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安装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768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部件安装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例如车辆座椅等车辆安装部件安装于车体面板等被安装部的部件安装件。



背景技术:

例如,在将车辆座椅等车辆安装部件安装于车体面板等被安装部时,使用安装件。即,将从车辆座椅下方延伸设置的卡止部插入于安装件并卡止于卡止部,并且将该安装件插入固定于车体面板的安装孔,由此经由安装件而将车辆座椅安装于车体面板。

作为当前的这种安装件,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车辆用座椅的固定装置,该车辆用座椅的固定装置具有:装置主体块体(下面,称为“主体”),其安装于车体,车辆用座椅的“u”字状的卡止件插入于该主体;以及锁止杆(下面,称为“杆”),其以能够在与卡止件的插入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进行滑动位移的方式组装于主体,插入于“u”字状卡止件的框部内而限制卡止件从主体脱离,在主体与杆之间设置有对杆的脱离方向上的滑动位移进行限制的第1凸起部和第1凹部。

在主体外周,一体形成有楔状的夹持爪,并且延伸设置有下部凸缘,如果将该主体插入于地板的安装孔,则夹持爪与该安装孔的里侧周缘卡合,凸缘部与该安装孔的外侧周缘抵接,由此将主体安装于地板。另外,上述杆具有杆部以及一对弹簧部,杆部被弹簧部朝向主体内进行预紧,该杆部进入卡止件内而进行止脱。而且,在想要将座椅从地板拆下的情况下,克服弹簧部的预紧力而对杆进行拉动,使杆部从卡止件脱离,维持该状态、且使座椅向上方升起,由此能够将座椅从地板拆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138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固定装置由主体和杆这2个部件构成,因此存在部件数量较多而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主体的楔状的夹持爪与安装孔的里侧周缘卡合、且下部凸缘与安装孔的外侧周缘抵接,因此基本上未形成为能够将主体从安装孔拆下的构造。因此,在将座椅从地板拆下后的状态下,主体保持卡止于安装孔的状态不变,难以将主体从安装孔拆下。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件安装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且能够容易地从被安装部拆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卡止于具有卡止部的车辆安装部件的所述卡止部,并且插入固定于在车体设置的被安装部的安装孔,用于将所述车辆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所述部件安装件的特征在于,具有:收容部,其具有能够供所述卡止部插通的开口部,并且形成为具有相对配置的壁部、以及与该壁部的相对方向相交叉地配置的至少一对侧壁部的框状,该收容部对所述车辆安装部件的卡止部进行收容,且插入于所述安装孔;卡止片,其在所述收容部的壁部延伸设置,卡止于在所述收容部收容的所述卡止部;以及一对弹性卡合片,它们分别在所述收容部的一对侧壁部以能够挠曲的方式延伸设置,各弹性卡合片具有:卡合爪,其与所述安装孔的里侧周缘卡合;以及操作把手,其在该卡合爪与所述安装孔的里侧周缘卡合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并且使所述弹性卡合片向收容部内侧挠曲而能够将所述卡合爪和所述安装孔的里侧周缘的卡合解除。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中,优选地,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所述一对弹性卡合片从所述一对侧壁部向外侧伸出,在朝向所述收容部的内侧挠曲时,与所述侧壁部、或者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所述车辆安装部件的卡止部抵接而限制了其挠曲。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中,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所述收容部的侧壁部具有:一对外侧框状部,它们设置有所述弹性卡合片;以及一对内侧壁部,它们相对于该一对外侧框状部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于内侧,在使所述弹性卡合片向内侧挠曲时,与所述内侧壁部抵接而限制了该弹性卡合片的挠曲。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中,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所述操作把手在所述弹性卡合片的卡合爪与所述安装孔的里侧周缘卡合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周缘设置规定间隙而配置。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中,优选地,所述操作把手的操作时的把持面,形成为朝向从所述卡合爪离开的方向而扩径的倾斜面。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中,优选地,还具有将所述卡止片和所述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解除的卡止解除单元,该卡止解除单元由工具插通孔构成,该工具插通孔在所述收容部的与设置有所述卡止片的壁部相对的壁部形成,且能够使工具的前端部插通。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中,优选地,还具有将所述卡止片和所述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解除的卡止解除单元,该卡止解除单元由槽部构成,该槽部在所述收容部的设置有所述卡止片的壁部形成,且能够将工具的前端部卡止。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中,优选地,所述一对弹性卡合片分别从所述收容部的侧壁部的朝所述安装孔插入的插入方向前端侧,朝向该插入方向基端侧倾斜地向外侧延伸设置。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中,优选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所述收容部的侧壁部的所述弹性卡合片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肋,各肋具有朝向朝所述安装孔插入的插入方向前端侧而形成为尖头锥状的部分,在所述收容部插入于所述安装孔且所述一对弹性卡合片的卡合爪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的里侧周缘卡合的状态下,当偏心载荷在使得一个所述弹性卡合片向内侧挠曲的方向上作用于所述收容部时,在从所述安装孔的里侧周缘将另一个弹性卡合片的卡合解除之前,一个弹性片卡合片侧的所述肋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抵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想要将部件安装件从被安装部拆下的情况下,对操作部而使弹性卡合片向内侧挠曲,由此能够将卡合爪和安装孔的里侧周缘的卡合解除,因此能够将部件安装件从被安装部拆下。另外,具有卡止于卡止部的卡止片、以及与安装孔卡合的卡合爪的弹性卡合片以从收容部伸出的方式而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且是表示利用该部件安装件将车辆安装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时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2是该部件安装件的斜视图。

