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697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分割成一对半圆形轴承体且通过润滑油支承旋转轴 的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曲轴轴承由半圆形的上轴承和半圆形的下轴承的组合构成。 在上轴承上设置有油孔和油槽,该油孔用于将发动机主体内的机油供给 到曲轴轴承与曲轴轴颈之间的空间即油隙中,该油槽用于使通过油孔供 给到油隙中的机油向曲轴轴承的周向流动。
然而,在以往的曲轴轴承上,由于油槽形成为连接上轴承一方的对 合面与另一方的对合面,所以从油隙流出的机油的量变多,从而造成曲 轴轴承的润滑性降低。于是,专利文献l中提出有如下的曲轴轴承。即, 在专利文献l记载的曲轴轴承的上轴承上,油槽的两端形成为在周向的 内侧比各对合面更突起。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l记载的设置有曲轴轴承的发动机中,由于 在油槽内滞留很多异物,所以导致曲轴轴承损伤或支承连杆的轴承损伤 的可能性很高。于是,所希望的曲轴轴承是既能减少从油隙流出的机油 量,又能抑制由异物导致损伤的产生。这样的问题,不限于发动机的曲 轴轴承,只要是被分割成一对半圆形的轴承体且通过润滑油支承旋转轴 的滑动轴承,则同样会发生。
专利文献l: JP特开2005-24卯24号爿>才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轴承、具备该滑动轴承的转矩传递装 置和发动机,该滑动轴承能够实现既能减少从油隙流出的润滑油的量, 又能够抑制由异物导致损伤的产生。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提供一种支承旋转轴的 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具备可相互分割的半圆形主轴承体和半圆形副轴承 体。上述主轴承体具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该第一油路用于将润滑油 从外部导入到滑动轴承与上述旋转轴之间,该第二油路用于使被导入到 滑动轴承与旋转轴之间的润滑油向滑动轴承的周向流通。上述第一油路 具有在上述主轴承体的内周侧开口的内周侧开口部。上述主轴承体在上 述旋转轴旋转方向上比上述内周侧开口部更靠后方侧,具有未形成油路 的未切削部。辅助油路用于将上述第二油路的润滑油从滑动轴承的轴向 向外部送出,该辅助油路设置在上述主轴承体中的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 向上比上述内周側开口部更靠前方侧部位和上述副轴承体中的至少一 方。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提供一种支承旋转轴的滑动轴承。滑动轴 承具备可相互分割的半圓形主轴承体和半圓形副轴承体。上述主轴承体 具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该笫一油路用于将润滑油从外部导入到滑动 轴承与上述旋转轴之间,该第二油路用于使被导入到滑动轴承与旋转轴 之间的润滑油向滑动轴承的周向流通。上述笫一油路具有在上述主轴承 体内周侧开口的内周侧开口部。上述主轴承体在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 上比上述内周側开口部更靠后方側,且具有未形成油路的未切削部。上 述主轴承体具有位于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比上述内周侧开口部更 靠前方侧的前方側端部,上述副轴承体具有与其前方侧端部对应的后方 側端部。辅助油路将上述第二油路连接到滑动轴承的侧面,该辅助油路 设置在上述主轴承体的前方侧端部与上述副轴承体的后方側端部之间 的对合部上。在上述主轴承体的前方側端部及上述副轴承体的后方侧端 部的至少一方的内周侧,设置有形成溢流油路的防压碎结构和形成倒角 油路的倒角。上述辅助油路由上述溢流油路和倒角油路形成。以上述倒 角油路中的润滑油流量大于上述溢流油路中的润滑油流量的方式,来设 定上述倒角油路的通路面积与上述溢流油路的通路面积之间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中,提供一种扭矩传递装置,该扭矩传递装置 具备支承旋转轴的滑动轴承和作为该旋转轴向一方向旋转的主轴。该扭
矩传递装置具备上述权利要求1 ~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中,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具备支承旋转 轴的滑动轴承和作为被该滑动轴承支承的旋转轴的曲轴。该发动机具备上述权利要求1 ~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


图1是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曲轴轴承的发动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l发动机的气釭周边的剖视图。
图3是图l发动机的曲轴的主视图。
图4是图l发动机的曲轴轴颈周边的剖视图。
图5中,(a)是图1的发动机中的机油通路的示意图,(b)是图5 (a)中用圆5b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c)是图5 (a)中用圆5c包围 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分割成上轴承和下轴承的状 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上轴承的平面图。
图8是图6的上轴承的仰视图。
图9是图6的上轴承的主视图。
图10是图6的上轴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用圓11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用圆12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表示图6的下轴承内周面的平面图。
图14是图6的下轴承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中用圆15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6是图14中用圆16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7是笫一假想轴承的上轴承的主视图。图18是表示图17上轴承的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19是第一假想轴承的下轴承的主视图。 图20是表示图19下轴承的内周面的平面图。 图21是第二假想轴承的上轴承的主视图。 图22是表示图21上轴承的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23是第二假想轴承的下轴承的主视图。 图24是表示图23下轴承的内周面的主视图。 图25是图1的发动机曲轴轴颈周边的剖视图。 图26是图25中用圆26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27是图25中用圆27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28是表示图26的上轴承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29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轴承一部分变更了的比较例涉及的上 轴承的主视图。
图30是表示图29的上轴承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上轴承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上轴承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上轴承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上轴承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35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上轴承的剖视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上轴承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37中,(a)是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上轴承的剖视图,(b) 是图37 (a)中用圆37b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38 (a)是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涉及的上轴承的剖视图,(b)是 图38 (a)中用圆38b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39是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涉及的曲轴轴承的剖视图。
图40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曲轴轴承的剖视图。
图41是表示图40的曲轴轴承的上轴承内周面的仰视图。
图42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曲轴轴承的剖视图。
图43是表示图42的曲轴轴承的下轴承内周面的平面图。
图44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曲轴轴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图30对具体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 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滑动轴承具体化为支承直列四缸发动机l的曲轴5 的曲轴轴承6。
〔1〕发动机1的结构
图l是表示发动机l整体结构的图。发动机1包含有气缸体3、气 缸盖ll、曲轴箱12和油盘13,该气缸体3用于使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气 体燃烧,该气缸盖ll用于配置气门系统的部件,该曲轴箱12用于配置 曲轴5,该油盘13用于贮存作为润滑油的机油41。发动机l还包括用 于向该发动机1的各部供给机油41的润滑装置4。
