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u形夹组件的成角度的迷你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050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u形夹组件的成角度的迷你臂的制作方法
具有U形夹组件的成角度的迷你臂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05年5月31日的第11/141,348号美国专利申请、提交 于2005年5月31日的第11/141,425号美国专利申请的提交日的权益,这两个申请 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本文中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子或其它用户设备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 涉及其上能够安装诸如平板显示器、键盘等的电子装置的紧凑和多功能的延伸臂。
过去人们将视频监视器和其它电子设备放置于课桌、桌面或诸如个人计算机 或工作站的其它设备上。这些配置的一个缺点是由设备占据的可用工作空间减少。 另一个缺点是无法将设备放置在所想要的位置。又一个缺点是可能会眼疲劳、颈部 疲劳和/或由于诸如监视器和键盘的装置的糟糕定位引起的诸如腕管综合症的累积 性损伤紊乱。
人们已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以克服这些障碍。例如,在一个方案中,监视器 架或打印机架使装置高过桌上的其它设备。尽管这样能够释放工作空间,但经常使 设备处于一种不理想的位置。另一解决方案是采样机械延伸臂以支承监视器。延伸 臂释放工作空间并允许用户将设备放置在想要的位置。 一种这样的延伸臂在题为 "Arm Apparatus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Devices"的第6,478,274号美国专利中被 示出和描述,该文献通过引用被全文包含于此。另一种延伸臂在题为"Arm Apparatus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able Management System"的第 6,409,134号美国专利中被示出和描述,该文献通过引用被全文包含于此。
经常希望获得由延伸臂提供的自由度以外的额外移动自由度。可使用倾斜装 置以实现这一目的。倾斜装置被设置在延伸臂和设备之间,它允许设备围绕一根或 多根轴线转动。 一个这样的倾斜装置在标题为"Tilter for Positioning Electronic Devices"的第6,5059,88号美国专利中被示出和描述,该文献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图1-7示出用于安装电子装置的已知延伸臂10。如图1所示,延伸臂10的主
要构件是第一端盖12、上通道体14、下通道体16、第二端盖18和前臂延伸部20。 第一端盖12具有可枢转地附连于刚性支承安装结构(未示出)的端盖轴22,所述 刚性支承安装结构例如是尺寸适于容纳端盖轴22的孔或结构和尺寸适于配合端盖 轴22上的槽的轨道。轴22可围绕轴线24转动。第一端盖12经由销26可枢转地 联接于上通道体14和下通道体16。销26延伸通过上通道体和下通道体中的接纳 口并跨越第一端盖12的宽度。如图所示,销26沿平行于轴线24的直线28垂直地 对齐。上通道体14和下通道体16的相对端通过销26'可枢转地联接于第二端盖18。 前臂延伸部20通过端盖轴22,可枢转地联接于第二端盖18,所述端盖轴22'可以是 固定地附连于第二端盖18的中空管状件。前臂延伸部20具有贯通以容纳诸如倾斜 体、平台或其它装置的安装装置(未示出)的轴32的垂直定位的孔30。前臂延伸 部20包括中空的内腔34以使安装装置的缆线36能穿过前臂延伸部20。缆线36 可延伸通过第二端盖18的中空管状件。缆线36可穿过安装于下通道体16的外套 或盖38。中空内腔34和/或外套38使电缆36不被看见。
上、下通道体14、 16以及第一和第二端盖12、 18的结合形成一种可调平行 四边形,它使联接于前臂延伸部20的装置能上升和下降至理想的位置。该四边形 通过采用诸如气体弹性件40的延伸/收縮装置保持其位置,所述延伸/收縮装置可 枢转和可调整地安装于第一端盖12和上通道体14,如下面所描述的那样。 一般来 说,气体弹性件40——例如气体型液压缸和可回撤的活塞杆——被定尺寸以使其
具有固定长度,直到超过气体弹性件的设计阻抗的向上或向下的力被施加于第二端 盖18为止。因此,气体弹性件40当作用于第二端盖18的力仅为装置的重量时, 使该平行四边形保持其位置,然而当用户向上或向下推动联接于前臂延伸部20的 装置时,它允许平行四边形被调整。
图2示出第一端盖12的侧视图,端盖轴22被设置在第一端盖12的第一端42。 为了提供两单件之间的刚性连接,端盖22典型地由钢加工而成并在第一端盖12 的铸造工序中被插入到第一端42。端盖轴22具有形成在被插入第一端盖12的端 盖轴22 —端的孔44。第一端盖12典型地由铸铝制成。第一端盖12还具有其中贯 设有一孔48的第二端。在第一端盖12中设有螺纹杆50。螺纹杆50的第一端52 被插入端盖轴22底部处的孔44。螺纹杆50的第二端54与孔48对齐并通过夹具 56保持在位。夹具56通过螺钉58固定于第一端盖12的内表面。螺纹杆50平行 于直线28并典型地沿轴线24对齐。
U形夹60通过螺纹安装在螺纹杆50上。图3示出在其中间部分具有螺孔62
的U形夹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螺孔62收纳螺纹杆50。在U形夹60的第一端 设有一对紧固构件64、 66,气体弹性件40的一端固定于这对紧固构件64、 66。 U 形夹60的第二端68被构造成可滑动地配合与一体模制于第一端盖12中的轨道70 (见图2)。螺纹杆50的第二端54被构造成由六角形键配合,当第二端54正确 地与孔48对齐时,所述六角形键穿过孔48。六角形键被用来沿其转动轴线转动螺 纹杆50。当螺纹杆50沿其转动轴线转动时,U形夹60沿螺纹杆50的长度沿对应 于六角形键转动的方向的方向移动。U形夹60的移动允许调整气体弹性件40。具 体地说,U形夹60沿平行于直线28的路径沿轨道70向上或向下移动。
图4A和4B示出上通道体14,它包括通道体底部72,两通道体侧壁74从那 里开始延伸。通道底部72和侧壁74典型地由13规格的钢板轧制而成以给予上通 道体14理想的结构刚度。在通道体底部72的每端,侧壁74的半圆区76被切去以 配合冷轧钢辊子78,该辊子78具有贯设于其中的用来接纳销26或26,的孔79。 辊子78通过沿半圆形切裁区76的边缘和通道体底部72的端部的MIG焊接来刚性 附连于上通道体14。或者,辊子78在制造过程中与上通道体14的外部浇铸为一 体。
另外,上通道体14包括加强结构80,它被焊接于通道体底部72的内表面。 除了为上通道体14提供额外的结构刚度外,加强结构80的一端设有孔, 一螺纹球 头螺柱82位于孔中并由螺母84固定在位。球头螺栓82的结构和尺寸被设置为接 纳气体弹性件40的一端。上通道体14的纵向中心线85示出于图4B中。图4C和 4D示出另一上通道体14'。该上通道体14'被构造成可选地包括内部加固结构。当 在延伸臂上安装重型电子设备时,例如安装CRT之类的大型计算机监视器时,这 尤为有利。在上通道体14,内是包括多个横跨肋86和成角度设置的辅助肋87的肋 组件。例如,横跨肋86横向于侧壁74设置,而辅助肋87以一角度设置以形成三 角形内部支承结构。横跨肋86和辅助肋87可以形成为可插入至上通道体14'的一 体构件。横跨肋86和辅助肋87可在上通道体14,的形成过程中一体地浇铸而成。
图5A和5B示出下通道体16,它包括从中延伸出两通道体侧壁90的通道体
底部88。如同上通道体14那样,通道体底部88和侧壁90 —般由13规格的钢板
轧制而成,它相对较重以给予下通道体16理想的结构刚度。在通道体底部88的相
对端,侧壁90的半圆区91被切去以容纳冷轧钢辊子92,辊子92具有贯设以接纳
销26或26'的孔93。辊子92通过沿半圆形切裁区91的边缘和通道体底部88的端
部MIG焊接而刚性附连于下通道体16。或者,辊子92在制造过程中与下通道体
16的外部浇铸为一体。下通道体16的纵向中心线94如图5B所示。
图6示出图1的第二端盖18的变化形式。与第一端盖12不同,第二端盖18 不具有附连于气体弹性件40的U形夹组件。图6所示的作为替代的第二端盖18 省去如图1所示的用于接纳前臂延伸部20的端盖轴22'。而是端盖18的一端包括 用于接纳前臂延伸部20的轴的孔95。端盖18还可以包括用于容纳定位螺钉(未 示出)以防止前臂延伸部分20绕端盖18转动的孔96。
图7A示出具有中间臂31和各自附连于中间臂31的第一和第二端33、 35的 前臂延伸部20。第一端33包括用于与第二端盖18的端盖轴22'连接的开口 37。 第二端35包括接纳装置安装结构的轴的开口 30。设置开口 39以可进入内腔34。 如沿线A-A的图7B的剖视图中所见,经由区域41存在通向第一端33的开口 37 的进入路径,这使缆线36不被看见。
例如图1-7中所示那些已知延伸臂可令人满意地工作,然而不适用于更圆滑、 更紧凑的设计。如果不经过正确的工程处理,减少某些构件的尺寸会不利地影响小 型设备性能。只作为示例,可通过减小上通道体和下通道体的尺寸来将延伸臂做得 更小。这种改变必须减小气体弹性件的尺寸。不幸的是,如果尺寸减小的同时延伸 臂的总体结构保持不变,则更小的气体弹性件一般无法承受大型设备的负载,并且 无法支持较大的监视器或其它设备。另外,例如在重复调整或转动前臂延伸部20 后,部件之间的某些连接,例如前臂延伸部20和第二端盖18之间的连接,会变松。 变松的连接可能会引发危险情况。因此,需要新的延伸臂设计以解决这些和其它的 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支承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 端盖、第一和第二通道体以及U形夹组件。第一端盖具有用于连接于安装结构的 第一部分、连接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个或 两者的U形夹接纳构件。第一端盖还包括沿其延伸的纵轴线。第二端盖具有第一 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端盖的第一部分支承用户设备而第二部分连接于第二端盖的 第一部分。第一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端盖的 第二部分。第一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第二通道体具有第一 和第二端。第二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第二通道体的第二端 连接于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U形夹组件包括工作地配合于第一端盖的U形夹接
