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灰润滑作用的复合滚轮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2913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灰润滑作用的复合滚轮轴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除灰润滑作用的复合滚轮轴承。



背景技术:

复合滚轮轴承应用于叉车门架、移动搬运系统及升降系统等设备,复合滚轮轴承又称组合滚轮轴承,是由径向和轴向两个轴承组合安装而成,简化了结构,有效的节省安装空间,方便使用,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复合滚轮轴承采用焊接方式,使轴承成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灰尘,易磨损,尤其是在长期缺少润滑油,导致部分配件磨损严重,引起零件整体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灰润滑作用的复合滚轮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灰润滑作用的复合滚轮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包括内圈支架,所述内圈支架的外侧通过圆柱滚子连接有外圈,且所述外圈与内圈支架的空隙处设置有防尘盖,所述内圈支架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圈支架的内部安装有内轴承,所述内轴承包括轴杆,所述轴杆的沿边设置有卡槽,所述轴杆的最外侧连接有内轴承外圈,所述内轴承外圈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内轴承外圈的中心设置有第一润油孔,所述轴杆的内腔中部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两侧均连接有加注口,所述油箱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润油孔。

优选的,所述轴杆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内腔安装有滚动圆柱滚子。

优选的,所述刮板沿第一润油孔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刮板的表面涂覆有防护漆层,且所述刮板的底部连接有毛刷。

优选的,所述内轴承的直径大于外圈直径1-1.5c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具有除灰润滑作用的复合滚轮轴承,通过在轴杆上开设有卡槽,使轴杆与内圈支架扣合连接,增加整体的稳定性,易于更换,同时在轴杆内部设置有油箱,将润滑油提前注入到油箱内,通过第二润油孔对内轴承进行润滑,通过第一润油孔对由外圈组成的轴承进行润油,同时通过在外圈表面连接的刮板对轴承表面进行清理,该装置拆装简单,配件可替换性强,方便维护,时时润滑,旋转清理表面灰尘,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轴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本体、2内轴承、3安装孔、4防尘盖、5外圈、6内圈支架、7内轴承外圈、8轴杆、9刮板、10第一润油孔、11卡槽、12加注口、13第二润油孔、14油箱、1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除灰润滑作用的复合滚轮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所述轴承本体1包括内圈支架6,所述内圈支架6的外侧通过圆柱滚子连接有外圈5,且所述外圈5与内圈支架6的空隙处设置有防尘盖4,所述内圈支架6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内圈支架6的内部安装有内轴承2,所述内轴承2包括轴杆8,所述轴杆8的沿边设置有卡槽11,所述轴杆8的最外侧连接有内轴承外圈7,所述内轴承外圈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刮板9,所述内轴承外圈7的中心设置有第一润油孔10,所述轴杆8的内腔中部安装有油箱14,所述油箱14的两侧均连接有加注口12,所述油箱14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润油孔13。

进一步的,所述轴杆8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15,且所述限位槽15的内腔安装有滚动圆柱滚子,将轴承本体1分为径向和轴向两个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9沿第一润油孔10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刮板9的表面涂覆有防护漆层,且所述刮板9的底部连接有毛刷,增加清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内轴承2的直径大于外圈5直径1-1.5cm,方便内轴承2与其他元件相互连接。

工作原理:轴承本体1中由外圈5组成的主滚轮轴承,主要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和冲击负荷,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性、耐磨性及抗腐蚀性,在运转的过程中,外圈5固定连接刮板9,通过刮板9将灰尘去除,通过内轴承2作为侧滚轮主要承受水平方向载荷,油箱14内部的润滑油对主滚轮轴承与侧滚轮轴承内部的滚子进行时时润滑,保持内部的润滑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滚子由于缺少润滑油导致的,磨损报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