气缸体3中设置有多个形成使混合气体燃烧用的燃烧室的气缸31。 各气缸31内收容有通过混合气体燃烧而往返运动的活塞26。曲轴5上 缠挂有用于将发动机l的扭矩传递给各装置的正时链25。对应于各气缸 31安装有连杆27,该连杆27用于将活塞26的往返运动转换为曲轴5 的旋转运动。气缸盖11上设置有进气阀21和进气凸轮轴23,该进气阀 21用于相对于燃烧室开闭各气缸31的进气口,该进气凸轮轴23用于驱 动各进气阀21。气缸盖11上设置有排气岡22和排气凸轮轴24,该排 气阀22用于相对于燃烧室开闭各气缸31的排气口,该排气凸轮轴24 用于驱动各排气阀22。润滑装置4包含油泵42,该油泵42用于将在油盘13底部贮存的机 油41供给到发动机1的各部。润滑装置4还包含机油滤油器43和机油 滤清器44,该机油滤油器43在油泵42的吸入口的上流侧过滤;机油41, 该机油滤清器44在油泵42的排出口的下流侧过滤机油41。油泵42基 于经由正时链25传递来的曲轴5的扭矩而被驱动。
参照图2~图4,对气缸体3及曲轴5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 表示发动机1中的气缸31周边的截面结构及曲轴5。图3表示曲轴5 的正面结构。图4表示发动机1中的曲轴5的曲轴轴颈51周边的截面 结构。
在气缸体3上,作为气缸31设置有第一气缸31A、第二气缸31B、 第三气缸31C和第四气缸31D。在气缸体3上,作为用于将曲轴箱30 划分成多个箱的隔壁32而设置有第一隔壁32A、第二隔壁32B、第三 隔壁32C、第四隔壁32D和第五隔壁32E。
在各隔壁32上组装有与对应的隔壁32协同作用而支承曲轴5的曲 轴盖33。第一隔壁32A在隔壁32中设置在最靠近正时链25的位置。 第二隔壁32B设置在与第一气缸31A与第二气缸31B之间对应的位置。 第三隔壁32C设置在与第二气缸31B与第三气缸31C之间对应的位置。 第四隔壁32D设置在与第三气缸31C与第四气缸31D之间对应的位置。 第五隔壁32E在隔壁32中设置在最远离正时链25的位置。
在曲轴5上,作为主轴即曲轴轴颈51 (旋转轴),设置有第一曲轴 轴颈51A、第二曲轴轴颈51B、第三曲轴轴颈51C、第四曲轴轴颈51D 和第五曲轴轴颈51E。在曲轴5上,作为用于安装连杆27的曲柄销52, 还设置有第一曲柄销52A、第二曲柄销52B、第三曲柄销52C、第四曲 柄销52D。在曲轴5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相邻的曲轴轴颈51与曲 柄销52的曲柄臂53。并且,曲柄臂53设置有多个配重54。
第一曲轴轴颈51A在曲轴轴颈51中设置在最靠近正时链25的位置。 第二曲轴轴颈51B i殳置在与第一气釭31A与第二气釭31B之间对应的 位置。第三曲轴轴颈51C设置在与第二气缸31B与第三气缸31C之间 对应的位置。第四曲轴轴颈51D设置在与第三气缸31C与第四气缸31D 之间对应的位置。第五曲轴轴颈51E在曲轴轴颈51中设置在最远离正 时链25的位置。第一曲柄销52Ai殳置在与第一气缸31A对应的位置。
10第二曲柄销52B设置在与第二气缸31B对应的位置。第三曲柄销52C 设置在与第三气缸31C对应的位置。第四曲柄销52D设置在与第四气 缸31D对应的位置。
在气缸体3上,作为用于在相对气缸体3可旋转的状态下支承曲轴 5的曲轴轴承部34,而i殳置有第一曲轴轴承部34A、第二曲轴轴承部 34B 、第三曲轴轴承部34C 、第四曲轴轴承部34D和第五曲轴轴承部34E。 第一曲轴轴承部34A是用于支承第一曲轴轴颈51A的轴承部,且由第 一隔壁32A和曲轴盖33构成。第二曲轴轴承部34B是用于支承第二曲 轴轴颈51B的轴承部,且由第二隔壁32B和曲轴盖33构成。第三曲轴 轴承部34C是用于支承第三曲轴轴颈51C的轴承部,且由第三隔壁32C 和曲轴盖33构成。第四曲轴轴承部34D是用于支承第四曲轴轴颈51D 的轴承部,且由第四隔壁32D和曲轴盖33构成。第五曲轴轴承部34E 是用于支承第五曲轴轴颈51E的轴承部,且由第五隔壁32E和曲轴盖 33构成。
在各曲轴轴承部34上设置有用于降低随着曲轴5旋转而产生的摩 擦的曲轴轴承6。也就是说,作为曲轴轴承6,设置有支承第一曲轴轴 颈51A的第一曲轴轴承6A、支承第二曲轴轴颈51B的第二曲轴轴承6B、 支承第三曲轴轴颈51C的第三曲轴轴承6C、支承第四曲轴轴颈51D的 第四曲轴轴承6D和支承第五曲轴轴颈51E的第五曲轴轴承6E。曲轴轴 承6是由安装在隔壁32上的半圆形的作为主轴承体的上轴承7和安装 在曲轴盖33上的半圆形的作为副轴承体的下轴承8构成的对开型的滑 动轴承。曲轴轴承6构成为,在支承曲轴轴颈51的状态下,在本身内 周面与曲轴轴颈51的外周面51Z之间形成有作为第二油路起作用的间 隙(油隙60)。在隔壁32的轴承部上设置有轴承部油槽32R,该油槽 32R用于将第三主体油路35C的机油41供给到上轴承7的油孔77 (第 一油路)中。
连杆27由安装有活塞26的连杆主体27A和在连杆主体27A的端部 安装的连杆帽27B构成。在连杆27上设置有连杆轴承部27C,该连杆 轴承部27C用于以相对曲轴5可旋转的状态来安装连杆27。在连杆轴 承部27C上安装有用于降低随着曲轴5旋转而产生的摩擦的连杆轴承 28。连杆轴承28是由安装在连杆主体27A上的半圆形上轴承28A和安 装在连杆帽27B上的半圆形下轴承28B构成的对开型滑动轴承。连杆轴承28构成为,在支承曲柄销52的状态下,在本身内周面与曲柄销52 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油隙29 (参照图5))。
〔3〕发动机l的润滑结构
以下,参照图1和图3,对曲轴5的润滑结构进行"^兌明。
如图l所示,在气缸体3上,作为用于将由油泵42排出的机油41 供给到发动机1各部的主体油路35,而设置有第一主体油路35A、第二 主体油路35B以及多条第三主体油路35C。第一主体油路35A是用于 使气缸体3外部的机油41流通到第二主体油路35B的油路。第二主体 油路35B是用于将从第一主体油路35A供给的机油41分配到各第三主 体油路35C的油路。第三主体油路35C是用于将从第二主体油路35B 供给的机油41供给到曲轴轴承部34的曲轴轴承6的油路。
如图3所示,在曲轴5的内部i殳置有曲柄油路55,该曲柄油路55 用于将机油41从曲轴轴承6的油隙60供给到连杆轴承28的油隙29中。 该曲柄油路55具备第一曲柄油路55A、第二曲柄油路55B、第三曲柄 油路55C以及第四曲柄油路55D。曲柄油路55具备入口侧油路55J和 出口侧油路55P,该入口侧油路55J用于使曲轴轴承6的油隙60的机 油41流通到曲轴轴颈51的内部,该出口侧油路55P用于使入口侧油路 55J的机油41流通到连杆轴承28的油隙29中。
第一曲柄油路55A具备在第一曲轴轴颈51A内设置的第一入口侧油 路55JA和在曲柄臂53及第一曲柄销52A内设置的第一出口侧油路 55PA。第二曲柄油路55B具备在第二曲轴轴颈51B内设置的第二入口 侧油路55JB和在曲柄臂53及第二曲柄销52B内设置的第二出口侧油 路55PB。第三曲柄油路55C具备在第三曲轴轴颈51C内i殳置的第三入 口侧油路55JC和在曲柄臂53及第三曲柄销52C内设置的第三出口侧 油路55PC。第四曲柄油路55D具备在第四曲轴轴颈51D内设置的第四 入口側油路55JD和在曲柄臂53及第四曲柄销52D内设置的第四出口 侧油路55PD。
参照图5,对曲轴5的润滑所涉及的机油41的流动进行说明。图5 示意性地表示主体油路35和曲柄油路55。
在油盘13中滞留的机油41经由机油滤油器43被油泵42吸引。机
12油41从油泵42被排出,并经由机油滤清器44流入到第一主体油路35A 中。第一主体油路35A内的机油41经由第二主体油路35B流入到各第 三主体油路35C中。第三主体油路35C内的机油41经由隔壁32的轴 承部油槽32R和曲轴轴承6的油孔77流入到油隙60中。油隙60的机 油41经由入口侧油路55J的入口流入到曲轴轴颈51内部。入口侧油路 55J的机油41经由出口侧油路55P流入到连杆轴承28的油隙29中。
〔4〕曲轴轴承6的结构
参照图6~图16,对曲轴轴承6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6表示将 曲轴轴承6分割成上轴承7和下轴承8的状态。图7表示上轴承7的平 面结构。图8表示上轴承7的底面结构。图9表示上轴承7的正面结构。 图10表示沿径向的上轴承7的截面结构。图11和图12是图10的一部 分的放大图。图13表示下轴承8的正面结构。图14表示下轴承8的正 面结构。图15和图16是图14的一部分的放大图。而且,在各图中, 相对曲轴轴承6的其它部位夸张地表现倒角和防压碎结构的大小。
如图6所示,曲轴轴承6由上轴承7和下轴承8的组合而构成。具 体而言,以上轴承7的一对对合面72与下轴承8的一对对合面82接触 的方式,来组合这些轴承7、 8。以后,关于上轴承7和下轴承8,当以 各轴承7、 8中的任意位置为基准时,在各轴承7、 8的周向上,将比该 基准位置更靠前方的曲轴5的旋转方向设为旋转方向前方AF,将比该 基准位置更靠后方的曲轴5的旋转方向设为旋转方向后方AR。
如图7 图12所示,在上轴承7设置有油孔77和油槽78,该油孔 77用于在曲轴轴承6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4吏机油41流通,该油槽78 用于使机油41在曲轴轴承6的内周侧向周向流通。在上轴承7的一对 端部71上,在其内周面75上设置有防压碎结构73,该防压碎结构73 用于允许端部71随着上轴承7与下轴承8组合而产生的变形。在位于 上轴承7内周侧的对合面72的一边设置有倒角74。在周向上,在两端 部71之间设置有中间轴承部7E,该中间轴承部7E用于形成适合支承 曲轴轴颈51的机油41的膜(油膜)。在中间轴承部7E上设置有具备机 油41的油路即油槽78的切削部7EF和未形成油路的未切削部7ER。
将旋转方向前方AF侧的端部71 (前方侧端部71F)的对合面72 称为前方侧对合面72F,将旋转方向后方AR侧的端部71 (后方侧端部71R)的对合面72称为后方侧对合面72R。将前方侧端部71F的防压碎 结构73称为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将前方侧端部71F的倒角74称为 前方侧倒角74F。将后方侧端部71R的防压碎结构73称为后方侧防压 碎结构73R。将后方侧端部71R的倒角74称为后方侧倒角74R。
防压碎结构73形成为在对合面72上深度变得最大。防压碎结构73 形成为从对合面72朝向上轴承7的周向中间部深度逐渐变小,在周向 上离对合面72最远的位置上深度为零。在此,防压碎结构73的深度意 味着相对内周面75向径向的切入量。
倒角74从上轴承7—方的侧面76跨越到另一方的侧面76,且沿曲 轴轴承6的轴向延伸。前方侧倒角74F以连接油槽78和各侧面76的方 式延伸。
油孔77在径向上贯通上轴承7,且以连接内周侧的开口部即内周侧 开口部77A与外周侧的开口部即外周侧开口部77B的方式延伸。油孔 77设置在上轴承7周向上的比中心(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 AR侧。
油槽78从内周侧开口部77A与未切削部7ER之间的部位延伸跨越 到前方侧对合面72F。具体为,在将油槽78中的旋转方向前方AF侧的 端部设为前方侧端部78F,将油槽78中的旋转方向后方AR侧的端部设 为后方侧端部78R时,前方侧端部78F在前方侧对合面72F朝向上轴 承7的外部开口 ,并且后方侧端部78R在未切削部7ER的正前方提升 即终止。油槽78以连接油孔77和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和前方侧倒角 74F的形式延伸。油槽78的周向的中心(周向中心CB)位于比上轴承 7的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油槽78由一对油槽侧面78A 和连接两油槽侧面78A的油槽底面78B形成。两油槽侧面78A以从曲 轴轴承6的径向外侧朝向内侧相互分离的方式形成。油槽78的宽度比 油孔77的直径(内周侧开口部77A的直径)小。油槽78的深度在周向 中心CB处最大,从周向中心CB至后方侧端部78R逐渐变小。油槽78 的深度被设定为在后方侧端部78R处为零。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从 周向中心CB至前方侧端部78F逐渐变小。
