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680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装置,带有至少一个可电气操纵的控制阀,该控制阀具有通过电气操控可在第一与第二接通位置之间相对于基体移位的阀体,其关联有手辅助操纵装置,该手辅助操纵装置具有相对于控制阀的基体在虚拟的移动轴线的轴向上可移动的操纵推杆,其通过操纵区段的手动加载逆着复位弹簧的力可从未经操纵的位置被移动到经操纵的位置中,以便于利用驱动区段作用到阀体上且将该阀体从第一接通位置移位到第二接通位置中。



背景技术:

由de102007027340b3已知的该形式的阀装置包含主阀,其关联有两个可电气操纵的控制阀作为预控制阀。每个控制阀装备有手辅助操纵装置,其使得相关控制阀的阀体从贴靠在阀座处的第一接通位置到从阀座中提起的第二接通位置中的不依赖于电气操控的纯手动的转换成为可能。在此,调节力借助于可移动的操纵推杆被施加,该操纵推杆通过复位弹簧被预紧到未经操纵的位置中。操纵力被手动导入到操纵推杆的由外部可容易接近的操纵区段中。该复位弹簧是螺旋弹簧,其同轴地布置在操纵推杆与构造在控制阀的基体中的且容纳操纵推杆的凹部的底部(grund)之间。复位弹簧不利地影响在设计操纵推杆和基体时的造型自由度,因为一方面需要在操纵推杆中的呈盲孔状的凹处且另一方面在容纳操纵推杆的凹部的底部处须强制设置有用于复位弹簧的支撑面。

由de102008011661b3且由ep2047156b1同样得悉阀装置,其具有可电气操纵的控制阀,该控制阀具有手辅助操纵装置,其操纵推杆借助于起按压作用的螺旋弹簧被预紧到未经操纵的位置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即,采取在增大造型余地的情形下使得手辅助操纵装置的低成本的实现成为可能的措施。

为了实现该目的结合先前所提及的特征设置成,复位弹簧具有两个通过连接区段彼此一体式连接的且在连接区段的弹性变形的情形下围绕相对操纵推杆的移动轴线垂直的且间隔的摆动轴线可彼此相对摆动的弹簧支腿,其中一个支撑在基体处而另一个支撑在操纵推杆处。

以该方式,负责复位手辅助操纵装置的操纵推杆的复位弹簧可被放置到位于操纵推杆旁边的区域中,从而使得复位弹簧不影响控制阀的在操纵推杆的移动轴线的轴向上测得的尺寸。因此,控制阀可以以非常低的结构高度来实现。此外具有更多的用于实现通常端侧地布置在操纵推杆处的驱动区段的造型余地,因为可取消迄今对于容纳复位弹簧必要的呈盲孔状的在操纵推杆中的凹部。此外存在如下有利的可行性方案,即,复位弹簧不仅被用于预紧操纵推杆,而且同时也被作为保持元件用于操纵推杆关于基体在未经操纵的位置中的防松脱的固定,从而为此无须采取特殊的固定措施。

由从属权利要求得悉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复位弹簧尤其构造和布置成,在其未经操纵的位置中至少一个弹簧支腿且优选地每个弹簧支腿在至少大致垂直于操纵推杆的移动轴线定向的平面中延伸。在此,两个弹簧支腿可尤其在两个彼此平行的平面中定向。

原则上有利的是,复位弹簧被如此地置入到基体中,使得复位弹簧在操纵推杆的未经操纵的状态中也已处在一定的预紧之下,通过该预紧将操纵推杆预紧到未经操纵的位置中。

复位弹簧优选具有虚拟的主轴线,其垂直于摆动轴线定向且至少在操纵推杆的未经操纵的状态中在两个弹簧支腿之间延伸。当在未被装入的应力中性的状态中观察复位弹簧时,主轴线优选在两个弹簧支腿之间的角平分面(winkelhalbierenden)上延伸。

优选地,复位弹簧关于操纵推杆的移动轴线的轴向在与操纵推杆的相同高度上布置在操纵推杆旁边。通过将复位弹簧“平躺地”装入(即以横向于操纵推杆的移动轴线定向的弹簧支腿),复位弹簧的存在不会不利地影响基体的在操纵推杆的移动轴线的轴向上测得的结构高度。

复位弹簧尤其如此地布置在操纵推杆旁边,使得两个弹簧臂处在复位弹簧的连接区段与操纵推杆之间。复位弹簧的连接区段于是相对操纵推杆横向间隔地布置,其中,弹簧臂由连接区段出发以其自由的端部在至操纵推杆的方向上延伸。

