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240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滑动轴承,具体是一种承载负荷大、运行温升小、工作温度稳定时间短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的ZL201020576782. 0号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 的技术方案(授权公告号CN201818650U),其上轴瓦、下轴瓦由定位销插装在设于二者接合面上的定位孔内实现二者的定位并由穿过二者接合面的螺栓将二者连接紧固成为轴瓦组件;上轴承体、下轴承体同样由定位销定位并由螺栓连接紧固,上轴承体、下轴承体内设有油室;轴瓦组件装配在上轴承体、下轴承体内且上轴瓦的外径与上轴承体的内径间隙配合。 以便使轴瓦工作温度升高时,可向外膨胀;该轴承结构承载负荷大、运行温升小、工作温度稳定时间短,可靠性高;其次,采用中开式轴瓦结构,以保证轴瓦的快捷维护与更换。但是, 经实用发现轴在转动时由甩油环携带至轴上的润滑油会因离心力而被甩走,不能很好的进入轴与轴瓦之间进行润滑,润滑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由甩油环携带上来的润滑油不能很好的进入轴与轴瓦之间进行润滑导致润滑效果差的缺陷, 提供一种润滑效果较好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包括中开式上轴瓦、下轴瓦和中开式上轴承体、下轴承体,所述的上轴瓦、下轴瓦装配成为轴瓦组件,所述的上轴承体、下轴承体装配在一起且在上轴承体、下轴承体内设有油室,所述的轴瓦组件装配在所述的上轴承体、下轴承体内,所述上轴瓦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开设有沟槽,所述的沟槽内配置甩油环,所述甩油环的内径大于所述轴瓦组件的内径且使得甩油环套在所述的下轴瓦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轴瓦上与轴的转向相对的一侧设对应所述甩油环且位于所述甩油环内侧的挡油板。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挡油板的上端高于所述轴瓦组件的中心。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挡油板的上端向所述轴瓦组件的中心倾斜。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下轴瓦上设有向所述轴瓦组件中心靠近的竖向切面, 所述的挡油板装配在所述的竖向切面上。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上轴瓦与下轴瓦内表面的边缘对接处制有轴向延伸的油楔槽。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油楔槽的两端制有连通所述油楔槽与油室的排泄槽,所述排泄槽的横截面小于所述油楔槽的横截面。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油楔槽、排泄槽是在所述上轴瓦、下轴瓦内表面的边缘处制出向外径方向倾斜的斜面形成。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下轴瓦内表面的边缘处制有连通所述油楔槽的导入槽。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上轴瓦上开设连通所述油楔槽与油室的径向孔。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下轴瓦上与上轴瓦的对接处的外径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沟槽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的避让槽。本发明通过在下轴瓦上与轴的转向相对的一侧设对应甩油环且位于甩油环内侧的挡油板,使得轴在转动时由甩油环携带至轴上的润滑油受离心力作用被甩走时收到挡油板的阻挡而汇集在下轴瓦的边缘处,能够很好的进入轴与轴瓦之间进行润滑,改善润滑效果;进一步的,在上轴瓦与下轴瓦内表面的边缘对接处制有轴向延伸的油楔槽,对汇集的润滑油起到向轴与轴瓦之间的缝隙导流的作用,进一步改善润滑效果,尤其是,油楔槽的两端制有连通油楔槽与油室的排泄槽,在轴转动过程中,润滑油在进行润滑的同时可从油楔槽进入润滑部位再经排泄槽排出,形成循环更新。


