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轻体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24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新型轻体支承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承结构,尤其是一种新型轻体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结构材料主要以钢材、木材为主,但钢材的质量大、运输不方便,施工过程中需要大型装备辅助进行,而木材的使用寿命短、再生时间长、力学性能差等弱点在一些建筑场合也逐渐被淘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进行伸缩,且在聚氨酯材料固化后,从而实现支承效果,通过防腐层与外防护层使管体a与管体b具有防腐性能、抗冲击性与绝缘性能的新型轻体支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轻体支承结构,包括由管体a(1)与管体b(2)所构成的伸缩管体,在所述管体a(1)与所述管体b(2)中填充有固化后所形成的聚氨酯材料体(4);

在所述管体a(1)与所述管体b(2)的外壁面上还覆盖有防护层(5),所述防护层(5)由防腐层(51)、与覆盖在其外侧的外防护层(52)构成。

上述的新型轻体支承结构,其中,在所述管体a(1)与所述管体b(2)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套设在所述管体a(1)的外壁面上,所述密封圈(3)的外壁面与所述管体b(2)的内壁面相接触。

上述的新型轻体支承结构,其中,在所述管体a(1)与所述管体b(2)的外壁面上设有用于向其内部注入液体状聚氨酯材料的注液孔(7)。

上述的新型轻体支承结构,其中,在所述管体a(1)与所述管体b(2)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均是扣合有端盖(6)。

上述的新型轻体支承结构,其中,所述管体a(1)与所述管体b(2)的形状相同。

上述的新型轻体支承结构,其中,所述防腐层(51)覆盖在所述管体a(1)与所述管体b(2)的外壁面上,所述防腐层(51)为氟树脂防腐涂层。

上述的新型轻体支承结构,其中,所述外防护层(52)为改性环氧树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将管体a与管体b伸缩至所需长度,其内部的聚氨酯材料固化后,从而实现支承效果;

通过防腐层与外防护层使管体a与管体b在具有防腐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与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管体a与管体b未扣合端盖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层的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管体a;2-管体b;3-密封圈;4-聚氨酯材料体;5-防护层;51-防腐层;52-外防护层;6-端盖;7-注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管体a1与管体b2所构成的伸缩管体。其中,在管体a1与管体b2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3,密封圈3套设在管体a1的外壁面上,密封圈3的外壁面与管体b2的内壁面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的数量为上下排列的两个。

管体a1与管体b2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体、长方体或圆锥体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管体a1与管体b2的形状相同,其形状均是圆柱体结构。

管体a1与管体b2可采用钢材、铝材、铜材、铁材、ABS材料、PVC材料、聚乙烯材料或聚丙烯材料制成。

在管体a1与管体b2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均是扣合有端盖6。

其中,管体a的底部贯穿于设置在管体b顶部端面的端盖后,以延伸至管体b的内部。

在管体a1与管体b2中填充有固化后所形成的聚氨酯材料体4。聚氨酯材料体为液体状的聚氨酯材料,其成型密度在100~1000kg/m3

在管体a1与管体b2的外壁面上设有用于向其内部注入液体状聚氨酯材料的注液孔7。在注液孔7上还装配有用于将注液孔封堵上的盖体(图中未示出)。

另外,在管体a1与管体b2的外壁面上还覆盖有防护层5,防护层5由防腐层51、与覆盖在其外侧的外防护层52构成。

其中,防腐层51覆盖在管体a1与管体b2的外壁面上,防腐层51为氟树脂防腐涂层,外防护层52为改性环氧树脂层。

通过防腐层与外防护层使管体a与管体b在具有防腐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与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管体a与管体b伸长或压缩至所需要的长度;然后,在将端盖分别扣合在管体a与管体b的顶部端面与底端端面后,通过注液孔向管体a与管体b中注入液体状的聚氨酯材料,并在注满后,对其进行封堵;最后,放置2小时后即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