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303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轴承,更为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使一对对开轴承对接地构成为圆筒状的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把一对对开轴承对接地构成为圆筒状,而且,在上述各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的内周部设有倒角部和破碎放泄机构的滑动轴承(参照图7)。在设有这样的作为切口部的破碎放泄机构的滑动轴承中,如图7所示,当从曲轴的油孔供给润滑油时,混入该润滑油的异物被上述破碎放泄机构捕捉之后,从该破碎放泄机构、上述倒角部的两侧部的开口朝外部被排出。而且,以往,提出了一种为了把混入润滑油的异物捕捉并朝外部排出,在滑动面的所需部位形成有异物排出槽的滑动轴承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4)。在专利文献1的滑动轴承中,在下方侧的对开轴承的滑动面上沿周向的整个区域设置油槽,而且,形成有从该油槽分叉并朝对开轴承的两轴向端面开口的一对异物排出槽。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滑动轴承中,通过由多个圆弧形垫圈对旋转轴进行枢轴支承而构成,在各圆弧形垫圈的滑动面上形成用来捕捉异物的T字槽,而且在该T字槽上的轴向槽的底部设有磁铁。通过该磁铁把异物吸附到轴向槽内而进行捕捉。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滑动轴承中,在下方侧的对开轴承中的对接面的附近,沿轴向形成有多个直线形的异物排出槽。进而,在专利文献4的滑动轴承中,在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的内周边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轴向槽,而且,与该轴向槽相邻地在滑动面的规定范围形成有圆周方向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平02-11602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开昭58-04680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5-2(^936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9-1746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滑动轴承,分别存在以下问题。S卩,在专利文献1的滑动轴承中,在对开轴承中的滑动面的周向的整个区域中设置油槽,从其分支出异物排出槽,因而,异物容易在油槽内循环,难以通过异物排出槽可靠地捕捉异物,存在异物不能有效被排出的缺点。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滑动轴承中,由于在上述各圆弧形垫圈中的滑动面的中央形成有T字形槽,因此,滑动面整体的面积减少,结果,存在滑动轴承的负载量降低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滑动轴承中,异物排出用的多个轴向槽仅仅形成在了承载载荷的下方侧的对开轴承上,因此,存在不能将异物有效排出的问题。进而,专利文献4的滑动轴承,把由上述圆周方向槽捕捉的异物经由轴向槽朝外部被排出,因此,存在不能将异物有效排出的缺点。解决课题的手段鉴于上述实情,本发明为一种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把上方侧的对开轴承与下方侧的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相互对接而形成圆筒状,通过由所述两对开轴承的内周面构成的滑动面对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进行枢轴支承,其中,在所述上方侧的对开轴承或下方侧的对开轴承的至少一方中的与所述对接面的内周边相邻的滑动面上,形成有相对于滑动轴承的轴向倾斜、且端部在轴向的端面的至少一方开口的异物排出槽。发明效果根据这样的构成,含在润滑油中的异物被上述异物排出槽捕捉,然后,在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倾斜了的异物排出槽内通过并被排出到滑动轴承的外部。因此,与以往相比较,可以提供异物排出性良好的滑动轴承。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和曲柄销的截面图。图2是把图1所示的滑动轴承中的一侧的主要部位放大了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对图1的主要部位供给含有异物的润滑油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异物排出槽的设置范围的主要部位的正面图。图5是表示图2所示异物排出槽的圆周方向的设置范围的图。图6是沿图4的VI-VI线的主要部位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以往的滑动轴承的主要部位的正面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就图示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在图1至图2,1为设置在未图示的连杆上的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1由半圆筒状的上下一对对开轴承11、12构成,通过把这两个对开轴承11、12的对接面11A、12A相互地对接,整体上构成为圆筒状。该滑动轴承1,通过作为两对开轴承11、12的内周面的滑动面3对曲轴的曲柄销2(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进行枢轴支承。当从未图示的油泵朝曲轴排出润滑油时,该润滑油被供给到设置在曲轴上的未图示的润滑油通路和与其相连的曲柄销2的供油孔2A内。而且,被供给到该供油孔2A内的润滑油,随着曲柄销2朝箭头方向(图1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被供给到作为两对开轴承11、12的内周面的滑动面3。由此,对滑动轴承1的滑动面3进行潤滑。于是,本实施例,在对接面11A、12A的内周边4和与其相邻的滑动面3上设有异物排出槽5、5’,能够把混入润滑油的异物6通过异物排出槽5、5’进行捕捉并朝滑动面3的外部排出。S卩,图2所示,在跟作为滑动轴承1的一侧的对接面11A、12A的内周边4相邻的滑动面3上,相互交叉地形成有2条直线形的槽。而且,通过一方的直线形的槽构成第1异物排出槽5,通过另一方的直线形的槽构成第2异物排出槽5’。双方的异物排出槽5、5’的宽度和深度被设定成相同,这双方的异物排出槽5、5’以在内周边4上的轴向的中央部4A相互交叉的方式相对于滑动轴承1的轴向倾斜地进行配置。即,在夹着内周边4的上下的对开轴承11、12的滑动面3上,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形成2条异物排出槽5、5’。第1异物排出槽5中的作为上述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5A,在上方侧的对开轴承11中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8开口、异物排出槽5中的作为上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5B,在下方侧的对开轴承12中的轴向的另一方的端面7开口(参照图2、图4)。