图1是本发明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的剖视(沿转轴的轴线剖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轴瓦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轴瓦组件结构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上轴瓦,2-下轴瓦,3-上轴承体,4-下轴承体,5-定位销,6_定位孔,7-螺栓,8-轴瓦组件,9-油室,10-径向导向销,11-径向销孔,12-径向间隙,13-沟槽,14-甩油环,15-转轴,16-轴瓦座,17-耐磨层,18-挡油板,19-竖向切面,20-油楔槽, 21-排泄槽,22-导入槽,23-径向孔,24-避让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如图1所示,其包括中开式上轴瓦1、下轴瓦2和中开式上轴承体3、下轴承体4,上轴瓦1、下轴瓦2装配成为轴瓦组件8 (如由定位销5插装在设于二者接合面上的定位孔6内实现二者的定位并由穿过二者接合面的螺栓7将二者连接紧固成为轴瓦组件8,参见图3),上轴承体3、下轴承体4装配在一起(由定位销插装在设于二者接合面上的定位孔内实现二者的定位并由穿过二者接合面的螺栓将二者连接紧固, 参见图2、图3)且在上轴承体3、下轴承体4内设有油室9,轴瓦组件8装配在上轴承体3、 下轴承体4内,上轴瓦1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开设有沟槽13,沟槽13内配置甩油环14,甩油环14的内径大于轴瓦组件8的内径且使得甩油环14套在下轴瓦2上,下轴瓦2上与轴的转向相对的一侧设对应甩油环14且位于甩油环14内侧的挡油板18 (参见图4,图4中用箭头表示出了轴旋转的方向)。使得轴在转动时由甩油环携带至轴上的润滑油受离心力作用被甩走时收到挡油板的阻挡而汇集在下轴瓦的边缘处,能够很好的进入轴与轴瓦之间进行润滑,改善润滑效果。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虽然图1-4中包含了以下所有附加技术特征,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情形,在实施本发明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
首先,参见图4,挡油板18的上端高于轴瓦组件8的中心,以便起到较佳的挡油作用。其次,参见图4,挡油板18的上端向轴瓦组件8的中心倾斜,由此可以减小挡油板占据的空间,避免甩油环过大,同时使得挡油板接近轴,将从轴上甩出的润滑油阻挡到轴与轴瓦的接触处。第三,参见图4,下轴瓦2上设有向轴瓦组件8中心靠近的竖向切面19,挡油板18 装配在竖向切面19上。由此,可以使得挡油板接近轴,减小挡油板占据的空间,避免甩油环过大,将从轴上甩出的润滑油阻挡到轴与轴瓦的接触处。第四,参见图4,上轴瓦1与下轴瓦2内表面的边缘对接处制有轴向延伸的油楔槽 20,对汇集的润滑油起到向轴与轴瓦之间的缝隙导流的作用,进一步改善润滑效果。进一步的,油楔槽20的两端制有连通油楔槽20与油室9的排泄槽21,在轴转动过程中,润滑油在进行润滑的同时可从油楔槽进入润滑部位再经排泄槽排出,形成循环更新,尤其是,排泄槽 21的横截面小于油楔槽20的横截面,避免润滑油从润滑部位快速流失,使得润滑油在润滑部位保持足够的压力,确保润滑效果。具体的,油楔槽20、排泄槽21是在上轴瓦1、下轴瓦2 内表面的边缘处制出向外径方向倾斜的斜面形成,便于制造。再者,下轴瓦2内表面的边缘处制有连通油楔槽20的导入槽22,以便将挡油板阻挡而汇集于此的润滑油导入油楔槽20。第五,参见图4,上轴瓦1上开设连通油楔槽20与油室9的径向孔23,通过该径向孔23可以将油石内飞溅的润滑油导流至润滑部位。第六,参见图4,下轴瓦2上与上轴瓦1的对接处的外径上开设有与沟槽13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的避让槽24,以便甩油环的部分部位位于该避让槽内,避免甩油环直径过大。此外,上轴瓦1的外径与上轴承体3的内径间隙配合,以防止轴瓦与轴承体随温度膨胀时,轴瓦向外膨胀受压而向内膨胀过大,而且,采用圆柱销导向、螺栓联接的固定式轴瓦结构,以保证轴瓦的快捷维护与更换,还可避免运行时上下轴瓦分离。上轴瓦1上设有径向导向销10,上轴承体3上设有径向销孔11,径向导向销10伸入在径向销孔11内并在径向销孔11内保持有径向间隙12,该结构既可保证轴瓦不随转轴15旋转,又能使轴瓦组件温度升高后,有向上膨胀的移动导向。再者,为了节约制造成本以及使得结构合理,上轴瓦1、 下轴瓦2均由轴瓦座16和嵌装轴瓦座加工后(外径、端面等为粗加工),轴瓦材料溶化后离心浇注在轴瓦座内,之后再精加工在轴瓦座16上的耐磨层构成(一般的,耐磨层的材料成本高于轴瓦座的材料成本,通过设置轴瓦座16可降低制造成本;而耐磨层与轴瓦座的材料硬度以及膨胀性能等存在差异,通过二者的匹配可以使上轴瓦1、下轴瓦2达到较佳的设计性能)。在上轴承体、下轴承体上配置旋转密封、油杯、油标、透气冒等辅助零部件实现密封、 观察润滑油的多少以及平衡油室内外压力等。