复位弹簧尤其被安置在构造在基体中的弹簧容纳腔中,复位弹簧相对容纳操纵推杆的推杆容纳凹部横向地且尤其垂直地延伸。弹簧容纳腔在侧面通入到推杆容纳凹部中且以该方式允许该一弹簧支腿与手辅助操纵装置的操纵推杆的优选持续的共同作用。

优选地,弹簧容纳腔设计成,其具有容纳复位弹簧的连接区段的头区段且此外具有两个由头区段出发的、在至推杆容纳凹部的方向上延伸的支腿容纳区段,支腿容纳区段通过基体的分隔壁被彼此分开且其中该支腿容纳区段(作用到操纵推杆上的弹簧支腿在该支腿容纳区段中延伸)在侧面通入到推杆容纳凹部中。容纳支撑在控制阀的基体处的弹簧支腿的支腿容纳区段在端侧适宜地以在推杆容纳凹部旁的间隔的方式截止。

优选地,支撑在基体处的弹簧支腿在两个弹簧支腿之间可能的摆动运动的摆动方向上被支撑在支腿容纳凹部的容纳弹簧支腿的支腿容纳区段中。换而言之实现了在该摆动运动的摆动轴线的周缘方向上、也就是说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的支撑,从而在操纵操纵推杆时仅作用到操纵推杆上的弹簧支腿相对于基体摆动。

优选地,复位弹簧以如此的定向布置在控制阀的基体中,使得其支撑在基体处的弹簧支腿关于操纵推杆的移动轴线的轴向相比支撑在操纵推杆处的弹簧支腿位于更靠近于操纵推杆的驱动区段。换而言之,操纵推杆的操纵区段在移动轴线的轴向上相比操纵推杆的驱动区段位于更靠近于基体的外表面,其中,在复位弹簧的两个弹簧支腿中支撑在基体处的弹簧支腿相比与操纵推杆协作的弹簧支腿更深地处在基体中且更远地远离上述外表面。

优选地,与操纵推杆共同作用的弹簧支腿在操纵区段的区域中与操纵推杆共同作用。

有利的是,支撑在基体处的弹簧支腿在垂直于摆动轴线的方向上更短于作用在操纵推杆处的弹簧支腿。以该方式,两个弹簧支腿可以以较小的分开(spreizung)非常靠近地相邻布置,而不影响弹性的复位功能。

支撑在操纵推杆处的弹簧支腿适宜地浸入到操纵推杆的周围的、即侧面布置的支撑槽中且由此满足操纵推杆的支撑功能,即使得操纵推杆至少支撑在支撑槽的背离操纵区段的槽侧沿(nutflanke)处,这也就是说该槽侧沿在与操纵推杆的移动方向(在移位到经操纵的位置中时操纵推杆在该移动方向上运动)相同的方向上指向。然而适宜的是,将支撑槽的槽宽度选择成,使得相关的弹簧支腿可支撑在支撑槽的两个槽侧沿处。

直接负责操纵推杆的复位的弹簧支腿到操纵推杆的支撑槽中的接合还具有的优点是,操纵推杆被阻止从基体的容纳操纵推杆的推杆容纳凹部中脱出。因此,复位弹簧通过其一方面负责操纵推杆的复位且另一方面负责操纵推杆在其两个轴向方向上关于基体的固定,而承担了双重功能。

如果操纵推杆在其操纵区段处被加载以便于在经操纵的位置的方向上移动操纵推杆,操纵推杆适宜地以在在此出现的移动方向上指向的支撑面作用到两个弹簧支腿的其中一个上。该支撑面适宜地由已提及的支撑槽的环槽构成。然而还可能的是,取消支撑槽且在操纵推杆的外周缘处设置有简单的阶梯(abstufung)、尤其环形台阶(ringstufe),其中,该阶梯的轴向指向的面限定了支撑面。相关联的弹簧支腿适宜地在横向于移动轴线伸延的方向上伸到构造在操纵推杆处的支撑面之前。

复位弹簧可以是弯曲的板簧。适宜地,该弯曲的板簧在未预紧的应力中性的状态中已具有呈v形或呈u形的外形。这样的复位弹簧的连接区段呈弧形地设计。

然而被认为更有利的是,所谓的支腿弹簧被用作复位弹簧。这样的支腿弹簧具有根据螺旋弹簧形式盘绕的连接区段,使得连接区段具有多个呈螺旋形的盘圈(windung),其在一端处通到其中一个弹簧支腿中而在另一端部处通到另一弹簧支腿中。构造成支腿弹簧的复位弹簧的优点中的一个在于,在两个弹簧臂相对摆动的情形中在连接区段中出现的应力比在仅简单弯曲的板簧的情形中的明显更小。