纳构件以及第一通道体的弹性构件的U形夹。该U形夹可相对于第一端盖的轴线 以一预定角度沿U形夹接纳构件调整以改变弹性构件的压縮状态。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u形夹组件还包括与u形夹螺纹啮合的杆。所述杆相对
第一端盖的轴线以预定角度定位。在另一可选方案中,预定角度在10° —80°之 间。在又一可选方案中,预定角度在大约45° —70°之间。在又一可选方案中, 第一端盖包括连接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壳体。在这种情形下,U形夹接纳构件沿壳体 的内侧壁设置。U形夹接纳构件包括从第二部分向第一部分倾斜预定角度的表面。
在另一可选方案中,可调支承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紧固件以及一 对各自具有短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的第二紧固件。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通过第一 紧固件连接于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而第二通道体的第一端通过这对第二紧固件连 接于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在这种情形下,第一端盖较佳地包括连接第一和第二部 分的壳体。这里,壳体包括一对加固构件以在其中支承所述一对第二紧固件。
在又一可选方案中,可调支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端盖罩。这里,第一端盖 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凸缘构件。所述至少一个端盖罩适于放置在凸缘构 件附近并覆盖第一端盖的一部分。在另一可选方案中,第一通道体还包括一体模制 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将弹性构件固定于第一通道体的成角度的接纳构件。在这 种情形下,可调支承装置理想地还包括可连接于第一通道体的固定(retaining)罩。 弹性构件在固定罩和成角度的接纳构件之间固定于第一通道。在另一可选方案中, 第一通道体中还包括加固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支承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 端盖以及第一和第二通道体。第一端盖具有第一和第二端以及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 端的纵轴线。第二端包括用于将可调支承装置安装于一个表面的装置。第二端盖具 有用于支承用户设备的装置。第一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 连接于第一端盖的第一端,而第一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端盖。第二通道体具 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二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端盖的第一端,而第二通道体的 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端盖。第一和第二通道体限定在其中容纳弹性机构的腔。可调支 承装置还包括调整弹性机构的装置。调整装置可相对于第一端盖的轴线以一预定角 度沿一路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伸縮机构可调地支承设备的可调组 件。所述可调组件包括壳体、U形夹和通道体装置。壳体具有沿其延伸的纵轴线和 相对纵轴线成一角度的轨道。U形夹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配合轨道的表
面而第二端中具有开口以在伸縮机构的第一端连接于伸縮机构。通道体装置具有连 接于壳体的第一端和连接于伸縮机构的第二端的第二端。U形夹可沿轨道调整以改 变伸縮机构的定位。
在一个选择形式中,调整组件还包括杆和固定板。杆通过螺纹沿轨道调整U 形夹。杆具有在其一端的头部、远离头部的末梢以及设置在头部和末梢之间的螺纹 段。固定板将杆固定于壳体的边缘。壳体的边缘和固定板包括匹配凹口,该匹配凹 口形成用来容纳杆的末梢的接纳口。
在一例子中,U形夹包括基本彼此平行的底表面和顶表面,而U形夹的开口 位于底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中点的高度上。在另一例子中,u形夹包括基本彼此平 行的底表面和顶表面,而U形夹的开口位于高于底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中点的高
度上。这里,u形夹的第二端较佳地向上倾斜。在又一例子中,u形夹包括基本彼
此平行的底表面和顶表面,而u形夹的开口位于低于底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中点
的高度上。在这种情形下,u形夹的第二端较佳地向下倾斜。
在一个选择方案中,u形夹的第二端包括一对隔开的紧固构件而开口包括一
对对齐的开口。开口中的第一个位于紧固构件中的第一个上而开口中的第二个位于
紧固构件中的第二个上。u形夹包括用于沿轨道通过螺纹调整u形夹的接纳口。
轨道的角度相对于纵轴线为第一角度而接纳口相对于纵轴线处于第二角度。第一和 第二角度可以是基本相等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延伸臂。可调延伸臂包括第一和第
二通道体构件以及第一和第二端盖。第一通道体构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 第二端以及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一对侧壁。第一通道体构件的这对侧壁从其第 一端的第一宽度向其第二端的第二宽度成锥形。第二通道体构件具有第一端、与第 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一对侧壁。第二通道体的这对侧壁 从其第一端的第三宽度向其第二端的第四宽度成锥形。第一和第二通道体构件的侧 壁至少部分地将弹性构件容纳于其间。第一端盖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在 其第一端附近联接于第一通道体构件并在其第一端附近联接于第二通道体构件。第 二端盖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第二端盖的第一部分在其第二端附近联接于第一通道 体构件并在其第二端附近联接于第二通道体构件。
在一个选择方案中,第三宽度基本等于第一宽度而第四宽度基本等于第二宽 度。在另一选择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通道体构件的侧壁的成锥形基本是均匀的并且 从第一端至第二端是连续的。
在又一可选方案中,第二通道体构件的侧壁各自包括台阶形侧壁,每个台阶 形侧壁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每个台阶形侧壁的第一部分相对其第二部分凹进。在 这种情形下,第一通道体构件较佳地包括一对平面侧壁,该对平面侧壁具有与台阶 形侧壁的第一部分的外表面工作地连通的内表面。这里,平面侧壁的内表面理想地 与台阶形侧壁的第一部分的外表面隔开以在调整可调延伸臂的过程中使平面侧壁 能够相对台阶形侧壁移动。
在另一可选方案中,第二通道体包括罩,该罩在第一端盖附近具有敞开区, 并且弹性构件至少部分地凸出穿过敞开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支承用户设备的延伸臂装置。该装 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端盖、第一和第二通道体以及前臂组件。第一端盖具有用于连接 于安装结构的第一部分以及连接于其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第二端盖也具有第一和 第二部分。第一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端盖的 第二部分而第一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端盖的第一部分。第二通道体具有第一 和第二端。第二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并且第二通道体的第二
端连接于第二端盖的第一部分。第一和第二通道体形成弹性装置的接纳口。前臂组 件包括防松装置和前臂延伸部。前臂延伸部具有工作地联接于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 的第一端以及用于支承用户设备的第二端。防松装置在防止前臂延伸部和第二端盖 之间在转动中松动的同时允许前臂延伸部相对于第二端盖转动。
在一个可选方案中,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包括其中具有开口的接纳口,前臂 延伸部的第一端包括轴和设置在轴中的至少一个凹口 ,所述轴至少部分地容纳于第 二端盖的第二部分中的开口内,而前臂组件还包括垫圈和紧固件。垫圈具有适于容 纳在至少一个凹口内以将垫圈连接于轴的至少一个凸起。紧固件将第二端盖的第二 部分、垫圈和轴固定在一起以使轴可相对于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转动。
在这种情形下,紧固件较佳地螺纹固定于轴,而垫圈和轴之间的连接防止紧 固件在前臂延伸部移动期间松动。在一个可选方案中,前臂组件还包括位于接纳口 的开口中以至少部分地包围轴的衬套。在另一可选方案中,前臂组件还包括位于前 臂延伸部的外表面和接纳口的外表面之间的外垫圈。在又一选择方案中,所述至少 一个凹口包括沿轴的外表面设置的一对凹口。这里,垫圈的至少一个凸起包括适于 容纳在一对凹口中的一对凸起。
在又一可选方案中,第一通道体从其第一端的第一宽度向其第二端的第二宽 度成锥形,第二通道体从其第一端的第三宽度向其第二端的第四宽度成锥形,而前
