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1445阅读:1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
背景技术
气弹簧是一种可以起缓冲、制动、支撑、高度和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自动复位气弹簧是气弹簧的一种,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自动复位气弹簧大多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故在保持良好的复位性能的基础上研发一种结构简单的自动复位气弹簧成为行内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性能优良的自动复位气弹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现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包括外缸体和套设于外缸体内的内缸体,活塞以及活塞杆,所述外缸体一端内设有前封装置,所述外缸体另一端内设有后封装置,所述内缸体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封装置和后封装置上,所述内缸体外壁与外缸体内壁之间的外空腔,所述外空腔内设有浮动活塞,所述浮动活塞将外空腔分为左外腔和右外腔;所述活塞设于内缸体内,活塞将内缸体内腔分为左内腔和右内腔,所述活塞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底部连通有竖孔,环形凹槽内与所述竖孔对应设有O型圈,所述竖孔连通有通向右内腔的横孔,所述活塞杆一端穿过前封装置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内部设有通孔,所述活塞设有阀孔,所述通孔内套设有开关棒,所述阀孔内设有阀门,所述开关棒一端与阀门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活塞杆外;所述内缸体靠近前封装置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前封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导向套,密封圈以及隔套。进一步地,所述后封装置上设有进气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通道与设于进气通道开口处的钢珠;所述进气通道与右外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通过活塞,活塞杆,开关棒,阀门以及行程档配合使用,可很好的实现自动复位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性能优良。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缸体;2、外空腔;[0014]3、前封装置;31、导向套;32、密封圈;33、隔套[0015]4、后封装置;41、钢珠;42、进气通道;[0016]5、内缸体;51、连接孔;[0017]6、浮动活塞;7、左外腔;8、右外腔;[0018]9、开关棒;91、阀门;[0019]10、活塞杆;11、阀孔;12、左内腔;13、右内腔[0020]14、通孔;15、活塞;151、环形凹槽;152、竖孔;[0021]153、0型圈;154、横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2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包括外缸体I和套设于外缸体I内的内缸体5,活塞15以及活塞杆10,所述外缸体I 一端内设有前封装置3,所述外缸体I另一端内设有后封装置4,所述内缸体5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封装置3和后封装置4 上,所述上述几部件构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0024]所述内缸体5外壁与外缸体I内壁之间的外空腔2,所述外空腔2内设有浮动活塞 6,所述浮动活塞6将外空腔2分为左外腔7和右外腔8。所述内缸体5靠近前封装置3的一端设有连接孔51。[0025]所述活塞15设于内缸体5内,活塞15将内缸体5内腔分为左内腔12和右内腔 13,所述活塞杆10 —端穿过前封 装置3与活塞15固定连接。[0026]所述活塞杆10内部设有通孔14,所述活塞15设有阀孔11,所述通孔14内套设有开关棒9,所述阀孔11内设有阀门91,所述开关棒9 一端与阀门91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活塞杆10外。[0027]所述后封装置4上设有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通道42与设于进气通道42开口处的钢珠41,所述进气通道42与右外腔8连通。[0028]所述活塞15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51,所述环形凹槽151底部连通有竖孔152,环形凹槽151内与所述竖孔152对应设有O型圈153,所述竖孔152连通有通向右内腔13的横孔154。[0029]所述前封装置3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导向套31,密封圈32以及隔套33。[0030]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右内腔13内设置有油气混和物,所述右外腔8内设置有气体。本实用新型处于起始状态时,活塞15处于内缸体5内最左端,行程档91远离活塞杆10 端部,此时,向右推动开关棒9,因阀门91与活塞15存在一定摩擦力,带动活塞15 —起向右运动,右内腔13内的油气混和物不断压缩,作用于活塞15上的压力不断增大,后阀门91与活塞15分离,油气混和物经阀孔11进入左内腔12内,再经连接孔51进入左外腔7,同时, 油气混和物给予O型圈153 —个向右的作用力,打开竖孔152,油气混和物经环形凹槽151, 竖孔152以及横孔154流回右内腔13,直至当阀门91两侧的油气混和物压力相等。当阀门 91两侧的油气混和物压力相等时,因作用于右侧的面积大于作用于左侧的面积,阀门91向左运动直至关闭阀孔11。活塞15基于同样的原因,向左运动,直至回位。[003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进气结构,调节右外腔8内气体的压力,最近达到调节活塞杆10以及开关棒9行程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包括外缸体(I)和套设于外缸体(I)内的内缸体(5),活塞(15)以及活塞杆(10),所述外缸体⑴一端内设有前封装置(3),所述外缸体⑴另一端内设有后封装置(4),所述内缸体(5)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封装置(3)和后封装置(4)上,所述内缸体(5)外壁与外缸体(I)内壁之间的外空腔(2),所述外空腔(2)内设有浮动活塞(6),所述浮动活塞(6)将外空腔(2)分为左外腔(7)和右外腔(8);所述活塞(15)设于内缸体(5)内,活塞(15)将内缸体(5)内腔分为左内腔(12)和右内腔(1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5)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51),所述环形凹槽(151)底部连通有竖孔(152),环形凹槽(151)内与所述竖孔(152)对应设有O型圈(153),所述竖孔(152)连通有通向右内腔(13)的横孔(154),所述活塞杆(10) —端穿过前封装置(3)与活塞(15)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10)内部设有通孔(14),所述活塞(15)设有阀孔(11),所述通孔(14)内套设有开关棒(9),所述阀孔(11)内设有阀门(91),所述开关棒(9) 一端与阀门(91)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活塞杆(10)外;所述内缸体(5)靠近前封装置(3)的一端设有连接孔(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封装置(3)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导向套(31),密封圈(32)以及隔套(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封装置(4)上设有进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通道(42)与设于进气通道(42)开口处的钢珠(41);所述进气通道(42)与右外腔(8)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复位气弹簧,包括外缸体和套设于外缸体内的内缸体,活塞以及活塞杆,所述外缸体一端内设有前封装置,所述外缸体另一端内设有后封装置,所述内缸体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封装置和后封装置上,所述内缸体外壁与外缸体内壁之间的外空腔,所述外空腔内设有浮动活塞,所述浮动活塞将外空腔分为左外腔和右外腔;所述活塞设于内缸体内,活塞将内缸体内腔分为左内腔和右内腔,所述活塞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底部连通有竖孔,环形凹槽内与所述竖孔对应设有O型圈,所述竖孔连通有通向右内腔的横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性能优良。
文档编号F16F9/32GK202851788SQ20122036906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董喜刚 申请人:奉化市仁龙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