复位弹簧的弹簧体适宜地具有呈圆形的横截面。其尤其由线材结构(drahtstruktur)构成。

优选地,两个弹簧支腿中的至少一个且适宜地每个在其远离连接区段的端部区段处被至少简单地弯曲。优选地,至少作用在操纵推杆处的、在移动操纵推杆时摆动的弹簧支腿在其端部区段处呈u形弯曲,使得该弹簧支腿的自由的端面在至连接区段的方向上指向。由此此外可避免,弹簧支腿在摆动运动时刮过基体处。

手辅助操纵装置优选构造成,操纵推杆在其经操纵的位置中可被任意长久地可松开地锁定,以便于将控制阀的阀体通过持续的加载保持在第二接通位置中。因此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当控制阀应仅被较短地操纵时一方面短暂地按键操纵操纵推杆,或然而控制阀的阀体较长时间地在不带有电气支持的情形下保持在第二接通位置中(通过将操纵推杆可松开地锁定在经操纵的位置中)。

为了锁定操纵推杆的经操纵的位置,操纵推杆可在其操纵区段处适宜地在释放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被扭转。在锁定位置中,操纵推杆关于基体被适宜地形状配合地锁止。

控制阀优选构造成,其阀体在第一接通位置中贴靠在阀座处并且在第二接通位置中对着弹簧力被从阀座中提起。该控制阀适宜地是3/2通阀。操纵推杆的移动轴线尤其垂直于阀体的运动方向定向。

特别有利的是在实施成磁阀的控制阀的情形中实现手辅助操纵装置。这样的磁阀具有电磁装置用于可电气激活地操纵阀体。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同样可转用到其它方式的阀上。

阀装置优选是被预控制的多通阀(mehrwegeventil)。在此,阀装置具有可通过流体力操纵的主阀,其装备有至少一个可电气操纵的控制阀作为预控制阀,主阀借助预控制阀可被驱动。阀装置还可装备有两个这样的控制阀或者预控制阀。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以透视性的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阀装置的优选的第一结构形式,其中,控制阀的可电气激活的操纵装置在其轮廓上仅以点划线标明,

图2以根据图1的截面线ii-ii的纵截面形式显示了图1的阀装置,其中,手辅助操纵装置的操纵推杆在其未经操纵的位置中被显示,

图3显示了根据在此的截面线iii-iii穿过图2的装置的阶梯式的截面,

图4以相应于图2的纵截面显示了在手辅助操纵装置的区域中的控制阀的剖面,其中,显示了在占据操纵推杆的经操纵的位置时的操纵推杆,且

图5显示了在根据图1至4的阀装置的情形中被使用的、构造成支腿弹簧的复位弹簧在未预紧的中性状态中的等轴的单个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图解说明了阀装置1的一优选的实施形式,在其中包含了本发明。阀装置1此处以经预控制的多通阀的形式来构造且具有主阀2,该主阀关联有可电气操纵的作为预控制阀的控制阀5。

主阀2和至少一个控制阀5被合成一个部件。

主阀2具有主阀壳体3,在其中布置有可在不同接通位置之间转换的主阀体4,该主阀体优选是活塞状构造的阀滑块(ventilschieber)。按照接通位置,主阀体4可将主阀2的未进一步示出的主阀通道以不同的模式彼此连接和彼此分开,以便于允许或抑制某些流体流动。通常,在主阀壳体3中延伸有可与压力源连接的供应通道(speisekanal)、可与压力出口(例如大气)连接的卸载通道和至少一个可与待操纵的负载连接的工作通道。该工作通道然后可按照主阀体4的接通位置或与供应通道或与卸载通道相连接。主阀2同样可以是5/2通阀,其具有两个工作通道和两个卸载通道,其中,工作通道可交替地与供应通道和与卸载通道相连接。

主阀2优选被用于压力气体的分配,其中,可联接到供应通道处的压力源是压缩空气源。

具有3/2阀功能的主阀2通常装备有仅一个预控制阀,而具有5/2阀功能的主阀2按照是否单稳或双稳地实施装备有仅一个预控制阀或装备有两个预控制阀。在该附图中显示了电气动预控制的阀装置1,其主阀2与仅一个充当预控制阀的控制阀5组合,其中,该控制阀5在阀装置1的纵轴线9的轴向上端侧地布置在主阀2处。

控制阀5可控制主阀体4的流体加载,以便于将该主阀体根据双箭头10移位到期望的接通位置中。

控制阀5包含一件式或多件式的基体6和就此而言在实施线性的转换运动12的情形下可在由图2可见的第一接通位置与由图4可见的第二接通位置之间转换的阀体8。基体6可同时构成主阀壳体3的组成部分且在该实施例的情形中充当主阀壳体3的壳体盖板,其在端侧封闭阀腔26,主阀体4在阀腔中延伸。适宜地,基体6与主阀体4的端侧的加载面27一起限制有加载腔26a,该加载腔与主阀体4驱动适宜地相连接且例如由主阀体4的构造成驱动活塞的端部区段构成。