未切削部7ER i殳置在比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 侧且比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也就是,在上轴承7中,油槽78的后方侧端部78R与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之间的 部位相当于未切削部7ER。
如图8所示,上轴承7在周向上被如下区分。也就是,上轴承7可 区分为设置前方侧倒角74F的第一倒角部7A;设置后方侧倒角74R 的第二倒角部7B;设置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的第一溢流部7C;设置 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的第二溢流部7D;设置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 77A的中间轴承部7E。上轴承7的内周面75基于上述上轴承7的区分 可区分为如下。也就是内周面75被区分为油槽底面78B、除去油槽 底面78B的第 一倒角部7A的内周面75A 、第二倒角部7B的内周面75B 、 除去油槽底面78B的第一溢流部7C的内周面75C、第二溢流部7D的 内周面75D以及除去油槽底面78B的中间轴承部7E的内周面75E。
如图13~图16所示,下轴承8的一对端部81中,在其内周面85 上设置有防压碎结构83,该防压碎结构83用于允许端部81随着上轴承 7与下轴承8组合而产生的变形。在位于下轴承8内周侧的对合面82 的 一边i殳置有倒角84。在周向上在两端部81之间设置有中间轴承部8E, 该中间轴承部8E用于形成适合支承曲轴轴颈51的机油41的膜(油膜)。
将旋转方向前方AF侧的端部(前方侧端部81F)的对合面82称为 前方侧对合面82F,将旋转方向后方AR侧的端部(后方侧端部81R) 的对合面82称为后方侧对合面82R。将前方侧端部81F的防压碎结构 83称为前方侧防压碎结构83F。将前方侧端部81F的倒角84称为前方 側倒角84F。将后方侧端部81R的防压碎结构83称为后方侧防压碎结 构83R。将后方侧端部81R的倒角84称为后方侧倒角84R。
防压碎结构83形成为在对合面82上深度变得最大。防压碎结构83 形成为从对合面82朝向下轴承8的周向中间部深度逐渐变小,在周向 上离对合面82最远的位置上深度为零。在此,防压碎结构83的深度意 味着相对内周面85向径向的切入量。另外,倒角84从下轴承8—方的 侧面86跨越到另一方的侧面86,且沿曲轴轴承6的轴向延伸。
如图13所示,下轴承8在周向上可区分为如下。也就是下轴承8 被区分为i殳置前方侧倒角84F的第一倒角部8A、i殳置后方侧倒角84R 的第二倒角部8B、设置前方侧防压碎结构83F的第一溢流部8C、设置 后方侧防压碎结构83R的第二溢流部8D以及在第一溢流部8C与第二
15溢流部8D之间设置的中间轴承部8E。下轴承8的内周面85基于上述 下轴承8的区分可区分为如下。也就是内周面85被区分为第一倒角部 8A的内周面85A、第二倒角部8B的内周面85B、第一溢流部8C的内 周面85C、第二溢流部8D的内周面85D以及中间轴承部8E的内周面 85E。
〔5〕曲轴轴承的油隙
在发动机1中,通过由曲轴轴承6支承曲轴轴颈51,在曲轴轴承6 与曲轴轴颈51之间形成油隙60。也就是,在上及下轴承7、 8的内周面 75、内周面85与曲轴轴颈51的外周面51Z之间,形成油隙60。
在此,接着用于详细说明油隙60的前言,对图17~图20所示的假 想曲轴轴承(第一假想轴承100 )及图21 ~图24所示的假想曲轴轴承 (第二假想轴承200)进行说明。图17表示第一假想轴承100的上轴承 IIO的正面结构。图18表示上轴承110的底面结构。图19表示第一假 想轴承100的下轴承120的正面结构。图20表示下轴承120的平面结 构。图21表示第二假想轴承200的上轴承210的正面结构。图22表示 上轴承210的底面结构。图23表示第二假想轴承200的下轴承220的 正面结构。图24表示下轴承220的平面结构。对于各曲轴轴承100、200, 与曲轴轴承6共通的要素标记相同符号。
第一假想轴承100,除了未设置防压碎结构73、 83,倒角74、 84 以及油槽78以外,具有与曲轴轴承6同样的结构。第二假想轴承200, 除了未设置倒角74、 84以及油槽78以外,具有与曲轴轴承6同样的结 构。
第一假想轴承100,在其上轴承110设置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和 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并且在其下轴承120设置前方侧防压碎结构 83F和后方侧防压碎结构83R,由此成为与第二假想轴承200相同的结 构。对于随着针对第一假想轴承100的防压碎结构73、 83的形成而从 该轴承100被去除的立体,进行如下规定。也就是,将随着针对上轴承 110的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的形成而从上轴承110被去除的立体设为 第一前方侧溢流体111。将随着针对上轴承110的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 的形成而从上轴承110被去除的立体设为第一后方侧溢流体112。将随 着'除的立体设为第二前方侧溢流体121。将随着针对下轴承120的后方侧 防压碎结构83R的形成而从下轴承120被去除的立体设为第二后方侧溢 流体122。
第二假想轴承200在其上轴承210上设置前方侧倒角74F、后方侧 倒角74R和油槽78,并且在其下轴承220上设置前方侧倒角84F和后 方侧倒角84R,由此成为与曲轴轴承6相同的结构。将随着针对第二假 想轴承200的倒角74、 84的形成而从同轴承200去除的固体作如下规 定。也就是,将随着针对上轴承210的前方侧倒角74F的形成而从上轴 承210被去除的立体设为第 一前方侧倒角体211 。将随着针对上轴承210 的后方侧倒角74R的形成而从上轴承210被去除的立体设为第一后方侧 倒角体212。将随着针对下轴承220的前方侧倒角84F的形成而从下轴 承220被去除的立体设为第二前方侧倒角体221。将随着针对下轴承220 的后方侧倒角84R的形成而从下轴承220被去除的立体设为第二后方侧 倒角体222。
参照图25 ~图28,对曲轴轴承6的油隙60进行详细说明。图25 表示关于由各曲轴轴承6、 100、 200支承曲轴轴颈51的状态截面结构, 各曲轴轴承6、 100、 200的中心与曲轴轴颈51的中心匹配的状态。在 各图中,夸张表示了针对曲轴轴颈51的曲轴轴承6和油隙60的大小。
曲轴轴承6的油隙60较大地区分为在上轴承7与曲轴轴颈51之间 形成的第一区域U和在下轴承8与曲轴轴颈51之间形成的第二区域L。
第一区域U还可以区分为如下。即,第一区域U被区分为与第一前 方侧溢流体111对应的区域UA、与第一后方侧溢流体112对应的区域 UB、与第一前方侧倒角体211对应的区域UC、与第一后方侧倒角体212 对应的区域UD、在曲轴轴颈51的外周面51Z与第一假想轴承100的
区域UE还可以区分为如下。即,区域UE ^L区分为与第一倒角部7A 和第一溢流部7C对应的区域UE1、与第二倒角部7B和第二溢流部7D 对应的区域UE2以及与中间轴承部7E对应的区域UE3。如图28所示, 区域UE3进一步被区分为如下。即,区域UE3被区分为与油槽78对应 的区域UE31以及与未形成油槽78的区域对应的区域UE32。
与下轴承8对应的区域L进一步被区分为如下。即,区域L被区分为与第二前方侧溢流体121对应的区域LA、与第二后方侧溢流体122 对应的区域LB、与第二前方侧倒角体221对应的区域LC、与第二后方 侧倒角体222对应的区域LD以及在曲轴轴颈51的外周面51Z与第一 假想轴承100的下轴承120内周面75之间形成的区域LE。区域LE进 一步被区分为如下。即,区域LE被区分为与第二倒角部8B和第二溢 流部8D对应的区域LE1、与第一倒角部8A和第一溢流部8C对应的区 域LE2以及与中间轴承部8E对应的区域LE3。
在油隙60中,形成可得到为适当地支承曲轴轴颈51旋转所需的油 膜压力的轴承油路61、与轴承油路61相比油膜压力非常小的槽内油路 62、对槽油路63、端部油路64、溢流油路65以及倒角油路66。具体地 各油路形成如下。以下,将与上轴承7的第一倒角部7A和第一溢流部 7C对应的第一假想轴承100的内周面75称为假想内周面101。将与上 轴承7的第二倒角部7B和第二溢流部7D对应的第一假想轴承100的 内周面75称为假想内周面102。将与下轴承8的第一倒角部8A和第一 溢流部8C对应的第一假想轴承100的内周面75称为假想内周面103。 将与下轴承8的第二倒角部8B和第二溢流部8D对应的第一假想轴承 100的内周面75称为假想内周面104。将与上轴承7的第一倒角部7A 和第一溢流部7C对应的第二假想轴承200的内周面75称为假想内周面 201。将与上轴承7的第二倒角部7B和第二溢流部7D对应的第二假想 轴承200的内周面75称为假想内周面202。将与下轴承8的第一倒角部 8A和第一溢流部8C对应的第二假想轴承200的内周面75称为假想内 周面203。将与下轴承8的第二倒角部8B和第二溢流部8D对应的第二 假想轴承200的内周面75称为假想内周面204。
轴承油路61具备第一轴承油路61A和第二轴承油路61B,该第一 轴承油路61A位于上轴承7的中间轴承部7E的内周面75E与曲轴轴颈 51的外周面51Z之间,该第二轴承油路61B位于下轴承8的中间轴承 部8E的内周面85E与曲轴轴颈51的外周面51Z之间。
端部油路64具备第一端部油路64A和第二端部油路64B,该第一 端部油路64A位于第一假想轴承100的假想内周面101、 104与曲轴轴 颈5的1外周面51Z之间,该第二端部油路64B位于第一假想轴承100 的假想内周面102、 103与曲轴轴颈51的外周面51Z之间。
溢流油路65具备第一溢流油路65A和第二溢流油路65B,该第一溢流油路65A位于第二假想轴承200的假想内周面201、 204与第一假 想轴承100的假想内周面101、 104之间,该第二溢流油路65B位于第 二假想轴承200的假想内周面202、 203与第一假想轴承100的假想内 周面102、 103之间。
倒角油路66具备第一倒角油路66A和第二倒角油路66B,第一倒 角油路66A位于上轴承7的第 一倒角部7A的内周面75A及下轴承8的 第二倒角部8B的内周面85B、与第二假想轴承200的假想内周面201 及假想内周面204之间。第二倒角油路66B位于上轴承7的第二倒角部 7B的内周面75B及下轴承8的第一倒角部8A的内周面85A、与第二假 想轴承200的假想内周面202及假想内周面203之间。倒角油路66相 当于设置在曲轴轴承6的对合部上的辅助油路。
上述各油路基于与油隙60相关被区分的先前的各区域,也可以表 示为如下。即,第一轴承油路61A由区域UE32形成。第二轴承油路 61B由区域LE3形成。槽内油路62由区域UF形成。对槽油路63由区 域UE31形成。第一端部油路64A由区域UE1和区域LE1形成。第二 端部油路64B由区域UE2和区域LE2形成。第一溢流油路65A由区域 UA和区域LA形成。第二溢流油路65B由区域UB和区域LB形成。 第一倒角油路66A由区域UC和区域LC形成。第二倒角油路66B由区 域UD和区域LD形成。