臂延伸部从靠近第二端盖的第一端的第五宽度向远离第二端盖的第二端的第六宽 度成锥形。在这种情形下,第三宽度较佳地基本等于第一宽度而第四宽度较佳地基 本等于第二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支承用户设备的延伸臂装置。该装 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端盖、第一和第二通道体和前臂延伸部。第一端盖具有安装于一 表面的装置。第一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端盖 而第一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端盖。第二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二通道 体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端盖而第二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端盖。前臂延伸部具 有第一和第二端。前臂延伸部的第一端工作地联接于第二端盖。前臂延伸部的第二 端工作地联接于用户设备。该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前臂延伸部和第二端盖之间松动 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用户设备的延伸臂装置。该装置包 括第一和第二壳体、通道体组件、支承装置和连接组件。第一壳体用来将延伸臂装 置固定于一支承件。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并在其中包含接纳口。通道体组件连接 第一和第二壳体并且是可调的以改变延伸臂装置的定位。支承装置可连接于用户设 备并且包括在其表面上的第一连接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来将支承装置连接于第二 壳体。连接组件包括垫圈和紧固件。垫圈具有贯通的开口以及在其第一表面上的第 二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固定于支承装置的第一连接构件。紧固件可穿过垫圈的 开口和第二壳体的接纳口以螺纹啮合于支承装置。在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防止支承 装置相对第二壳体松动的同时,支承装置可绕第二壳体转动。
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支承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连接构件的轴。第二壳体的接纳 口包括唇部。在这种情形下,延伸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轴周围的衬套。所述衬套在 唇部和垫圈之间被保持在第二壳体的接纳口内。在另一可选方案中,支承装置包括 前臂延伸部。在又一可选方案中,支承装置包括倾斜装置。


图1是用于安装计算机监视器的传统延伸臂的组件图。 图2示出图l所示的延伸臂的第一端盖。 图3示出图1所示的延伸臂的U形夹组件。
图4A-D示出传统延伸臂的上通道体。 图5A-D示出传统延伸臂的下通道体。
图6示出传统延伸臂的第二端盖。
图7A-B示出传统延伸臂的前臂延伸部。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的延伸臂。
图9示出图8的延伸臂的分解图。
图IOA-F示出根据本发明诸方面的端盖的较佳实施例。
图IIA-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紧固件。
图12A-P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诸方面的U形夹的较佳实施例。
图13A-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固定板。
图14A-D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U形夹组件的分解图。
图15A-D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端盖罩。
图16A-H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端盖和U形夹组件。
图17A-F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上通道体。
图18A-E示出用于图17A-F的上通道体的罩装置。
图19A-E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下通道体。
图20A-F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端盖。
图21A-D示出根据本发明诸方面的端盖罩。
图22A-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前臂组件的分解图。
图23A-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诸方面的垫圈的较佳实施例。
图24A-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连接于端盖的图22A-B的前臂组件。
图25A-B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倾斜装置的分解图。
图26A-B示出根据本发明诸方面的连接于显示设备的延伸臂。
图27A-F示出根据本发明诸方面的延伸臂的调整。
图28A-F示出根据本发明附加方面的延伸臂的调整。
图29A-F示出根据本发明诸方面的所选择的延伸臂的定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诸较佳实施例中,为清楚起见使用特定术语。然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使用的特定术语,应当理解每个特定术语包括以相同方式工作 以实现相同目的的所有技术等效物。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延伸臂100。延伸臂100 —端可连接于安装
组件400而另一端可附连于倾斜装置300。安装组件400可以是任何合需的结构, 并且可固定于诸如课桌的单件家具、诸如平板墙的墙壁、办公室的某处等。倾斜装 置300可连接于例如平板式监视器的用户装置302,不过也可将其它电子或非电子 装置连接于倾斜装置300。或者,用户设备302可直接连接于延伸臂100。
图9示出延伸臂100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延伸臂100较佳地包括第一端盖 102、上通道体104、下通道体106、第二端盖108以及前臂延伸部110。延伸部和 诸如气体弹性件112之类的伸縮装置可调整延伸臂100并且将其保持所选择的构 型。如下文中所述那样,气体弹性件112的一端较佳地连接于上通道体104而另一 端连接于第一端盖102。气体弹性体112可以等效于上述传统气体弹性件28。然而, 如下面所述那样,气体弹性件112可以不同于在延伸臂IO中那样的方式工作。下 面详细描述延伸臂100的构件。
图10A-F示出第一端盖102的图。如图10A中的立体图所示,第一端盖102 包括壳体114,壳体114通过例如销附连于上通道体104和下通道体106的一端。 壳体114较佳地包括第一端或下端116、第二端或上端118以及连接第一端116和 第二端118的侧壁120。第二端118在图中表现为与第一端116形成角度,不过不 是一定要如此。侧壁120通常较佳为U形或C形并且沿其一侧敞开。
第一端盖102包括轴线121。根据第一端盖102的结构,它可以或不可以绕轴 线121转动。轴线121在图中表示为经过第一端盖102的大致中心的纵向中心轴 121。较佳地,第一端盖102包括设置在侧壁120上的成对上端孔122a和下端孔 122b。如图10C中最清楚地看出,上端孔和下端孔122a、 b较佳地沿平行于轴线 121的直线或轴线123垂直对齐。或者,上端孔和下端孔122a、 b不垂直对齐,直 线123可与轴线121形成一个角度。
壳体14较佳地通过一个长销124a附连于上通道体104并通过一对短销124b 附连于下通道体106。见图9。长销124a至少应当延伸壳体114的宽度并配合上通 道体104。短销124b较佳地延伸少于壳体114的宽度的一半并各自配合下通道体 106的一部分。还可通过例如长销124a的长销将端盖102附连于下通道体106。然 而,在无法完全实现延伸臂100的完全延伸范围和移动自由度的情形下,全长尺寸 的长销会影响气体弹性件112的移动。
如图10A和10F所能看出的那样,侧壁120的内部较佳地包括彼此面对的加 固构件126。加固构件126与下端孔122b共线。较佳地,下端孔122b基本延伸入 或完全贯通加固构件126,这提供额外的深度以接纳短销124b。加固构件126可位
于仅毗邻于下端孔122b的侧壁上,或如图所示地向顶端118附近的侧壁120的后 方延伸。
图10A和10F示出一轨道或U形夹接纳构件127,它较佳地沿加固构件126 之间的侧壁120的后部定位。轨道127理想的是与侧壁120形成一体并从第一端 116延伸至第二端118。轨道127可形成为三角形并较佳地包括从第二端118向第 一端116倾斜的成角度表面127a。成角度的表面127a与轴线121——较佳地与直 线123——形成角度(即不平行)。下面将结合U形夹组件详细说明成角度表面 127a的作用。
如图10A-C和IOE-F所示,轴128或其它连接装置位于壳体114的第一端116。 轴128较佳地适于连接于安装组件400。轴128可以是与壳体114的第一端116 — 体模制的。或者,轴128可固定地附连于第一端盖102的壳体114。轴128较佳地 与第一端盖102形成一体。
如图IOA和IOF所示,第一端盖102的壳体114较佳地包括位于壳体114的 第一端116或其附近的一对孔或开口 130。凹口 132可以位于孔130之间并与轨道 或U形夹接纳构件127共线。如下面所解释的那样,当将U形夹组件附连于第一 端盖102时,可以使用孔130和凹口 132。
如图IOB、 IOD和IOF所示,壳体114的第二端118较佳地包括贯设其中的 孔134。孔134适于容纳作为U形夹组件一部分的螺纹杆136 (见图11A-C)。壳 体114的外部还可包括凸缘构件138,该凸缘构件138具有设置于第二端118上或 与之形成一体的上凸缘138a和设置在第一端116上或与之形成一体的下凸缘 138b。上凸缘138a和下凸缘138b彼此成角度clM。
图11A-C更详细地示出螺纹杆136。螺纹杆136包括末梢140、螺纹部分142 和具有凸缘145的头部144。头部144较佳的是被定位以使其通过壳体114的第二 端118中的孔134可被触及。
