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642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热管/蒸汽压缩复合制冷空调机组中使用的自力式三通换向阀。
技术背景在现有的各种自动换向阀中,公开号为CN1012458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媒循环并用型机房专用机的自力式三通阀,这种三通阀将制冷压缩机的排气口设在滑块下方,当压缩机启动时,在脉冲气流的作用下,容易将滑块顶起,导致自力式三通阀内漏量较大,同时在滑块运动的过程中三条通道容易同时相通,形成死循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的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它具有泄漏量小、节能效果好、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包括有阀体、压缩机接管、蒸发器接管、冷凝器接管、滑块、连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弹簧装置、高压毛细管、以及低压毛细管;其中,阀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阀盖和弹簧端盖,压缩机接管、蒸发器接管、以及冷凝器接管焊接在阀体上,滑块通过连杆固定,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位于连杆两端而将阀体内部分成三个腔室,弹簧装置位于第二活塞和弹簧端盖之间,高压毛细管将压缩机接管以及端盖和第一活塞之间的腔室连通,低压毛细管将蒸发器接管以及弹簧端盖和第二活塞之间的腔室连通,所述的压缩机接管设置于滑块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滑块的密封面大于阀体上的阀座孔面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弹簧装置包括有压缩弹簧、弹簧座,其中,弹簧座与第二活塞接触,压缩弹簧位于弹簧座和弹簧端盖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弹簧装置还包括有导向用的弹簧套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弹簧装置的弹簧座与第二活塞端部之间采用球头对球窝或锥窝的接触方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弹簧装置的弹簧座与第二活塞的外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紧凑,当压缩机启动时,进口气流由压缩机接管进入压向滑块,降低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泄漏,使热管/蒸汽压缩复合制冷空调机组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同时可靠性更高;另外,通过滑块和阀座孔尺寸的配合,可实现有效切换。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3[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制冷循环);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自然循环);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9示本实用新型的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包括有阀体10、压缩机接管21、蒸发器接管22、冷凝器接管23、滑块30、连杆40、第一活塞51、第二活塞52、弹簧装置60、高压毛细管71、以及低压毛细管72 ;其中,阀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阀盖11和弹簧端盖12,压缩机接管21、蒸发器接管22、以及冷凝器接管23焊接在阀体10上,滑块30通过连杆40固定,第一活塞51和第二活塞52位于连杆40两端而将阀体10内部分成三个腔室,弹簧装置60位于第二活塞52和弹簧端盖12之间,高压毛细管71将压缩机接管21以及端盖11和第一活塞51之间的腔室连通,低压毛细管72将蒸发器接管22以及弹簧端盖 12和第二活塞52之间的腔室连通,压缩机接管21设置于滑块30上方,当压缩机启动的时候,进口气流压向滑块30,以降低内泄漏。滑块30的密封面大于阀体10上的阀座孔面积, 当压缩机启动后,滑块30逐渐滑动,滑块30的密封面在保证完全关闭阀座孔后,继续滑动才可以打开压缩机排气口和阀体10上的阀座孔。当然,滑块30的密封面等于或略小于阀座孔的面积,也可以实现三通阀的切换。弹簧装置60包括有压缩弹簧61、弹簧座62,其中,弹簧座62与第二活塞52接触, 压缩弹簧61位于弹簧座62和弹簧端盖12之间。见弹簧装置60还可以包括有弹簧套筒 63,以对压缩弹簧61起动导向作用,当然也可以采用弹簧端盖12来对压缩弹簧61进行导向(如图7和图9所示);弹簧座62与第二活塞52的外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见图5至图7所示弹簧装置60的弹簧座62与第二活塞52端部之间采用球头对球窝或锥窝的接触方式,这样,在压缩弹簧61的垂直度不佳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第二活塞52运动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机接管(即压缩机排气管)21进气,通过气流压住滑块30,确保三通换向阀切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无附加动力的有效切换。