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572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执行惯性行驶控制的车辆的控制。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当预定的条件成立时能够执行如下的惯性行驶控制的车辆,所述惯性行驶控制为,自动地释放被设置于发动机与手动变速器之间的离合器,并且使发动机以怠速转速而运转的控制。其为具备在日本特开2012-13185中所记载的惯性控制装置的车辆。在能够执行这种惯性行驶控制的车辆中,在惯性行驶控制中驾驶员将手放在换档杆上时等,存在意外地使换档杆运动的可能性。针对于此,在日本特开2012-13185的惯性控制装置中,通过使变速禁止部进行动作从而禁止惯性行驶控制中的换档杆操作。由此,防止了向发生超速(overrevving)或者加速(underrevving)的齿轮级的换档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如日本特开2012-13185所示,通过在惯性行驶控制中禁止换档操作,从而防止了例如在高速行驶中的惯性行驶控制中,向低速齿轮级进行换档操作时所发生的超速。但是,在惯性行驶控制中也无法将换档杆向空档位置(n位置)进行换档操作。因此,例如在变速禁止部发生故障而粘连在预定的变速级的情况下,存在无法进行由换档操作而实施的动力传递的切断以及向其他的变速级的换档操作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无法在惯性行驶结束之前换档操作至与惯性行驶结束时的车速相适应的齿轮级,因此存在发生超速或加速的可能性。

本发明为以上述的情况作为背景而完成的发明,其提供一种如下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即,在能够执行惯性行驶控制的车辆中,即使在惯性行驶控制中也能够通过由驾驶员实施的换档操作而切换为空档,从而能够对惯性行驶控制结束时的超速或者加速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方式为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变速器被构成为通过驾驶员的换档操作而进行变速,所述离合器被构成为将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切断或接通,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成为,当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过程中预定的条件成立时,实施通过所述离合器而切断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惯性行驶控制,并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成为,在所述惯性行驶控制中,不存在由驾驶员实施的离合器操作时,在由驾驶员实施了将所述变速器切换为空档的换档操作的情况下,对所述变速器进行控制以禁止向特定的变速级的所述换档操作。

根据所述结构,在惯性行驶控制中,允许将变速器切换为空档的向空档位置的换档操作。因此,即使在于变速禁止部将换档位置锁止了的状态下发生了粘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向空档位置的换档操作而在惯性行驶控制结束之后切断动力。此外,通过禁止变速器被切换为空档之后向特定的变速级的换档操作,从而能够对惯性行驶控制结束时的超速或者加速进行抑制。

在所述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惯性行驶控制中的车速的大小而对所述特定的变速级进行变更。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根据车速的大小而对特定的变速级进行变更,从而即使在从惯性行驶控制的开始时起车速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允许针对惯性行驶控制结束时的车速而向适当的变速级的换档操作。因此,能够对因变速级不适当而导致的超速或者加速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用于车辆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以及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变速器被构成为通过驾驶员的换档操作而进行变速,所述离合器被构成为将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切断或接通,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成为,当在所述车辆的行驶中预定的条件成立时,实施通过所述离合器而切断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惯性行驶控制,并且电子控制单元被构成为,在所述惯性行驶控制中,在未进行由驾驶员实施的离合器操作时由驾驶员实施了将所述变速器切换为空档的换档操作的情况下,对所述变速器进行控制以禁止向特定的变速级的换档操作。

根据所述结构,在惯性行驶控制中,允许将变速器切换为空档的向空档位置的换档操作。因此,即使在于变速禁止部将换档位置锁止了的状态而发生了粘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向空档位置的换档操作而在惯性行驶控制的结束之后切断动力。此外,通过禁止变速器被切换为空档之后向特定的变速级的换档操作,从而能够对惯性行驶控制结束时的超速或者加速进行抑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式化地表示适当地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辆的驱动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图。

图2为对图1的电子控制单元所具备的控制功能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功能框图。

图3为概要性地表示图1的换档操作限制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4为对图1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动作、即惯性行驶控制所涉及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为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换档操作限制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6为对本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所具备的控制功能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功能框图。

图7为表示车速与每个变速级的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为对图6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动作、且惯性行驶控制所涉及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适当地对附图进行了简化或改变,并且各个部的尺寸比例以及形状等不一定被准确地进行描绘。

