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8438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实现扭矩的传递与脱开,采用碟形弹簧结构提供特定的轴向力,采用多锥面的滑块传递轴向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工作时产生定比例的径向分力与轴向分力,径向分力实现扭矩的传递,轴向分力实现在扭矩达到限定时的脱开;2.采用碟形弹簧结构提供特定的轴向力,同时利用碟形弹簧的可压缩性提供脱开所需的轴向移动空间;3.圆周方向布置一组多锥面的滑块,可实现轴向位移达到一定值时,球面从内锥面中完全脱离,传递力变为零。
【专利说明】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传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联轴器是联接动力设备不可缺少的元件,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振动、冲击等各种原因可能会使生产设备中的零部件松动,发生与其它动作部件卡死等现象,导致整个系统过载,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由此导致设备更换、停机停工等损失巨大。因此,过载保护问题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0003]在过载保护的处理上,主要考虑的是联接元件的过载脱开机构,使扭矩不能继续传递。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用于满足不同扭矩要求下的过载保护联轴器的需求。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实现扭矩的传递与脱开,采用碟形弹簧结构提供特定的轴向力,采用多锥面的滑块传递轴向力,工作原理是:被压缩的蝶形弹簧通过滑块,将球头推力杆压紧在内锥面中,球面与锥面接触的径向分力可传递扭矩,当扭矩超过某一限定值时,碟形弹簧被继续压缩,球头推力杆向后移动,当球面完全从锥面中脱离,即实现过载时的保护脱开。
[0006]所述的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锥面角度在60°至150°范围内。
[0007]所述的多锥面的滑块具有两个平面、两个圆柱面及三个锥面的结构,其中三个锥面为主要受力面。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1.采用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工作时产生定比例的径向分力与轴向分力,径向分力实现扭矩的传递,轴向分力实现在扭矩达到限定时的脱开;
[0010]2.采用碟形弹簧结构提供特定的轴向力,同时利用碟形弹簧的可压缩性提供脱开所需的轴向移动空间;
[0011]3.圆周方向布置一组多锥面的滑块,可实现轴向位移达到一定值时,球面从内锥面中完全脱离,传递力变为零。
[0012]【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啮合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脱开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_球头推力杆;2_碟形弹簧;3_滑块。
[0016]【具体实施方式】:[0017]参照附图,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实现扭矩的传递与脱开,采用碟形弹簧结构提供特定的轴向力,采用多锥面的滑块传递轴向力,工作原理是:被压缩的蝶形弹簧通过滑块,将球头推力杆压紧在内锥面中,球面与锥面接触的径向分力可传递扭矩,当扭矩超过某一限定值时,碟形弹簧被继续压缩,球头推力杆向后移动,当球面完全从锥面中脱离,即实现过载时的保护脱开。
[0018]所述的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锥面角度在60°至150°范围内。
[0019]所述的多锥面的滑块具有两个平面、两个圆柱面及三个锥面的结构,其中三个锥面为主要受力面。
[0020]具体工作过程,被压缩的蝶形弹簧2通过滑块3,将球头推力杆I压紧在内锥面中,传递扭矩时球面与锥面具有相对的运动趋势,当扭矩超过某一限定值时,球面与锥面间的轴向分力大于碟形弹簧2的压力,碟形弹簧2继续被压缩,球头推力杆I向后移动,当球头推力杆I移动到图中“过载脱开”所示的位置时,碟形弹簧2的轴向力将不能再传递到球头推力杆I上,球面完全从锥面中脱离,实现过载时的保护脱开。
【权利要求】
1.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实现扭矩的传递与脱开,采用碟形弹簧结构提供特定的轴向力,采用多锥面的滑块传递轴向力,工作原理是:被压缩的蝶形弹簧通过滑块,将球头推力杆压紧在内锥面中,球面与锥面接触的径向分力可传递扭矩,当扭矩超过某一限定值时,碟形弹簧被继续压缩,球头推力杆向后移动,当球面完全从锥面中脱离,即实现过载时的保护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面与内锥面配合结构,锥面角度在60°至150°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针式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锥面的滑块具有两个平面、两个圆柱面及三个锥面的结构,其中三个锥面为主要受力面。
【文档编号】F16D43/21GK203627578SQ201320857186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宋铎, 孙德智, 邓广琳, 赵宇, 丁春华, 盛贵宾, 邢立峰, 董海滨, 刘欣欣, 李硕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 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