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863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阀,涉及流体机械控制元件,是一种具有防止高压气体启动冲击力过大的缓冲一种阀。
背景技术
阀安装高压气路上,防止系统启动工作时冲击力过大而对下游阀门或管路产生破坏性影响,由于阀结构精巧,类似于管路两通结构,易于管路布局,因此,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推进器气路挤压系统,尤其适合于当气体供给源气瓶压力高于35MPa时,安装在减压阀前,电爆阀或高压电磁阀后。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缓解高压气体启动冲击力,防止减压阀等阀门受力过大而破坏。本发明的一种阀,卸荷式结构,由阀体[I],阀芯[2],阀盖[3],垫片[4],弹簧[5],O型密封圈[6]和[7]构成。阀工作前,由于弹簧[5]力作用,阀芯[2]处于关闭位置,高压气体缓慢通过阀芯[2]上的小孔流到下游容腔,当下游容腔压力达到一定压力时,作用在阀芯[2]上的力克服弹簧[5]力将阀芯[2]完全开启,阀完成启动工作。与现有缓冲阀相比,本发明有以下创新与及突出的进步I)结构新颖,具有高压卸荷腔,平衡掉入口高压气体作用在阀芯上的力;2)阀芯2)开启后,保持最大位置,不会产生流体压力损失,并且阀工作不受流量影响,阀芯不会振动。

图I是本发明阀关闭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阀开启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阀卸荷式结构原理示意图符号标识示意分界面壳体[I]和阀芯[2]的刃口密封面处,阀芯活动方向的圆柱面;P1 密封面入口压力;P2 :密封面出口压力;F :弹簧作用到阀芯[2]上的弹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发明阀的装配图,如图I的实施例所示,该装置包括阀体1,带有进出口外螺纹接头,阀体I内腔自带有阀座,与阀芯2硬密封,阀体I上内螺纹和阀盖3螺接,阀芯2和弹簧5装在阀体I和阀盖3里,弹簧5的弹力压住阀芯与阀体I里阀座紧密接触,垫片4和O型密封圈6防止阀体I和阀盖3之间漏气,O型密封圈7防止阀芯2和阀盖3之间漏气,该密封形式都为双道,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图2是本发明阀工作时的原理图,结合图I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图I所示,工作前,阀芯2处于关闭位置,当高压气动系统工作时,高压气体瞬时冲向缓冲阀,高压气体被缓冲阀阻挡,气体通过阀芯2上的小孔缓慢充填到缓冲阀下游容腔,当下游容腔建压后,阀芯2被完全打开,工作介质流通,如图2所示,缓冲阀工作完成。图3是本发明阀卸荷式结构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结构使入口高压Pl作用至IJ阀芯[2]上的力平衡,缓冲阀阀芯2只受到出口压力P2(开启力)和弹簧力F(关闭力),当P2大于F时,阀芯[2]开启,当P2小于F时,阀芯关闭。卸荷式主要作用为使入口压力变化对整个缓冲阀影响可以忽略,并且减小弹簧设计力,减轻了结构重量,特别适用于对重量要求及高的工作系统。如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缓冲阀工作特点,以及卸荷式结构,解决了高压冲击问题,避免下游阀门及管路等受冲击力过大而破坏;解决了缓冲阀结构轻小问题,可以应用到对 重量、体积要求严的气路系统,如航天航空发动机推进气路动力系统。
权利要求1.一种阀该结构包括阀体[1],阀芯[2],阀盖[3],垫片[4],弹簧[5],O型密封圈[6]、O型密封圈[7],其特征在于高压介质通过阀芯[2]上的小孔缓慢流到缓冲阀下游,当下游压力到达一定压力时,阀芯[2]完全打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阀,公开了一种阀,卸荷式结构,由阀体[1],阀芯[2],阀盖[3],垫片[4],弹簧[5],O型密封圈[6]和[7]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高压流体启动工作时对下游阀门、管路等冲击力过大的影响,尤其可以防止气体减压阀的启动冲击力过大和振动问题。
文档编号F16K17/30GK202629225SQ2011205570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潘振兴, 郭正柔 申请人: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