图1为模式化地表示适当地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辆10的驱动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图。如图1所示,车辆10具备发动机12和手动变速器14。此外,在发动机12与手动变速器14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具备离合器16。即,设置有能够将发动机12的曲轴18与手动变速器14的输入轴20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切断或接通的离合器16。在车辆10中,通过发动机12而产生的驱动力经由离合器16而被传递至手动变速器14。而且,通过手动变速器14而使转速被变速了的驱动力经由输出轴26、未图示的差动装置等而被传递至左右驱动轮。另外,手动变速器14对应于本发明的变速器。

发动机12为产生车辆10的行驶用驱动力的驱动力源,例如为通过燃料的燃烧而产生驱动力的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等的内燃机。离合器16在通常情况下被设为连接状态从而将发动机12与手动变速器14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接通,另外,离合器16通过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而被设为滑移状态或者释放状态从而切断发动机12与手动变速器14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即,离合器16为将从发动机12输出的动力向手动变速器14的传递切断或接通的切断接通装置。

手动变速器14为平行双轴式的有级变速机构(manualtransmission)。而且,手动变速器14通过利用由驾驶员实施的换档杆24的换档操作(手动操作)而从多个变速级中选择性地使任意的变速级成立,从而使从发动机12输入的旋转以预定的变速比γ进行减速或增速而输出。手动变速器14具备在两轴的旋转轴之间始终啮合的多个齿轮对14a~14f。而且,通过使与被变速的变速级相符的齿轮对在旋转轴之间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被连接,从而使例如从第一速“1st”至第六速“6th”的六个阶段的前进变速级、以及后退变速级“rev”中的任意一个成立。此外,设置有使相互不同的旋转轴的转速同步的同步齿轮机构15a~15c(同步机构)。而且,通过在变速时使同步齿轮机构15a~15c进行动作,从而能够实现平滑的变速。此外,在任何一个变速级均不成立的情况下,手动变速器14成为空档状态(动力传递切断状态)。即,当换档杆24被换档操作至与预定的变速级对应的换档位置时,手动变速器14被变速为所选择的变速级。此外,当换档杆24被换档操作至任何变速级均未被选择的空档位置时,手动变速器14成为空档状态。以此方式,车辆10为,具备通过由驾驶员实施的换档杆24的换档操作而从多个变速级中选择性地使任意的变速级成立的手动变速器14的手动换档变速车辆(mt车)。

车辆10具备用于实施与该车辆10相关的各种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30。图1所示的电子控制单元30为具备例如cpu、ram、rom、输入接口等的所谓的微型计算机。而且,被构成为,通过根据cpu并利用ram的临时存储功能且根据被预先存储于rom中的程序来实施信号处理,从而执行以发动机12的输出控制为首的各种控制。

在车辆10中,如图1及图2所示而构成为,从各种传感器或开关等将表示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向电子控制单元30进行供给。即,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32向电子控制单元30供给表示发动机12的转速ne、即曲轴18的转速的信号,从输入轴转速传感器34向电子控制单元30供给表示手动变速器14的输入轴转速nin、即输入轴20的转速的信号,从车速传感器36向电子控制单元30供给表示相当于手动变速器14的输出轴26的输出轴转速nout的车速v的信号,从离合器行程传感器38向电子控制单元30供给表示由驾驶员实施的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的有无以及操作量(踩踏量)clst的信号,从档位选择传感器46向电子控制单元30供给表示换档杆24的档位sp1以及选择位置sp2的信号,从加速器开度传感器48向电子控制单元30供给表示作为加速踏板50的操作量(踩踏量)的加速器开度acc的信号,从制动器开关54向电子控制单元30供给表示制动踏板的踩踏的有无bon的信号。

而且构成为,从电子控制单元30输出用于对车辆10所具备的各种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信号。例如,作为用于发动机12的输出控制的发动机输出控制指令信号而输出如下信号,即,例如对节气门致动器40进行驱动的信号、用于对从燃料喷射装置42被喷射的燃料的量进行控制的喷射信号、以及用于对由点火装置44实施的发动机12的点火正时进行控制的点火正时信号等,其中,所述节气门致动器40用于根据加速器开度acc而对电子节气门的开闭进行控制。此外,从电子控制单元30输出在执行惯性行驶控制的预定的条件成立时释放离合器16的信号以及使后述的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动作的信号等。