〔6〕油隙中机油的流动
参照图25 ~图28,对曲轴轴承6的油隙60中的机油41的流通方 式进行说明。
随着曲轴5的旋转,从旋转方向后方AR朝向旋转方向前方AF的 力被附加到油隙60的机油41上。因此,在油隙60中,大体形成从旋 转方向后方AR朝向旋转方向前方AF的机油41的流动。在油隙60的 各油路61 ~ 65之间形成如下的机油41的流动。
槽内油路62的机油41流入到对槽油路63或第一溢流油路65A或 第一倒角油路66A。对槽油路63的机油41流入到第一轴承油路61A或 第一端部油路64A或入口侧油路55J。第一轴承油路61A的机油41流 入到第一端部油路64A。或者,第一轴承油路61A的机油41经由上轴承7的侧面76流出到油隙60的外部。第一端部油路64A的机油41流 入到第一溢流油路65A或第二轴承油路61B。或者,第一端部油路64A 的机油41经由上轴承7的侧面76和下轴承8的侧面86中之一流出到 油隙60的外部。第一溢流油路65A的机油41流入到第一倒角油路66A 或第一端部油路64A。或者,第一溢流油路65A的机油41经由上轴承 7的侧面76和下轴承8的侧面86中之一流出到油隙60的外部。第一倒 角油路66A的机油41经由上轴承7的侧面76和下轴承8的侧面86中 之一流出到油隙60的外部。或者,第一倒角油路66A的机油41流入到 第一溢流油路65A。第二轴承油路61B的机油41流入到第二端部油路 64B。或者,第二轴承油路61B的机油41经由下轴承8的侧面86流出 到油隙60的外部。第二端部油路64B的机油41流入到第二溢流油路 65B或第一轴承油路61A。或者,第二端部油路64B的机油41经由下 轴承8的侧面86和上轴承7的侧面76中之一流出到油隙60的外部。 第二溢流油路65B的机油41流入到第二倒角油路66B或第二端部油路 64B。或者,第二溢流油路65B的机油41经由下轴承8的侧面86和上 轴承7的侧面76中之一流出到油隙60的外部。第二倒角油路66B的机 油41经由下轴承8的侧面86和上轴承7的侧面76中之一流出到油隙 60的外部。或者,第二倒角油路66B的机油41流入到第二溢流油路65B。
在曲轴轴承6,如以下(A)及(B)所示,设定有第一溢流油路65A 的通路面积SA与第一倒角油路66A的通路面积TA之间的关系,以及 第二溢流油路65B的通路面积SB与第二倒角油路66B的通路面积TB 之间的关系。这些通路面积SA、通路面积TA、通路面积SB及通路面 积TB分别具体表示如下规定的通路面积。也就是,第一溢流油路65A 的通路面积SA相当于将沿曲轴轴承6径向的第一前方侧溢流体111的 截面面积与沿曲轴轴承6径向的第二后方侧溢流体122的截面面积合并 起来的面积。第 一倒角油路66A的通路面积TA相当于将沿曲轴轴承6 径向的第一前方侧倒角体211的截面面积与沿曲轴轴承6径向的第二后 方侧倒角体222的截面面积合并起来的面积。第二溢流油路65B的通路 面积SB相当于将沿曲轴轴承6径向的第一后方侧溢流体112的截面面 积与沿曲轴轴承6径向的第二前方侧溢流体121的截面面积合并起来的 面积。第二倒角油路66B的通路面积TB相当于将沿曲轴轴承6径向的 第一后方侧倒角体212的截面面积与沿曲轴轴承6径向的第二前方侧倒 角体221的截面面积合并起来的面积。(A) 关于第一溢流油路65A和第一倒角油路66A,以经由第一倒 角油路66A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流量(第 一倒角流量QB ) 大于经由第一溢流油路65A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流量(第一 溢流流量QA)的方式,i殳定第一溢流油路65A的通路面积SA与第一 倒角油路66A的通路面积TA之间的关系。通过以第一倒角流量QB大 于第一溢流流量QA的方式设定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的大小(形成范 围及深度)与前方侧倒角74F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后方侧防压碎结 构83R的大小(形成范围及深度)与后方侧倒角84R的大小之间的关 系,来决定上述通路面积SA与通路面积TA之间的关系。
(B) 关于第二溢流油路65B和第二倒角油路66B,以经由第二倒 角油路66B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流量(第二倒角流量QD ) 大于经由第二溢流油路65B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流量(第二 溢流流量QC)的方式,i殳定第二溢流油路65B的通路面积SB与第二 倒角油路66B的通路面积TB之间的关系。通过以第二倒角流量QD大 于第二溢流流量QC的方式设定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的大小(形成范 围及深度)与后方侧倒角74R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前方侧防压碎结 构83F的大小(形成范围及深度)与前方侧倒角84F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来决定上述通路面积SB与通路面积TB之间的关系。
接着,记述本实施方式的优点如下。
(1)在曲轴轴承6上,在比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 方向后方AR侧设置有未切削部7ER。油槽78以经由前方侧防压碎结 构73F和前方侧倒角74F连接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与前方侧对 合面72F的方式来形成。由此,与未i殳置未切削部7ER的情况相比, 由于经由油槽78供给到比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后 方AR侧的油隙60的机油41的量减少,所以能够减少流出到油隙60 外部的机油41的量。并且,由于供给到第二溢流油路65B和第二倒角 油路66B的机油41的量减少,所以能够减少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 41的量。由于经由油孔77流入到油隙60的异物通过在油槽78和第一 溢流油路65A中流动,而从曲轴轴承6的轴向流出到油隙60外部,所 以能够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未切削部7ER设置在比油孔77 的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由此,油槽78内的异 物向与未切削部7ER对应的油隙60中流入的情况通过曲轴5的旋转而得到防止,因此能够很好地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能够同时实现从油隙60流出的机油41的量 的减少和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的抑制。(2) 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油槽78的宽度被设定为小于 油孔77的直径(内周侧开口部77A的直径)。由此,与油槽78的宽度 被设定为大于油孔77的直径的情况相比,油槽78的通路阻力变大,所 以能够减少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量。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 承6中,在涉及油槽78形成的加工性不明显降低的范围内,最大限度 地设定小的油槽78的宽度,因此能够不损害曲轴轴承6的生产率而更 加提高减少机油41从油隙60的漏出量的效果。(3) 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 "没置在比上轴承7的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由此,与 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i殳置在比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前方 AF侧的情况相比,从内周侧开口部77A到油槽78的前方侧端部78F 为止的距离变长,因此油槽78的通路阻力变大。因此,能够减少流出 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量。(4) 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将曲轴轴承6的外部的机油 41供给到油隙60的油孔77仅在上轴承7设置有一个。由此,与设置多 个用于将机油41供给到油隙60的油孔的情况相比,减少从曲轴轴承6 的外部供给到油隙60的机油41的量,因此能够减少机油41从油隙60 流出到外部的量。(5) 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比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 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的油槽78的深度,皮"没定成在前方侧端部78F 处最小。由此,例如关于比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 前方AF侧的油槽78的深度,与其全体被设定成恒定大小的情况相比, 从油槽78内流出到油槽78外部的机油41的量减少,因此能够减少机 油41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量。(6) 在适用了曲轴轴承6的发动机1中,通过本发明人的试验等, 已确认随着第一倒角流量QB相对第一溢流流量QA变大,从油隙60 排出到外部的异物的量变多。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基 于这样的事实,以第一倒角流量QB大于第一溢流流量QA的方式,设22定第一倒角油路66A的通路面积TA与第一溢流油路65A的通路面积 SA之间的关系。由此,关于与才几油41 一起流入到油隙60的异物,由 于其大部分经由第一倒角油路66A被排出到油隙60的外部,所以能够 更好地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7 )在适用了曲轴轴承6的发动机1中,通过本发明人的试验等, 已确i人随着第二倒角流量QD相对第二溢流流量QC变大,从油隙60 排出到外部的异物的量变多。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基 于这样的事实,以第二倒角流量QD大于第二溢流流量QC的方式,i殳 定第二倒角油路66B的通路面积TB与第二溢流油路65B的通路面积 SB之间的关系。由此,关于与机油41 一起流入到油隙60的异物,由 于其大部分经由第二倒角油路66B被排出到油隙60的外部,所以能够 更好地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8 )第一倒角油路66A与第一溢流油路65A及第二轴承油路61B 相比,与曲轴轴承6和曲轴轴颈51之间的间隔大,因此可以i人为由第 一倒角油路66A的异物导致曲轴轴承6损伤的程度是非常小的。