图3是该部件安装件的、从与图2不同的方向观察的斜视图。

图4是该部件安装件的剖面斜视图。

图5是该部件安装件的横向剖面图。

图6是表示利用该部件安装件并经由卡止部而将车辆安装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7表示利用该部件安装件并经由卡止部而将车辆安装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的状态,且是从与图6不同的方向观察的剖面说明图。

图8是要从将车辆安装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的状态对卡止部进行拉动而使其脱离的情况下的剖面说明图。

图9是表示针对每个部件安装件而从被安装部的安装孔将车辆安装部件拆下后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10表示将该部件安装件从车辆安装部件的卡止部拆下后的状态,图10(a)是通过工具插通孔而使工具前端部与卡止片抵接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b)是利用工具使卡止片挠曲变形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c)是将卡止片和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解除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2是该部件安装件的纵向剖面图。

图13表示将该部件安装件从车辆安装部件的卡止部拆下后的状态,图13(a)是使工具前端部卡止于槽部的说明图,图13(b)是利用工具使卡止片挠曲变形、且将卡止片和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解除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15是该部件安装件的主视图。

图16是该部件安装件的侧视图。

图17是该部件安装件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该部件安装件的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针对该部件安装件的、与图17不同的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利用该部件安装件并经由卡止部而将车辆安装部件安装于被安装部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21(a)是将该部件安装件安装于安装孔的状态的横向剖面图,图21(b)是从图21(a)的状态起作用有横向载荷的状态的横向剖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6及图7所示,该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件10(下面,简称为“安装件10”)卡止于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并且插入固定于在车体设置的被安装部5的安装孔7,由此将车辆安装部件1安装于被安装部5。作为该实施方式的车辆安装部件1,是车辆的后排座椅,将剖面为圆形的线材折弯为“u”字状而成的“u”字钩状的卡止部3,从该车辆安装部件1的下方延伸设置。但是,作为车辆安装部件,只要具有卡止部即可,并不特别限定。另外,卡止部3的形状也并不特别限定。并且,作为被安装部5,例如能举出车体面板、车体框架等,但对此也并不特别限定。此外,设置于被安装部5的安装孔7形成为长孔状。

如图2、图4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安装件10具有收容部20,该收容部20具有适合于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的长条状的开口部21、且形成为由多个壁部包围的框状,对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进行收容,并且插入于安装孔7。另外,朝向斜上方逐渐扩大的引导部23从该收容部20的开口部21的上方周缘部延伸设置,容易将所述卡止部3收容于收容部20内。并且,与安装孔7的外侧周缘抵接的一对凸缘部25、25,从作为收容部20的向安装孔7插入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附近的部分的、沿着开口部21的长度方向的壁部延伸设置。

另外,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收容部20由如下部件构成:内侧框状部30,其形成为设置有所述开口部21的框状,并且将卡止部3收容于其内部;以及外侧框状部50,其相对于上述内侧框状部30的至少所述开口部21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内侧壁部33、33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此外,本发明中的“收容部”,只要形成为具有相对配置的壁部、以及与该壁部的相对方向相交叉地配置的至少一对侧壁的框状即可,也可以不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设置内侧框状部、外侧框状部(利用图14~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此进行说明)。