控制阀5具有可电气操纵的驱动装置7,该控制阀适宜地是一种电磁装置,从而根据实施例的控制阀5是磁阀。然而本发明还可以在其它可电气操纵的阀形式的情形中实现,如此地例如在压电阀(piezoventil)的情形中。

驱动装置7可被如此地电气操控,即,驱动装置引起阀体8的转换运动12且用于,使阀体8或者占据根据图2的第一接通位置或者占据根据图4的第二接通位置。优选地,阀体8是构造成电磁装置的驱动装置7的可运动的磁轭13的作为整体的组成部分,其可通过仅在图2中标明的线圈装置14的电气激励而移动。为此必要的电气操纵信号可经由机电的接口装置15被输入到驱动装置7中。

作为结构单元的替代,控制阀5的可移动的磁轭13和阀体8同样可实施成特殊的零件,其以任意的方式被驱动适宜地彼此连接。

阀体8尤其呈推杆状地构造且在其两个端面处具有第一或者第二密封面16,17。第一密封面16与构造在基体6处的第一阀座18相对而置,该第一阀座包围在基体6中延伸的第一阀通道22的通口。在转换运动12的轴向上轴向相反的第二密封面17相对而置有优选构造在驱动装置7处的第二阀座19,其包围在另一端通出到大气的第二阀通道23的通道通口。

在阀装置1的运行中,第一阀通道22例如以如下方式与压力源处在连接中,即,第一阀通道从主阀2的上面所提及的联接到外部压力源处的供应通道中分支出。

第一阀座18处在构造在基体6中的控制腔25中,控制腔经由第三阀通道24持续地与加载腔26a相连接。

如果控制阀5的阀体8处在第一接通位置中,该阀体在密封的情形下贴靠在第一阀座18处且将第一阀通道22从控制腔25中分开。同时,阀体8在此被从第二阀座19中提起且建立在第三阀通道24与第二阀通道23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加载腔26a相对大气被压力适宜地卸载。以该方式,主阀体4可占据由图2可见的接通位置,在该接通位置中加载腔26a具有最小体积。

在由图4可见的第二接通位置中,阀体8被从第一阀座18中提起且同时贴靠在第二阀座19处。以该方式,压力介质从打开的第一阀通道22经由控制腔25流入到加载腔26a中,在其处加载腔作用到主阀体4的加载面27上且在增大加载腔26a的体积的情形下将该主阀体移位到其另外的接通位置中。

在未激活的驱动装置7的情形中,控制阀5的阀体8占据第一接通位置,其通过加载阀体8的弹簧装置32被维持。为了转换到第二接通位置中,因此通过驱动装置7克服弹簧装置32的复位作用的力。

在未显示的实施例的情形中,阀装置1仅由可电气操纵的控制阀5构成,其在该情况中不被用作预控制阀,而是本身代表了一种可被用于直接操控负载的阀。其然后可例如以其基体6被固定在承载体处。

控制阀5除了可电气操纵的驱动装置7之外装备有手辅助操纵装置33,其使得如下成为可能,即,阀体8在没有驱动装置7的协同的情况下通过可纯粹手动施加的操纵力被从其第一接通位置移位到第二接通位置中且在该处同样如所期望的那样长地被保持。手辅助操纵装置33主要为了维护目的或在阀装置1的测试运行的情形中被利用。

手辅助操纵装置33包含操纵推杆34,其在朝向基体6的第一外表面敞开的凹部中(其被称作推杆容纳凹部35)在虚拟的移动轴线36的轴向上可直线移动地布置。操纵推杆34具有纵向形状且轴向在推杆容纳凹部35中延伸,其中,其纵轴线36a与移动轴线36一致。操纵推杆34的可能的移动运动通过双箭头以31来标明。

推杆容纳凹部35适宜地具有呈圆形的横截面,其中,推杆容纳凹部在其纵向上可阶梯式地实施。移动轴线36适宜地垂直于外表面20定向,推杆容纳凹部35以其外部的端部区段35a相对该外表面通出。

推杆容纳凹部35的内部的轴向的端部区段35b经由通路38与控制腔25的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存在阀体8的具有第一密封面16的靠前的端部区段42)处在连接中。

操纵推杆34的布置在推杆容纳凹部35的内部的端部区段35b的区域中的端部区段形成设置用于与阀体8共同起作用的驱动区段44。操纵推杆34的轴向相反的外部的端部区段关联于推杆容纳凹部35的外部的端部区段35a,其中,操纵推杆34的长度尤其如此来选择,即,其从不轴向从推杆容纳凹部35中伸出。操纵推杆34的外部的轴向端部区段构成设计用于手动操纵的操纵区段43并且可从第一外表面20的该侧接近,以便于可被手动地加载以按压的操纵力,其在推杆容纳凹部35的内部的端部区段35b的方向上起作用。