在离合器踏板22与离合器16之间设置有由未图示的主气缸或套筒气缸等构成的离合器机构52。而且,通过当踩踏离合器踏板22时,主气缸以及套筒气缸进行动作,从而离合器16被释放。即,发动机12与手动变速器14之间的动力传递被切断。另外,离合器机构52能够根据来自电子控制单元30的指令而以电气的形式进行动作(所谓的离合器线传控制)。具体而言,当从电子控制单元30输出释放离合器16的指令时,使设置于离合器机构52上的未图示的致动器动作。而且,通过使套筒气缸向离合器释放侧进行移动,从而离合器16被释放。由于上述结构为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2为对电子控制单元30所具备的控制功能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功能框图。电子控制单元30被构成为,功能性地包括惯性行驶控制部60、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档位判断部64以及换档操作限制部66。

图2所示的惯性行驶控制部6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执行惯性行驶控制的预定的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断,并且在该预定的条件成立时执行惯性行驶控制。具体而言,当惯性行驶控制部60判断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预定的条件成立时,即使驾驶员未进行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也通过对离合器机构52进行控制而使离合器16自动地释放。即,当惯性行驶控制部60判断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预定的条件成立时,使离合器16自动地释放,从而自动地切断发动机12与手动变速器14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此外,惯性行驶控制部60在离合器16的释放的同时将发动机12控制为怠速转速。在惯性行驶控制中,通过将发动机12控制为怠速转速,从而与发动机12被维持在高转速的情况相比改善了耗油率。

此外,当惯性行驶控制部60判断为结束惯性行驶控制的预定的条件成立时,结束惯性行驶控制。具体而言,当惯性行驶控制部60判断为结束惯性行驶控制的预定的条件成立时,使离合器16接通。惯性行驶控制部60在例如将发动机转速ne控制为根据手动变速器14的变速比γ以及车速v而计算出的离合器接通后的转速之后,将离合器16接通。另外,上述发动机转速ne的控制并非必须被实施。

在此,执行惯性行驶控制的所述预定的条件是否成立是根据例如车速v以及加速器开度acc是否处于被预先设定的区域内来进行判断的。例如,预先设定有由车速v及加速器开度acc构成的执行惯性行驶控制的二维映射图(惯性行驶控制区域映射图)。而且,当判断为实际的车速v及加速器开度acc处于该区域内时,判断为执行惯性行驶控制的条件成立,从而执行惯性行驶控制。此外,在惯性行驶控制中,当判断为实际的车速v及加速器开度acc从所述区域偏出时,判断为结束惯性行驶控制的条件成立,从而结束惯性行驶控制。除了上述情况以外,在于惯性行驶控制中由驾驶员而踩踏了离合器踏板22的情况下,也被判断为结束惯性行驶控制的条件成立,从而结束惯性行驶控制。当离合器踏板22被踩踏时判断为结束惯性行驶控制的条件成立是由于,通过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从而能够判断为驾驶员具有改变任意的行驶状态的意志的缘故。

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在由惯性行驶控制部60实施的惯性行驶过程中,对是否执行了由驾驶员进行的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进行判断。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基于通过离合器行程传感器38而检测到的离合器踏板22的操作量clst,而对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的有无进行判断。惯性行驶控制为,在并未由驾驶员踩踏离合器踏板22的状态下将离合器16释放的控制。而且,当在惯性行驶控制中由驾驶员踩踏了离合器踏板22时,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判断为中止惯性行驶控制。因此,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作为对惯性行驶控制的中止进行判断的单元而发挥功能。

在通过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而判断为驾驶员未实施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的情况下,档位判断部64对换档杆24的档位(换档操作位置)是否处于手动变速器14成为空档的空档位置(n位置)进行判断。此外,档位判断部64也可以在惯性行驶控制中对是否通过驾驶员而执行了将手动变速器14切换为空档的换档操作进行判断。换档杆24是否处于n位置是根据由档位选择传感器46所检测出的换档杆24的档位sp1以及选择位置sp2是否处于与被预先设定的n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来进行判断的。

