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碟形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4769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碟形弹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弹簧领域,尤其涉及对碟形弹簧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碟形弹簧简称碟簧,相较传统的螺旋弹簧,因其负荷大,行程短,所需空间小,组合使用方便,维修换装容易,经济安全性高,且适用于空间小,负荷大之精密重机械。由于碟形弹簧通常套设在设备连接轴或模具模柄上,在高速冲压或运动时,碟簧与碟簧之间产生振动,影响能量的释放,且产生噪音。同时,碟簧瞬间受力,产生弹性变形后又瞬间复位,若冲裁力过大或碟簧有细小裂痕,则碟簧存在崩裂或崩断的可能,影响作业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复位速度快,抗振效果好,碰撞振动分贝小,增强强度的新型碟形弹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碟簧本体和至少两组弹性层,所述碟簧本体设有同轴线的通孔,所述弹性层设于所述碟簧本体的顶面,相邻所述弹性层之间设有连接通道,所述弹性层在所述弹簧本体的直径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截面为L形的固定横条、且所述固定横条与弹性层连为一体,所述碟簧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横条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固定横条设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通孔内侧设有一对定位凹槽。

所述弹性层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所述碟簧本体远离中心轴的端面的底面为平面。

所述连接通道为一字型。

所述连接通道呈阶梯型。

本发明在碟簧本体上设有弹性层,在碟簧本体相互撞击时,有效减小噪音,使得碟簧本体受力后,弹性层起到连接、降低碟簧本体表面张力以及辅助碟簧本体复位的的作用,提高碟簧本体的强度、使用寿命及复位速度。相邻弹性层之间设有连接通道,使得每个弹性层为一独立个体,留有扩张空间,减小弹性层局部的受力,避免弹性层撕裂,且连接通道和散热孔均起到散热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碟簧本体,11是通孔,111是定位凹槽,12是凹槽,2是弹性层,21是固定横条,22是散热孔,3是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4所示,包括碟簧本体1和至少两组弹性层2,所述碟簧本体1设有同轴线的通孔11,所述弹性层2设于所述碟簧本体1的顶面,相邻所述弹性层2之间设有连接通道3,所述弹性层2在所述弹簧本体1的直径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截面为L形的固定横条21、且所述固定横条21与弹性层2连为一体,所述碟簧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横条21相适配的凹槽12,所述固定横条21设于所述凹槽12内,使得所述弹性层2能紧固在所述碟簧本体1上,避免因在高速冲压、振动时,所述弹性层2脱落;

所述通孔11内侧设有一对定位凹槽111,起导向作用,避免所述碟簧本体1在圆周方向上产生窜动。

所述弹性层2上设有若干散热孔22,用于释放振动撞击产生的热量。

所述碟簧本体1远离中心轴的端面的底面为平面,使得组合使用时,相邻两个碟簧本体1之间为面面接触,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减小所述碟簧本体端面的受力,提高使用强度。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通道3为一字型,便于加工。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通道3呈阶梯型,使得相连两个弹性层2之间互为交错,增强连接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