权利要求
1.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包括中开式上轴瓦(1)、下轴瓦(2)和中开式上轴承体(3)、下轴承体(4),所述的上轴瓦(1)、下轴瓦(2)装配成为轴瓦组件(8),所述的上轴承体(3)、下轴承体(4)装配在一起且在上轴承体(3)、下轴承体(4)内设有油室(9),所述的轴瓦组件 (8)装配在所述的上轴承体(3)、下轴承体(4)内,所述上轴瓦(1)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开设有沟槽(13),所述的沟槽(13)内配置甩油环(14),所述甩油环(14)的内径大于所述轴瓦组件(8)的内径且使得甩油环(14)套在所述的下轴瓦(2)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轴瓦 (2)上与轴的转向相对的一侧设对应所述甩油环(14)且位于所述甩油环(14)内侧的挡油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挡油板(18)的上端高于所述轴瓦组件(8)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挡油板(18)的上端向所述轴瓦组件(8)的中心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轴瓦(2)上设有向所述轴瓦组件(8)中心靠近的竖向切面(19),所述的挡油板(18)装配在所述的竖向切面 (1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轴瓦(1)与下轴瓦 (2)内表面的边缘对接处制有轴向延伸的油楔槽(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油楔槽(20)的两端制有连通所述油楔槽(20)与油室(9)的排泄槽(21),所述排泄槽(21)的横截面小于所述油楔槽(20)的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油楔槽(20)、排泄槽 (21)是在所述上轴瓦(1 )、下轴瓦(2 )内表面的边缘处制出向外径方向倾斜的斜面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下轴瓦(2)内表面的边缘处制有连通所述油楔槽(20)的导入槽(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轴瓦(1)上开设连通所述油楔槽(20)与油室(9)的径向孔(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轴瓦(2)上与上轴瓦(1)的对接处的外径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沟槽(13)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的避让槽(2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现有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由甩油环携带上来的润滑油不能很好的进入轴与轴瓦之间进行润滑;本发明在下轴瓦上与轴的转向相对的一侧设对应甩油环且位于甩油环内侧的挡油板,轴在转动时由甩油环携带至轴上的润滑油受离心力作用被甩走时收到挡油板的阻挡而汇集在下轴瓦的边缘处,能够很好的进入轴与轴瓦之间进行润滑,改善润滑效果;在上轴瓦与下轴瓦内表面的边缘对接处制有轴向延伸的油楔槽,对汇集的润滑油起到向轴与轴瓦之间的缝隙导流的作用,进一步改善润滑效果,油楔槽的两端制有连通油楔槽与油室的排泄槽,润滑油在进行润滑的同时可从油楔槽进入润滑部位再经排泄槽排出,形成循环更新。
文档编号F16N1/00GK102562784SQ2012100451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蔡银芳, 钱永康 申请人: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