。
所述高压连接头4和自密封式单向高压快速接头2仅是气液路连接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排除其它的连接固定方式。
图1中,前、后阀板10、7之间是通过阀板固定螺栓8进行固定,前后阀板10、7与蜗轮轴6是通过阀板与蜗轮轴固定销5实现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蝶阀,它包括阀体、位于阀体上的蜗轮箱及填料密封压盖,固定于阀体内蜗轮轴上的前、后阀板和阀板与蜗轮轴的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阀板间的周边处设有供密封圈放置的凹槽,阀体内壁对应前、后阀板间的周边处的凹槽位置上,同样开有环形凹槽,有一个具有延展性的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密封圈被套在所述的前、后阀板间的周边处的凹槽内,该空心密封圈上具有一个供充气、液的管路,该充气、液管路穿过后阀板于蜗轮轴内的气、液通道通过高压连接头实现气、液路连接,所述轴内的气、液通道另一端从轴的顶端引出,通过自密封式单向高压快速接头与外接的气、液提供源实现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蝶阀,它包括阀体、位于阀体上的蜗轮箱及填料密封压盖,固定于阀体内蜗轮轴上的前、后阀板和阀板与蜗轮轴的固定销;所述前、后阀板间的周边处设有供密封圈放置的凹槽,阀体内壁对应前、后阀间的板周边处的凹槽位置上,同样开有环形凹槽,有一个具有延展性的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密封圈被套在所述的前、后阀板间的周边处的凹槽内,该空心密封圈上具有一个供充气、液的管路,该充气、液管路穿过后阀板于蜗轮轴内的气、液通道通过高压连接头实现气、液路连接,所述轴内的气、液通道另一端从轴的顶端引出,通过自密封式单向高压快速接头与外接的气、液提供源实现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密封性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K1/226GK2900952SQ20052014180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
发明者白跃华, 张维帮, 宋运通, 孟庆元, 范爱民, 黄力平, 伊侠, 柴贵权, 王林成, 果硕, 张联堂, 彭建立, 李智 申请人:姜元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