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866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轴承是轿车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轮毂轴承按照与汽车传动系统其他元件集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游隙是轴承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影响到轴承的载荷分布、振动、噪声、摩擦力矩和寿命,它与轴承的配合关系、使用条件、润滑方式、轴承载荷及轴承零件的公差分配都有直接关系。第一代,第二代轴承的径向游隙可以通过GB/T4604-2006《滚动轴承径向游隙》和JB/T3573-2004《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中的指导方法来检测,而第三代轮毂轴承游隙或为负值,很难检测。目前行业内采用启动力矩的经验值来判定轮毂轴承是否达到游隙,而启动力矩受密封件的干扰较大,不能实现在装配过程中控制轴承的游隙。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在装配过程中控制轴承游隙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装配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所述轴承包括:轴承螺母;第一轴承内圈,所述轴承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第二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套设在第一轴承内圈和第二轴承内圈外;用于固定轴承钢珠的轴承保持架,所述轴承保持架容置在第一轴承内圈、第二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配合形成的空间内;和轴承法兰盘,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法兰盘;其中,所述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和升降轴承法兰盘的升降组件;用于探测预压力和预压轴承外圈的预压固定组件;用于旋转并锁紧轴承螺母的锁紧组件;和用于调整轴承游隙的游隙调整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轴承法兰盘;和用于升降固定件的升降件。更进一步的,所述轴承还包括:轴承螺栓,所述轴承法兰盘通过轴承螺栓固定在固定件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件为气缸或油缸。进一步的,所述预压固定组件包括:用于预压轴承外圈的预压件;用于探测并发送预压力信号的探测件。更进一步的,所述探测件固定在预压件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探测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用于接收预压力信号的第一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预压力界限值,判断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或停止的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发出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或停止信号的信号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或停止信号的第二信号接收单元。[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用于接收升降件停止信号的第三信号接收单
J Li ο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旋转件;锁紧件,所述旋转件旋转驱动所述锁紧件。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为电动力矩扳手。进一步的,所述游隙调整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输件,所述传输件传输驱动电机的输出力;带动调整件,所述带动调整件第一端连接传输件,所述带动调整件第二端带动轴承保持架旋转;和用于检测并发送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信号的力矩检测件。更进一步的,所述传输件为蜗轮蜗杆结构或齿轮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力矩检测件固定设于带动调整件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游隙调整组件还包括:用于接收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信号的第四信号接收单元;和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值,判断旋转件是否停止工作的第二判断单元。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还包括:用于接收停止工作指令的第五信号接收单元。更进一步的,所述带动调整件第二端与轴承保持架啮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通过升降组件对轴承法兰盘进行固定和升降,通过预压固定组件对轴承外圈进行预压并探测预压力,通过锁紧组件对轴承螺母进行旋转并锁紧,通过游隙调整组件调整轴承的游隙,实现了精确并自动控制轴承的游隙。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动调整件第二端与轴承保持架接触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所述轴承100包括:轴承螺母110;第一轴承内圈120,所述轴承螺母110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120 ;第二轴承内圈130;轴承外圈140,所述轴承外圈140套设在第一轴承内圈120和第二轴承内圈130外;[0034]用于固定轴承钢珠的轴承保持架150,所述轴承保持架150容置在第一轴承内圈120、第二轴承内圈130与轴承外圈140配合形成的空间内;和轴承法兰盘160,所述第二轴承内圈130固定连接所述轴承法兰盘160 ;其中,所述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和升降轴承法兰盘160的升降组件200 ;用于探测预压力和预压轴承外圈140的预压固定组件300 ;用于旋转并锁紧轴承螺母110的锁紧组件400 ;和用于调整轴承游隙的游隙调整组件500。具体的,所述轴承螺母110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圈120上;所述第二轴承内圈130过盈配合在所述轴承法兰盘160上。具体的,所述升降组件200包括:固定件210,所述固定件210固定所述轴承法兰盘160,所述轴承还包括:轴承螺栓170,所述轴承法兰盘160通过轴承螺栓170固定在固定件210上;和用于升降固定件210的升降件220,所述升降件220为气缸或油缸,所述升降件220通过气压或油压驱动实现上升或下降动作。具体的,所述预压固定组件300包括:用于预压轴承外圈140的预压件310 ;用于探测并发送预压力信号的探测件320,所述探测件320固定在预压件310上,所述探测件320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探测件320将探测到的预压力信号发送至升降组件200,所述升降组件200还包括:用于接收预压力信号的第一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预压力界限值,判断升降件220上升或下降或停止的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发出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或停止信号的信号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或停止信号的第二信号接收单元。具体的,所述锁紧组件400包括:旋转件410,所述旋转件410为电动力矩扳手;锁紧件420,所述旋转件410旋转驱动所述锁紧件420,所述锁紧件420配合轴承螺母110的外形与尺寸。更具体的,所述锁紧组件400还包括:接收升降件停止信号的第三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该信号后,锁紧组件400开始工作。具体的,所述游隙调整组件500包括:驱动电机510,所述驱动电机510为低速电机;传输件520,所述传输件520传输驱动电机510的输出力,所述传输件520为蜗轮蜗杆结构或齿轮结构;带动调整件530,所述带动调整件530第一端连接传输件520,所述带动调整件530第二端带动轴承保持架150旋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两个轴承保持架150,择其一即可,因为无论调整哪一个轴承保持架150都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0061]用于检测并发送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信号的力矩检测件540,所述力矩检测件540固定设于带动调整件530上。