操纵推杆34适宜地是不仅包含操纵区段43而且包含驱动区段44的一体式构件。这引起,驱动区段44相应地直接跟随进行操纵区段43的运动。

通过复位弹簧56,操纵推杆34在移动轴线36的方向上轴向向外被预紧到由图2可见的未经操纵的位置中。侧面接合到操纵推杆34中的固定体45将操纵推杆34在此拉住在推杆容纳凹部35中且阻止其脱出。

通过按压力手动施加到操纵区段43的轴向端面上,操纵推杆34可逆着复位弹簧56的力被从未经操纵的位置移动到由图4可见的经操纵的位置中。如果取消尚待说明的锁定措施,一旦按压力又被移除,复位弹簧56将操纵推杆34再次移回到未经操纵的位置中。此处可谈及按键式的操纵。

在将操纵推杆34移动到经操纵的位置中的情形中,驱动区段44在经过较短的路程后穿过通路38按压到阀体8的前面的端部区段42上。由此,阀体8由其第一接通位置被移位到其第二接通位置中。当阀体8已经达到其第二接通位置时,存在操纵推杆34的经操纵的位置。

操纵推杆34的移动轴线36相对阀体8的转换运动12的方向横向地且尤其垂直地延伸。在被手动施加到操纵推杆34上的按压力到将阀体8移位到第二接通位置中的转换力之间的最佳的力转向(kraftumlenkung)由此被促进,即,操纵推杆34在其驱动区段44处构造成朝向自由的端部呈圆锥形逐渐变细。优选地,驱动区段44具有呈锥形的形状,其中,锥形尖部处在移动轴线36上。

布置在操纵推杆34的外周缘处的密封环58持续地在密封下且可滑动地贴靠在推杆容纳凹部35的内周缘面处且由此阻止从控制腔25穿过与控制腔25处在流体连接中的推杆容纳凹部35的流体溢出。

用于操纵推杆34到未经操纵的位置中的复位且同样为了将操纵推杆34固定在未经操纵的位置中的复位弹簧56不以目前通常的方式处在推杆容纳凹部35的内部的端部区段35b中,而是布置在推杆容纳凹部之外且优选紧靠在推杆容纳凹部35旁边。优选地,复位弹簧56被容纳在构造在基体6中的弹簧容纳腔46中,其具有以纵轴线47的纵向延伸且其以其纵轴线47的关于移动轴线36横向地且尤其垂直的定向在基体6中推杆容纳凹部35旁边延伸。弹簧容纳腔46在周围的内周缘面处在通口区域48中通入到推杆容纳凹部35中,其中,复位弹簧56穿过该通口区域48且以该方式与操纵推杆34共同作用。

复位弹簧56具有特殊的造型。其具有两个相应地自由截止的弹簧支腿,其为了更好的区分也被称作第一弹簧支腿52和第二弹簧支腿53且其在中间联结(zwischenschaltung)复位弹簧56的连接区段54的情形下彼此一体式连接。

连接区段54定义了虚拟的摆动轴线55,两个弹簧支腿52,53由摆动轴线中伸出且两个弹簧支腿52,53围绕该摆动轴线在连接区段54的同时的弹性变形的情形下可相对彼此摆动。在两个弹簧支腿52,53之间可能的相对的摆动运动通过双箭头以57来标明。

两个弹簧支腿52,53在摆动轴线55的与摆动方向一致的周缘方向上彼此间隔地布置。在摆动轴线55的周缘方向上测得的在两个弹簧支腿52,53之间的距离在由图5得悉的复位弹簧56的被拆卸的中性状态中占据最大值。两个弹簧支腿52,53在摆动运动57的情况中可彼此靠近,其中,连接区段54弹簧弹性地变形且由此构建复位的弹簧力,其然后力求将两个弹簧支腿52,53再次移回到应力中性的起始位置中。

优选地,复位弹簧56构造成支腿弹簧,在其中连接区段54根据螺旋弹簧的形式盘绕,图5良好地图解说明了这点。优选地,被设计成支腿弹簧的复位弹簧56由一体式的弹簧线材体61构成,其优选由弹簧钢制成且其在连接区段54的区域中呈螺旋线状地弯曲。在经如此盘绕的连接区段54的两个轴向的端部区段处联接有横向从摆动轴线55中伸出的弹簧支腿52,53中的一个。摆动轴线55优选与具有螺旋形的连接区段54的纵轴线62一致。两个弹簧支腿52,53适宜地在纵轴线62的周缘方向上彼此偏移180°的区域处垂直于纵轴线62地从连接区段54中伸出。