首先,对内侧框状部30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该内侧框状部30形成为由如下部件构成的框状:前后一对壁部31、32,它们沿着开口部2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相对配置,并且配置有所述凸缘部25;以及左右一对内侧壁部33、33,它们配置为与上述一对壁部31、32的相对方向相交叉(这里为与开口部21的长度方向相交叉),并且形成为将所述一对壁部31、32的两端彼此连结的近似带有圆弧的圆弧状曲面。此外,这一对内侧壁部33、33相对于后述的一对外侧壁部51、51而隔开规定间隔配置于内侧(参照图5)。

另外,如图3及图6所示,在内侧框状部30的向安装孔7插入的插入方向的前端侧、即由所述壁部31、32以及内侧壁部33、33包围的前端侧开口配置有底壁34,该底壁34在中央设置有贯穿孔34a,成为对收容于内侧框状部30内的卡止部3进行阻挡的部分。

如图4及图6所示,与收容于内侧框状部30的所述卡止部3卡止的卡止片37从所述壁部31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壁部3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在比所述凸缘部25更靠近开口部21的位置、且与该凸缘部25相邻的位置,使卡止片37形成为能够经由形成为近似“コ”字状的狭缝35而挠曲。

如图4、图6及图7所示,该卡止片37由如下部件构成:能够挠曲的带状片38,其一端部固定于壁部31的开口部21侧,经由狭缝35而沿壁部31的轴向延伸;以及卡止爪39,其从上述带状片38的前端侧朝向收容部内侧成直角地凸出,插入至所述卡止部3的弯曲部3a的内侧并卡止于该卡止部3,该卡止片37的剖面形成为近似“l”字状。

另外,如图6所示,在该卡止爪39的前端侧、且在所述开口部21侧,形成有随着趋向从开口部21离开的方向而凸出高度逐渐升高的锥面39a,如图10(a)所示,该锥面39a是在利用工具9的前端部9a对卡止片37进行按压时,容易从卡止部3的弯曲部3a脱离而容易将卡止解除的部分(参照图10(b))。并且,在卡止爪39的前端侧、且在所述开口部21的相反侧,形成有趋向从开口部21离开的方向而凸出高度逐渐升高的倒锥面39b,该倒锥面39b成为卡止于卡止部3的部分(参照图6)。

另外,如图4及图6所示,在所述带状片38和卡止爪39的收容部侧的内表面、且在其宽度方向两侧,凸出设置有形成为三角板状的一对肋41、41,在这一对肋之间设置有凹部43。在卡止部3收容于内侧框状部30内时,所述一对肋41、41被按压于卡止部3而使卡止片37挠曲,并且实现了对卡止片37的加强。另一方面,所述凹部43插入配置有用于将卡止部3和卡止片37的卡止解除的工具9的前端部9a(参照图10),并且实现了对该前端部9a的错位的防止。

另一方面,如图4及图6所示,在与设置有卡止片37的壁部31相对的壁部32,形成有能够使工具9的前端部9a插通的工具插通孔4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壁部32的宽度方向中央、且在所述卡止片37的比卡止爪39靠近开口部21的位置,形成有与内侧框状部30内连通的矩形孔状的工具插通孔45。如图10(a)、图10(b)所示,工具9的前端部9a插通于该工具插通孔45,插入配置于卡止片37的内表面侧的所述凹部43,通过工具9的压入而使得卡止片37向收容部外侧挠曲,由此将卡止爪39和卡止部3的卡止状态解除。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工具插通孔45构成本发明中的“卡止解除单元”。

下面,对外侧框状部50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外侧框状部50形成为由如下部件构成的剖面近似为“コ”字形的框状:外侧壁部51,其相对于所述内侧框状部30的内侧壁部33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于外侧;以及一对壁部53、53,它们从各外侧壁部51的两侧部相互平行地伸出,在所述内侧框状部30的壁部31、32的外侧相对地配置。而且,一对外侧框状部50、50形成为如下双重壁构造,即,以将内侧框状部30的长度方向两侧部的外侧包围的方式分别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相对于内侧框状部30的一对内侧壁部33、33,隔开规定间隔而在外侧配置有一对外侧壁部51、51。