杆136螺纹啮合于U形夹。图12A-H详细示出U形夹146的较佳实施例。图 12A-B示出U形夹146的立体图,其中可以看出U形夹中包含螺纹孔148。孔148 通过螺纹接纳螺纹杆136。如图12C的俯视图和图12D的仰视图中可以看出,U 形夹146的第一端150较佳地包括一对隔开设置的紧固构件152a、 152b。如图12E 的侧视图所示,紧固构件152a、 152b中包括对齐的开口 154。开口 154被定位成 相对U形夹146底部具有高度H。在该实施例中,开口 154近似地位于U形夹146 的底部155a和顶部155b之间沿中心线157的中间位置。气体弹性件112的一端经
由气体弹性销156或由开口 154容纳的其它紧固件(见图16D)固定于紧固构件 152a、 152b。
图12F-H以透视方式示出孔148和开口 154。如图12G所示,孑L 148以例如
相对于U形夹146的底部或顶部的角度ci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a至少大 约20° 。在又一实施例中,角度a小于80。。在又一实施例中,角度a在45。和 75°之间。更佳地,角度a约为60。 一70° 。最佳地,角度a大约为65。。
U形夹146的第二端156被配置成滑动地配合于第一端盖102中的轨道127。 更具体地说,U形夹146的第二端156上的配合表面158被设置在轨道127的成角 度表面127a上或放置成与轨道127的成角度表面127a工作/机械接触。该配合表 面158以角度P定位,角度P可相对于例如U形夹146的底部或顶部形成。e是 相对于轴线121非零的角度。角度0与成角度表面127a的角度相同是理想的。更 具体地说,角度e与角度a大致相同或相同,例如在20°和80°之间,理想地为 45°至75° 。
图12I-L示出另一较佳U形夹的实施例。这四张附图示出向上成角度的U形 夹146,。螺纹孔148,收纳螺纹杆136。如图12J的俯视图和图12K的侧视图所示, 向上成角度的U形夹146!的第一端150!较佳地包括隔开设置的向上成角度的紧固 构件152"如图12K的侧视图和立体图12I所示,向上成角度的紧固构件152,中 包括对齐的幵口 1541Q对齐的开口 154!相对U形夹146,的底部位于高度H,上。 高度H,较佳地大于U形夹146的高度H。在该实施例中,开口154i的高度H、理 想地高于中心线157。例如大于U形夹146i的底部和顶部之间的一半距离。因此, 当气体弹性件连接于U形夹146,时,连接点位于高度H,而不是高度H。
与U形夹146的孔148相似,孔148,理想地以可相对于U形夹146,的底部 或顶部取的角度a,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a,至少大约20。。在又一实施 例中,角度Qi小于80。。在又一实施例中,角度a!在45。和75°之间。更佳地, 角度a,约为60。至70° 。尤佳地,角度a!大约为65。。或者,角度(M可以大 于80° ,并且在某些场合下可以基本或正好为90。。在更详细的说明中,即使当 角度cm接近或等于90。时,向上成角度的U形夹146i仍然提供优于传统U形夹 的性能提高。
U形夹146,的第二端156,被配置成可移动地配合于第一端盖102中的轨道 127。更具体地说,U形夹146,的第二端156i上的配合表面158!被设置在轨道127 的成角度表面127a上或放置成与轨道127的成角度表面127a工作/机械接触。配
合表面158,例如可相对U形夹146,的底部或顶部成例如角度Pp当然,应当理解 角度P,可与成角度表面127a的角度相同。更佳地,角度e,基本等于或等于角度 a"例如,P,可以大于20。并且小于80。,例如在45°和75°之间,或者80 °或80°以上。
图12M-P示出又一较佳U形夹的实施例。这四张图示出向下成角度的U形夹 1462。螺纹孔1482接纳螺纹杆136。如图12N和侧视图120所示,向下成角度的 U形夹1462的第一端1502较佳地包括隔开设置的向下成角度的紧固构件1522。如 图120的侧视图和立体图12M所示,向下成角度的紧固构件1522中包括对齐的开 口 1542。对齐的开口 1542相对于U形夹1462的底部处于高度112。在该实施例中, 对齐的开口 1542的高度H2理想地低于中心线1462,小于U形夹146的底部和顶部 之间的一半距离。高度H2较佳地小于U形夹146的高度H。因此,当气体弹性件 连接于U形夹1462时,连接点处于高度H2而不是高度H。
与U形夹146的孔148相似,孔1482理想地放置成与U形夹1462的底部成 角度Q2。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02大约至少为20° 。在另一实施例中,角度02 小于大约8(T 。在又一实施例中,角度02在45°和75°之间。更佳地,角度02 约为60° —70° 。尤佳地,角度02大约为65° 。或者,角度a2可以大于80。, 在某些场合下基本等于90°或正好为90。。如下文中更详细解释的那样,即使当 角度a2接近90。或等于90°时,向下成角度的U形夹1462仍然提供优于传统U 形夹的性能提高。
U形夹1462的第二端1562被配置成滑动地配合于第一端盖102中的轨道127。 更具体地说,U形夹1462的第二端1562上的配合表面1582被设置在轨道127的成 角度表面127a上或放置成与轨道127的成角度表面127a工作/机械接触。配合表 面1582相对于U形夹1462的底部或顶部成角度02。当然,应当理解角度02可与 成角度表面127a的角度相同。更佳地,角度e2基本等于或等于角度ct2。例如, 02在20°和80°之间,例如45°和75°之间,或者80°或80°以上。
图13A-E示出U形夹组件的另一部件,具体说就是固定板160。如图13A的 立体图和图13B-C中的主视图和仰视图所示,固定板160较佳地包括具有用来接 纳紧固件164的通孔162的一对隔开设置的凸起部161 (见图9)。隔开设置的鼓 起物161位于本体163的各端。图13D示出固定板160的侧视图。如图13B的主 视图和图13F的俯视图所示,可以看出固定板160较佳地还包括沿本体163的第 一侧的凹口 166。
图14示出U形夹组件、第一端盖102和安装组件400的分解图。安装组件 400可包括基座402和设置于其上的安装杯404。安装杯404较佳地包括用来接纳 第一端盖102的轴128的开口或接纳口 406。例如托架的连接构件408用来将安装 组件400连接于一件家具、墙壁或其它稳固支承物。在图中还示出一对第一端盖罩 168。图14B-D中示出另一连接构件408。
在图15A-D中更详细地示出一对第一端盖罩168。如图15A的立体图所示, 第一端盖罩168各自较佳地形成为单个的一体件,它可以是模制塑料或金属。可基 于第一端盖102的结构采用端盖罩168的具体形状。如图15B的俯视图和图15C 的后视图所示,第一端盖罩168在形状上基本为三角形。第一端盖罩168理想地可 各包括具有一定轮廓或角度的肋或基部170以及罩172。罩172较佳地与基部170 形成一体。 一对销、凸起或其它紧固构件174位于罩172的内面上。
在U形夹组件、第一端盖102、上通道体104和下通道体106连接在一起后, 如下面简述的那样,第一端盖罩168可放置在组装起来的各构件之上。第一端盖罩 168适于掩盖或隐藏第一端盖102的侧壁12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并用来改 变或改善第一端盖102的外观。见图8。每个第一端盖罩168的基部170较佳地第 一端盖102的一侧上配合于上凸缘138a和下凸缘138b之间。紧固构件174中的第 一对紧固构件174a可连接于上通道体104中的孔或开口。紧固构件174中的第二 对紧固构件174b可连接于下通道体106中的孔或开口。
回过头来参阅图14A, U形夹和第一端盖102可作如下连接。U形夹146被 插入到第一端盖102的壳体114中。U形夹146的第二端156上的配合表面158 与第一端盖102中的轨道127的成角度表面127a形成工作接触。
螺纹杆136位于第一端盖102中。较佳地,头部144的凸缘145位于孔134 的内表面附近。杆136的螺纹部分142螺纹啮合于U形夹146。螺纹杆136的末梢 140配合入第一端盖102的凹口 132。
固定板160被定位以使凹口 166面对凹口 132并且使通孔162与设置在壳体 114的第一端116或其附近的孔或开口 130对齐。末梢140理想地保持在由凹口 132 和166形成的开口中。固定板160通过紧固件153固定于壳体114。
图16A-B中示出了部分的组件。这里,气体弹性件销156所示为连接于U形 夹146的一对紧固构件152a、 152b。作为选择,可用一个或多个固定环176将气 体弹性件销156固定于紧固构件152a、 152b。图16C示出沿图16A的A-A线剖切 得到的截面图。当然,应当理解气体弹性件销156可连同气体弹性件112固定于紧 固构件152a、 152b,如沿图16B的B-B线的图16D的截面图所示那样。
在图1所示的传统延伸臂组件中,当活塞沿气体弹性件40中的气缸滑动时, 活塞受到油的润滑。如果活塞不经过适当的润滑,则气体弹性体40无法正常工作。 油或其它流体典型地位于气体弹性件40中的气缸内,而气缸被保持在气体弹性件 40远离第一端盖12的第一端。然而,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新颖性结构,气体弹性件 112被定位以使气缸112a被保持在气体弹性件112在第一端盖102处或其附近的 一端。如果气缸112a不连接于第一端盖102而是相反地设置并连接于上通道体 104,则润滑流体会在气缸112a靠近活塞的那一端汇集。这种汇集不能有效地润滑 气缸112a。因此,气缸112a靠近第一端盖的倒置结构确保适当的润滑。此外,气 体弹性体112的倒置布局能实现延伸臂100更紧凑的设计。
如沿图16B的B-B线的图16D的剖视图,U形夹146的配合表面158、成角 度面127a和螺纹杆136较佳地全部与第一端盖102的轴线121形成角度e 。角度
e较佳地为至少io。并小于80° 。角度e可在15°和75°之间。更佳地,角度e
在20°和40°之间。最佳地,角度9约为25。。如图16D所示,直线123b平行 于轴线121。因此,配合表面158、成角度表面127a和螺纹杆136相对于直线123 的角度较佳地在IO。和80°之间,更佳地在20。和50。之间,例如大约25。。
U形夹组件可如下地进行调整。可将诸如螺丝起子或六角形键之类的工具插 入孔134以配合螺纹杆136的头部144。使用六角形键以沿其转动轴线转动螺纹杆 136。当螺纹杆136沿其转动轴线转动时,U形夹146沿与六角形键转动的方向对 应的方向沿螺纹杆136的长度移动。螺纹杆146的这种移动允许调整气体弹性件 112。具体地说,U形夹146沿与轴线121成角度e——较佳地沿与直线123成一 角度(即不平行于它)一一的路径中的轨道127的成角度表面127a向上或向下移 动。
已发现由于形成角度提供增强的杠杆作用,因此使U形夹146的路径相对于 第一端盖102的轴线121和直线123形成角度将明显增加延伸臂IOO所能支承的负 载量。例如,传统延伸臂10为了有效地支承显示器可能需要800牛顿的气体弹性 件40。与之对比,延伸臂100中的成角度的U形夹结构仅使用200牛顿的气体弹 性件112支承同一负载。