于是, 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基于这种情况,在经由第一倒角油路66A 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量不超过作为上限的量即从油隙60流 出的机油41的量所允许的量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设定大的通路面积 TA。由此,由于油隙60的异物的大部分经由第一倒角油路66A流出到 油隙60的外部,所以能够更好地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9) 第二倒角油路66B与第二溢流油路65B及第一轴承油路61A 相比,与曲轴轴承6和曲轴轴颈51之间的间隔大,因此可以认为由第 二倒角油路66B的异物导致曲轴轴承6损伤的程度是非常小的。于是, 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基于这种情况,在经由第二倒角油路66B 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量不超过作为上限的量即从油隙60流 出的机油41的量所允许的量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设定大的通路面积 TB。由此,由于油隙60的异物的大部分经由第二倒角油路66B流出到 油隙60的外部,所以能够更好地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10) 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形成有作为辅助油路的倒角 油路66,该辅助油路能够利用倒角74、 84使油槽78内的异物排出到油 隙60的外部。由此,相比于以与倒角74、 84不同方式形成辅助油路的 情况,能够抑制曲轴轴承6的负荷能力的降低。(11) 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形成有作为辅助油路的溢流 油路65,该辅助油路能够利用防压碎结构73、 83使油槽78内的异物排 出到油隙60的外部。由此,相比于以与防压碎结构73、 83不同方式形 成辅助油路的情况,能够抑制曲轴轴承6的负荷能力的降低。(12) 根据与图29及图30所示的比较例涉及的曲轴轴承6X的对 比,对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优点进行说明。图29表示曲轴轴承 6X的上轴承7X的正面结构。图30表示上轴承7X的底面结构。如图29及图30所示,曲轴轴承6X相对曲轴轴承6,在以下之处不 同。即,在曲轴轴承6X的上轴承7X上形成有油槽7XA来取代油槽78。 油槽7XA以经由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连接前方侧对合面72F 和后方侧对合面72R的方式延伸。而且,在上轴承7X上不存在未切削 部7ER。此外,关于曲轴轴承6X,除了上述变更处以外,实质上采用 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同样的结构。而且,在附图中,关于与 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要素,赋予与该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在适用了上述曲轴轴承6X的发动机1中,油槽7XA的机油41流 入到对槽油路63、第一溢流油路65A、第一倒角油路66A、第二溢流油 路65B或第二倒角油路66B。在此,对于油隙60的机油41,随着曲轴 5的旋转而附加从旋转方向后方AR侧朝向旋转方向前方AF侧的力, 因此第二溢流油路65B的机油41的一部分,在经由上轴承7X的侧面 76和下轴承8的侧面86中之一流出到油隙60外部之前,从第二溢流油 路65B流入到第一轴承油路61A。此时,机油41内的异物也从与曲轴 轴承6和曲轴轴颈51之间的间隔大的第二溢流油路65B流入到该间隔 小的第一轴承油路61A中,因此导致上轴承7X的损伤及曲轴5的烧结 的可能性变高。对此,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上设置有未切削部7ER,所 以未切削部7ER防止机油41从油槽78流入到第二溢流油路65B。由此, 与在发动机1适用曲轴轴承6X的情况相比,减少流入到第二溢流油路 65B的异物的量,因此能够减少随着曲轴5的旋转而从第二溢流油路 65B流入到第一轴承油路61A的异物的量。而且,能够很好地抑制上轴 承7的损伤及曲轴5的烧结。(13) 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中,由于曲轴轴承6支承曲轴5,所以减少从油隙60流出的机油41的量。由此,能够实现随着曲轴5的 润滑性能的提高和油泵42的工作量的减少而提高燃料消费率。(14)由于流入到连杆轴承28的油隙29中的异物的量减少,所以 能够抑制连杆轴承28的损伤及连杆27的烧结的产生。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可以变更为如下。关于油孔77的比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的油 槽78的部位,其深度并非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例示的方式。总之,关 于在油孔77的比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i史置的油 槽78的部位,只要相对通路面积最小之处至少设置有一处的方式既可。防压碎结构73、 83及倒角74、 84的方式可变更为以下的(A) ~ (D)之一。而且,能够适当组合以下的(A) ~ (D)来进行实施。(A)在上轴承7中,可以省略前方侧防压碎结枸73F及前方侧倒 角74F。在该情况下,由油隙60的区域LA形成第一溢流油路65A。并 且,由油隙60的区域LC形成第一倒角油路66A。通过调整下轴承8 的后方侧防压碎结构83R的大小(形成范围及深度)与后方侧倒角84R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第一倒角流量QB大于第一溢流流量QA。(B )在上轴承7中,可以省略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及后方侧倒 角74R。在该情况下,由油隙60的区域LB形成第二溢流油路65B。并 且,由油隙60的区域LD形成第二倒角油路66B。通过调整下轴承8 的前方侧防压碎结构83F的大小(形成范围及深度)与前方侧倒角84F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第二倒角流量QD大于第二溢流流量QC。(C)在下轴承8中,可以省略后方侧防压碎结构83R及后方侧倒 角84R。在该情况下,由油隙60的区域UA形成第一溢流油路65A。 并且,由油隙60的区域UC形成第一倒角油路66A。通过调整上轴承7 的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的大小(形成范围及深度)与前方侧倒角74F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第一倒角流量QB大于第一溢流流量QA。(D )在下轴承8中,可以省略前方侧防压碎结构83F及前方侧倒 角84F。在该情况下,由油隙60的区域UB形成第二溢流油路65B。并 且,由油隙60的区域UD形成第二倒角油路66B。通过调整上轴承7的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的大小(形成范围及深度)与后方侧倒角74R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第二倒角流量QD大于第二溢流流量QC。
接着,参照图31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二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31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3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被设下为油槽78的宽度与油孔77的直径(内周侧开口部77A的直径)相同大小。而且,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在油槽78的周向中心CB处最大。而且,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从周向中心CB至后方侧端部78R逐渐变小且在后方侧端部78R处为零。而且,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从周向中心CB至前方侧端部78F逐渐变小。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除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1)及(3) ~ (14)之外,还能得到以下的优点(15)。
(15 )与油槽78的宽度被i更定为比油孔77的直径小的情况相比,油槽78的形成容易,因此能够实现曲轴轴承6的生产率的提高。
接着,参照图32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三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32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3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在比油孔77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的中间轴承部7E上i史置有油孔91。油孔91独立于油孔77使隔壁32的轴承部油槽32R的机油41流通到油隙60中。油孔91设置在上轴承7的比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油孔91的直径祐 没定为与油孔77的直径相同的大小。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三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除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1) ~ (3)及(5) ~ (14)之外,还能得到以下的优点(16)。
(16)与未设置有油孔91的情况相比,供给到油隙60中的机油41的量变多,因此能够很好地抑制油隙60的机油41的量不足。
