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2371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生产线的众多设备相互连接,当需要对某个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部件时往往需要切断总动力源,浪费时间同时还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改进。通过离合器可以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切断动力源,离合器主要的功能是实现动力的分离和结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就能够控制旋转和停止旋转切换的旋转离合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离合装置,该旋转离合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的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升降件和升降控制装置,升降件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横杆,传动轴外表面套设有从动轴,从动轴设有贯穿其侧面的凹槽,横杆贯穿从动轴侧面的凹槽,从动轴外表面套设有主动轴套,主动轴套上设有与横杆卡合的卡槽,升降控制装置与升降件连接,支架上设有限位柱,升降件通过限位柱与支架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旋转离合装置还包括急停控制装置,急停控制装置包括摩擦件和用于控制摩擦件的停止限位装置,摩擦件固定于从动轴或传动轴上,停止限位装置与支架固定连接。由此,还可以具有在横杆和卡槽分离后通过急停控制装置控制摩擦件迫使从动轴快速停止旋转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横杆贯穿传动轴,横杆外套设有横杆保护套,横杆保护套与横杆间设有轴承,横杆上设有限位片,限位片设于横杆保护套的两端。由此,还可以具有通过横杆的旋转减小横杆和卡槽在结合或者分离时所产生阻力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卡槽沿主动轴套旋转方向的一侧边为一斜坡状。由此,还可以具有通过横杆沿着卡槽的斜坡迅速滑落至卡槽内,从而方便横杆与卡槽卡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动轴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离合装置,该旋转离合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的支架2,支架2是中空的,支架2和底座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表面安装一升降件4,升降件4设置两个通孔421、411,限位柱41穿过通孔411固定在支架2上,限位柱42穿过通孔421固定在支架2上,升降控制装置3为两个对称安装在支架2上的气缸31、32,两气缸的活塞杆311、321分别穿过相应的通孔21、22,并于升降件4固定连接,传动轴5与升降件4通过轴承连接,在传动轴5上设有横杆51,传动轴5的外表面套设有从动轴6,从动轴6设有贯穿其侧面的凹槽61,在传动轴5上安装有横杆51,横杆51贯穿从动轴6侧面的凹槽61,凹槽61为U形,从动轴6外表面套设有主动轴套7,从动轴6和主动轴套7通过顶丝连接,主动轴套7上设有与横杆51卡合的卡槽71,主动轴套7的动力可以由电机或者其他动力装置提供。当横杆51与卡槽71卡合时,主动轴套7旋转后通过横杆51带动传动轴5旋转,由于横杆51是贯穿凹槽61与传动轴5连接,在传动轴5旋转时从动轴6也会一起旋转,当不需要从动轴6旋转的时候,启动升降控制装置3,两气缸的活塞杆311、321将升降件4往上推升,升降件4带动传动轴5往上移动,此时横杆51与卡槽71分离,从动轴6就会停止旋转,其中卡槽71沿主动轴套旋转方向的一侧边711为一斜坡状,可以使得横杆能够沿着卡槽的斜坡迅速滑落至卡槽内。

急停控制装置8包括摩擦件81和用于控制摩擦件81的停止限位装置82,停止限位装置82为两个对称安装在支架2上的气缸821、822,两气缸的活塞杆8211、8221分别穿过相应的通孔23、24,摩擦件81固定安装在从动轴6上,应当注意的是摩擦件81与两气缸的活塞杆8211、8221要在同一平面上;当然,摩擦件81也可以固定安装在传动轴5上,此时应当注意的是在横杆51与卡槽71分离后,摩擦件81与两气缸的活塞杆8211、8221要在同一平面上。在横杆51与卡槽71分离后,启动停止限位装置82,活塞杆8211、8221分别压住摩擦件81,迫使从动轴6或传动轴5立刻停止旋转。

横杆51贯穿传动轴5,在横杆51外套设有横杆保护套54,横杆保护套54能够减少横杆51和传动轴5摩擦,横杆保护套54与横杆51间设有轴承52,这样使得横杆51可以旋转,减小横杆51和卡槽71结合或分离时产生的阻力,横杆51上设有限位片53,限位片53设于横杆保护套54的两端,限位片53和横杆保护套54通过卡簧连接,从而可以防止横杆横向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