更具体的,所述游隙调整组件500还包括:用于接收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信号的第四信号接收单元;和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值,判断旋转件410是否停止工作的第二判断单元。若达到了预先设定的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值,则对旋转件410发出停止工作指令。所述旋转件410还包括:用于接收停止工作指令的第五信号接收单元。更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带动调整件530第二端与轴承保持架150啮合,这里所述的啮合为互为齿状的连接或者其他形状的啮合状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1、首先将轴承法兰盘160固定在升降组件200的固定件210上,然后通过升降件220驱动实现上升直至轴承外圈140抵至预压件310。此时,探测件320探测到预压力信号,升降组件200通过预先设定的预压力界限值,判断升降件220上升或下降或停止。2、当升降件220停止工作后,锁紧组件400开始工作,旋转轴承螺母110直至抵至第一轴承内圈120,并逐渐压紧。与锁紧组件400同步开始或者稍后,游隙调整组件500也开始工作,驱动电机510通过传输件520将力传导给带动调整件530,带动调整件530第二端带动轴承保持架150低速旋转。3、在轴承螺母110压紧第一轴承内圈120的过程中,带动调整件530旋转轴承保持架150的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值会逐渐增大,当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值增大,则负游隙的绝对值增大,而力矩检测件540可以检测到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值,游隙调整组件500根据预先设定的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值,判断旋转件410是否停止工作。4、当达到预先设定的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值,旋转件410停止工作后,将轴承100与升降组件200、预压固定组件300、锁紧组件400和游隙调整组件500分离。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通过升降组件对轴承法兰盘进行固定和升降,通过预压固定组件对轴承外圈进行预压并探测预压力,通过锁紧组件对轴承螺母进行旋转并锁紧,最后通过游隙调整组件调整轴承的游隙,实现了精确并自动控制轴承的游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可以应用到第二代轴承游隙的控制,区别就是第二代轴承游隙是正游隙,而第三代轴承游隙为负游隙。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所述轴承(100)包括: 轴承螺母(110); 第一轴承内圈(120),所述轴承螺母(110)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120); 第二轴承内圈(130); 轴承外圈(140),所述轴承外圈(140)套设在第一轴承内圈(120)和第二轴承内圈(130)外; 用于固定轴承钢珠的轴承保持架(150),所述轴承保持架(150)容置在第一轴承内圈(120)、第二轴承内圈(130)与轴承外圈(140)配合形成的空间内;和 轴承法兰盘(160),所述第二轴 承内圈(130)固定连接所述轴承法兰盘(160);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包括: 用于固定和升降轴承法兰盘(160)的升降组件(200); 用于探测预压力和预压轴承外圈(140)的预压固定组件(300); 用于旋转并锁紧轴承螺母(110)的锁紧组件(400);和 用于调整轴承游隙的游隙调整组件(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00)包括: 固定件(210),所述固定件(210)固定所述轴承法兰盘(160);和 用于升降固定件(210)的升降件(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还包括:轴承螺栓(170),所述轴承法兰盘(160)通过轴承螺栓(170)固定在固定件(2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220)为气缸或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固定组件(300)包括: 用于预压轴承外圈(140)的预压件(310); 用于探测并发送预压力信号的探测件(3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件(320)固定在预压件(3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件(320)包括压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00)还包括: 用于接收预压力信号的第一信号接收单元; 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预压力界限值,判断升降件(220)上升或下降或停止的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发出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或停止信号的信号发送单元; 用于接收升降件上升或下降或停止信号的第二信号接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组件(400)还包括:用于接收升降件停止信号的第三信号接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400)包括: 旋转件(410); 锁紧件(420),所述旋转件(410)旋转驱动所述锁紧件(4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410)为电动力矩扳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游隙调整组件(500)包括: 驱动电机(510); 传输件(520),所述传输件(520)传输驱动电机(510)的输出力; 带动调整件(530),所述带动调整件(530)第一端连接传输件(520),所述带动调整件(530)第二端带动轴承保持架(150)旋转;和 用于检测并发送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信号的力矩检测件(54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件(520)为蜗轮蜗杆结构 或齿轮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检测件(540)固定设于带动调整件(530)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游隙调整组件(500)还包括: 用于接收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信号的第四信号接收单元;和 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轴承保持架拨动力矩值,判断旋转件(410 )是否停止工作的第二判断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件(410)还包括:用于接收停止工作指令的第五信号接收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动调整件(530)第二端与轴承保持架(150)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所述轴承包括轴承螺母;第一轴承内圈,所述轴承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第二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套设在第一轴承内圈和第二轴承内圈外;用于固定轴承钢珠的轴承保持架,所述轴承保持架容置在第一轴承内圈、第二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配合形成的空间内;和轴承法兰盘,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法兰盘;其中,所述控制轴承游隙的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和升降轴承法兰盘的升降组件;用于探测预压力和预压轴承外圈的预压固定组件;用于旋转并锁紧轴承螺母的锁紧组件;和用于调整轴承游隙的游隙调整组件。
文档编号F16C43/04GK203082048SQ20122070987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王铁君, 于洁, 殷杰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