接着,参照图33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四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33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3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油孔77设置在比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油槽78 i殳置在上轴承7的比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的范围内。油槽78的后方侧端部78R设置在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上。后方侧端部78R中的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成大于零,以〗更油孔77的机油41经由后方侧端部78R流入到油槽78中。油槽78的后方侧端部78R与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之间的部位相当于未切削部7ER。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三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除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1)、 (2)及(4) ~ (14)之外,还能得到以下的优点(17)及(18)。
(17)与油孔77设置在比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的情况相比,即与油槽78 i殳置在从比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跨越到前方側对合面72F的情况相比,上轴承7的轴承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提高曲轴轴承6的负荷能力。
(18 )因为从油槽78流入到第一轴承油路61A的机油41的量减少,随之产生流入到第一轴承油路61A的异物的量减少。由此,能够更好地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以及曲轴5的烧结的产生。
接着,参照图34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五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34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3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油槽78的宽度被设定成与油孔77的直径(内周侧开口部77A的直径)相同的大小。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在油槽78的周向中心CB处最大。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从周向中心CB至后方侧端部78R逐渐变小且在后方侧端部78R处为零。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从周向中心CB至前方侧端部78F逐渐变小。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五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除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1)、 (2)、 (4) ~ (14)以及第四实施方式的优点(17)、 (18)之外,还能得到第二实施方式的优点(15)。
接着,参照图35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六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35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3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如下。即,油槽78的深度被i殳定成在前方侧端部78F处最大。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在后方侧端部78R处最小。后方侧端部78R中的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成大于零,以便油孔77的机油41经由后方侧端部78R流入到油槽78中。而且,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从前方侧端部78F至后方侧端部78R逐渐变小。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六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除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1)、 (2)、 (4) ~ (14)以及第四实施方式的优点(17)、 (18)之外,还能得到以下的优点(19)。
(19 )与油槽78的深度被i殳定成在周向中心CB处最大且祐Z没定成随着朝向两端部逐渐变小的情况相比,油槽78的形成所涉及的加工上的限制变得较松,因此能够实现曲轴轴承6生产率的提高。
接着,参照图36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七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油槽78的形状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36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3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在上轴承7的第一溢流部7C上设置有连接一方侧面76与另一方侧面76的油槽92。油槽92从两侧面76将油槽78和第一溢流油路65A的机油41送出到油隙60的外部。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七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除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1) ~ (14)之外,还能得到以下的优点(20)。
(20)油槽78和第一溢流油路65A的机油41经由油槽92被送出到油隙60的外部,由此能够提高油隙60内的异物的排出性,因而能够更好地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
接着,参照图37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八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37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3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油槽78形成为如下。即,油槽78形成为从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与未切削部7ER之间的部位延伸跨越到第一溢流部7C内为止。也就是,油槽78形成为连接内周侧开口部77A与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而且,形成为油槽78的周向中心CB位于比上轴承7的周向中心CA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侧。油槽78的宽度被设定为比油孔77的直径(内周侧开口部77A的直径)小。油槽78的深度,皮设定为在周向中心CB处最大。而且,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从周向中心CB至后方侧端部78R逐渐变小且在后方侧端部78R处为零。而且,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从周向中心CB至前方侧端部78F逐渐变小。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八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可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1) ~ (14)相同的优点。
接着,参照图38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九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38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3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油槽78形成为如下。即,油槽78形成为从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与未切削部7ER之间的部位延伸跨越到第一倒角部7A内为止。而且,油槽78形成为连通内周侧开口部77A、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和前方侧倒角74F。而且, 油槽78形成为该油槽78的周向中心CB位于比上轴承7的周向中心 CA更靠旋转方向前方AF側。油槽78的宽度被设定为比油孔77的直 径(内周侧开口部77A的直径)小。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在周向中 心CB处最大。而且,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为从周向中心CB至后方侧 端部78R逐渐变小且在后方侧端部78R处为零。油槽78的深度被设定 为从周向中心CB至前方侧端部78F逐渐变小。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九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可得到与第一 实施方式的优点(1) ~ (14)相同的优点。