这样减少的四倍使制造商可以使用比现有系统紧凑得多的气体弹性件,这使 整个延伸臂IOO被做得更小。此外,较小的气体弹性件112比较大的气体弹性件 40便宜得多。不管整体设计紧凑度如何,单是成本节省就是销售该延伸臂100的
主要卖点。
图16E和16F分别示出具有U形夹组件、第一端盖102和气体弹性件112的 向上成角度的U形夹146,的立体图和剖视图。图16G和16H分别示出具有U形 夹组件、第一端盖102和气体弹性件112的向下成角度的U形夹1462的立体图和
剖视图。u形夹146,和1462的角度e ,和e 2可以分别与u形夹146的角度e相等。 或者,角度e,和02可以是10°或以下。如下面解释的那样,即使角度e,和02
等于或接近O。 , U形夹146t和1462也优于传统11形夹60。
图28A-F示出向上和向下形成角度的U形夹相比以平行于轴线121的方式进 行调整的传统直型U形夹是如何工作的。具体地说,图28A示出臂处于向上延伸 位置时位于轨道的底部的传统直型U形夹60。图28B示出臂处于向下延伸位置时 位于轨道的顶部的直型U形夹60。图28C示出臂处于向上延伸位置时位于轨道底 部的向上成角度的U形夹146"图28D示出臂处于向下延伸位置时位于轨道顶部 的向上成角度的U形夹146lQ图28E示出臂处于向上延伸位置时位f轨道底部的 向下成角度的U形夹1462。图28F示出臂处于向下延伸位置时位于轨道顶部的向 下成角度的U形夹1462。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U形夹代替传统U形夹60具有明显的优点。例如, 对于例如50牛顿、200牛顿、400牛顿或600牛顿的给定气体弹性件,该U形夹 M6可承载比U形夹60更重的用户设备302。对于给定的气体弹性件尺寸,U形 夹146,能够支承比U形夹146更大的重量;而U形夹1462至少能够支承由U形 夹146,支承的重量。实验已表明对于给定的气体弹性件尺寸而言,向下的U形夹 1462支承最多重量。实验还表明向下的U形夹1462可具有比U形夹146或U形夹 60大的延伸臂运动范围。这些实验还表明向上的U形夹146!为延伸臂提供大于U 形夹146或U形夹60的最大运动范围。
图17A-F中更详细地示出上通道体104。上通道体104较佳地具有含一对侧壁 178和一个罩180的U形体。罩180沿上通道体104的长度在一对侧壁178之间延 伸。为了避免在传统方式浇铸的上通道体中出现的分型线,较佳实施例中的侧壁 178不包括外部浇铸或焊接的辊子。而是,侧壁178是基本平坦或光滑的,并在第 一端184a和第二端184b分别具有孔182。见图17B。第一端184a和第二端184b 可具有作为内部辊子的较厚的端部185。端部185在孔182周围的露出边缘较佳地 被弄圆以避免尖锐的角部并避免第一和第二端盖102、 108的碰撞。
如俯视图17A和仰视图17C所示,上通道体104理想地从第一端184a处的宽 度W!开始变窄或成锥形至第二端184b处的第二宽度W2。图17D和17E是分别面 向第一和第二端184a、 184b截取的。成锥形较佳地沿上通道体104的长度是均匀 和连续的。第一端184a处的较大宽度W!在上通道体104的底部提供额外的抗扭 强度。
由于外部结构会被最终用户看见,加固结构186理想地位于上通道体104的 内部。图17C示出在罩180的内表面上的加固结构186。加固结构186较佳地通过 例如浇铸模制与罩180形成一体或作为独立组件附连于罩180。加固结构186较佳 地包括一组凸肋188和空隙190,用来形成例如蜂窝、栅格、多孔状或大致横肋结 构。横肋加固结构在这里被称为"横肋"。加固结构186还包括连续的或其它非肋 条结构。
如果加固结构186被设置在上通道体104的内部,则必须占据U形体中的空 间。由于这样限制了气头弹性件112或其它伸縮装置的运动范围,因此是不理想的。 因此,加固结构186较佳地从上通道体104的一端向上通道体104的另一端在厚度 上成锥形,和/或沿上通道体104的中间位置从中间开始成锥形。
横肋或其它加固结构可成锥形,如题为"Arm Apparatus With Reinforcement" 的美国待审专利申请第10/885,854中示出和描述的那样,其全部内容以参见方式特 意被包含于此。
图17A和17C还示出用于将气体弹性件112附连于上通道体104的支承或安 装装置192。安装装置192较佳地包括至少一个钩或连接件194,尽管优选方案是 包括两个连接件194。沿图17A的A-A线剖切的图17F的剖视图更详细地示出连 接件194。气体弹性件112通过销196或其它紧固件连接于上通道体104。销196 固定于气体弹性体112。如图17F所示,连接件194较佳地为"J"形或钩形,尽 管其它形状也是可行的。销196由连接件194保持在位,由此将气体弹性件112 固定于上通道体104。连接件194的修改形式示出于阴影区194'。阴影区194'中的 附加材料用来为连接件194提供补充加固以支承非常重的设备。
理想的是将安装装置192 (包括连接件194)连同上通道体104的剩余部分一 体模制或模铸。在这种情形下,在上通道体104中提供窗197以允许模铸。然而, 也可以单独地制造安装装置192并将其附连于上通道体104。
罩198可被插入至窗197并用诸如螺钉200的紧固件固定于上通道体104。见 图9。罩198更详细地示出于图18A-E中。如图18A的立体图和图18B的俯视图 所示,罩198较佳地包括具有适于容纳螺钉200的一对通孔204的外表面202。螺
钉200可穿过孔204并理想地连接于安装装置192 (未示出)中的螺纹接纳口。尽 管示出两个通孔204,应当设置至少一个通孔204。装饰罩205 (见图8-9)可固定 在罩198上方,例如用来隐藏螺钉200和/或示出制造者标志或艺术造型。
从图18C-18E分别的俯视图、仰视图和侧视图中可以看出,罩198还较佳地 包括一个或多个凸起或立柱206。当罩198固定于窗196时,表面202较佳地相对 于上通道体104的罩180的外表面是基本平面的。立柱206较佳地位于连接件194 之上。紧固件或销196被固定在连接件194和立柱206之间,由此将气体弹性件 112固定于上通道体104。
在图19A-F中更详细地示出了下通道体106。下通道体106较佳地具有含一对 侧壁208和一个罩210的大致U形体。罩210沿下通道体106的长度在一对侧壁 208之间延伸。每个侧壁208较佳地呈一台阶结构并包括靠近罩210的第一部分 208a和远离罩的第二部分208b,如图19B、 19D和19E最清楚地所示。
侧壁208的第一部分208a在其第一端214a各自具有孔212a。见图19B。侧 壁208的第二部分208b在其第二端214b各自具有孔212b。第一端214a靠近孔212a 的部分较佳地被弄圆以避免尖角并避免第二端盖108的碰撞。
如俯视图19A和仰视图19C所示,下通道体106理想地从第二端214a处的宽 度W3向第一端214b处的第二宽度W4变窄或成锥形。较大的宽度 V3在下通道体 106的底部处提供额外的抗扭强度。图19D和19E是分别面向第一端214a和第二 端214b截取的。成锥形较佳地沿下通道106的长度是均匀并且连续的。另外,尽 管可引入诸如加固结构186的加固结构,但在下通道体106中不需要这个,因为下 通道体106不承载上通道体104所承载的类型的负载。
如图19A和19C所示,罩210可包括位于第二端214b或其附近的敞开区216。 敞开区可用来为气体弹性件112提供空隙。敞开区216例如可从第二端214b延伸 至下通道体106的大致中间附近。敞开区216可包括在第二端214b附近的第一区 216a以及更靠近下通道体106的中间的第二区216b。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区216b 较佳地比第一区216a更窄。此外,罩210可包括在第二区216b附近的成锥形区 218以保证为气体弹性件112留出足够的空隙。
如图19D和19E最清楚地所示,两个第二部分208b的外表面相对于两个第一 部分208a的外表面凹进。因此,当上通道体104和下通道体106被组装在一起时, 上通道体104的侧壁178的内表面紧靠着下通道体106的第二部分208b的外表面。 当调整气体弹性件112时,例如在延伸臂IOO移动过程中压縮和释放时,上通道体
104可相对下通道体106向前或向后滑动,反之亦然。因此,侧壁178的内表面和 第二部分208b的外表面之间的相对间距可变。仅作为示例,当释放气体弹性件112 时,间距可在0.075英寸和0.175英寸之间,例如0.125英寸。然而,当完全压縮 气体弹性件112时,该空间可以是0.075 — 0.0英寸范围内的任何值。第二端214b 的边缘220可例如为波状外形的、斜切的、带斜面的和/或斜接的,这可用来为将 下通道体106连接于第一端盖102的销124b提供空隙。
图20A-F示出第二端盖108的图。如图20A的立体图所示,第二端盖108包 括壳体222。壳体222较佳地包括通过例如销连接于上通道体104和下通道体106 的第一半部224、连接于前臂延伸部110的第二半部226以及连接第一半部224和 第二半部226的侧壁228。第一半部224、第二半部226和侧壁228较佳地一体模 制或铸造在一起。侧壁228的截面大致为U形或C形的,并且在其一侧敞开。如 侧视图20D所示,第二端盖108可具有基本三角形的形状或轮廓。
第二端盖108理想地包括在第二半部226顶部上或与之形成一体的圆形区或 凸部230。圆形区或圆形凸部230用于将第二端盖108连接于前臂延伸段110,如 后面说明的那样。图20F是沿图20B的20A-20A线的第二端盖108的剖视图。如 图所示,凸部230中较佳地包括一开口 232。凸部230较佳地还包括悬垂物或唇部 231,它将衬套保持在位,如后面更详细说明的那样。如图20E所示,开口或进入 路径233理想地沿壳体222的一个面设置。
较佳地,第二端盖108包括设置在侧壁228上的一对上端孔234a和下端孔 234b。如图20D所示,上端孔234a和下端孔234b较佳地沿直线236垂直对齐。
第一半部224理想地通过单个长销238a附连于上通道体104并通过单个长销 238b附连于下通道体106。见图9。长销238a和238b应至少延伸过壳体222的宽 度并分别配合上通道体104和下通道体106。壳体222的外侧还可包括凸缘构件 240,该凸缘构件240具有设置在第二半部226上或与之形成一体的上凸缘240a 和下凸缘240b。与第一端盖102的上凸缘138a和下凸缘138b相同,上凸缘240a 和下凸缘240b相对彼此成角度4>2。角度4>!和小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21A-D示出第二端盖罩242。如图21A的立体图所示,第二端盖罩242较 佳地形成为例如模制塑料或金属的单个的一体件。如图21B的俯视图和图21C的 后视图所示,第二端盖罩242理想地包括位于中间的长肋244和连接于长肋244 两端的一对罩246。长肋244较佳地为波状外形、曲面状或弧形的。罩246较佳地 形状制成配合第二端盖108的两侧。如图所示,盖246基本是平的并且大致呈三角
形形状。可将一对销、凸起或其它紧固构件248设置在每个罩246的内表面上。