第2异物排出槽5’中的作为上述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5A’,在上方侧的对开轴承11中的端面7开口、异物排出槽5’中的作为上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5B’,在下方侧的对开轴承12中的端面8开口。这样,异物排出槽5、5’以使端部5A、5B(5A’、5B’ )通过内周边4的轴向的中央部4A在滑动轴承1上的轴向的端面7、8开口的方式形成。双方的异物排出槽5、5’的宽度W和深度D,被设定成能够收容预先想定的最大的异物6并能使其通过的尺寸。如图6中放大表示的那样,双方的异物排出槽5、5’的截面形状,为宽度W比深度D稍大的梯形。另外,如该图6所示,两异物排出槽5、5’,呈从底部到上端开口部逐渐扩开的梯形截面,因此,左右的侧壁5C、5C成为相对于与其相邻的滑动面3倾斜了的倾斜面。另外,如图5所示,设置双方的异物排出槽5、5 ’的圆周方向的范围β,在未在滑动轴承1上设置破碎放泄机构(切口部)的情况下最好被设定在内周边4的前后25°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当在滑动轴承1上设定破碎放泄机构(切口部)的情况下,最好在该破碎放泄机构的区域Α1、Α2内形成上述异物排出槽5、5’(参照图2)。进而,如图4所示,双方的异物排出槽5、5’相对于滑动轴承1的轴向倾斜的倾斜角度都被设定为30°。另外,在该图4中,表示在对接面11Α、12Α的内周边4与滑动轴承1的轴向平行的前提下,内周边4与异物排出槽5、5’形成的角度。另外,滑动轴承1中的内周边4的轴向的中央部4Α,位于上述曲柄销2被旋转时的供油孔2Α的前端的移动轨迹上。因此,当上述曲柄销2朝箭头方向被旋转时,润滑油通过供油孔2Α直接被供给到作为两异物排出槽5、5’的交点的内周边4的中央部4Α。而且,当在被供给的润滑油中混入了异物6时,由某个异物排出槽5、5’来进行捕捉(参照图3)。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滑动轴承1中,当曲柄销2朝图1的箭头方向旋转时,润滑油也从该供油孔2Α直接朝上述异物排出槽5、5’内被供给,然后,润滑油通过各异物排出槽5、5’内从双方的端面7、8朝外部被排出。如此地供给润滑油时,如图3的示意图所示那样,在润滑油中含有异物6的情况下,该异物6在两异物排出槽5、5’的交点的部位被捕捉然后通过某个异物排出槽5、5’内从在端面7、8开口了的端部5A、5B(5A’、5B’)朝滑动轴承1的外部被排出。此时,双方的异物排出槽5、5’相对于滑动轴承1的轴向倾斜地设置,因此,在异物排出槽5、5’内,润滑油由其粘性而产生朝下方侧的流动。因此,异物排出槽5、5’内的异物6伴随曲柄销2的旋转相对于轴向倾斜地被引导到侧壁5C、5C并且迅速、而且有效地朝滑动轴承1的外部被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与以往相比较异物排出性良好的滑动轴承1。下面,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该第2实施例中,省略了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一方的异物排出槽5’,仅仅在滑动面3上设置了另一方的异物排出槽5。其它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对跟上述第1实施例对应的各部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这样的第2实施例,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接着,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该第3实施例,省略了上述第1实施例的比异物排出槽5、5’中的内周边4更靠上方侧的滑动面3的槽,在滑动面3上设有在比内周边4更靠下方侧的直线形的槽。也就是说,从内周边4的轴向的中央部4A至一方的端面7形成有第1异物排出槽5,从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4A至另一方的端面8形成有第2异物排出槽5’。双方的异物排出槽5、5’的一端5A、5A’在内周边4的轴向的中央部4A相互连通,而且,第1异物排出槽5的另一端在下方侧的对开轴承12的端面7开口、第2异物排出槽5’的另一端在下方侧的对开轴承12的端面8开口。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例对应的各部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样的第3实施例中,也能取得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接着,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该第4实施例,省略了上述图9的第3实施例中的一方的异物排出槽5’,在下方侧的对开轴承12的滑动面3上设置单个的异物排出槽5。也就是说,在该第4实施例中,从内周边4的轴向的中央部4A至端面7形成异物排出槽5。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这样的第4实施例也能取得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接着,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该第5实施例,是在图8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把内周边4的中央部4A的异物排出槽5的宽度形成为比端部5A、5B更宽。更为详细地说,中央部4A的异物排出槽5的宽度约为端部5A、5B的异物排出槽5的宽度的1. 5倍左右,异物排出槽5的宽度从中央部4A的位置至双方的端部5A、5B逐渐变窄。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例到该第5实施例中,异物排出槽5(5’ )的深度在整个区域中被设定为相同的深度。其它的构成,与图8所示第2实施例相同。这样的第5实施例也能够取得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接着,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该第6实施例,是在图8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使内周边4的中央部4A的异物排出槽5的深度比端部5A、5B更深。更为详细地说,中央部4A中的异物排出槽5的深度约为端部5A、5B的异物排出槽5的深度的1. 5倍左右,异物排出槽5的深度从中央部4A的位置至双方的端部5A、5B逐渐变浅。另外,在该第6实施例中,异物排出槽5的宽度在整个区域中被设定为相同的宽度。其它的构成,与图8所示第2实施例相同。这样的第6实施例也能取得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尽管没有图示,但是,也可以将上述第5实施例与第6实施例合并,S卩,在图8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使内周边4的中央部4A的异物排出槽5的宽度比端部5A、5B的宽度更宽,而且,使深度比端部5A、5B更深。接着,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该第7实施例,是在上述图8的第2实施例中,取代直线形的异物排出槽5设置曲线形的异物排出槽5,而且使内周边4的中央部4A的异物排出槽5的宽度比端部5A、5B更宽。另外,在该第7实施例中,异物排出槽5的深度在整个区域中被设定为相同的深度。其它的构成,与图8所示第2实施例相同。