接着,参照图39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十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 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39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 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3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设置有油槽93以取 代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轴承7的倒角74。油槽93包含前方侧油槽93F 和后方侧油槽93R。并且,设置有油槽94以取代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 下轴承8的倒角84。油槽94包含前方侧油槽94F和后方侧油槽94R。 随着这种变更,在本实施方式的油隙60中形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 倒角油路66对应的槽油路67。
关于上轴承7的油槽93,前方侧油槽93F形成为连接一方的侧面 76与另一方的侧面76。前方侧油槽93F是用于从两侧面76将油槽78 和第一溢流油路65A的机油41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油路。后方侧油槽 93R形成为连接一方的侧面76与另一方的侧面76。后方侧油槽93R是 用于从两侧面76将第二溢流油路65B的机油41送出到油隙60外部的 油路。
上轴承7在其周向上被区分为如下。即上轴承7被区分为设置前 方侧油槽93F的第一槽部7G、 i殳置后方侧油槽93R的第二槽部7H、 设置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的第一溢流部7C、设置后方侧防压碎结构 73R的第二溢流部7D以及i殳置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的中间轴 承部7E。关于下轴承8的油槽94,前方侧油槽94F形成为连接一方的侧面 86与另一方的側面86。前方侧油槽94F是用于从两侧面86将第二溢流 油路65B的机油41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油路。后方侧油槽94R形成 为连接一方的侧面86与另一方的侧面86。后方侧油槽94R是用于从两 侧面86将第一溢流油路65A的机油41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油路。
下轴承8在周向上被区分为如下。即下轴承8被区分为设置前方 侧油槽94F的笫一槽部8G、设置后方侧油槽94R的第二槽部8H、设 置前方侧防压碎结构83F的第一溢流部8C、设置后方侧防压碎结构83R 的第二溢流部8D以及在第一溢流部8C与第二溢流部8D之间i殳置的中 间轴承部8E。
槽油路67具备第一槽油路67A和第二槽油路67B。第一槽油路67A 位于上轴承7的第一槽部7G内周面及下轴承8的第二槽部8H内周面、 与第二假想轴承200的假想内周面201及假想内周面204之间。第二槽 油路67B位于上轴承7的第二槽部7H内周面及下轴承8的第一槽部8G 内周面、与第二假想轴承200的假想内周面202及假想内周面203之间。 槽油路67相当于设置在曲轴轴承6对合部上的辅助油路。
在曲轴轴承6中,如以下(A)及(B)所示,设定有第一溢流油路 65A的通路面积SA与第一槽油路67A的通路面积TC之间的关系,以 及第二溢流油路65B的通路面积SB与第二槽油路67B的通路面积TD 之间的关系。
(A) 关于第一溢流油路65A和第一槽油路67A,以经由第一槽油 路67A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流量(第一槽流量QE)大于经 由第一溢流油路65A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流量(第一溢流流 量QA)的方式,设定第一溢流油路65A的通路面积SA与第一槽油路 67A的通路面积TC之间的关系。通过以第一槽流量QE大于第一溢流 流量QA的方式设定前方侧防压碎结构73F的大小与前方侧油槽93F的 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后方侧防压碎结构83R的大小与后方侧油槽94R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上述通路面积SA与通路面积TC之间的关 系。
(B) 关于第二溢流油路65B和第二槽油路67B,以经由第二槽油 路67B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流量(第二槽流量QF)大于经由第二溢流油路65B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流量(第二溢流流 量QC)的方式,设定第二溢流油路65B的通路面积SB与第二槽油路 67B的通路面积TD之间的关系。通过以第二槽流量QF大于第二溢流 流量QC的方式i殳定后方侧防压碎结构73R的大小与后方侧倒角93R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前方侧防压碎结构83F的大小与前方侧倒角 94F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上述通路面积SB与通路面积TD之间 的关系。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十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可得到与第一 实施方式的优点(l) ~ (14)相同的优点。
接着,参照图40和图41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十一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 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40和图41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 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40和图4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省略上轴承 7的防压碎结构73及倒角74。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下轴承8中,也 省略防压碎结构83及倒角84。油槽78的前方侧端部78F设置在内周 侧开口部77A与前方侧对合面72F之间。在上轴承7上设置有连接油 槽78与上轴承7两侧面76的油槽95。油槽95是用于将油槽78的机油 41从两侧面76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油路。油槽78的深度被i殳定成在 周向中心CB处最大。而且,油槽78的深度被i殳定成从周向中心CB 至前方侧端部78F逐渐变小。油槽78的深度^i殳定成从周向中心CB 向后方侧端部78R逐渐变小且在后方侧端部78R处为零。油槽95可以 相对于曲轴轴承6的轴线平行,也可以倾斜。油槽95的宽度可以在油 槽78与两侧面76之间变化。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除第一实施 方式的优点(2) ~ (4)、 (13)及(14)之外,还能得到以下的优点(21)。
(21)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在油孔77的比内周侧开口部 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i殳置有未切削部7ER。而且,本实施方式 的曲轴轴承6中,设置有连接油槽78与侧面76的油槽95。由此,与未 设置未切削部7ER的情况相比,由于经由油槽78供给到油孔77的比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的油隙60的部位上的机油 41的量减少,所以能够减少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量。并且, 由于经由油孔77流入到油隙60的异物通过在油槽78和油槽95中流动, 而沿曲轴轴承6的轴向流出到油隙60外部,所以能够抑制由异物造成 的损伤的发生。未切削部7ER设置在油孔77的比内周侧开口部77A更 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由此,油槽78内的异物向与未切削部7ER对 应的油隙60中流入的情况通过曲轴5的旋转而得到防止,因此能够很 好地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 6,能够同时实现从油隙60流出的机油41的量的减少和由异物造成的 损伤的发生的抑制。
接着,参照图42和图43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十二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 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42和图43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 部件赋予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42和图4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省略上轴承 7的防压碎结构73及倒角74。而且,在下轴承8中,也省略防压碎结 构83及倒角84。在下轴承8上,设置有与上轴承7的油槽78连通的油 槽96和连接油槽96与下轴承8两侧面86的油槽97。油槽96是用于使 从油槽78供给的机油41向下轴承8的周向流通的油路。油槽97是用 于将油槽96的机油41从两侧面86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油路。油槽97 可以相对于曲轴轴承6的轴线平行,也可以倾斜。油槽97的宽度可以 在油槽96与侧面86之间变化。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除第一实施 方式的优点(2) ~ (5)、 (13)及(14)之外,还能得到以下的优点(22)。
(22)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在油孔77的比内周侧开口部 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设置有未切削部7ER。本实施方式的曲轴 轴承6中,设置有连接下轴承8的油槽96与两侧面86的油槽97。由此, 与未设置未切削部7ER的情况相比,由于经由油槽78供给到油孔77 的比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的油隙60中的机油41 的量减少,所以能够减少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才几油41的量。并且,由 于经由油孔77流入到油隙60中的异物通过在油槽78、油槽96和油槽
