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力器总成输入轴端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11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力器总成输入轴端部密封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取力器总成输入轴端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取力器总成输入轴右端密封结构多以动态密封为主。参见图1,密封驱动半轴4的密封圈1固定在取力器壳体2上,密封圈1内圈的唇口11与比其直径大的驱动半轴4配合密封。在整车行驶状态下,唇口11与驱动半轴4间会持续保持相对运动。在此种结构下,为了保证密封的有效性,需要始终保持对密封圈1的唇口11的润滑,或有在取力器壳体2上开设油道8,将取力器内部的齿轮油引至密封圈1的唇口11处实现润滑。

采用上述密封方案:会因为增加油道8,使得取力器总成因为制造困难而成本上涨,如此对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主机厂非常不利;同时,在采用上述动态密封方案时,会加大主机厂对装配公差的控制难度,会出现因为过盈量偏大,导致油封唇口11破裂,或者因为过盈不足,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有漏油,导致取力器总成齿轮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取力器总成输入轴端动态密封引起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取力器总成输入轴端部密封结构,包括驱动半轴、取力器输入轴和密封圈,穿入至所述取力器输入轴内的所述驱动半轴与取力器输入轴独立转动配合,在取力器输入轴上与驱动半轴重叠配合的端部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内圈的唇口与驱动半轴过盈配合。

进一步,还包括取力器壳体和防尘罩,所述取力器壳体罩设于取力器输入轴外并与之间隔配合,罩于所述密封圈外的所述防尘罩安装于取力器壳体上,在防尘罩上开设有与驱动半轴间隙配合的套孔。

进一步,在所述唇口与驱动半轴配合处的唇口上设有唇槽,所述唇槽的槽口朝向驱动半轴外圆面,在唇槽内设有润滑脂。

进一步,在所述取力器输入轴上与驱动半轴轴向重叠的端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的环槽。

进一步,所述润滑脂为锂基润滑脂。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密封圈的安装位置移至取力器输入轴和驱动半轴之间,能通过取力器输入轴与驱动半轴之间的转动差小,来降低现有技术中驱动半轴与密封圈磨损大的问题。同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无需开设油道,在生产制造的成本上有所降低;并且以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在保证产品性能的情况下,降低工艺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驱动半轴4、取力器输入轴3、环槽31、密封圈1、唇口11、防尘罩5、取力器壳体2、唇槽6、套孔7、油道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取力器输入轴端部密封结构,包括驱动半轴4、取力器输入轴3、密封圈1、防尘罩5。其中,取力器输入轴3左端与变速器四驱输出轴花键转动配合,来获取动力;驱动半轴4左端与差速器半轴花键配合,来获取动力。

参见图2,在取力器输入轴3与穿入至其内的驱动半轴4独立转动配合。在取力器输入轴3外罩设有取力器壳体2,驱动半轴4的右端延伸出取力器壳体2外,取力器输入轴3的右端止于取力器壳体2内。防尘罩5安装于取力器壳体2上,并罩于将取力器输入轴3的右端,在防尘罩5上开设有与驱动半轴1间隙配合的套孔7。

在取力器输入轴3与驱动半轴4重叠的右侧端部开设有环槽31,密封圈1安装与环槽31内,密封圈1内圈的唇口11与直径大于其内径的驱动半轴4配合。在唇口11与驱动半轴4贴合处开设有唇槽6,唇槽6的槽口朝向驱动半轴4外圆面,在唇槽6内存储有润滑脂。

密封圈1一般采用橡胶制成。润滑脂常用锂基润滑脂。

包含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取力器总成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整车行驶过程中,取力器输入轴3、驱动半轴4和取力器壳体2三者之间相对独立运动。在直线行驶工况中,驱动半轴4与驱动半轴4会出现相对静止状态;在转弯行驶工况中,取力器输入轴3与驱动半轴4的转速差不会超过5km/h,则唇口11处与驱动半轴4间的线速度差最大约合0.1m/s。在唇槽6内存储的润滑脂,实现了在相对静止或低速运动状况下,唇口11与驱动半轴4的少量过盈配合,完成取力器输入轴3对驱动半轴4的密封功能,并保证了相互接触部位的润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