换档操作限制部66在惯性行驶控制中,通过档位判断部64而判断为换档杆24处于n位置。而且,在之后惯性行驶控制仍继续的期间内,使后述的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进行动作从而禁止换档杆24从n位置向档位方向移动。即,换档操作限制部66禁止换档杆24的从n位置向与各变速级对应的档位的换档操作。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图3为简要地表示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的结构的图。该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被设置于包括换档杆24在内的档位切换机构82内(参照图1)。在图3中,黑色圆点对应于换档杆24,“1st”~“6th”以及“rev”对应于换档杆24被换档操作为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六速齿轮级“6th”以及后退齿轮级“rev”时的换档杆24的档位。换档杆24沿着粗实线所示的线而向各个档位进行移动。例如,当换档杆24移动至“1st”的位置处时,手动变速器14被变速为第一速齿轮级“1st”。此外,图3所示的换档杆24的位置对应于手动变速器14成为空档(动力传递切断)的n位置。另外,n位置不仅符合图3所示的位置,而且符合例如在第一速齿轮级“1st”与第二速齿轮级“2nd”之间、第五速齿轮级“5th”与第六速齿轮级“6th”之间等均未形成任何的变速级的位置。另外,手动变速器14包括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

此外,设置有两根换档锁止销84a、84b,该两根换档锁止销84a、84b在换档杆24沿着粗实线而移动时,能够移动至可与换档杆24抵接的位置处。这些换档锁止销84a、84b被构成为,能够分别通过电动作动器86a、86b而在虚线所示的位置与实线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通常情况下,换档锁止销84a、84b被移动至虚线所示的位置处。此时,换档杆24不与换档锁止销84a、84b抵接,并且换档杆24能够向各个变速级的档位移动。即,能够进行向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另外,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包括换档锁止销84a、84b、电动作动器86a、86b。

另一方面,当换档锁止销84a、84b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处时,换档杆24的向与“1st”~第六速齿轮级“6th”对应的档位的移动通过换档锁止销84a、84b而被阻断。例如,在换档杆24处于图3所示的n位置的状态下,如果换档锁止销84a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处,则在换档杆24向与第一速齿轮级“1st”、第三速齿轮级“3rd”以及第五速齿轮级“5th”对应的档位移动时,换档杆24与换档锁止销84a抵接,从而阻止了向这些档位的移动。此外,在换档杆2处于图3所示的n位置的状态下,如果换档锁止销84b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处,则在换档杆24向与第二速齿轮级“2nd”、第四速齿轮级“4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相对应的档位进行移动时,换档杆24与换档锁止销84b抵接,从而阻止了向这些档位的移动。

因此,当换档锁止销84a、84b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处时,无法进行向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六速齿轮级“6th”的换档操作。另外,在图3中可以看出,即使换档锁止销84a、84b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处,也允许向与后退齿轮级“rev”对应的档位的移动。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档位切换机构82上的未图示的止动机构,从而禁止前进行驶过程中(车速极低时除外)的换档杆24向与后退齿轮级“rev”对应的档位的移动。由于所述止动机构为公知的技术,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六速齿轮级“6th”对应于本发明的特定的变速级。

当通过档位判断部64而判断为换档杆24处于n位置时,换档操作限制部66对电动作动器86a、86b进行控制。而且,使换档锁止销84a、84b移动至图3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处从而禁止向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

此外,在使换档锁止销84a、84b移动至图3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处的状态下,当通过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而判断为由驾驶员执行了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时,换档操作限制部66使换档锁止销84a、84b移动至图3的虚线所示的位置处。即,换档操作限制部66解除由换档锁止销84a、84b实施的换档杆24的换档操作的禁止,从而允许向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

此外,由于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是结束惯性行驶控制的条件,因此惯性行驶控制部60结束由惯性行驶控制实施的离合器16的释放。另外,由于通过驾驶员而踩踏了离合器踏板22,从而离合器16的释放仍继续。因此,虽然在驾驶员踩踏离合器踏板22的状态下,离合器16的释放仍继续,但在驾驶员解除了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时,离合器16被接通。

如上文所述,当在惯性行驶控制中换档杆24从惯性行驶控制开始时的档位被换档操作至n位置时,换档操作限制部66进行工作,从而禁止向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因此,例如在惯性行驶控制中驾驶员将手放在换档杆24时等,即使驾驶员向意图之外的档位的方向移动换档杆24,也会限制该换档操作。因此,能够防止驾驶员的意外的变速,从而在惯性行驶结束后防止了发动机12的超速或加速。