每个弹簧支腿52,53适宜地具有第一长度区段52a,53a,其直接联接到连接区段54处且其优选地具有直线的延伸。第一长度区段52a,53a适宜地以直线的延伸由连接区段54中伸出,其中,其纵轴线在平行于连接区段54的纵轴线的平面中延伸。

适宜地,每个弹簧支腿52,53以一体式联接到其第一长度区段52a,53a处的第二长度区段52b,53b截止,该第二长度区段关于相应地相关联的第一长度区段52a,53a在垂直于摆动平面的平面中被弯曲。在此,弯曲的第二长度区段52b,53b适宜地在摆动轴线55的轴向上延伸。在此,第一弹簧支腿52的第二长度区段52b在至连接区段54的轴向的端部区域(第二弹簧支腿53从该轴向的端部区域中伸出)的方向上指向,且第二弹簧支腿53的第二长度区段53b在至连接区段54的轴向的端部区域(第一弹簧支腿52从该轴向的端部区域中伸出)的方向上指向。

出于尚待说明的原因,第二弹簧支腿53的第二长度区段53b适宜地在其自由的端部处被再次弯曲,从而使得其端部区段53c以其端面往回在至连接区段54的方向上指向。第二弹簧支腿53的第二长度区段53b因此至少大致具有呈u形的外形。

在第一弹簧支腿52的第二长度区段52b的情形中,缺少第二弯曲区域,从而使得该第二长度区段52b适宜地大致呈l形地实施且其端部区段52c以其端面在摆动轴线55或者纵轴线62的轴向上指向。

两个第二长度区段52b,53b在纵轴线62的轴向上重叠。两者适宜地在与连接区段54的相同轴向高度上延伸。

在一个未显示的备选的实施例的情形中,复位弹簧56构造成弯曲的板簧。此处然后两个弹簧支腿经由非盘绕的简单的呈弧形的连接区段54彼此一体式地相连接。这样的弯曲的板簧尤其具有至少大致呈u形的外形,其中,弹簧支腿按照相对的摆动位置可在其间围成更大或更小的角度。

在该实施例的复位弹簧56的情形中,在弹簧支腿52,53的彼此相对摆动的情形中在两个弹簧支腿52,53之间围成的、在摆动轴线55或者纵轴线62的周缘方向上测得的角度同样变化。两个弹簧支腿52,53在增加的预紧构建的情形下相向摆动地越长,围成的角度越小。

复位弹簧56布置成,其摆动轴线垂直于操纵推杆34的移动轴线36定向。在此,该摆动轴线55同时以与移动轴线36间隔地布置。此外,第一弹簧支腿52支撑在基体6处,而第二弹簧支腿53支撑在操纵推杆34处。第二弹簧支腿53在基体6内具有足够的运动间隙,以便于在实施已提及的摆动运动57的情形下一起进行操纵推杆34的移动运动31。

操纵推杆34的移动运动于是引起第二弹簧支腿53关于被位置固定地固定在基体6处的第一弹簧支腿52的摆动运动57,其中,在摆动轴线55的轴向上观察,在两个弹簧支腿52,53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变化。支撑在操纵推杆34处的第二弹簧支腿53的摆动运动在平行于移动轴线36定向的摆动平面中伸延。

弹簧容纳腔46在一优选的、在该实施例的情形中实现的设计方案中具有相对纵轴线36a径向间隔地布置在推杆容纳凹部35旁边的头区段46a和两个从头区段46a出发的且在至推杆容纳凹部35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支腿容纳区段46b,46c。第一支腿容纳区段46b比第二支腿容纳区段46c以更大的至第一外表面20的距离布置。复位弹簧56如此地布置在弹簧容纳腔46中,即,复位弹簧的连接区段54处在头区段46a中,而第一弹簧支腿52伸入到第一支腿容纳区段46b中且第二弹簧支腿53伸入到第二支腿容纳区段46c中。

两个支腿容纳区段46b,46c适宜地通过由基体6构成的分隔壁63彼此分开。

第一支腿容纳区段46b在与头区段46a相反的侧处间隔地在推杆容纳凹部35之前截止。第二支腿容纳区段46c的在移动轴线36的轴向上测得的高度至少部分且适宜地在第二支腿容纳区段46c的整个长度上如此地协调于第一弹簧支腿52的厚度,即,第一弹簧支腿在移动轴线36的轴向上至少大致无间隙地被容纳在第一支腿容纳区段46b中。因此,第一弹簧支腿52由第一支腿容纳区段46b的在移动轴线36的轴向上相对而置的壁面相对于基体6不可移动地支撑。因此实现,关于基体6的摆动运动57仅可由作用在操纵推杆34处的第二弹簧支腿53来实施。