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一对外侧框状部50、50向安装孔7插入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彼此由前端壁部55连结而形成为一体化。并且,如图3~图5所示,各外侧框状部50的两壁部53、53以及所述前端壁部55经由连结壁57而与内侧框状部30的壁部31、32连结,在内侧框状部30的长度方向两侧部的外侧配置有一对外侧框状部50、50。这样,相对于内侧框状部30而配置外侧框状部50,由此能够使得内侧框状部30的壁部31、3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露出,能够使工具9的前端部9a从收容部外侧插通于壁部32的工具插通孔45(参照图2及图3)。此外,各外侧框状部50的外侧壁部51比壁部53更向前端侧延伸,并且该外侧框状部50的壁部53的前端部以及所述前端壁部55的外表面形成为锥状,提高了收容部20向安装孔7的插入性(参照图2及图3)。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外侧框状部50形成为如下构造,即,剖面形成为“コ”字框状,仅将内侧框状部30的长度方向两侧部覆盖,但并不限定于该构造。例如,作为使得外侧框状部将内侧框状部30的整周包围的框状,可以将收容部20整体设为双重框构造。此外,可以不配置外侧框状部50,而是相对于内侧框状部30的一对内侧壁部33、33而隔开规定间隔地在外侧仅设置一对外侧壁部51、5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框状部30的一对内侧壁部33,33、以及外侧框状部50的一对外侧壁部51、51构成本发明中的“一对侧壁部”。

而且,在一对外侧框状部50、50的、配置于内侧框状部30的一对内侧壁部33、33的外侧的外侧壁部51、51,分别延伸设置有能够挠曲的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

如图2及图3所示,各弹性卡合片60具有能够挠曲的带状片63,该带状片63的自由端侧经由形成为近似“コ”字状的狭缝61而配置于开口部21侧,固定端侧配置于收容部20的前端侧。

而且,如图2、图3及图7所示,在该带状片63的比所述凸缘部25更靠收容部20前端侧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有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卡合的卡合爪65。此外,在卡合爪65的外表面形成有随着趋向收容部前端侧而高度逐渐降低的锥面65a,提高了向安装孔7的插入性。

另外,如图2、图3及图7所示,在所述带状片63的自由端侧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有操作把手67,该操作把手67配置于安装孔7的外侧,并且使弹性卡合片60朝向收容部内侧挠曲,能够将卡合爪65和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的卡合解除。该操作把手67配置于安装孔7的外侧,能够由操作者把持而对弹性卡合片60进行操作,但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把手67以如下方式构成,即,特别是在所述卡合爪65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卡合而将安装件10固定于安装孔7的状态下,配置为相对于安装孔7的外侧周缘而设置规定间隙c(参照图7)。

上述的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从一对侧壁部(这里为外侧壁部51、51)向外侧伸出,在朝向收容部20的内侧挠曲时,与该侧壁部抵接而限制了其挠曲。此外,一对弹性卡合片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与收容于收容部的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抵接而限制了其挠曲(利用图22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此进行说明)。另外,在使弹性卡合片与侧壁部抵接的情况下,在侧壁部不设置供弹性卡合片进入的开口部,在使弹性卡合片与收容于收容部的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抵接的情况下,在侧壁部设置供弹性卡合片进入的开口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操作把手67的外表面即把持面69进行把持,如图8所示,在使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朝向收容部内侧以最大限度挠曲时,与内侧框状部30的一对内侧壁部33、33抵接而限制了上述弹性卡合片60、60的挠曲。并且,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把手67的操作时的把持面69形成为朝向从卡合爪65离开的方向逐渐扩径的倾斜面,如图8所示,即使在使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以最大限度挠曲而使得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与内侧框状部30的一对内侧壁部33、33抵接的情况下,也使得该把持面69、69构成为相互大致平行(参照图8)、或者形成为随着趋向从卡合爪65离开的方向而逐渐扩径的倾斜状(参照图8中的双点划线)。

下面,对由上述构造构成的安装件10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在使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与安装件10的收容部20的开口部21的长度方向的朝向匹配之后,为了将该卡止部3收容于内侧框状部30内而将其压入。于是,卡止部3被引导部23部引导且通过开口部21而进入内侧框状部30内,并且该卡止部3对卡止片37的内表面侧的肋41、41进行按压,使得卡止片37朝向收容部外侧挠曲。然后,如果卡止部3经由锥面39a而越过卡止爪39,则卡止片37进行弹性复原,卡止爪39进入卡止部3的弯曲部3a的内侧,因此卡止部3卡止于卡止爪39的倒锥面39b,能够以止脱的状态将安装件10安装于卡止部3(参照图6及图7)。

