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生产线的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516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联生产线的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生产线的密封机构,具体涉及一种交联生产线的上下封闭器。



背景技术:

在交联线生产过程中需要穿线,或者是在生产结束后需要对机头进行清理,在机头与交联管之间的过度之间需要有一个可以伸缩的装置,用来连接三层共挤机头和第一节交联管,此装置就是上封闭器。上封闭器与下封闭器一起,使整个管路形成一个封闭系统,使电缆在管路内实现连续硫化和冷却。下封闭器是氮气交联组硫化管下端用于密封的设备,下封闭器具有防止硫化管中的压力随着水沿着电缆边缘排出而降低,保持管道内部压力稳定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硫化管中的上下封闭器采用的封闭方式为一次封闭,存在密封不严、内部压力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联生产线的密封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联生产线的密封机构,包括上封闭器和下封闭器,上封闭器包括护头、连接螺母、连管、接管、过渡管、伸缩管、支架、底座、直线导轨、第一液压缸和封闭管,护头的一端与机头后端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护头的另一端与连管连接,连管与接管连接,接管与过渡管连接,过渡管与伸缩管连接,伸缩管前端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与底座通过直线导轨连接,第一液压缸与支架连接,第一液压缸驱动支架在直线导轨上做直线运动;伸缩管与封闭管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

下封闭器包括集水箱导轨、集水箱、出口冷却管、中间伸缩管、进水管和密封装置,集水箱设置在集水箱导轨上,集水箱下部设有车轮,集水箱与出口冷却管连接,出口冷却管与中间伸缩管连通,中间伸缩管与进水管连通,密封装置设置在中间伸缩管与进水管连接处,密封装置包括第三密封装置和第四密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铜套,伸缩管与封闭管通过铜套连接,铜套套设在伸缩管上,铜套的一端与隔套连接,隔套设置在伸缩管与封闭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聚密封圈、压紧盖和毡圈,铜套的另一端与聚密封圈的一侧连接,聚密封圈的另一侧与压紧盖连接,压紧盖的内壁与毡圈的外壁连接,毡圈套设在伸缩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聚密封圈由三层密封圈聚合而成,密封圈采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上封闭器上还设有预冷管,伸缩管与预冷管连接,预冷管外侧套有夹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密封装置包括法兰、密封垫和钢套,法兰设置在中间伸缩管与进水管的连接处,密封垫安装法兰内部,密封垫为锥形结构,密封垫与进水管之间设有钢套,钢套套设在进水管上,密封垫的中心开有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密封装置包括过渡套和第二液压缸,密封垫与中间伸缩管之间设有过渡套,过渡套套设在中间伸缩管上,过渡套的一端与密封垫连接,过渡套的另一端与连接套连接,连接套套设在中间伸缩管上,连接套与第二液压缸连接,第二液压缸水平设置在进水管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一个托缆机构,托缆机构与进水管的下部管道壁竖直连接,托缆机构设置在密封装置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管、接管、过渡管、伸缩管、出口冷却管、中间伸缩管和进水管为不锈钢无缝钢管。

进一步地,本发明装配后的耐压值为2.5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上下封闭器均采用两道密封装置,弥补了原先设备的漏气、封不严等弊病,对于上封闭器而言,经过两道密封,使伸缩管与封闭管之间不漏气;对于下封闭器而言,采用双密封,在第一道密封漏水量较大时,第二道密封再次进行密封,保证水不会流失太多,进一步保证压力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上封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封闭器的第二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下封闭器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下封闭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下封闭器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交联生产线的密封机构,包括上封闭器10和下封闭器20。

参阅图1所示,上封闭器10包括护头101、连接螺母102、连管103、接管104、过渡管105、伸缩管106、支架107、底座108、直线导轨109、第一液压缸110、封闭管111、铜套112、隔套113、聚密封圈114、压紧盖115、毡圈116和预冷管117,上封闭器的前端口通过护头101与挤出机头后端连接,护头101与挤出机头后端通过连接螺母102连接,护头101为球形结构,其球形结构与机头后端连接处的外球形面接触面积大,封闭效果好。为了防止护头101与机头后端连接处还有缝隙,在护头101前端安装有聚四氟密封环,保证管道内充氮气后护头101与机头后端连接处不漏气。

护头101的另一端与连管103连接,连管103与接管104连接,接管104与过渡管105连接,过渡管105与伸缩管106连接,伸缩管106前端固定设置在支架107上,支架107与底座108通过直线导轨109连接。液压缸110与支架107连接,第一液压缸110驱动支架107在直线导轨109上做直线运动,从而来实现伸缩管106前后移动。直线导轨109保证伸缩管106能够精确的沿直线运动,保证护头101与机头连接的精度,不偏心。伸缩管106的伸缩长度大约为1000mm,保证生产过程中开机需要的距离。上封闭器10的伸缩方式是通过第一液压缸110驱动伸缩管106实现的,其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输出的力可以通过液压缸10进行调节,保证伸缩管106可以直线运动即可,没有必要输出很大的力,这样可以保证护头在与机头对接时受力恰当,机头不至于发生形变,起到防止过载的作用。

