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9241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对具有接收区的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包括有可以连接到基础件上的连接位,至少一对具有插入区的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包括有可以连接到被固定物上的连接位,其中,接收区接纳插入区来使至少一对第一固定件与至少一对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滑动副配合。本固定装置能够实现快速便捷地实现零部件之间的安装固定或拆卸,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可靠的固定。
【专利说明】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安装固定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生产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需要将各个零散的零部件配合安装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构件,借以实现各自的功能之间的组合功能,满足日常需求。零部件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很多种,但是零部件之间的固定方式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螺栓连接来实现安装固定。
[0003]螺栓连接方式在安装或拆卸零部件时需要人工使用特定的工具来反复旋紧或放松螺栓,而且在螺栓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操作过程会费时费力。同时,螺栓连接方式需要预留出足够的安装拆卸工具的操作空间,影响零部件之间的结构紧凑性。
[0004]然而,螺栓连接方式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安装或拆卸后会造成螺栓滑丝,使得螺栓连接功能发生失效,降低了零部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这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允许的。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实现安装固定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定装置,其能够实现快速便捷地实现零部件之间的安装固定或拆卸,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可靠的固定。
[000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对具有接收区的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包括有可以连接到基础件上的连接位,至少一对具有插入区的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包括有可以连接到被固定物上的连接位,其中,接收区接纳插入区来使至少一对第一固定件与至少一对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滑动副配合。
[0007]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至少一对具有接收区的第一固定件与至少一对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滑动副配合,以彼此滑动的方式来实施安装配合过程,这样可以快速便捷地完成基础件与被固定物之间的配合,降低了安装者的劳动强度,而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所包括的与基础件和被固定物侧壁相连接的连接位可以很好地实现第一固定件与基础件、第二固定件与被固定物之间的可靠固定。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凸轮构件,其中,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后形成有可以容纳凸轮构件的空间,位于该空间中的凸轮构件通过枢轴枢接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
[0009]枢轴与凸轮构件之间过盈配合,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的孔内,枢轴的直径小于孔的直径,同时枢轴的轴心与凸轮构件的回转中心基本地重合,这样凸轮构件可以连带枢轴一起在被容纳的空间内转动。当然,很容易理解的是,枢轴可以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的孔过盈配合,枢轴的直径小于凸轮构件上的孔的直径,使得凸轮构件可以围绕枢轴在被容纳的空间内转动。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很省力地操作凸轮构件灵活地在容纳空间内活动。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轮构件包括长臂和短臂,其中,长臂包括手柄,短臂包括抵压部。长臂和短臂指的是背离回转中心的径向所延伸的不同长度的两部分。长臂的手柄上的端部设置有操作部,使得操作者通过该操作部对凸轮构件施加外力时就可以很容易地促动整个凸轮构件,进而凸轮构件的短臂的抵压部也被促动。抵压部用于抵压第二固定件上的插入区的表面。
[0011 ]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板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腹板,
