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386阅读:1639来源:国知局
汽车减震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底盘悬挂系统上都有通过减震部件来连接各零件之间,而减震支架就是减震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固定发动机时,发动机底部必须安装有减震支架与底盘连接,发动机的震动通过减震支架来缓冲和降噪,而现有的减震支架橡胶部位结构设计不合理,减震的缓冲空间小,减震降噪的效果差,以及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降噪效果好以及寿命长的汽车减震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支架,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管孔,所述固定座的周面上设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固定座的管孔内安装有外周面与其相匹配的橡胶块,所述的橡胶块内浇注连接有衬套,所述的橡胶块内设有减震块,所述的减震块中设置所述的衬套,所述的橡胶块具有内壁,所述减震块的上下两端与橡胶块的内壁之间形成缓冲空间,所述减震块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橡胶块的内壁相连,所述的减震块的上端凸设有弧形的抵接面,所述橡胶块内壁上设有与该地接面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减震块的下端设有凹陷的弧形槽,所述的橡胶块上设有与该弧形槽相适配的弧形凸壁。

位于所述衬套左右两侧的减震块上内嵌有弧形的金属块,该金属块的上下两端延伸至所述缓冲空间内,所述金属块的左右两侧从所述减震块的端部越出。

所述的缓冲空间的内壁上设有缓冲片,该缓冲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块和所述橡胶块的内壁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固定座和固定座上的连接座一同安装在底盘或者不活动部位上,衬套与活动件连接,活动件产生的振动会之间传导至橡胶块上,由于衬套设置在减震块中,减震块上的抵接面和凹槽与橡胶块的内壁之间形成缓冲空间,并对振动起到缓冲和减震的效果,而减震块上内嵌有弧形的金属块和缓冲空间的内壁上设有缓冲片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和使用寿命,从而达到减震降噪效果好以及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橡胶块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橡胶块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支架,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上设有管孔11,固定座1的周面上设有连接座2,连接座2上设有螺纹连接孔,固定座1的管孔11内安装有外周面与其相匹配的橡胶块3,橡胶块3内浇注连接有衬套5,橡胶块3内设有减震块4,减震块4中设置衬套5,橡胶块3具有内壁31,减震块4的上下两端与橡胶块3的内壁31之间形成缓冲空间6,减震块4的左右两侧与橡胶块3的内壁31相连,减震块4的上端凸设有弧形的抵接面41,橡胶块3内壁31上设有与该地接面相适配的凹槽32,减震块4的下端设有凹陷的弧形槽42,橡胶块3上设有与该弧形槽42相适配的弧形凸壁33。当汽车振动比较强烈时,减震块4会压缩缓冲空间6,使减震块4的上端的抵接面41与橡胶块3内壁31上的凹槽32相接触,或者减震块4下端的弧形槽42与橡胶块3上的弧形凸壁33相接触,这样可有效起到缓冲和降噪的作用。

具体如图2、图4所示,位于衬套5左右两侧的减震块4上内嵌有弧形的金属块7,该金属块7的上下两端延伸至缓冲空间6内,金属块7的左右两侧从减震块4的端部越出。通过这样的金属块7使得减震块4的结构更加合理可靠,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如图2、图5所示,缓冲空间6的内壁31上设有缓冲片8,该缓冲片8的两端分别与减震块4和橡胶块3的内壁31接触。这样可通过缓冲片8进一步起到缓冲和降噪的作用,同时提高橡胶块3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中,固定座1和固定座1上的连接座2一同安装在底盘或者不活动部位上,衬套5与活动件连接,活动件产生的振动会之间传导至橡胶块3上,由于衬套5设置在减震块4中,减震块4上的抵接面41和凹槽32与橡胶块3的内壁31之间形成缓冲空间6,并对振动起到缓冲和减震的效果,而减震块4上内嵌有弧形的金属块7和缓冲空间6的内壁31上设有缓冲片8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和使用寿命,从而达到减震降噪效果好以及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