第二支腿容纳区段46c延伸直至推杆容纳凹部35且在通口区域48中在周缘侧通入到推杆容纳凹部35中。在垂直于摆动轴线55的平面中相比第一弹簧支腿53更远地从连接区段54中伸出的第二弹簧支腿53穿过通口区段48且由侧面起伸入到推杆容纳凹部35中。在该处,第二弹簧支腿以其端部区域在移动运动31的轴向上至少在操纵推杆34的未经操纵的位置的方向上支撑在操纵推杆34处,优选地以其关于第一长度区段53a弯曲的第二长度区段53b。

第二支腿容纳区段46c在移动运动31的轴向上具有足够的高度,以便于给予第二弹簧支腿53必要的用于实施摆动运动57的间隙。

适宜地,操纵推杆34在周围设有支撑槽64,该支撑槽适宜地是围绕纵轴线36a同心地延伸的环槽且第二弹簧支腿53以其对置于连接区段54的端部区域浸入到该环槽中。在此,支撑槽64的面对推杆容纳凹部35的内部的端部区段35b的槽侧沿构成支撑面65,第二弹簧支腿53以预紧贴靠在该支撑面处。如果操纵推杆34通过操纵区段43的按压加载轴向向内地在推杆容纳凹部35中移动,第二弹簧支腿53在其被支撑面65加载的端部区段处被带动且在连接区段54的弹簧弹性变形的情形下(该变形与弹簧弹性的复位力的增加的构建相联系)在至第一弹簧支腿52的方向上摆动,直至操纵推杆34被定位在经操纵的位置中。这由图4清晰可见。

如果紧接着作用到操纵区段43上的按压力被再次移除,操纵推杆34通过回摆的且作用到支撑面65上的第二弹簧支腿53被移回到未经操纵的位置中,其中,第二弹簧支腿53返回到其未摆出的基础位置中。

第二弹簧支腿53的该未摆出的基础位置适宜地通过布置在基体6处的止挡面66预定。该止挡面66适宜地是第二支腿容纳区段46c的背离第一外表面20的内表面。

优选地,两个弹簧支腿52,53在根据图2的未摆出的基础位置中已至少略微被彼此相对预紧。该预紧由此得出,即,两个弹簧支腿52,53在根据图5可见的应力中性的状态中相比在被插入到弹簧容纳腔46中的状态中被更远地彼此分开。弹簧容纳腔46总的来说具有这样的高度,即,复位弹簧56可仅以相向摆动的且由此相对彼此预紧的弹簧支腿52,53插入到弹簧容纳腔46中。

适宜地,复位弹簧56如此地布置在基体6中,即,两个弹簧支腿52,53中的至少一个且优选每个在未摆出的基础位置中(当操纵推杆34占据未经操纵的位置时)在至少大致垂直于移动轴线36的平面中延伸。这适用于该实施例。

此外有利的是,复位弹簧56的垂直于摆动轴线55伸延的虚拟的主轴线67至少在操纵推杆34的未经操纵的状态中在两个弹簧支腿52,53之间延伸穿过。

支撑面65适宜地是操纵推杆34的操纵区段43的组成部分。有利的是,复位弹簧56参照移动轴线36的轴向在与操纵挺杆34的相同高度上布置在操纵挺杆34的旁边。

复位弹簧56的在该实施例的情形中实现的平躺的布置(在其中弹簧容纳腔46的纵轴线47垂直于移动轴线36延伸)使得在移动轴线36的轴向上基体6的特别小的高度尺寸的维持成为可能。

优选地,弹簧腔46在基体6的径向处在主阀2的阀腔26旁边的区域中延伸。以该方式,复位弹簧56不影响阀装置1的在纵轴线9的轴向上测得的长度尺寸。弹簧容纳腔46和阀腔26于是适宜地在阀装置1的纵向上重叠。

第一弹簧支腿52适宜地相比与操纵推杆34共同作用的第二弹簧支腿53较少地从连接区段54中伸出。以该方式,第一弹簧支腿52可在推杆容纳凹部35之外截止。

支撑槽64的与支撑面65相对而置的且朝向第一外表面20指向的槽侧沿适宜地构成另一支撑面68,操纵推杆34以该另一支撑面在轴向向外指向的方向上支撑在第二弹簧支腿53处。由此,操纵推杆34直接且仅通过作用在其处的第二弹簧支腿53形状配合地被阻止从推杆容纳凹部35中脱出。第二弹簧支腿53的对置于连接区段54的端部区域、尤其其第二长度区段53b于是承担另外上面所提及的固定体45的功能。因此,操纵推杆34在移动轴线36的两个延伸方向上被支撑在第二弹簧支腿53处。