在图3所示的热管/蒸汽压缩复合制冷空调机组中,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 制冷压缩机105停止工作,电磁阀103开启,机组进入自然循环,压缩弹簧61在弹力作用下伸长,推动第一活塞51和第二活塞52在阀体10内左移,直至第一活塞51顶部紧密接触在阀盖12底部的端面上,使得蒸发器接管22和冷凝器接管23导通;此时,从蒸发器104中蒸发出的气态制冷剂经蒸发器接管22、滑块30、冷凝器接管23进入冷凝器101,冷凝后的液体经电磁阀103返回蒸发器104中,完成制冷剂的自然循环降温过程,通过分离式热管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温度更低的室外环境中。当室外温度升高时,自然循环不能满足降温要求时,制冷压缩机105启动,电磁阀
4103关闭,机组进入制冷循环,第一活塞51和第二活塞52在阀体10内的位置如图2所示。 制冷压缩机105从蒸发器104中吸气增压后进入压缩机接管21,此时第一活塞51和第二活塞52在高压排气的作用下克服压缩弹簧61的弹力向右移动,直到弹簧座62和弹簧套筒 63相接触,阻止高压排气进入蒸发器接管22中,使得压缩机接管21与冷凝器接管23导通。 此时,从蒸发器104中吸收房间内热量而蒸发出的气态制冷剂经制冷压缩机105、压缩机接管21、阀体10、冷凝器接管23进入冷凝器101,冷凝后的液体经节流装置102返回蒸发器 104中,完成制冷循环降温过程,通过蒸汽压缩式制冷将房间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环境中。当室外温度降低至室内温度以下时,电磁阀103再次开启,制冷压缩机105停止工作,使机组又返回自然循环。此时,压缩弹簧61在弹力作用下伸长,推动第一活塞51和第二活塞52在阀体10内左移,直至第一活塞51顶部紧密接触在阀盖12底部的端面上,使得蒸发器接管22与冷凝器接管23导通,从蒸发器104中蒸发出的气态制冷剂经蒸发器接管 22、滑块30、冷凝器接管23进入冷凝器101,冷凝后的液体经电磁阀103返回到蒸发器104 中,完成制冷剂的自然循环降温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利用热管/蒸汽压缩复合制冷空调机组中制冷压缩机105自身的启、停机产生的压差变化和压缩弹簧61的弹力来实现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无附加动力的自动换向。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阀体(10)、压缩机接管(21)、 蒸发器接管(22)、冷凝器接管(23)、滑块(30)、连杆(40)、第一活塞(51)、第二活塞(52)、 弹簧装置(60)、高压毛细管(71)、以及低压毛细管m ;其中,阀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阀盖(11)和弹簧端盖(12),压缩机接管(21)、蒸发器接管0 、以及冷凝器接管03)焊接在阀体(10)上,滑块(30)通过连杆00)固定,第一活塞(51)和第二活塞(52)位于连杆GO)两端而将阀体(10)内部分成三个腔室,弹簧装置(60)位于第二活塞(5 和弹簧端盖(1 之间,高压毛细管(71)将压缩机接管以及端盖(11)和第一活塞(51)之间的腔室连通,低压毛细管(7 将蒸发器接管0 以及弹簧端盖(1 和第二活塞(52)之间的腔室连通,所述的压缩机接管设置于滑块(30)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30)的密封面大于阀体(10)上的阀座孔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装置(60)包括有压缩弹簧(61)、弹簧座(62),其中,弹簧座(6 与第二活塞(5 接触,压缩弹簧(61)位于弹簧座(62)和弹簧端盖(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装置 (60)还包括有导向用的弹簧套筒(6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装置 (60)的弹簧座(6 与第二活塞(5 端部之间采用球头对球窝或锥窝的接触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装置 (60)的弹簧座(62)与第二活塞(52)的外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阀式自力式三通换向阀,它包括有阀体、压缩机接管、蒸发器接管、冷凝器接管、滑块、连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弹簧装置、高压毛细管、以及低压毛细管;其中,阀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阀盖和弹簧端盖,压缩机接管、蒸发器接管、以及冷凝器接管焊接在阀体上,滑块通过连杆固定,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位于连杆两端而将阀体内部分成三个腔室,弹簧装置位于第二活塞和弹簧端盖之间,高压毛细管将压缩机接管以及端盖和第一活塞之间的腔室连通,低压毛细管将蒸发器接管以及弹簧端盖和第二活塞之间的腔室连通,所述的压缩机接管设置于滑块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泄漏量小、节能效果好、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F16K31/122GK202215792SQ20112032333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孙健, 王定军 申请人: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