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油孔防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62266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注油孔防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油孔防尘装置,包括有注油孔,以所述的注油孔为中心,固定安装有防尘框,防尘框上部有两件盖板分别通过两组扭簧与其内壁铰接,所述的防尘框为四边形内空方管状,固定连接扭簧的高度尺寸大于盖板的宽度尺寸。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装备的各类敞开式注油孔位置。
【专利说明】注油孔防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装备制造中设备润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油孔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设备润滑是防止和延缓零件磨损和其他形式失败的重要手段之一,润滑在机械传动中和设备保养中均起着重要作用,润滑能影响到设备性能、精密和寿命。对企业的在用设备,按技术规范的要求,正确选用各类润滑材料,并按规定的润滑时间、部位、数量进行润滑,以降低摩擦、减少磨损,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能耗、防止污染,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别众多设备因其特定的工作环境,诸如像煤矿井下用设备、矿山隧道工程类设备、建筑类设备、冶金铸造类设备等,因其工作环境恶劣,设备损坏后维修特别不便,更需要加强设备的润滑保养;然而,越是这样特定环中的设备,因粉尘、杂物众多,其注油孔经常会因堵塞或给粉尘覆盖,而无从加油,或操作者因为上述缘由懒得清理,就找出理由不愿加油,致使众多设备因得不到良好润滑而损坏。 鉴于此,研究和改进上述设备中注油孔的防尘装置已势在必行,而且也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防尘措施有使用黄油嘴防尘帽、防尘套,其原理是单独制造的一种可以与注油孔配套的盖子或帽类件,安装或旋拧于注油孔上,需要注油时将其拆掉,注油结束后再行装上,此种模式常因工作环境恶劣问题,防尘帽或防尘套没有及时装上而被遗失或遗弃。另国内外也有采用比较复杂的防尘措施,诸如水封防尘、油封防尘、泡沫防尘等,但此类防尘错施效果虽好,但其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且使用环境亦不宜于上述比较恶劣环境。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简单易的注油孔防尘装置,解决各类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设备注油孔防尘问题。
[0004]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油孔防尘装置,包括有注油孔,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注油孔为中心,固定安装有防尘框,防尘框上部有两件盖板分别通过两组扭簧与其内壁铰接,所述的防尘框为四边形内空方管状,固定连接扭簧的高度尺寸大于盖板的宽度尺寸。
[0005]所述的盖板外周与防尘框内孔间隙为0.5-lcm,盖板厚度为l-3cm,防尘框壁厚为
2-5cm,两盖板安装后中间间隙为0.1-1cm0
[0006]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装备的各类敞开式注油孔位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0008]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见图1图2,本发明主要所述的注油孔防尘装置,包括有注油孔1,防尘框2,四件扭簧3,两件盖板4,以所述的注油孔I为中心,固定安装有防尘框2,防尘框2上部有两件盖板4分别通过两组扭簧3与其内壁铰接,所述的防尘框2为四边形内空方管状,固定连接扭簧3的高度尺寸大于盖板4的宽度尺寸。
[0010]所述的盖板4外周与防尘框2内孔间隙为0.5-lcm,盖板4厚度为l_3cm,防尘框2壁厚为2-5cm,两盖板4安装后中间间隙为0.1-1cm0
[0011]所述的盖板4外周与防尘框2内孔间隙优选0.5cm,盖板4厚度优选1cm,防尘框2壁厚优选3cm,两盖板4安装后中间间隙优选0.5cm。
[0012]上述的防尘盖2、盖板4可根据安装设备部位材质的不同,选用普通炭钢、不透钢等金属材料,亦可选用相应的橡胶等类材质。
[0013]所述的以注油孔I为中心固定安装防尘框2,可以根具体设备安装部位材质及空间位置的不同,采用焊接、胶接等形式,或另行通过增加法兰盘后再通过螺钉或铆钉等形式进行固定安装。
[0014]所述的防尘框2上部有两件盖板4分别通过两组扭簧3与其内壁铰接,上述的盖板4与扭簧3的连接可通过胶接、焊接等连接方式,同样,扭簧3与防尘盖2内壁的连接与前述连接方式相应。
[0015]注油时,注油工具例油枪沿防尘框2轴线方向向下运动,接触两盖板4,两盖板分别以两组扭簧3轴线向下翻转,油枪抵至注油孔1,完成注油操作,取出油枪后,两盖板在扭簧3扭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翻转复位,形成保护注油孔I的防尘空腔。
[0016]如上所述的两组扭簧3根据相应防尘框2的大小,每组扭簧亦可只是单个或两个以上的扭簧。
[0017]在上述装置中,亦可另行增加例如夜间及其它影响可视性的环境所需要的可视装置,诸如在防尘框2与盖板4形成的内腔内,装置上由盖板翻转而触发的发亮装置,此类另行增加的辅助使用装置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技术方案结合公知常识而采取的惯用手段,亦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001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方案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注油孔防尘装置,包括有注油孔(1),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注油孔(I)为中心,固定安装有防尘框(2),防尘框(2)上部有两件盖板(4)分别通过两组扭簧(3)与其内壁铰接,所述的防尘框(2)为四边形内空方管状,固定连接扭簧(3)的高度尺寸大于盖板(4)的宽度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孔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板(4)外周与防尘框(2)内孔间隙为0.5-lcm,盖板(4)厚度为l_3cm,防尘框(2)壁厚为2_5cm,两盖板(4)安装后中间间隙为0.1-1cm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孔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4)外周与防尘框(2)内孔间隙为0.5cm,盖板(4)厚度为Icm,防尘框(2)壁厚为3cm,两盖板(4)安装后中间间隙为0.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注油孔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2)、盖板(4)的材质为普通炭钢或不透钢或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油孔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扭簧(3)根据相应防尘框(2)的大小,每组扭簧可为单个或两个以上的扭簧。
【文档编号】F16N21/00GK103486424SQ201310472760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杨家坤, 王登林, 杨俊宇 申请人:杨家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