[0012]其中,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设置在腹板的两侧并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一翼板与基础件的侧壁相连接,第二翼板朝向基础件的表面承靠第二夹板。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腹板之间两两垂直,当然,容易理解的是,第一夹板的横截面也可以是类似于“Z”型或者其它形状,以实现与不同形状的基础件相连接。
[0013]第一翼板的一个表面与基础件的一个表面相配合,使得第一翼板通过第一翼板上的连接位可以很好地与基础件实施连接。第二翼板连接于第二夹板,第二翼板朝向基础件的表面承靠第二夹板,实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连接。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腹板邻接第二翼板上朝向基础件的表面的一侧上设置有沉座。沉座用于容纳其他与之相配合的零部件,例如,第二固定件上的插入区。另外,这里的“配合”是指在形状和尺寸方面基本地相同。沉座位于靠近腹板的中部区域并向腹板的两端延伸。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板上设置有沉座的表面与第二夹板上朝向沉座的表面之间形成接收区,接收区的入口处被设置为引导插入区进入接收区的坡口。接收区可以是从坡口的一侧表面上延伸至另一与坡口相对侧的表面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收区是从坡口位置延伸至覆盖整个沉座并与沉座的一个侧壁相对齐的位置,这样可以更好地限定插入区在接收区所能到达的位置,利于完成沉座与插入区的配合。
[0016]接收区朝向基础件的一侧形成开放区,即此侧不封闭,使得接收区可以接收插入区。接收区的横截面形状基本上与插入区的横截面形状相同,这样可以采用滑动的方式将插入区滑入接收区,以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地实施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安装或者拆卸,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0017]腹板上设置有沉座的那一侧并距离第二缺口较远的端部形成坡口的一部分,优选地,此端部加工为圆角或者倒角。第二夹板上设置有第一缺口的一侧并距离第一缺口较远的端部形成坡口的另一部分,优选地,此端部加工为圆角或者倒角。坡口可以更好地引导插入区滑入接收区,节约安装时间。另外,坡口也可以作为一个安装标识,使得操作者进行正确位置的安装。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包括连接部和从连接部延伸出一部分并弯折形成的插入区,其中,第二固定件的连接位设置在连接部上,连接部通过该连接位固定连接到被固定物的侧壁上,插入区在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互配合后与沉座相配合。第二固定件与被固定物相连接后,插入区可以承托被固定物,使得被固定物与基础件之间形成良好而稳定地固定配合。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夹板上开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靠近与枢轴相配合的孔的侧壁表面形成有限位区,限位区用于限定初始状态的凸轮构件,凸轮构件可以承靠在限位区,这样可以保证操作者更好地促动凸轮构件上的手柄。第一缺口与第二翼板朝向基础件的表面围合形成容纳凸轮构件的空间。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翼板上开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与第一缺口的一部分相对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操作缺口,通过该操作缺口,可容纳人手或者其它工具来很方便地促动凸轮构件,提升了操作凸轮构件的便利性。
[0021 ]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也可以主要由固定件和凸轮构件组成,固定件形成有与插入区相配合的接收区,引导插入区进入接收区的坡口和容纳凸轮构件的空间,凸轮构件通过枢轴枢接于固定件,可以实现与第一固定件同样的功能,并达到同样的目的。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过程是这样的,将连接有被固定物的第二固定件的插入区靠近接收区,在接收区的坡口的引导下滑动进入接收区,继续沿接收区滑动,使插入区到达预定安装位置此时,凸轮构件处于放松状态;插入区到达预定安装位置后,即插入区与沉座相配合的位置,扳动凸轮构件,扳转过程中,抵压部开始持续压紧插入区,直至插入区完全沉入沉座内,这样沉座就限制了插入区的移动;继续扳转凸轮构件,直至凸轮构件的手柄抵触到插入区的表面,使得凸轮构件处于自锁状态后,此时完成了整个安装固定过程。另一个实施例中,基础件设置有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被压缩变形,变形后蓄积的弹性回复力进一步使得凸轮构件与插入区之间的压紧固定可靠稳定。
[0023]安装固定过程中,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互配合后,凸轮构件的抵压部保持未对第二固定件的插入区产生压紧力的松弛状态时,凸轮构件的抵压部上的第一接触部位与第二固定件的插入区接触,枢轴的转动中心到第一接触部位的垂直距离为hi。
[0024]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互配合后,凸轮构件的抵压部持续对第二固定件的插入区产生压紧力的过渡状态时,凸轮构件的抵压部上的第二接触部位与第二固定件的插入区接触,枢轴的转动中心到第二接触部位的垂直距离为h2。
[0025]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互配合后,凸轮构件的抵压部保持对第二固定件的插入区产生压紧力的压紧状态时,凸轮构件的抵压部上的第三接触部位与第二固定件的插入区接触,手柄与第二固定件的插入区接触,形成两个接触部位,枢轴的转动中心到第三接触部位的垂直距离为h3。
