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机主轴与端面侧板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7350发布日期:2018-06-15 23:4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混合机主轴与端面侧板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混合机主轴与端面侧板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机主轴端面侧板密封性能是混合机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技术的混合机主轴与端面侧板的密封,主要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这种密封方式,由于混合机内侧物料侧压力大于外界气压,因此总是存在泄漏的情况。轻微的物料泄漏就会导致密封圈磨损,从而引起密封失效。而且密封圈更换维护困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靠应用于混合机轴端密封的密封结构,以有效避免密封圈受物料摩擦而磨损,提高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已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的混合机主轴与端面侧板密封装置。

一种混合机主轴与端面侧板密封装置,包括有密封座,在密封座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密封座的外侧设置有外压盖,外压盖锁在密封座上,在外压盖与密封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在外压盖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其结构要点在于:在外压盖的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由端面通到外压盖的内周面,气流由外压盖上的进气孔通入,进入密封座的密封圈及外压盖的密封圈之间的空隙当中。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机主轴与端面侧板密封装置,通过进入密封座的密封圈及外压盖的密封圈之间的空隙当中的气流,通过调整空隙内空气压力,使得其压力稍大于混合机内侧物料侧压力时,就可完全阻挡混合机内物料穿过气腔流向轴端引起泄漏。

在外压盖与转动轴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垫环,密封圈垫环设置于外压盖与传动轴之间,密封圈垫环外周面设置有一圈的气流通道,还设置有沟通密封圈垫环气流通道与内周面的气流通孔,密封圈垫环的气流通道对着外压盖的内周面的进气孔处,密封圈垫环的内径大于传动轴的外径,气流由外压盖上的进气孔进入密封圈垫环的气流通道,再穿过密封圈垫环进入密封座的密封圈及外压盖的密封圈之间的空隙当中。

在空隙内设置密封圈垫环,可起到定位密封圈的作用,防止密封圈发生轴向移动。

所述的外压盖上的进气孔为L型。

所述的密封圈为双剖分密封圈。

采用双剖分密封圈可在不拆卸转动轴情况下方便更换损坏的密封件。

在外压盖的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调压过滤器相连接。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空隙(气腔)内干燥的压力空气产生气环来堵住旋转轴的泄漏间隙,以实现转动轴密封。气腔内空气压力可调,当压力稍大于混合机内侧物料侧压力时,就可完全阻挡混合机内物料穿过气腔流向轴端引起泄漏。气腔左右两侧采用双剖分密封圈,可在不拆卸转动轴情况下方便更换损坏的密封件。为防止在转动轴工作过程中密封圈轴向移位,气腔内增设密封圈垫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压盖的剖视图。

图3是密封圈垫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混合机主轴与端面侧板密封装置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标号说明 1 密封座2传动轴3密封圈4外压盖41进气孔5密封垫片6密封圈垫环61气流通道62气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一种混合机主轴与端面侧板密封装置,包括有密封座1,在密封座与传动轴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在密封座的外侧设置有外压盖4,外压盖锁在密封座上,在外压盖与密封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5,在外压盖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外压盖的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孔41,进气孔由端面通到外压盖的内周面,气流由外压盖上的进气孔通入,进入密封座的密封圈及外压盖的密封圈之间的空隙当中。在外压盖与转动轴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垫环6,密封圈垫环设置于外压盖与传动轴之间,密封圈垫环外周面设置有一圈的气流通道61,还设置有沟通密封圈垫环气流通道与内周面的气流通孔62,密封圈垫环的气流通道对着外压盖的内周面的进气孔处,密封圈垫环的内径大于传动轴的外径,气流由外压盖上的进气孔进入密封圈垫环的气流通道,再穿过密封圈垫环进入密封座的密封圈及外压盖的密封圈之间的空隙当中。所述的外压盖上的进气孔为L型。所述的密封圈为双剖分密封圈。在外压盖的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接头42,进气接头与调压过滤器相连接。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