接下来,使安装件10的收容部20的长度方向的朝向与被安装部5的长孔状的安装孔7匹配而将其从安装孔7的外侧插入。于是,外侧框状部50、50的前端部插入于安装孔7,并且经由锥面65a而将卡合爪65按压于安装孔7的内周,使得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朝向收容部内侧挠曲,如果卡合爪65到达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则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分别进行弹性复原,该卡合爪65、65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卡合,并且一对凸缘部25、25与安装孔7的外侧周缘抵接,使得安装件10固定于安装孔7,其结果,能够经由安装件10而将车辆安装部件1安装于被安装部5(参照图7)。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在使安装件10卡止于卡止部3之后,使安装件10插通固定于被安装部5的安装孔7,但并不特别限定,也可以预先将安装件10插通固定于被安装部5的安装孔7,然后将卡止部3收容于安装件10的内侧框状部30内,由此使安装件10卡止于卡止部3。

而且,在出于修理、维护、更换等理由而要将车辆安装部件1从被安装部5拆下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对操作把手67、67的把持面69、69进行把持,使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朝向收容部内侧挠曲。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挠曲直至与内侧框状部30的一对内侧壁部33、33抵接为止(参照图8)。于是,设置于弹性卡合片60的卡合爪65、65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脱离,因此能够将卡合爪65和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的卡合解除(参照图8),保持该状态、且如图9所示那样对安装件10的收容部20进行拉动而使其从安装孔7脱离,由此能够维持卡止部3卡止于卡止片37的状态、且针对每个安装件10而将车辆安装部件1从被安装部5的安装孔7拆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从一对侧壁部(这里为外侧壁部51、51)向外侧伸出,在朝向收容部20的内侧挠曲时,与该侧壁部抵接而限制了其挠曲,因此能够使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的挠曲量变得均匀,能够可靠地进行卡合爪65和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的卡合解除,能够容易地将安装件10从安装孔7拆下。

更具体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对操作把手67、67进行把持而使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向收容部内侧挠曲时,与内侧框状部30的一对内侧壁部33、33抵接而限制了各弹性卡合片60的挠曲,因此能够将卡合爪65和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的卡合解除,在对收容部20进行拉动而使其从安装孔7脱离时,能够防止对卡止部3和卡止片37的卡止状态造成影响,能够维持安装件10安装于车辆安装部件1的状态、且更可靠地针对每个安装件10而将车辆安装部件1从被安装部5的安装孔7拆下。另外,能够使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的挠曲量恒定,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卡合爪65和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的卡合解除。

并且,在如上所述那样对操作把手67进行把持而对弹性卡合片60进行挠曲操作时,如图7所示,操作把手67配置为相对于安装孔7的外侧周缘设置规定间隙c,因此能够容易地抓握操作把手67,并且在使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向收容部内侧挠曲时能够防止操作把手67与被安装部5滑动接触,能够将卡合爪65和操作把手67之间的距离确保为较长,能够容易使弹性卡合片60挠曲。

另外,如图9所示,操作把手67的把持面69形成为朝向从卡合爪65离开的方向而扩径的倾斜面,因此在要通过手握的方式对操作把手67进行把持时,容易对操作者的手指进行引导,并且能够容易地实现卡挂,并且,能够容易使弹性卡合片60挠曲。进一步,即使在使一对弹性卡合片60、60以最大限度挠曲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操作把手67、67的把持面69、69也相互大致平行、或者形成为比平行状态进一步形成角度的倒“ハ”字形状(朝向从卡合爪65离开的方向逐渐扩径的倾斜状)(参照图8中的双点划线),因此也难以使操作者的手指滑动,能够容易地对安装件10进行拉动而使其从被安装部5的安装孔7脱离。

而且,在要将安装件10本身从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拆下的情况下,如图10(a)所示,在使工具9的前端部9a从在内侧框状部30的壁部32设置的工具插通孔45插通并配置为与壁部31侧的卡止片37的内表面侧的凹部43抵接之后,保持该状态不变地将工具9的前端部9a压入。于是,如图10(b)所示,卡止片37被工具9的前端部9a按压而朝向收容部外侧挠曲变形,卡止爪39的锥面39a以在卡止部3的弯曲部3a的内表面滑动的方式逐渐脱离。而且,如果将卡止爪39的锥面39a压入至与卡止部3的弯曲部3a的外表面抵接为止,则卡止片37的弹性复原受到限制(参照图10(b)),然后,如图10(c)所示,从内侧框状部30对卡止部3进行拉动而使其升高并使其从开口部21脱离,由此能够将安装件10从卡止部3拆下。