在第二端盖108和上通道体104、下通道体106连接在一起之后,则能够附连 第二端盖罩242。第二端盖罩242适于覆盖第二端盖108的侧壁228的外表面,并 且能用来修改或改善第二端盖108的外观。见图8。第二端盖罩242的长肋244较 佳地在第二端盖108两侧上各配合在上凸缘240a和下凸缘240b之间。紧固构件 248的第一对紧固构件248a连接于上通道体104中的孔或开口。紧固构件248的 第二对紧固构件248b连接于下通道体106中的孔或开口。
长肋244上的曲面状、弧形或倾斜的凸部250还较佳地配合在第二端盖108 的两侧上的上凸缘240a和下凸缘240b之间的连接点处。长肋244的延长的、成角 度的或波状外形部分252较佳地从第二端盖108凸起。延长部分252用来提供缆线 管理,以使装置302的缆线或绳子可插入到延长部分252和第二端盖108之间。 图22A-B示出带或不带第二端盖108的前臂组件254的分解图。如图所示, 前臂组件254理想地包括前臂延伸部110、衬套256、垫圈258以及诸如螺钉或螺 栓260的固定机构。也可使用第二垫圈262。垫圈258和前臂延伸部110具体地被 配置成如下所述的结构以防止前臂延伸部110在移动或调整时松动。这是必要的, 因为传统的延伸臂一旦移动前臂延伸部(例如围绕第二端盖转动)则前臂延伸部和 第二端盖之间的连接容易松动,这是不理想并且存在潜在的危险的,尤其对重型监 视器或显示器而言。
如图22B所示,前臂延伸部110的底部较佳地被配置成包括轴264或其它连 接装置。轴264包括位于其底部的中央开口或接纳口 266以及在轴264各侧上的一 个或多个槽口或凹口 268。凹口或凹陷270还可被设置在前臂延伸部110的底部并 包围轴264以接纳第二垫圈262。
图23A-D更详细地示出垫圈258。如立体图23A和俯视图23B所示,垫圈258 较佳地包括在中心具有通孔274的圆形基部272。如图23C-D的侧视图所示, 一对 凸起或立柱276被设置在基部272的一侧。立柱276适于固定地配合于轴264上的 凹口 268。
图24A-B的剖视图示出第二端盖108和前臂组件254的组装。可以是诸如尼 龙的塑料材料的衬套256在与前臂延伸部110连接之前通过开口或进入路径233 被插入到第二端盖108。衬套256的尺寸制成适配在开口 232中。垫圈262被设置 在端盖108上的圆形区或凸部230周围。螺栓260被插入到垫圈258的通孔274 中。垫圈258和螺栓260就被插入至第二端盖108的进入路径233以使螺栓的末梢 从凸部230的开口 232凸出。将垫圈258设置成使立柱276与轴264上的凹口 268 匹配。然后,螺栓260螺纹啮合于接纳口 266。如图24B所示,衬套256被保持在 一端的垫圈258和另一端的唇部231之间。当拧紧螺栓260时,垫圈258挤压前臂 延伸部110的轴264周围的衬套256。立柱276防止垫圈258在调整时移动。因此, 前臂延伸部110能够相对于第二端盖108转动,并且垫圈258和轴264的特殊结构 防止连接的松动。
图24B是示出连接于第二端盖108的前臂组件254的局部剖视图。 一旦前臂 组件254附连于第二端盖108,则如上所述地连接第二端盖罩242。
图25示出结合本发明使用的前臂延伸部110的上端和示例性倾斜装置300的 分解图。倾斜装置300可与提交于2005年2月16日的题为"Quick Release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的第11/058,820号美国待审申请或提交于2003年6月13 日的题为"Tilter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Bias Assembly"的第 10/461,637号美国待审申请中公开的倾斜装置相同或相似,这两篇文献的全文内容 通过参见方式包含于此。或者,如上所述,倾斜装置300也可以是第6,505,988号 美国专利中示出和描述的装置之一。
如图25所示,示例性倾斜装置300包括倾斜头部304、倾斜安装件306和适 配单元308以及将倾斜安装件306联接于倾斜头部304的倾斜杆310。适配单元308 将电子设备302联接于倾斜装置300。垫圈312、铆钉314和紧固件316也可以是 倾斜装置300 —部分。尽管倾斜装置300的结构对本发明而言不是关键的,但人们 可以参考前述美国专利申请和第6,505,988号美国专利以了解具体的细节和实例。 尽管如此,倾斜装置300可使用螺钉或螺栓318连接于前臂延伸部110。
或者可采用如上所述地将前臂延伸部110连接于第二端盖108的特殊垫圈结 构。具体地说,如图25B所示,倾斜头部304的轴340可包括在其底部的诸如接 纳口 266的开口或接纳口 342以及在轴的任何一侧上的诸如凹口 268的槽口或凹口 344。可采用衬套256、垫圈258和诸如螺钉或螺栓260的固定机构,也可以使用 第二垫圈262。在这种情形下,倾斜装置300较佳地以与前臂110连接于第二端盖 108相同的方式连接于前臂延伸部110。然而,倾斜装置300可直接连接于第二端 盖108。此外,应当理解也可在延伸臂100的其它位置采用防松连接,例如在轴128 和安装组件400之间的连接处。
图26A示出完全组装的延伸臂100、倾斜装置300、监视器302和安装组件 400的俯视图。图26B示出该系统沿图26A的A-A线的剖视图。从图26A的直立
位置中可以看出,上通道体104和下通道体106的成锥形较佳地由前臂延伸部110 来继续。这为延伸臂100提供恒定投影的外形。此外,如上面结合上通道体104 和下通道体106的说明那样,在前臂延伸部IIO下端的较大宽度提供增强的抗扭强 度。上通道体104的侧壁178的内表面和下通道体106的侧壁208的外表面之间的 相对间距有助于维持这种恒定投影,即使当气体活塞112被压縮或释放时也是如 此。
图27A-F示出用户能够有选择地调整的各种位置中的延伸臂100。尽管也能使 用U形夹146,或U形夹1462,但这里示出U形夹146的各可调位置。如前面结合 图28A-F讨论的那样,本发明的U形夹和组件提供比传统装置更大的延伸臂运动 范围。另外,给定的弹性件能够支承更重的用户设备302,尤其是采用向上和向下 U形夹146i和1462的情况。前臂延伸部IIO在这些图中被省去,这是因为倾斜装 置300也可直接连接于延伸臂100的第二端盖108。如图27A-B所示,上通道体 104和下通道体106可被放置在完全伸出和抬起的位置。如图27A所示,当U形 夹146完全抬起到壳体114的顶部时,气体弹性件112基本或完全地保持在下通道 体106中。然而,如图27B所示,当U形夹146完全下降至壳体114的底部时, 气体弹性件112部分地延伸通过下通道体106的敞开区216。
在图27C-D中,上通道体104和下通道体106被设置在水平位置。如图27C 所示,当U形夹146完全抬升至壳体114的顶部时,气体弹性件112可部分地延 伸通过下通道体106的敞开区216。然而,如图27D所示,当U形夹146完全降 低至壳体114的底部时,气体弹性件112的下端基本或完全地延伸通过下通道体 106的敞开区216。
在图27E-F中,上通道体104和下通道体106处于完全伸出和降低的位置。 如图27E所示,当U形夹146完全抬升至壳体114的顶部时,气体弹性件112略 为延伸通过下通道体106的敞开区216。然而,如图27F所示,当U形夹146完全 下降至壳体114的底部时,气体弹性件112的下端进一步延伸通过下通道体106 的敞开区216。
图29A-F示出包括前臂延伸部110的延伸臂110的图并示出上通道体104和 下通道体106以及前臂延伸部110如何定位的实例。图29A-B示出上通道体104、 下通道体106和前臂延伸部IIO处于完全伸出和向上位置的情况。如图29A所示, 第二延长部分278位于安装杯404上以连同从第二端盖108凸出的延长部分252 提供缆线管理。图29C-D示出上通道体104和下通道体106处于向下位置,而前
臂延伸部110处于向上位置的情况。图29E-F示出处于折叠位置的延伸臂100,其 中前臂延伸部110位于上通道体104上方。当然,应当理解关于如何放置延伸臂 100的不同构件有近乎无限种可能,并且这些图仅为用户可以选择的一些位置的示 例。
根据本发明的诸方面的新颖的U形夹组件允许使用较小的气体弹性件而不会 牺牲性能。不仅可将延伸臂做地更小,而且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性能和灵活性。垫圈 和轴的互锁结构防止旋转构件之间连接的松动,并且可用于延伸臂上不同的位置。 另外,成锥形的通道体和延伸件提供圆滑但仍然紧凑的设计,这种设计足够强韧以 支承重型或大型显示器和其它设备。
尽管已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为 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当理解,可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作出多种修改 并且可构想出其它结构而不脱离本发明如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精神和范围。尽管上 述不同的实施例仅通过实例示出了一些具体特征,然而将各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 行结合或互换以形成的其它变化形式仍是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任何实施例中的 任何特征可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它特征结合或互换。
工业应用
本发明可有广泛的工业性,包括但不局限于诸如视频监视器延伸臂和支持架 的计算机外围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支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用于连接于安装结构的第一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个或两者的U形夹接纳构件,所述第一端盖具有沿其延伸的纵轴线;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一部分用于支承用户设备而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一部分;第一通道体,所述第一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第二通道体,所述第二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以及U形夹组件,所述U形夹组件包括U形夹,所述U形夹工作地配合于所述第一端盖的U形夹接纳构件并工作地配合于与所述第一通道体联接的弹性构件;其中,所述U形夹能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盖的轴线以预定角度沿所述U形夹接纳构件调整以改变所述弹性构件的压缩状态。