此外,由于允许换档杆24向n位置的换档操作,因此能够通过由驾驶员实施的换档操作而将手动变速器14切换为空档。例如即使在因离合器机构52的故障而发生了离合器16被粘连在接通状态下的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驾驶员的换档操作而将手动变速器14切换为空档从而切断动力传递。

图4为对电子控制单元30的控制工作、即惯性行驶控制所涉及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该流程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被反复执行。

首先,在与惯性行驶控制部60对应的步骤s1(以下,将“步骤”省略)中,对惯性行驶控制是否已经开始进行判断。在惯性行驶未开始的情况下,s1被否定并返回。在惯性行驶控制已经开始的情况下,s1被肯定并向s2转移。另外,在惯性行驶控制已经处于执行中的情况下,s1也被肯定并向s2转移。

在与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对应的s2中,对驾驶员的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是否未被执行进行判断。在离合器踏板22被踩踏的情况下,s2被否定并向s8转移。在不存在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的情况下,s2被肯定并向s3转移。

在与档位判断部64对应的s3中,对换档杆24的档位是否处于n位置进行判断。在换档杆24处于n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情况下,s3被否定并返回。在换档杆24处于n位置的情况下,s3被肯定并向s4转移。

在与惯性行驶控制部60对应的s4中,对所述车辆10的惯性行驶是否正在继续进行判断。在所述车辆10的惯性行驶正在继续的情况下,s4被肯定并向s5转移。在惯性行驶并未继续的情况下,s4被否定并向s8转移。例如,在通过惯性行驶控制部60而判断为实际的车速v以及加速器开度acc从所述区域偏出了的情况下、或由驾驶员而踩踏了离合器踏板22的情况下,s4被否定。

在与换档操作限制部66对应的s5中,通过使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的换档锁止销84a、84b移动至图3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处,从而禁止换档杆24向与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六速齿轮级“6th”对应的档位的换档操作。

在与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对应的s6中,在换档操作被禁止的状态下,对是否执行了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进行判断。在未执行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的期间内,反复执行s6。即,在惯性行驶控制仍继续进行的期间内,禁止向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六速齿轮级“6th”的换档操作。当由驾驶员而踩踏了离合器踏板22时,s6被肯定并向s7转移。

在与换档操作限制部66对应的s7中,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的换档锁止销84a、84b被移动至图3的虚线所示的位置处(换档锁止销解除),从而解除对于换档杆24向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的禁止。即,允许换档杆24向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

在与惯性行驶控制部60对应的s8中,结束惯性行驶控制。具体而言,结束被控制性地执行着的离合器16的释放。因此,当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被解除时,离合器16被机械式地接通。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惯性行驶控制中允许将手动变速器14切换为空档的向空档位置的换档操作。因此,即使在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进行了动作的状态下发生了粘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向空档位置的换档操作而在惯性行驶控制的结束后切断动力传递。此外,通过禁止手动变速器14被切换为空档之后向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从而能够对惯性行驶控制结束时的超速或者加速进行抑制。

接着,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前述的实施例共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采用了如下的方式,即,当在惯性行驶控制中被换档操作至n位置时,一律禁止向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六速齿轮级“6th”的换档操作。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根据惯性行驶控制中的车速而对所禁止的变速级进行设定。图5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换档操作限制机构100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同样地,黑色圆点对应于换档杆24,并且编号1~6对应于与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六速齿轮级“6th”对应的换档杆24的档位。

此外,设置有两根换档锁止销102a、102b,所述两根换档锁止销102a、102b在换档杆24沿着粗实线而移动时,能够移动至可与换档杆24抵接的位置处。这些换档锁止销102a、102b被构成为,能够分别通过电动作动器104a、104b而在实线以及虚线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

由于在换档锁止销102a、102b处于虚线所示的位置处的情况下,换档杆24不会与换档锁止销102a、102b抵接,因此能够进行向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

另一方面,当换档锁止销102a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处时,第一、第二速齿轮级“1st”、“2nd”以及后退齿轮级“rev”与第三速齿轮级“3rd”~第六速齿轮级“6th”之间通过换档锁止销102a而被阻断。即,在第一、第二速齿轮级“1st”、“2nd”以及后退齿轮级“rev”与第三速齿轮级“3rd”~第六速齿轮级“6th”之间,禁止换档杆24的选择操作。例如,在换档杆24处于图5的黑色圆点所示的位置(n位置)处的情况下,当换档锁止销102a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处时,允许换档杆24向第三速齿轮级“3rd”~第六速齿轮级“6th”的换档操作。而且,禁止向第一速齿轮级“1st”、第二速齿轮级“2nd”以及后退齿轮级“rev”的换档操作。