因此,在该安装件10中,利用构成卡止解除单元的工具插通孔45将卡止片37和卡止部3的卡止状态解除,由此能够将安装件10从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拆下,能够实现安装件10的再利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卡止片37和卡止部3的卡止状态进行解除的卡止解除单元,如上所述,由在内侧框状部30的与设置有卡止片37的壁部31相对的壁部32形成的、能够使工具9的前端部9a插通的工具插通孔45构成,因此仅通过使工具9的前端部9a从该工具插通孔45插通而如上所述那样使卡止片37朝向收容部外侧挠曲变形的简单的作业,就能够顺畅地将其与卡止部3的卡止解除,能够容易地将安装件10从卡止部3拆下。

并且,在该安装件10中,具有与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卡止的卡止片37、以及与被安装部5的安装孔7卡合的卡合爪65的弹性卡合片60,从构成收容部20的内侧框状部30的内侧壁部33、外侧框状部50的外侧壁部51伸出,与收容部20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而降低成本。

图11~1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的其他实施方式。此外,对实质上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将其说明省略。

本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件10a(下面,简称为“安装件10a”)相对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安装件10,卡止片37和卡止部3的卡止解除单元有所不同。

如图11所示,在该安装件10a中,凸缘部25从比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0的凸缘部25更靠近开口部21的位置延伸设置。另外,如图12所示,在内侧框状部30的内侧壁部33,在比所述凸缘部25更靠近收容部20的前端部的位置(开口部21的相反侧的位置),卡止片37a形成为能够经由狭缝35而挠曲。该卡止片37a由带状片38、以及从带状片38的内表面侧朝向收容部内侧凸出设置的卡止爪39a构成,与所述实施方式的卡止爪39相同地,在卡止爪39a,在开口部21侧形成有锥面39a,在其相反侧形成有倒锥面39b。而且,在卡止爪39a的开口部21的相反侧、且在其基端部,形成有能够对工具9的前端部9a进行卡止的槽部47(参照图12)。能够使工具9的前端部9a从收容部20的外侧通过所述狭缝35而与该槽部47卡止(参照图13)。该槽部47构成本发明中的将卡止片和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解除的“卡止解除单元”。

而且,在该安装件10a中,在对卡止片37a和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的卡止状态进行解除时,首先,如图13(a)所示,将工具9的前端部9a从设置于壁部31的狭缝35插入,使该前端部9a卡止于卡止爪39a的槽部47。然后,如图13(b)所示,将工具9的前端部9a载置于将外侧框状部50、50彼此连结的前端壁部55,以此处为支点如杠杆那样对卡止片37a进行掘撬而使其朝向收容部外侧挠曲变形,由此经由锥面39a而使卡止爪39从卡止部3的弯曲部3a的内侧脱离,能够将卡止部3和卡止爪39a的卡止状态解除,能够顺畅地将安装件10a从卡止部3拆下。

图14~图2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的其他实施方式。此外,对实质上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将其说明省略。

本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件10b(下面,简称为“安装件10b”)与所述实施方式相比,收容部以及弹性卡合片的构造有所不同。

如图14~图17以及图21所示,该安装件10b的收容部20b与形成为双重壁构造的所述实施方式不同,形成为单重壁(单体壁)构造。即,该收容部20b形成为由如下部件形成的框状:前后一对壁部26、26(参照图21),它们沿开口部2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相对配置,并且配置有凸缘部25;以及左右一对侧壁部27、27,它们配置为与上述一对壁部26、26的相对方向相交叉,并且将一对壁部26、26的两端彼此连结,该收容部20b形成为不存在将各壁部包围的外壁的单重壁构造。

另外,如图14、图21所示,在各壁部26的宽度方向两侧部的外表面侧,分别凸出设置有沿收容部20b的轴向延伸的、形成为规定宽度的凸条的抵接部24。该抵接部24在收容部20b插入配置于安装孔7的状态下与安装孔7的内周抵接而抑制收容部20b的晃动。此外,如图14所示,在抵接部24的向安装孔7插入的插入方向前端侧的外表面,形成有插入方向前端侧较低且朝向基端侧逐渐升高的锥面24a,确保了向安装孔7的插入性。