伸缩管106与封闭管111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第一密封装置包括铜套112,伸缩管106与封闭管111通过铜套112连接,铜套112套设在伸缩管106上,铜套112的一端与隔套113连接,隔套113设置在伸缩管106与封闭管111之间。参阅图2所示,第二密封装置包括聚密封圈114、压紧盖115和毡圈116,铜套112的另一端与聚密封圈114的一侧连接,聚密封圈114采用三层密封圈聚合而成,密封圈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密封圈114的另一侧与压紧盖115连接,压紧盖115的内壁与毡圈116的外壁连接,毡圈116套设在伸缩管106上,通过压紧盖115的顶紧和加热使聚密封圈114发生变形,将伸缩管106与封闭管111之间的空隙进行二次密封。经过两道密封装置,伸缩管106与封闭管111之间不漏气。

伸缩管106与预冷管117连接,预冷管117外侧套有夹层118,夹层118中通有冷却水循环,可以起到将预冷管处的温度进行适当降低的作用。电缆经过机头之后,进入交联管之前适当降低一点温度,可以使电缆表面稍微冷却一下,降低电缆的偏心度,特别是在做大规格的电缆时效果比较好。

参阅图3所示,下封闭器20包括集水箱导轨201、集水箱202、连接块203、盖板204、出口冷却管205、中间伸缩管206、进水管207、连接轴208和密封装置,集水箱202设置在集水箱导轨201上,集水箱201下部设有车轮,集水箱201在集水箱导轨201上滚动,可以解决管路的热胀冷缩问题。集水箱202与出口冷却管205通过连接块203连接,盖板204设置在集水箱202与出口冷却管205连接处,出口冷却管205与中间伸缩管206连通,中间伸缩管206通过连接轴208与进水管207连通,连接轴208的一端与中间伸缩管206的外壁轴连接,连接轴208的另一端与进水管207的外壁螺纹连接。

参阅图4与图5所示,密封装置设置在中间伸缩管206与进水管207连接处。密封装置包括第三密封装置和第四密封装置,第三密封装置包括法兰209、密封垫210、钢套211,法兰209设置在中间伸缩管206与进水管207的连接处,密封垫210安装法兰209内部,密封垫210为锥形结构,密封垫210采用橡胶制成。密封垫210与进水管207之间设有钢套211,钢套211套设在进水管207上。密封垫210的中心开有孔212,电缆从孔212穿过,中间伸缩管206将密封垫210外缘两侧压紧在法兰209和钢套211上,保证水不会沿着密封垫210外边缘流出。第四密封装置包括过渡套213和第二液压缸214,密封垫210与中间伸缩管206之间设有过渡套213,过渡套213套设在中间伸缩管206上,过渡套213的一端与密封垫210连接,过渡套213的另一端与连接套215连接,连接套215套设在中间伸缩管206上,连接套215与第二液压缸214连接,第二液压缸214水平设置在进水管207的外部。第二液压缸214驱动连接套215左右移动,连接套215带动中间伸缩管206左右移动,中间伸缩管206带动过渡套213左右移动。当第二液压缸214回缩时,中间伸缩管206将过渡套213压在密封垫210上,密封垫210产生形变,由于密封垫210是锥形结构,中间的孔212由于形变而缩小,紧密包裹在电缆四周,防止有过多的水因为电缆的移动而被带出,保证管道内的压力相对稳定。采用第二液压缸214可以调节压紧压力,保证中间伸缩管206在管道有压力时可以自由伸缩,可以防止压力过大将零部件压坏。

进水管207上还设有一个托缆机构216,托缆机构216与进水管207的下部管道壁竖直连接,托缆机构216设置在密封装置的一端,当电缆从进水管207穿过,通过托缆机构216时,托缆机构216将电缆托举到进水管207的中心位置,保证电缆在进入密封垫210时准确穿过密封垫210中心的孔212。托缆结构216保证电缆进入密封垫时与密封垫210的中心孔212同心,这样电缆与橡胶垫中心的孔212接触均匀,降低了单磨密封垫210一边的现象。

本发明中的连管103、接管104、过渡管105、伸缩管106、出口冷却管205、中间伸缩管206和进水管207均为不锈钢无缝钢管。

本发明采用的上封闭器和下封闭器的密封装置有两道,上封闭器经过两道密封,伸缩管与封闭管之间不漏气。下封闭器两道密封装置主要为了防止在第一道密封装置漏水量较大时,第二道密封装置再次进行密封,保证水不会流失太多。

本发明装配后的耐压值为2.5MPa。

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