此外,当换档锁止销102b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时,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四速齿轮级“4th”(以及后退齿轮级“rev”)与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之间通过换档锁止销102b而被阻断。即,在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四速齿轮级“4th”与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之间,禁止换档杆24的选择操作。例如,在换档杆24处于黑色圆点所示的位置(n位置)处的情况下,当换档锁止销102b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处时,允许换档杆24向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四速齿轮级“4th”的换档操作。而且,禁止向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的换档操作。

以此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允许换档杆24向n位置的移动,并且允许向预定的变速级的换档操作。所述预定的变速级如后文所示根据车辆的车速v而被改变。

图6为对本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110所具备的控制功能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功能框图。在图6中,换档禁止位置设定部112对当前的换档杆24的档位进行检测及存储。而且,换档禁止位置设定部112根据当前的换档杆24的档位以及车辆的车速v而对禁止换档操作的变速级(以下,也称为“换档禁止变速部”)进行设定。另外,换档禁止变速级对应于本发明的特定的变速级。

换档禁止位置设定部112根据车速v的大小而对换档禁止变速级进行设定。图7中示出了车速v与每个变速级的发动机转速ne之间的关系。如图7所示,在各个变速级被形成的情况下,随着车速v的升高发动机转速ne将上升。此外,越成为低速变速级,则在相同车速v的条件下发动机转速ne越升高。图7的red转速nered为被预先设定的发动机12的高旋转侧的上限转速(超速转速),并且被设定为发动机12可能烧损的转速、或手动变速器14内的齿轮可能烧损的转速。或者,red转速nered也可以被设定为驾驶员感觉到不适的转速。此外,怠速转速neidle为被预先设定的发动机12的低旋转侧的下限转速。怠速转速neidle被设定为在发动机转速ne小于该下限转速时会发生发动机停转、或者机油泵无法供给充足的量的机油的转速。或者,怠速转速neidle也可以被设定为驾驶员感觉到不适的转速。因此,变速后的发动机转速ne成为,作为怠速转速neidle与red转速nered之间的转速区域(允许转速)的变速级被允许了的变速级。另一方面,变速后的发动机转速ne从上述转速域偏出的变速级相当于换档禁止变速级。

在图7中,在将在第一速齿轮级“1st”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red转速nered的车速v设为v1a、将在第二速齿轮级“2nd”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red转速nered的车速v设为v2a、将在第三速齿轮级“3rd”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red转速nered的车速v设为v3a、将在第四速齿轮级“4th”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red转速nered的车速v设为v4a、将在第五速齿轮级“5th”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red转速nered的车速v设为v5a、将在第六速齿轮级“6th”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red转速nered的车速v设为v6a时,在v1a≤v<v2a时,第一速齿轮级“1st”被禁止,而第二速齿轮级“2nd”~第六速齿轮级“6th”被允许。即,第一速齿轮级“1st”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此外,在v2a≤v<v3a时,第一速齿轮级“1st”以及第二速齿轮级“2nd”被禁止,而第三速齿轮级“3rd”~第六速齿轮级“6th”被允许。即,第一速齿轮级“1st”以及第二速齿轮级“2nd”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此外,在v3a≤v<v4a时,第一速齿轮级“1st”~第三速齿轮级“3rd”被禁止,而第四速齿轮级“4th”~第六速齿轮级“6th”被允许。即,第一速齿轮级“1st”~第三齿轮级“3rd”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此外,在v4a≤v<v5a时,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四速齿轮级“4th”被禁止,而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被允许。即,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四速齿轮级“4th”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此外,在v5a≤v<v6a时,第一速齿轮级“1st”~第五速齿轮级“5th”被禁止,而第六速齿轮级“6th”被允许。即,第一速齿轮级“1st”~第五速齿轮级“5th”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