并且,在收容部20b向安装孔7插入的插入方向的前端侧配置有底壁28,该底壁28在中央设置有贯穿孔28a(参照图17)。另外,在收容部20b的一个壁部26延伸设置有所述卡止片37,在另一个壁部26形成有所述工具插通孔45。

而且构成为,能够挠曲的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从一对侧壁部27、27向外侧伸出,在使该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朝向收容部20b的内侧挠曲时,分别与侧壁部27、27抵接而限制了其挠曲。

各弹性卡合片70在侧壁部27的外表面侧,从向安装孔7插入的插入方向前端侧朝向该插入方向基端侧倾斜地向外侧、且隔着空隙e配置于侧壁部27的外侧(参照图14以及图17)。

更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弹性卡合片70具有:倾斜部73,其从侧壁部27的外表面前端侧倾斜地向外侧延伸;卡合爪75,其设置于上述倾斜部73的伸出方向中途的外表面、且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卡合;插入部76,其从所述倾斜部73的基部侧与侧壁部27大致平行地延伸、且插入配置于安装孔7的内周;以及操作把手77,其设置为与上述插入部76的外侧连接,使弹性卡合片70向收容部内侧挠曲。所述操作把手77使得所述卡合爪75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卡合,具有:基部77a,其在安装件10b固定于安装孔7的状态下以设置规定间隙c的方式配置于安装孔7的外侧周缘;以及凸出部77b,其从上述基部77a的一端部朝向收容部20b的开口部21侧以规定高度而凸出,从侧方观察,所述操作把手77大致形成为“l”字状。此外,在操作把手77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把持面69。

而且,如图20中的虚拟线所示,在使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朝向收容部内侧以最大限度挠曲时,分别与收容部20b的侧壁部27、27抵接而限制了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的挠曲。

另外,在收容部20b的各侧壁部27的外表面侧、且在上述弹性卡合片70的两侧(侧壁部27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沿收容部20b的轴向延伸的肋29。各肋29具有朝向朝安装孔7插入的插入方向前端侧而形成为尖头锥状的部分。这里,在各肋29的朝安装孔7插入的插入方向前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尖头锥状的锥部29a。

并且,如图14、图16所示,在收容部20b的以凸缘状扩展的引导部23的、与在各弹性卡合片70的两侧设置的一对肋29、29匹配的部位,分别形成有切口23a、23a。各肋29的基端部分别与切口23a的里侧周缘连结。另外,由收容部20b的侧壁部27、配置于侧壁部27的外侧的弹性卡合片70、以及设置于弹性卡合片70的两侧的一对肋29、29包围的空隙e与所述切口23连通(参照图17)。

另外,在弹性卡合片70的两侧设置的一对肋29、29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如图21(a)所示,在收容部20b插入于安装孔7、且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的卡合爪75、75分别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卡合的状态下,当偏心载荷在使一个弹性卡合片70向内侧挠曲的方向上作用于收容部20b时,如图21(b)所示,在另一个弹性卡合片70的卡合被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解除之前,一个弹性卡合片70侧的一对肋29、29与安装孔7的内周抵接。

此外,上述“偏心”是指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的卡合爪75、75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卡合的状态下的、收容部20b的与安装孔中心匹配的位置(正常情况下为收容部20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安装孔中心错位(更简单而言,收容部中心相对于安装孔中心错位)。另外,本发明中的“偏心载荷”是指如上所述那样使得收容部中心相对于安装孔中心偏心时起作用的载荷,例如在沿着被安装部5的面方向的方向上对收容部20b施加的横向载荷、在倾斜方向上对安装孔中心施加的倾斜载荷等无法预想的外力、冲击力等。

