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312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包括有倒档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轴本体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盲孔,该盲孔的外周壁开设有前后错开设置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并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沿径向贯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轴本体上开设通孔和盲孔以形成油路通道,使得润滑油能够通过该油路通道进入到安装该轴本体的箱体内,实现对箱体内部的润滑,这种润滑结构不受转速的影响,使得箱体内部进油更加充分,保证了箱体的全面有效的润滑。
【专利说明】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装置,特别是一种拖拉机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结构示意图,该倒档轴I’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螺旋槽2’,倒档轴装配到箱体内后,润滑油通过轴转动后飞溅到螺旋槽上,然后再经螺旋槽2’流入到箱体内实现润滑效果。这种润滑结构因为需要靠飞溅产生的力才能实现润滑,其润滑效果较差,在飞转速度不高的情况下,进入到箱体内的润滑油不多,无法到达全面润滑的目的,从而会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润滑效果更佳的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包括有倒档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轴本体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盲孔,该盲孔的外周壁开设有前后错开设置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并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沿径向贯通。
[0005]作为优选,所述倒档轴具有小径部和大径部,所述小径部和大径部之间形成阶梯面,所述盲孔自所述小径部的端部沿大径部轴向开设,所述进油孔开设于所述小径部的外壁上,所述出油孔开设于所述大径部的外壁上。
[0006]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盲孔的中心轴和所述倒档轴本体的中心轴重合。
[0007]作为优选,所述倒档轴本体的尾部还开设有可与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轴本体上开设通孔和盲孔以形成油路通道,使得润滑油能够通过该油路通道进入到安装该轴本体的箱体内,实现对箱体内部的润滑,这种润滑结构不受转速的影响,使得箱体内部进油更加充分,保证了箱体的全面有效的润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0]图2为图1所示的A-A向剖视图。
[0011]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倒档轴润滑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该倒档轴包括有倒档轴本体1,倒档轴本体I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盲孔2,盲孔2的中心轴和倒档轴本体I的中心轴重合;盲孔2的外周壁开设有前后错开设置的进油孔31和出油孔32,并且,进油孔31和出油孔32分别沿径向贯通;倒档轴本体I的尾部还开设有可与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4。
[0014]其中,倒档轴本体I具有小径部11和大径部12,小径部11和大径部12之间形成阶梯面,盲孔2自小径部11的端部沿大径部12轴向开设,进油孔31开设于小径部11的外壁上,出油孔32开设于大径部12的外壁上。于是,进油孔31和出油孔32之间形成一个油路通道,润滑油可以经过该油路通道进而对箱体内部进行润滑,保证润滑油充分进入到箱体中,达到更好的润滑效果,提高整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包括有倒档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轴本体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盲孔,该盲孔的外周壁开设有前后错开设置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并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沿径向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轴具有小径部和大径部,所述小径部和大径部之间形成阶梯面,所述盲孔自所述小径部的端部沿大径部轴向开设,所述进油孔开设于所述小径部的外壁上,所述出油孔开设于所述大径部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中心轴和所述倒档轴本体的中心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压式倒档轴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轴本体的尾部还开设有可与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
【文档编号】F16C3/02GK203516418SQ20132053490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明亮 申请人:宁波兴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