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软管内液体流量的压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1378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用于控制软管内液体流量的压管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用于控制软管内液体流量的压管装置。



背景技术:

按摩仪器、血液透析仪、粪便自动处理器、经络按摩仪等医疗设备中需要电磁阀等装置控制输液软管的流量,此类装置多数与软管连接,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输液软管内的液体。然而医疗设备等为可重复使用设备,电磁阀等装置长期重复与液体接触,清洁麻烦,还存在医疗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隐患,而且难于控制输液软管中悬浮液流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用于控制软管内液体流量的压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用于控制软管内液体流量的压管装置,包括驱动结构、阀体、阀块和控制结构。阀体位于驱动结构上方,阀块置于阀体内;控制结构与驱动结构电连接;阀体的上部开有套于软管外的阀门,阀块顶部的宽度与阀门的宽度相同;阀体内设有与阀块相匹配的纵向通道,纵向通道与阀门相通,阀块沿纵向通道往复移动;驱动结构用于使阀块上下往复移动,控制软管中液体的流量。当驱动结构驱动阀块向上移动时,软管逐渐压扁,软管内液体流量减小;当驱动结构驱动阀块向下移动时,软管逐渐被放松,软管内液体流量增大。

优选的,所述阀块上表面设有与软管垂直的凹槽;阀门的顶部内壁设有与凹槽相对的凸条,使阀块与阀门顶部内壁贴合。阀块的凹槽与阀门的凸条配合可以确保软管被压扁,同时也防止软管移位。

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上部设有输出轴,输出轴布有外螺纹,阀块内部设有与输出轴适配的螺纹通道;驱动结构驱动输出轴转动,使阀块上下往复移动。驱动结构的输出轴与阀块螺纹连接,形成类似暗杆闸阀的启闭结构,有效驱动控制阀块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阀门上宽下窄,方便软管压扁,防止软管移位。阀块的纵剖面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控制结构安装于阀体的外壁,使整体结构紧凑。

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内置电机。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可根据医疗需求改变软管的压扁速率。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控制软管内液体流量的压管装置,包括驱动结构、阀体、阀块和控制结构。阀体的上部开有套于软管外的阀门;阀块置于阀体内,阀块与驱动结构连接,驱动结构驱动阀块上下往复移动,遮封阀门、压扁软管,控制软管中液体的流量。本实用新型套设于软管外部,没有与软管内液体直接接触,不会影响医疗设备的清洁,更不会因此发生交叉感染的事故。而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医护人员操作使用方便,可适用于更多规格的软管,无需根据不同患者更换不同规格的内置电磁阀的软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局部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结构;11、输出轴;12、电机;2、阀体;21、阀门;22、纵向通道;23、凸条;3、阀块;31、凹槽;32、螺纹通道;4、控制结构;5、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等,仅是参考说明书附图1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软管内液体流量的压管装置,包括驱动结构1、阀体2、阀块3和控制结构4。阀体2位于驱动结构1上方,阀块3置于阀体2内;控制结构4与驱动结构1电连接;阀体2的上部开有套于软管5外的阀门21,阀块3顶部的宽度与阀门21的宽度相同;阀体2内设有与阀块3相匹配的纵向通道22,纵向通道22与阀门21相通,阀块3沿纵向通道22往复移动;驱动结构1用于使阀块3上下往复移动,控制软管5中液体的流量。当驱动结构1驱动阀块3向上移动时,软管5逐渐压扁,软管5内液体流量减小;当驱动结构1驱动阀块3向下移动时,软管5逐渐被放松,软管5内液体流量增大。

所述阀块3上表面设有与软管5垂直的凹槽31;阀门21的顶部内壁设有与凹槽31相对的凸条23,使阀块3与阀门21顶部内壁贴合。阀块3的凹槽31与阀门21的凸条23配合可以确保软管5被压扁,同时也防止软管5移位。

而且,所述阀门21上宽下窄,方便软管5压扁,防止软管5移位。阀块3的纵剖面为矩形。

同时,所述驱动结构1上部设有输出轴11,输出轴11布有外螺纹,阀块3内部设有与输出轴11适配的螺纹通道32;驱动结构1驱动输出轴11转动,使阀块3上下往复移动。驱动结构1的输出轴11与阀块3螺纹连接,形成类似暗杆闸阀的启闭结构,有效驱动控制阀块3上下移动。所述控制结构4安装于阀体2的外壁,使整体结构紧凑。所述驱动结构内置减速电机12,可根据医疗需求改变软管5的压扁速率。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