[0026]凸轮构件的轮廓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垂直距离之间具有如下关系:h2>h3>hl。凸轮构件的回转中心或者枢轴的转动中心在插入区表面上的一个投影点P处在这两个接触部位之间,因而凸轮构件具有了自锁特性,可以避免外界的振动等原因导致的意外松脱,保证紧固配合的可靠稳定。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滑动副,这样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被固定物与基础件之间的安装于拆卸,同时凸轮构件的使用,使得操作者更加容易地实现零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降低了劳动强度。插入区可以完全沉入沉座,这样的配合关系可以防止被固定物与基础件之间发生错位,避免一些场合因零部件之间发生错位而形成的隐患。利用本固定装置,操作者可以不借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很容易地徒手完成零部件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节约了安装时间和成本。凸轮构件自身具有的自锁特性,可以持续保证被固定物与基础件之间安装固定关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紧凑,不需要预留使用工具的操作空间,因此也适用于对操作空间有一定限制的安装场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29]图1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凸轮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件的接收区示意图。
[0034]图6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安装单元和第二安装单元配合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0035]图7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安装单元和第二安装单元配合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0036]图8a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凸轮构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37]图8b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凸轮构件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0038]图Sc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凸轮构件的最终状态示意图。
[0039]图9是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4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2]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的结构。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10包括至少一对具有接收区23的第一固定件12,第一固定件12设置有连接位,连接位用于与其他邻接件相连接,例如,通过该连接位可以将第一固定件12连接到基础件11的相对侧壁上。主要由第一固定件12与基础件11 一起组成第一安装单元。
[0043]固定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对具有插入区132的第二固定件13,第二固定件13包括有用于与其他邻接件相连接的连接位,例如,通过第二固定件13上的连接位可以将第二固定件13连接到被固定物14的相对侧壁上。主要由第二固定件13与被固定物14组成第二安装单元。
[0044]接收区23接纳插入区132来使至少一对第一固定件12与至少一对第二固定件13之间形成滑动副配合。这样,第一安装单元与第二安装单元配合安装后,可以实现基础件11与被固定物14之间的安装固定。
[004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基础件11与被固定物14之间可以设置弹性密封件15,以适应对气闭性有要求的场合,例如冷却风扇与被固定物的安装。当然,容易理解的是,针对没有气闭性要求的场合,也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或者移除弹性密封件15,都不会影响被固定物14与基础件11之间的安装、紧固和拆卸等过程的实现。
[0046]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的第一固定件12的结构。这里示出了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件12,第一固定件12包括第一夹板16、第二夹板17、凸轮构件19和枢轴18。
[0047]第一夹板16包括有第一翼板161、第二翼板163以及腹板162。
[0048]第一翼板161与基础件11的侧壁相连接,连接的位置如图1所示的那样,第一翼板161实现第一固定件12在基础件11上的固定连接。
[0049]第二翼板163用于实现第一夹板16与第二夹板17之间的连接固定,第二翼板163朝向基础件11的表面承靠第二夹板17。
[0050]腹板162邻接第二翼板163上朝向基础件11的表面的一侧上设置有沉座22,沉座22用于容纳其他与之相配合的零部件。
[0051]第二夹板17包括有与第二翼板163相连接的连接位。第二夹板17上开有第一缺口 21,第一缺口 21与第二翼板163朝向基础件11的表面围合形成的空间容纳凸轮构件19,凸轮构件19通过枢轴18枢接于第二夹板17与所述第一夹板16,这样,凸轮构件19可以在第二夹板17与第一夹板16形成的空间内外自由活动。第一缺口 21靠近枢轴18的一侧上形成有凸轮构件19的限位处,这样在凸轮构件19承靠在该限位处时,限位处可以将凸轮构件19限制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方便对凸轮构件19进行操作。