适宜地,弹簧容纳腔46在其对置于推杆容纳凹部35的侧面处具有装配孔69,复位弹簧56在组装阀装置1时可穿过装配孔被插入到弹簧容纳腔46中。装配孔69在组装阀装置1时适宜地通过主阀壳体3的一区段被封闭。由此,复位弹簧56通过主阀壳体3被保持且节省了用于固定复位弹簧56的单独的保持器件。

复位弹簧56作为用于将操纵推杆34固定在推杆容纳凹部35中的固定体45的利用允许了,取消除了复位弹簧56外存在的固定器件。这简化了阀装置1的结构。同样可能的是,通过其它固定器件作为复位弹簧56阻止操纵推杆34从推杆容纳凹部35中脱出。在该情况中可取消支撑槽64的构造且足以,如此阶梯式地设计操纵推杆34,使得操纵推杆具有轴向指向的、充当支撑面65的面。另外的支撑面68然后可取消。

操纵推杆34的移动轴线36适宜地垂直于阀体8的转换运动12的运动方向定向。

目前阐述了,阀体8可如何通过操纵推杆34的按键操纵在需要时临时从第一接通位置转换到第二接通位置中。优选地,手辅助操纵设备33然而此外设计成,使得操纵推杆34在其经操纵的位置中在需要时可被机械可松开地锁定,从而推杆在移除手动加载的操纵力时同样保留在经操纵的位置中。由此,阀体8对于任意长的时间而言可在不利用电气驱动装置7的情形中被保持在第二接通位置中。该实施例的手辅助操纵装置33在这个意义上来设计。

为了使得经操纵的位置的锁定成为可能,操纵区段43且因此操纵推杆34在占据其经操纵的位置时可在允许操纵推杆34的轴向移动的释放位置与阻止该相对于基体6的轴向移动的锁定位置之间扭转。该转动运动(其转动轴线与移动轴线36一致)在附图中通过双箭头以72标明。

所描述的锁定功能适宜地由此成为可能,即,操纵推杆34在其外周缘处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突出的锁定凸缘73,其中,示例地两个这样的锁定凸缘73布置在操纵推杆34的直径上相对的周缘侧处。锁定凸缘73适宜地处在操纵区段43处且优选地轴向处在支撑面65之外。

当操纵推杆34占据释放位置时,每个锁定凸缘73接合到轴向延伸的纵槽74中,该纵槽被设入到推杆容纳凹部35的周围的内周缘面中且平行于移动轴线36延伸。当操纵推杆34实施移动运动31时,如果操纵推杆34处在释放位置中,锁定凸缘73可在相应关联的纵槽74中畅通无阻地顺着滑动。

推杆容纳凹部35在操纵推杆34的经操纵的位置中处在与锁定凸缘73的相同高度上的区域中对于每个锁定凸缘73而言设有壁留空部75,其在靠近于第一外表面20的一侧处被背对第一外表面20的锁定面76限制。如果操纵推杆34被移动到经操纵的位置中,其在转动运动72的情况中可被如此地扭转,使得每个锁定凸缘73接合到壁留空部75中的一个中且由此轴向达到位于相关联的锁定面76之前。以该方式,虽然操纵推杆通过第二弹簧支腿53持续地在未经操纵的位置的方向上被加载以弹簧力,操纵推杆34以其锁定凸缘73在至未经操纵的位置的方向上支撑在基体6处且保持在经操纵的位置中。

为了复位到未经操纵的位置中足够的是,如此地作用到操纵区段43上,使得操纵推杆34被回转且其锁定凸缘73再次处在纵槽74的区域中,从而操纵推杆34不再被锁定且通过复位弹簧56的复位弹簧力被回推到未经操纵的位置中。

为了使得转动运动72变得容易,有利的是,操纵推杆34在轴向向外指向的端面处具有合适的转动操纵区段77。该转动操纵区段77尤其地构造成,其允许放置适合用于引入转矩的工具(例如螺丝刀)。转动操纵区段77可尤其是裂缝。

在该实施例的情形中,两个现存的壁留空部75中的一个直接由弹簧容纳腔46的通口区域48构成,其中,在操纵推杆34的未经操纵的位置中与第二弹簧支腿53共同作用的止挡面66在操纵推杆34的经操纵的位置中承担锁定面76的功能。以该方式节省了构造单独的、仅用于锁定过程的壁留空部。

第二弹簧支腿53适宜地以其第二长度区段53b的平行于连接区段54的纵轴线62延伸的区段接合到支撑槽64中。通过使第二弹簧支腿53以弯回的端部区段53c截止,阻止了,第二弹簧支腿53在摆动运动57的情形中以限制其端面的棱边在弹簧容纳腔46的侧壁处顺着刮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