采用这样的第7实施例也能够取得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作用。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针对在与对接面11A、12B的内周边4相邻的滑动面3上未设置破碎放泄机构的滑动轴承1,说明了在该滑动轴承1上设置了异物排出槽5(5’ )的情况,但是,当然也可以在在与对接面11A、12B的内周边4相邻的滑动面3上设有破碎放泄机构的滑动轴承1上设置上述各实施例中所示的异物排出槽5(5’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中,没有特别提及对接面11A、12B的内周边4的倒角部,但是不论在对接面11A、12B的内周边4是否形成有倒角部,都可以在滑动轴承1的滑动面3上形成上述本实施例的异物排出槽5、5’。另外,当在内周边4形成倒角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异物排出槽5(5’)充分确保异物的排出通路,因此从确保发动机液压的观点出发,最好使滑动轴承1的倒角量为最小限度。进而,上述各实施例,对在图1中的一侧(右侧)的内周边4的部位设置异物排出槽5(5’ )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在图1中的另一侧(左侧)的内周边4上也可以设置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异物排出槽5(5’)。但是,在该场合,重要的是,要把另一侧(左侧)的异物排出槽5(5’ )设定成,使其成为相对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与上述图1中的一侧(右侧)相同的设定。附图标记说明
1 · ·滑动轴承2 · 曲柄销(旋转轴)
3··滑动面4 · 内周边
5、5’ · 异物排出#! 6 · ·异物
7、8 · ·端面11 · 对开轴承
IlA · 对接面12 对开轴承
12A· 对接面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把上方侧的对开轴承与下方侧的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相互对接而形成圆筒状,通过由所述两对开轴承的内周面构成的滑动面对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进行枢轴支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方侧的对开轴承或下方侧的对开轴承的至少一方中的与所述对接面的内周边相邻的滑动面上,形成有相对于滑动轴承的轴向倾斜、且端部在轴向的端面的至少一方开口的异物排出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由直线形的第1异物排出槽和与其相交叉的直线形的第2异物排出槽构成,所述第1异物排出槽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交叉,而且,以使两端在滑动轴承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和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所述第2异物排出槽在所述内周边的轴向中央部与所述第1异物排出槽交叉,而且,以使两端在滑动轴承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和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方式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交叉,而且,以使两端在滑动轴承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和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方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由形成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对开轴承上的第1异物排出槽和第2异物排出槽构成,所述第1异物排出槽,由一方的端部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相连、另一方的端部在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开口的直线形的槽构成,所述第2异物排出槽,由一方的端部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中央部相连、另一方的端部在轴向的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直线形的槽构成,而且第1异物排出槽与第2异物排出槽彼此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由形成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对开轴承上的直线形的槽构成,所述异物排出槽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相连、另一方的端部在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开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中的内周边的中央部的槽的宽度,比在所述两端面开口的端部的槽的宽度更宽。
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中的内周边的中央部的槽的深度,比在所述两端面开口的端部的槽的深度更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由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交叉、且以使两端在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和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方式设置的曲线形的槽构成。
9.如权利要求1 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内周边相邻的滑动面上形成有由切口部构成的破碎放泄机构,所述异物排出槽被设置在形成有所述破碎放泄机构的区域内。
10.如权利要求1 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在与所述内周边相邻的滑动面上被形成在圆周方向的25°的范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滑动轴承(1)把一对对开轴承(11、12)的对接面(11A、12A)对接成圆筒状。在与上述对接面(11A、12A)的内周边(4)相邻的滑动面(3)上形成相对于滑动轴承(1)的轴向倾斜的2条异物排出槽(5、5’)。当在滑动面(3)上供给润滑油时,混入该润滑油的异物(6)被上述异物排出槽(5、5’)捕捉,然后,从在端面(7、8)开口的端部(5A、5B(5A’、5B’))朝滑动轴承(1)的外部被排出。可以提供异物排出性良好的滑动轴承(1)。
文档编号F16C9/04GK102597553SQ2010800486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渡边贤治, 田口幸保, 近藤卓 申请人: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