此外,在图7中,当将在第一速齿轮级“1st”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怠速转速neidle的车速v设为v1b、将在第二速齿轮级“2nd”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怠速转速neidle的车速v设为v2b、将在第三速齿轮级“3rd”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怠速转速neidle的车速v设为v3b、将在第四速齿轮级“4th”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怠速转速neidle的车速v设为v4b、将在第五速齿轮级“5th”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怠速转速neidle的车速v设为v5b、将在第六速齿轮级“6th”下发动机转速ne成为怠速转速neilde的车速v设为v6b时,在v1b≤v<v2b时,第一速齿轮级“1st”被允许,而第二速齿轮级“2nd”~第六速齿轮级“6th”被禁止。即,第二速齿轮级“2nd”~第六速齿轮级“6th”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此外,在v2b≤v<v3b时,第一速齿轮级“1st”以及第二速齿轮级“2nd”被允许,而第三速齿轮级“3rd”~第六速齿轮级“6th”被禁止。即,第三速齿轮级“3rd”~第六速齿轮级“6th”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此外,在v3b≤v<v4b时,第一速齿轮级”1st”~第三速齿轮级“3rd”被允许,而第四速齿轮级“4th”~第六速齿轮级“6th”被禁止。即,第四速齿轮级“4th”~第六速齿轮级“6th”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此外,在v4b≤v<v5b时,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四速齿轮级“4th”被允许,而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被禁止。即,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此外,在v5b≤v<v6b时,第一速齿轮级“1st”~第五速齿轮级“5th”被允许,而第六速齿轮级“6th”被禁止。即,第六速齿轮级“6th”被设定为换档禁止变速级。

换档操作限制部114在开始进行惯性行驶控制并且换档杆24被换档操作至n位置时,使换档操作限制机构100动作,从而禁止向通过换档禁止位置设定部112而被设定的换档禁止变速级的换档操作。

例如,在以车速v为v2b~v3b而进行的惯性行驶过程中,当换档杆24被换档操作至n位置时,换档操作限制部114禁止向换档操作被禁止的第一速齿轮级“1st”以及第二速齿轮级“2nd”的换档操作。而且,换档操作限制部114对电动作动器104a进行控制,并使换档锁止销102a从虚线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由此,禁止向第一速齿轮级“1st”以及第二速齿轮级“2nd”的换档操作。

此外,例如在以车速v为v4b~v5b而进行的惯性行驶过程中,当换档杆24被换档操作至n位置时,换档操作限制部114禁止向换档操作被禁止的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的换档操作。而且,换档操作限制部114对电动作动器104b进行控制,从而使换档锁止销102b从虚线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由此,禁止了换档杆24被换档操作至与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对应的档位的情况。

当通过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而判断为驾驶员实施了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时,换档操作限制部114使换档锁止销102a、102b移动至由虚线所示的位置处,从而解除换档操作的禁止。

通过执行上述控制,从而即使在惯性行驶控制中由驾驶员实施了换档操作的情况下,也会防止惯性行驶控制结束时的关于发动机转速ne的发动机12的超速以及加速。

图8为对电子控制单元110的控制动作、即惯性行驶控制所涉及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该流程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被反复执行。

首先,在与惯性行驶控制部60对应的步骤s1(以下,将“步骤”省略)中,对惯性行驶控制是否已开始进行判断。在惯性行驶控制尚未开始的情况下,s1被否定并返回。在惯性行驶控制已经开始的情况下,s1被肯定并向s2转移。另外,在惯性行驶控制已经处于执行中的情况下,s1也被肯定并向s2转移。

在与换档禁止位置设定部112对应的s10中,对当前的换档杆24的档位进行检测及存储,并根据当前的换档杆24的档位以及车速v而对换档禁止变速级(换档禁止位置)进行设定。

在与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对应的s2中,对驾驶员的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是否未被执行进行判断。在离合器踏板22被踩踏了的情况下,s2被否定并向s8转移。在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未被执行的情况下,s2被肯定并向s3转移。

在与档位判断部64对应的s3中,对换档杆24的档位是否处于n位置进行判断。在换档杆24处于n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s3被否定并返回。在换档杆24处于n位置的情况下,s3被肯定并向s4转移。

在与惯性行驶控制部60对应的s4中,对所述车辆10的惯性行驶是否正在继续进行判断。在所述车辆10的惯性行驶正在继续的情况下,s4被肯定并向s11转移。在所述车辆10的惯性行驶并未继续的情况下,s4被否定并向s8转移。例如,在通过惯性行驶控制部60而判断为实际的车速v以及加速器开度acc从所述区域偏出了的情况下、或由驾驶员而踩踏了离合器踏板22的情况下,s4被否定。