[0052]第二翼板163上开有第二缺口 20,第二缺口 20与第一缺口 21的一部分相对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操作缺口,即通过这个操作缺口就可以更容易地对凸轮构件19进行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0053]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的第二固定件13的结构。第二固定件13具有连接部131以及从该连接部延伸出的一部分并弯折形成的插入区132,其中,第二固定件13的连接部131上设置有连接位,连接部131通过该连接位与被固定物14的侧壁相连接。
[0054]插入区132在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相互配合后与沉座22相配合,这样在第二安装单元到达第一安装单元的安装位置后,插入区132会沉入沉座22内,这样可以实现对第二安装单元的有效限位,避免第二安装单元的松脱和安装位置的偏差,保证第二安装单元和第一安装单元之间连接的紧固可靠。
[0055]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的凸轮构件19的结构,其中,凸轮构件19包括长臂、短臂以及位于长臂与短臂之间的过渡结合部,枢轴18连接在过渡结合部上。
[0056]凸轮构件19的长臂包括手柄191和位于手柄191 一端的操作部1911,操作部1911主要是方便着力,施加外力后能够更有效地促动手柄191,进而促动整个凸轮构件19。
[0057]凸轮构件19的短臂包括抵压部192,在插入区132与沉座22完成配合后,凸轮构件19的抵压部192用来抵压插入区132,在插入区132上施加一定程度的压力,使插入区132紧实地配合固定于沉座22内,防止插入区132从沉座22内松脱出来,进而保证第二安装单元与第一安装单元之间的紧固配合。
[0058]图5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的第一固定件12的接收区23。接收区23是第一夹板16上设置有沉座22的表面与第二夹板17上朝向沉座22的一个表面形成的,接收区23的入口处为坡口 231形状。坡口 231用于引导插入区132进入接收区23。插入区132与接收区23之间构成滑动副,这样可以实现第一安装单元与第二安装单元之间快速的安装或拆卸。接收区23可以是从坡口 231的一侧表面上延伸至另一与坡口 231相对侧的表面上,优选地,接收区23是从坡口 231位置延伸至覆盖整个沉座22并与沉座22的一个侧壁相对齐的位置。
[0059]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的第一安装单元和第二安装单元配合的中间状态。凸轮构件19承靠在第一缺口 21的限位处,此时凸轮构件19处于放松状态。插入区132以滑行方式部分滑入接收区23。
[0060]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的第一安装单元和第二安装单元配合的固定状态。此时,插入区132与沉座22完全配合,凸轮构件19处于压紧状态,凸轮构件19的抵压部192压紧插入区132,保证了被固定物14与基础件11之间的紧固配合。而且,凸轮构件19此时处于自锁状态,可以使固定状态保持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础件11上可以设置有弹性密封件15,则弹性密封件15会产生压缩变形,保持被固定物14与基础件11之间的密闭性,而且,变形后蓄积的弹性回复力进一步稳定了固定状态。
[0061]图8a示意性地显示了安装固定过程中的凸轮构件19的初始状态,即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相互配合后,凸轮构件19的抵压部192保持未对第二固定件13的插入区132(图中虚线示出)产生压紧力的松弛状态。此时,凸轮构件19的抵压部192上的第一接触部位与第二固定件13的插入区132接触,枢轴18的转动中心到第一接触部位的垂直距离为hi。
[0062]图8b示意性地显示了安装固定过程中的凸轮构件19的中间状态,即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相互配合后,凸轮构件19的抵压部192持续对第二固定件13的插入区132(图中虚线示出)产生压紧力的过渡状态。此时,凸轮构件19的抵压部192上的第二接触部位与第二固定件13的插入区132接触,枢轴18的转动中心到第二接触部位的垂直距离为h2。
[0063]图Sc示意性地显示了安装固定过程中的凸轮构件19的最终状态,即第二固定件13与第一固定件12相互配合后,凸轮构件19的抵压部192保持对第二固定件13的插入区132 (图中虚线示出)产生压紧力的压紧状态。此时,凸轮构件19的抵压部192上的第三接触部位与第二固定件13的插入区132接触,手柄191与第二固定件13的插入区132接触,形成两个接触点,枢轴18的转动中心到第三接触部位的垂直距离为h3。
[0064]凸轮构件19的轮廓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各垂直距离之间具有如下关系:h2 > h3> hi。凸轮构件19的回转中心或者枢轴18的转动中心在插入区132表面上的一个投影点P处在这两个接触部位之间,因而凸轮构件19具有了自锁特性,可以避免外界的振动等原因导致的意外松脱,保证紧固配合的可靠稳定。
[0065]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过程是这样的,将连接有被固定物14的第二固定件13的插入区132靠近接收区23,在接收区23的坡口 231的引导下滑动进入接收区23,继续沿接收区23滑动,使第二安装单元到达预定安装位置,此时,凸轮构件19处于放松状态;当第二安装单元到达预定安装位置后,即插入区132与沉座22相配合的位置,扳动凸轮构件19,扳转过程中,抵压部192开始持续压紧插入区132,直至插入区132沉入沉座22内,这样沉座22就限制了插入区132的移动;继续扳转凸轮构件19,直至凸轮构件19的手柄191抵触到插入区132的表面,使得凸轮构件19处于自锁状态,此时完成了整个安装固定过程。另一个实施例中,基础件11上设置有弹性密封件15,弹性密封件15被压缩变形,变形后蓄积的弹性回复力进一步使得凸轮构件19与插入区132之间的压紧固定可靠稳定。