1. 一种可调支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用于连接于安装结构的第一部分、连接于所述 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个或两者的U形 夹接纳构件,所述第一端盖具有沿其延伸的纵轴线;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一部 分用于支承用户设备而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一部分;第一通道体,所述第一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 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的 第二部分;第二通道体,所述第二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一端 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的 第二部分;以及U形夹组件,所述U形夹组件包括U形夹,所述U形夹工作地配合于所述第 一端盖的U形夹接纳构件并工作地配合于与所述第一通道体联接的弹性构件;其中,所述U形夹能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盖的轴线以预定角度沿所述U形夹接 纳构件调整以改变所述弹性构件的压縮状态。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夹组件还包括 与所述U形夹螺纹啮合的杆,所述杆相对所述第一端盖的轴线以所述预定角度定 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在IO。 一 80°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在约45 ° 一70°之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连接 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壳体,所述U形夹接纳构件沿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并 且所述U形夹接纳构件包括从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第一部分倾斜所述预定角度的 表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一长度的2第一紧固件以及一对各自具有短于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的第二紧固件,其中所 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而所 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一对第二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连接 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壳体,且所述壳体包括一对加固构件以在其中支承所述一对 第二紧固件。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端盖罩,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凸缘构件,且所述至少一个 端盖罩适于放置在所述凸缘构件附近并覆盖所述第一端盖的一部分。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体还包括 一体模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将所述弹性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通道体的成角 度的接纳构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连接于所述 第一通道体的固定罩,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固定罩和所述成角度的接纳构件之 间固定于所述第一通道。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体中还 包括加固结构。
12. —种可调支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第一和第二端以及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纵轴线,所述第二端包括用于将可调支承装置安装于一个表面的装置;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具有用于支承用户设备的装置;第一通道体,所述第一通道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端,而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生.第二通道体,所述第二通道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一 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端,而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体限定用于在其中容纳弹性机构的腔;以及用于调整弹性机构的装置,所述调整装置能沿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盖的轴线成 预定角度的路径移动。
13. —种通过伸縮机构可调地支承设备的调整组件,所述可调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沿其延伸的纵轴线和相对所述纵轴线成一角度的轨道;U形夹,所述U形夹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用于配合所述轨道 的表面而所述第二端中具有开口以在所述伸縮机构的第一端于连接所述伸縮机构; 以及通道体装置,所述通道体装置具有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和连接于所述伸 縮机构的第二端的第二端;其中所述U形夹能沿所述轨道调整以改变所述伸縮机构的定位。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螺纹沿所述轨道调整所述U形夹的杆,所述杆具有在其一端的头部、远 离所述头部的末梢以及设置在所述头部和所述末梢之间的螺纹段;以及用于将所述杆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边缘的固定板,所述壳体的边缘和所述固定板 包括匹配凹口 ,所述匹配凹口形成用来在其中容纳所述杆的末梢的接纳口 。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夹包括基本彼此 平行的底表面和顶表面,并且所述U形夹的开口位于所述底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 中点的高度上。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夹包括基本彼此 平行的底表面和顶表面,并且所述U形夹的开口位于高于所述底表面和顶表面之 间的中点的高度上。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夹的第二端向上 倾斜。
18.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夹包括基本彼此 平行的底表面和顶表面,并且所述U形夹的开口位于低于所述底表面和顶表面之 间的中点的高度上。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夹的第二端向下 倾斜。
20.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夹的第二端包括一对隔开的紧固构件而所述开口包括一对对齐的开口 ,所述开口中的第一个位于所 述紧固构件中的第一个上而所述开口中的第二个位于所述紧固构件中的第二个上,所述U形夹包括用于沿所述轨道通过螺纹调整所述U形夹的接纳口 ,其中所述轨 道的角度相对于所述纵轴线为第一角度而所述接纳口相对于所述纵轴线处于第二 角度。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基本相等。
22. —种可调延伸臂,该延伸臂包括第一通道体构件,所述第一通道体构件具有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 端以及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一对侧壁,所述第一通道体构件的所述一 对侧壁从其第一端的第一宽度向其第二端的第二宽度成锥形变小;第二通道体构件,所述第二通道体构件具有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 端以及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一对侧壁,所述第二通道体构件的所述一 对侧壁从其第一端的第三宽度向其第二端的第四宽度成锥形变小,所述第一和第二 通道体构件的侧壁至少部分地将弹性构件容纳于其间;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部分在所 述第一通道体构件的第一端附近联接于所述第一通道体构件并在所述第二通道体 构件的第一端附近联接于所述第二通道体构件;以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一部分在所 述第一通道体构件的第二端附近联接于所述第一通道体构件并在所述第二通道体 构件的第二端附近联接于所述第二通道体构件。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调延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宽度基本等于 所述第一宽度而所述第四宽度基本等于所述第二宽度。
24.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调延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体构件的侧壁的锥形变小基本是均匀的并且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是连续的。