3397中流动,而从曲轴轴承6的轴向流出到油隙60外部,所以能够抑制 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未切削部7ER设置在油孔77的比内周侧开 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由此,油槽78内的异物向与未切 削部7ER对应的油隙60流入的情况通过曲轴5的旋转而得到防止。因 此,能够很好地抑制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 的曲轴轴承6,能够同时实现从油隙60流出的机油41的量的减少和由 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的抑制。
接着,参照图44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十三实施方式。
如下变更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的一部分来构成本实施方 式的曲轴轴承6。在图44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 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如图4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省略上轴承7的防 压碎结构73及倒角74。而且,在下轴承8中,也省略防压碎结构83 及倒角84。以油槽78的前方侧端部78F的异物流入到与下轴承8对应 的油隙60中的方式,来设定油槽78的深度。
如以上的详述,根据本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除第一实施 方式的优点(2) ~ (5)、 (13)及(14)之外,还能得到以下的优点(23)。
(23)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中,在油孔77的比内周侧开口部 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设置有未切削部7ER。油槽78形成为连 接油孔77的内周侧开口部77A与前方侧对合面72F。由此,与未设置 未切削部7ER的情况相比,由于经由油槽78供给到油孔77的比内周 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的油隙60中的机油41的量减少, 所以能够减少流出到油隙60外部的机油41的量。由于经由油孔77流 入到油隙60中的异物通过油槽78被引导到与上轴承7对应的油隙60 和与下轴承8对应的油隙60的边界附近。因此,油槽78内的异物经由 该边界从与上轴承7对应的油隙60流入到与下轴承8对应的油隙60中, 由此能够抑制上轴承7损伤的发生。而且,未切削部7ER设置在油孔 77的比内周侧开口部77A更靠旋转方向后方AR侧,由此,油槽78内 的异物向与未切削部7ER对应的油隙60中流入的情况通过曲轴5的旋 转而得到防止。因此,能够很好地抑制上轴承7损伤的发生。这样,根 据本实施方式的曲轴轴承6,能够同时实现从油隙60流出的机油41的量的减少和由异物造成的损伤的发生的抑制。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以下的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组合来实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涉及的滑动轴承具体化为发动机l
的曲轴轴承6,但成为本发明适用对象的滑动轴承并非限于曲轴轴承。 总之,只要是分割成一对半圆形的轴承体并通过润滑油支承旋转轴的滑 动轴承,则对于任一滑动轴承都能以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等效的方式来适 用本发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想为对直列四缸发动机l适用本发明滑动 轴承的情况,但对于采用其它气缸排列的发动机也可以适用本发明的滑 动轴承。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适用本发明滑动轴承的对象的扭矩传递 装置,设想了发动机l,但只要是包含向一方向旋转的主轴和支承该主 轴的主轴用滑动轴承来构成的扭矩传递装置,则可以适用本发明的滑动 轴承。
权利要求
1. 一种滑动轴承,支承旋转轴,且具备可相互分割的半圆形主轴承体和半圆形副轴承体,并且上述主轴承体具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该第一油路用于将润滑油从外部导入到滑动轴承与上述旋转轴之间,该第二油路用于将被导入到滑动轴承与旋转轴之间的润滑油向滑动轴承的周向流通,上述第一油路具有在上述主轴承体的内周侧开口的内周侧开口部,上述主轴承体在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比上述内周侧开口部更靠后方侧,具有未形成油路的未切削部,辅助油路用于将上述第二油路的润滑油从滑动轴承的轴向向外部送出,该辅助油路设置在上述主轴承体中的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比上述内周侧开口部更靠前方侧部位和上述副轴承体中的至少一方。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滑动轴承,上述主轴承体和上述副轴承 体的每一个,在其周向两端部具有与另一方轴承体接触的对合面,在上 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比上述内周侧开口部更靠前方侧设置的上述主 轴承体的对合面被定义为前方侧对合面,上述辅助油路由在上述前方侧对合面的一边设置的倒角来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轴承,上述主轴承体和上述副 轴承体的每一个,在其周向两端部具有与另一方轴承体接触的对合面, 在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比上述内周侧开口部更靠前方侧设置的上 述主轴承体的对合面被定义为前方侧对合面,包含该前方侧对合面的上 述主轴承体的端部被定义为前方侧端部,上述辅助油路由在上述前方侧端部^L置的防压碎结构来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上述主轴承体和 上述副轴承体的每一个,在其周向两端具有与另 一方轴承体接触的对合 面,在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比上述内周侧开口部更靠前方侧设置的 上述主轴承体的对合面被定义为前方侧对合面,上述第二油路的深度被设定为随着从上述第二油路的长度方向中 间部向上述前方侧对合面而逐渐变小。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在上述旋转轴的 旋转方向上比上述主轴承体的周向中心更靠后方侧,设置有一个上述内周侧开口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在上述旋转轴的 旋转方向上比上述主轴承体的周向中心更靠前方侧,设置有一个上述内 周侧开口部。
7. —种滑动轴承,支承旋转轴,且具备可相互分割的半圆形主轴 承体和半圆形副轴承体,并且上述主轴承体具备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 该第一油路用于将润滑油从外部导入到滑动轴承与上述旋转轴之间,该 第二油路用于将被导入到滑动轴承与旋转轴之间的润滑油向滑动轴承 的周向流通,上述笫一油路具有在上述主轴承体的内周侧开口的内周侧开口部, 上述主轴承体在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比上述内周侧开口部更 靠后方侧,具有未形成油路的未切削部,上述主轴承体具有位于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比上述内周侧开 口部更靠前方侧的前方侧端部,上述副轴承体具有与该前方侧端部对应 的后方侧端部,将上述第二油路连接到滑动轴承的侧面的辅助油路设置 在上述主轴承体的前方侧端部与上述副轴承体的后方侧端部之间的对 合部上,在上述主轴承体的前方側端部和上述副轴承体的后方侧端部的至 少一方的内周侧上,设置有形成溢流油路的防压碎结构和形成倒角油路 的倒角,上述辅助油路由上述溢流油路和上述倒角油路来形成,以上述倒角油路中的润滑油的流量大于上述溢流油路中的润滑油 的流量的方式,来设定上述倒角油路的通路面积与上述溢流油路的通路 面积之间的关系。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轴承,上述主轴承体和上述副轴承 体的每一个,在其周向两端部具有与另一方轴承体接触的对合面,在上 述主轴承体的前方侧端部上设置的对合面被定义为前方侧对合面,上述防压碎结构设置在上述主轴承体的前方侧端部,上述倒角设置 在上述前方侧对合面的一边。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轴承,上述主轴承体和上述副轴承 体的每一个,在其周向两端部具有与另一方轴承体接触的对合面,在上 述主轴承体的前方侧端部上设置的对合面被定义为前方侧对合面,与该 前方侧对合面接触的上述副轴承体的对合面被定义为后方侧对合面,上述防压碎结构设置在上述副轴承体的后方侧端部上,上述倒角设 置在上述后方侧对合面的一边。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轴承,上述主轴承体和上述副轴承 体的每一个,在其周向两端部具有与另一方轴承体接触的对合面,在上 述主轴承体的前方侧端部上设置的对合面被定义为前方侧对合面,与该 前方侧对合面接触的上述副轴承体的对合面被定义为后方侧对合面,上述防压碎结构设置在上述主轴承的前方侧端部及上述副轴承体 的后方侧端部,上述倒角i殳置在上述前方侧对合面的一边及上述后方侧 对合面的一边。
11. 一种扭矩传递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 轴承,以及作为被该滑动轴承支承的旋转轴在一个方向旋转的主轴。
12. —种发动机,具备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 以及作为由该滑动轴承支承的旋转轴的曲轴。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公开有一种具有可分割的半圆形上轴承和半圆形下轴承的曲轴轴承。上轴承具备用于将机油从外部导入到曲轴轴承与曲轴轴颈之间的第一油路;用于使机油向曲轴轴承的周向流动的第二油路。第一油路具有在上轴承内周侧开口的内周侧开口部。上轴承在曲轴轴颈的旋转方向上比内周侧开口部更靠的后方侧,具有未形成油路的未切削部。用于将第二油路的机油从曲轴轴承的轴向向外部送出的倒角油路,被设置在曲轴轴颈的旋转方向上比内周侧开口部更靠前方侧部位以及下轴承中的至少一方。
文档编号F16C33/10GK101523067SQ20078003774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2日
发明者松山泰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