下面,对由上述构造构成的安装件10b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即,如图18所示,将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插入于安装件10b的收容部20b的开口部21并使卡止片37的卡止爪39卡止于开口部21,在止脱状态下将安装件10b安装于卡止部3,然后将收容部20b插入于安装孔7。此外,在收容部20b的插入时,卡止片37的卡止爪39从卡止部3脱离。而且,被收容部20b的抵接部24的锥面24a、肋29的锥部29a、以及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的倾斜部73、73引导,与此同时,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被按压安装孔7的内周按压而向内侧挠曲,并且使得收容部20b插入。然后,如果各弹性卡合片70的卡合爪75到达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则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进行弹性复原,卡合爪75、75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卡合,并且一对凸缘部25、25与安装孔7的表侧周缘抵接,由此能够将安装件10b固定于安装孔7,能够经由安装件10b而将车辆安装部件1安装于被安装部5(参照图20)。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分别从收容部20b的侧壁部27、27的向安装孔7插入的插入方向前端侧朝向插入方向基端侧倾斜地向外侧延伸设置,因此在将收容部20b插入于安装孔7时,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成为插入引导件,并且各弹性卡合片70逐渐被安装孔内周按压而缩径,能够容易将收容部20b插入于安装孔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收容部20b的侧壁部27的弹性卡合片7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肋29、29,各肋29具有朝向相对于安装孔7的插入方向前端侧而呈尖头锥状的锥部29a,因此在如上所述那样将收容部20b插入于安装孔7时,能够容易插入于安装孔7内、且该肋29能够与安装孔7的内周抵接而形成为插入引导件,能够提高收容部20b向安装孔7的插入性。

但是,在该安装件10b中,如图19所示,在将安装件10b插入固定于安装孔7之后,将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插入于该安装件10b的收容部20b的开口部21,经由卡止爪39而使安装件10b卡止于卡止部3,还能够经由安装件10b而将车辆安装部件1安装于被安装部5。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插入卡止于收容部20b之后,能够将收容部20b插入于安装孔7(参照图18),并且能够在将收容部20b插入固定于安装孔7之后将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插入于该收容部20b(参照图19),因此能够提高安装件10b相对于安装孔7的安装作业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使从收容部20b的一对侧壁部27、27伸出的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朝向收容部内侧挠曲时,与该一对侧壁部27、27抵接,因此能够使收容部20b的侧壁部27、27形成为单重壁(单体壁)构造,能够实现紧凑化。

但是,在上述安装件10中,在收容部20b插入于安装孔7而使得弹性卡合片70、70的卡合爪75、75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卡合的状态下,如图21(a)所示,在各弹性卡合片70的两侧设置的一对肋29、29配置为与形成为长孔状的安装孔7的短边侧的内周相对。此外,在该状态下,设置于收容部20b的多个抵接部24与安装孔7的长边侧的内周抵接。

从上述状态起在使得收容部20b相对于规定的安装位置(参照图20及图21)错位的方向上作用有载荷(例如,沿着被安装部5的面方向的方向上的横向载荷、即使未沿着被安装部5的面方向也使得收容部20b错位的倾斜载荷等),在偏心载荷在使得一个弹性卡合片70向内侧挠曲的方向上作用于收容部20b时,如图21(b)所示,在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将另一个弹性卡合片70的卡合爪75的卡合解除之前,一个弹性卡合片70侧的一对肋29、29与安装孔7的短边侧内周抵接。其结果,收容部20b的进一步的错位受到限制,因此一个弹性卡合片70的挠曲受到限制,能够防止该弹性卡合片70的卡合爪75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脱离,并且能够防止另一个弹性卡合片70的卡合爪75从安装孔7的里侧周缘脱离,能够可靠地防止安装件10b从安装孔7脱离。

图2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部件安装件的又一实施方式。此外,对实质上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将其说明省略。

本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件10c(下面简称为“安装件10c”)与图14~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弹性卡合片70的形成构造有所不同。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件10c中,与图1~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形成为近似“コ”字状的狭缝61相同地,在收容部20b的一对侧壁部27、27形成有呈近似“コ”字状的狭缝27a,弹性卡合片70形成为能够经由该狭缝27a而挠曲。

而且,在使一对弹性卡合片70、70朝向收容部20b的内侧挠曲时,与收容于收容部20b内的车辆安装部件1的卡止部3分别抵接而限制了其挠曲。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使收容部20b的侧壁部27、27形成为单重壁(单体壁)构造,能够实现紧凑化。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各种变形实施方式,这种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标号的说明

1车辆安装部件

3卡止部

3a弯曲部

5被安装部

7安装孔

9工具

9a前端部

10、10a、10b、10c部件安装件(安装件)

20、20b收容部

21开口部

23引导部

25凸缘部

26壁部

27侧壁部

29肋

29a锥部

30内侧框状部

31壁部

31、32壁部

33内侧壁部

37、37a卡止片

39、39a卡止爪

45工具插通孔

47槽部

50外侧框状部

51外侧壁部

53壁部

60弹性卡合片

65卡合爪

69把持面

70弹性卡合片

75卡合爪

77操作把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