在与换档操作限制部114对应的s11中,禁止向在s10中所设定的换档禁止变速级的换档操作。例如,在图7中车速v为v2a~v3a的情况下,使换档锁止销102a移动至图5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处,从而禁止向第一速齿轮级“1st”以及第二速齿轮级“2nd”的换档操作。此外,在车速v为v4b~v5b的情况下,使换档锁止销102b移动至图5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处,从而禁止向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的换档操作。

在与离合器踏板操作判断部62对应的s6中,在换档操作被限制了的状态下,对是否执行了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进行判断。在未执行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的期间内,s6被反复执行。当由驾驶员而踩踏了离合器踏板22时,s6被肯定并向s7转移。

在与换档操作限制部114对应的s7中,换档操作限制机构100的换档锁止销102a、102b被移动至图5的虚线所示的位置处(换档锁止销解除)。而且,换档杆24向与第一速齿轮级“1st”~第六速齿轮级“6th”对应的档位的换档操作的禁止被解除。即,允许向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

在与惯性行驶控制部60对应的s8中,结束惯性行驶控制。具体而言,使控制性地被执行着的离合器16的释放结束。因此,当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被解除时,离合器16将被机械式地接通。

通过以上述的方式进行控制,即使在惯性行驶控制中也能够使换档杆24移动至n位置从而将手动变速器14切换为空档。另外,对于惯性行驶结束后的发动机转速ne成为所允许的转速的范围内的变速级,也能够进行向该变速级的换档操作。因此,通过驾驶员的换档杆24的操作,从而能够换档操作为任意的变速级。

如上文所述,通过本实施例也可获得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惯性行驶结束后的发动机转速ne成为所允许的转速的范围内的变速级,也能够进行换档操作。因此,例如在惯性行驶控制结束时还能够实现迅速的加速。

此外,根据惯性行驶控制中的车速v的大小,而对换档操作被禁止的变速级进行改变。由此,即使在从惯性行驶控制开始时起车速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允许针对惯性行驶控制结束时的车速而向适当的变速级的换档操作。因此,能够对因变速级不适当所导致的超速或者加速进行抑制。

以上,虽然基于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被应用在其他的方式中。

例如,虽然在前述的实施例中,换档操作限制机构100为禁止向第一速齿轮级“1st”、第二速齿轮级“2nd”以及后退齿轮级“rev”的换档操作、或者限制向第五速齿轮级“5th”以及第六速齿轮级“6th”的换档操作的机构,但通过换档操作限制机构而被禁止的变速级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针对每个变速级而设置禁止换档操作的换档锁止销,并根据车速v而更加细致地对禁止换档操作的变速级进行设定。此外,例如也可以适当改变为如下的结构,即,仅禁止向第一速齿轮级“1st”的换档操作、仅禁止向后退齿轮级“rev”的换档操作、仅禁止向第二速齿轮级“2nd”的换档操作、或者仅禁止向第六速齿轮级“6th”的变速的结构等。

此外,虽然在前述的实施例中,采用了换档锁止销通过电动作动器而被控制的方式,但换档锁止销也可以适当地被例如电磁螺线管或液压作动器等控制。此外,对于换档锁止销的形状等也可以进行适当改变。此外,换档操作限制机构80、100的结构并非必须限定于此。只要为例如对引导各个变速级的档位的槽进行堵塞的结构等的、能够禁止各个变速级的换档操作的结构,就能够适当地应用。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能够通过手动变速器14的齿轮对14a~14f或同步齿轮机构15a~15c(同步机构)而禁止各变速级的换档操作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前述的实施例中采用了如下方式,即,在惯性行驶控制中发动机12以怠速转速而被控制,但也可以在惯性行驶控制中使发动机停止。

此外,虽然在前述的实施例中,手动变速器14为前进6级后退1级的手动换档变速器,但变速级的数量并不被限定,例如也可以适当改变为前进4级或者前进5级等。

此外,虽然在前述的实施例中,根据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而判断出惯性行驶控制的结束。但是,除了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以外,还可以根据加速踏板50的踩踏操作、以及制动踏板的踩踏操作来进行判断。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当检测到离合器踏板22的踩踏操作、加速踏板50的踩踏操作以及制动踏板的踩踏操作中的任意一个时,判断出惯性行驶控制的结束。

另外,上述的方式只不过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以追加了各种的改变、改良的方式来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