25.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调延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体构件的 侧壁各自包括台阶形侧壁,各台阶形侧壁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各台阶形侧壁的第 一部分相对其第二部分凹进。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可调延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体构件包 括一对平面的侧壁,所述一对平面侧壁具有与所述台阶形侧壁的第一部分的外表面 工作地连通的内表面。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可调延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侧壁的内表面 与所述台阶形侧壁的第一部分的外表面隔开以在调整所述可调延伸臂的过程中使 所述平面侧壁能相对所述台阶形侧壁移动。
28.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调延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体包括罩, 所述罩在所述第一端盖附近具有敞开区,并且所述弹性构件至少部分地凸出穿过所 述敞开区。
29. —种用于支承用户设备的延伸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用于连接于安装结构的第一部分以及连接于所 述其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具有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二端盖;第一通道体,所述第一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 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的 第一部分;第二通道体,所述第二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一端 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二部分,并且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盖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体形成弹性装置的接纳口;以及前臂组件,所述前臂组件包括防松装置和前臂延伸部,所述前臂延伸部具有 工作地联接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的第一端以及用于支承用户设备的第二端;其中所述防松装置在防止所述前臂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在转动期间松 动的同时允许所述前臂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盖转动。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包括其中具有开口的接纳口 ;所述前臂延伸部的第一端包括轴和设置在所述轴内的至少一个凹口 ,所述轴 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部分中的所述开口内;并且所述前臂组件还包括垫圈和紧固件,所述垫圈具有适于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 凹口内以将所述垫圈连接于所述轴的至少一个凸起,并且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第二端 盖的第二部分、所述垫圈和所述轴固定在一起以使所述轴能相对于所述第二端盖的 第二部分转动。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螺纹固定于 所述轴,而所述垫圈和所述轴之间的连接防止所述紧固件在所述前臂延伸部移动期 间松动。
32.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组件还包括位 于所述接纳口的开口中以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轴的衬套。
33.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组件还包括位 于所述前臂延伸部的外表面和所述接纳口的外表面之间的外垫圈。
34.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口包括 沿所述轴的外表面设置的一对凹口,并且所述垫圈的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包括适于容 纳在所述一对凹口中的一对凸起。
35.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体从其第一端的第一宽度向其第二端的第二宽度成锥形变小; 所述第二通道体从其第一端的第三宽度向其第二端的第四宽度成锥形变小,并且所述前臂延伸部从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一端的第五宽度向远离所述第二端 盖的第二端的第六宽度成锥形变小。
36.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宽度基本等于 所述第一宽度而所述第四宽度基本等于所述第二宽度。
37. —种用于支承用户设备的延伸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具有安装于一个表面的装置;笛一總芏.邻>顺皿;第一通道体,所述第一通道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而所述第一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第二通道体,所述第二通道体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而所述第二通道体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盖;前臂延伸部,所述前臂延伸部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前臂延伸部的第一端工作地联接于所述第二端盖,所述前臂延伸部的第二端工作地联接于所述用户设备;以及用于防止所述前臂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松动的装置。
38. —种用于定位用户设备的延伸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用来将所述延伸臂装置固定于一个支承件;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在其中包括接纳卩;通道体组件,所述通道体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所述通道体组件是 可调的以改变所述延伸臂装置的定位;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可连接于所述用户设备并且包括在其表面上的第一 连接构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来将所述支承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连 接组件包括垫圈和紧固件,所述垫圈具有贯通的开口以及在其第一表面上的第二连 接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固定于所述支承装置的第一连接构件,并且所述紧固件能穿过所述垫圈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纳口以螺纹啮合于所述支承装置;其中所述支承装置能绕所述第二壳体转动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防止 所述支承装置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松动。
39. 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具有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轴,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纳口包括唇部,并且所述延伸臂装置还 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周围的衬套,所述衬套在所述唇部和所述垫圈之间被保持在所述 第二壳体的接纳口内。
40. 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前臂 延伸部。
41. 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延伸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倾斜 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成角度的U形夹操作的延伸臂装置(100)以提供改进的机械杠杆作用。U形夹(146)沿相对于装置(100)的端盖(118)轴线成角度的路径进行调整,这显著地提升了性能并减小装置(100)的尺寸。装置(100)的上、下通道体(104、106)从第一宽度(W<sub>1</sub>)向第二宽度(W<sub>2</sub>)成锥形,提供一种能用于重型监视器、显示器或其它用户设备(302)的圆滑并且实用的装置(100)。当前臂延伸部(110)附连于装置(100)的端盖(108)时,垫圈(258)和轴(264)的互锁结构防止前臂延伸部和端盖的连接在工作时松动。
文档编号F16M11/04GK101184951SQ200680018376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31日
发明者B·A·迪瑞, O·N·小奥德森 申请人:创新办公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