[0066]在上述的部分图示中,以螺纹连接示意性地显示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然而,容易理解的是,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0067]在以上所述中,第一固定件12主要由第一夹板16与第二夹板17配合形成容纳凸轮构件19的空间。然而,容易理解的是,第一固定件12也可以主要由如图9所示的固定件来容纳如图2所示的第一固定件12中的凸轮构件19。如图9所示的固定件被整体地加工制造形成接收区23'、坡口 231'和容纳凸轮构件19的空间,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并达到同样的目的。
[0068]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对具有接收区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可以连接到基础件上的连接位; 至少一对具有插入区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可以连接到被固定物上的连接位; 其中,所述接收区接纳所述插入区来使至少一对第一固定件与至少一对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滑动副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凸轮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后形成有可以容纳所述凸轮构件的空间,位于所述空间中的所述凸轮构件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构件包括长臂、短臂以及位于所述长臂与所述短臂之间的过渡结合部,所述枢轴连接在所述过渡结合部上,其中,所述长臂包括手柄,所述短臂包括抵压部; 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互配合后,所述抵压部保持未对所述插入区产生压紧力的松弛状态时,所述抵压部上的第一接触部位与所述插入区接触,所述枢轴的转动中心到所述第一接触部位的垂直距离为hi ; 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互配合后,所述抵压部持续对所述插入区产生压紧力的过渡状态时,所述抵压部上的第二接触部位与所述插入区接触,所述枢轴的转动中心到所述第二接触部位的垂直距离为h2 ; 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互配合后,所述抵压部保持对所述插入区产生压紧力的压紧状态时,所述抵压部上的第三接触部位与所述插入区接触,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固定件接触,所述枢轴的转动中心到所述第三接触部位的垂直距离为h3 ; 其中,h2 > h3 > h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腹板, 其中,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二翼板设置在所述腹板的两侧并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基础件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二翼板朝向所述基础件的表面承靠所述第二夹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邻接所述第二翼板上朝向所述基础件的表面的一侧上设置有沉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所述沉座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夹板上朝向所述沉座的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接收区,所述接收区的入口处被设置为引导所述插入区进入所述接收区的坡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连接部和从所述连接部延伸出一部分并弯折形成所述插入区,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连接位设置在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到所述被固定物的侧壁上,所述插入区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互配合后与所述沉座相配口 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上开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翼板朝向所述基础件的表面围合形成所述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板上开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缺口的一部分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固定件和凸轮构件,所述固定件形成有可以容纳所述凸轮构件的空间,位于所述空间中的所述凸轮构件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固定件。
【文档编号】F16B1/02GK104154077SQ201410317467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周文勇, 李滔, 史虎, 向言丰, 丁祖辉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