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0302发布日期:2018-06-30 04:4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



背景技术:

含油轴承,即多孔质轴承,以金属粉末为主要原料,含油轴承是用粉末冶金法制作的烧结体。利用烧结体的多孔性,使之含浸10%~40%(体积分数)润滑油,于自行供油状态下使用。含油轴承具有成本低、能吸振、噪声小、在较长工作时间内不用加润滑油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不易润滑或不允许油脏污的工作环境,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汽车、家电、音响设备、办公设备、农业机械、精密机械等各种工业制品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类基础零件。

而球面滑动轴承则是一种关节轴承,其滑动接触表面是一个内球面和一个外球面,运动时可以在任意角度旋转摆动,由于滑动表面为球面形,亦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即调心运动),在支承轴与轴壳孔不同心度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它采用表面磷化、炸口、镶垫、喷涂等多种特殊工艺处理方法制作而成。关节轴承具有载荷能力大,抗冲击,抗腐蚀、耐磨损、自调心、润滑好等特点。

现有技术中,自润滑球面轴承的结构由一个外圈和一个内圈组成,内圈与外圈的结构皆为球形,它依靠内外圈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轴承的功能,是一种滑动轴承,且自润滑关节轴承是一种无需补充润滑剂的特殊形式的关节轴承,早期的自润滑关节轴承是在滑动面上制备润滑膜以达到减摩效果,但由于其利用的是滑动摩擦的形式,磨损严重,寿命较短,而且润滑油会逐渐挥发,而且灰尘也会进入轴承,从而引起轴承运转不顺,噪音增大等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球面轴承润滑性能不足、运转性能不良、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内圈套在外圈里面以构成球面轴承,内圈的内表面为圆柱形,用于固定轴,内圈的外表面为球形且设置有轴向布置的若干用于储存润滑油而强化润滑的凹槽,外圈的外表面为圆柱形,外圈的内表面为球形且设置有周向布置的若干用于储存润滑油而强化润滑的凹槽,内圈为铜基烧结多孔含油轴承材料,内圈外表面的凹槽沿球面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圈外表面沿球面的轴向长度,外圈的球形内表面直径大于内圈的球形外表面直径。

所述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其中,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5~1mm。

所述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1mm。

所述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其中,所述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梯形凹槽/矩形凹槽。

所述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其中,外圈的球形内表面直径与内圈的球形外表面直径之差为0.5~1mm。

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外圈套在内圈的外面,内圈与外圈之间存在相对滑动而实现轴承的功能,由于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滑动摩擦,内圈的温度上升,内圈材料的孔隙中所储存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开始渗出至内圈的外表面,进而在内圈与外圈之间形成润滑油膜,降低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球磨轴承的高效运转;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的内圈的外表面与外圈的内表面上皆设置有凹槽,使得润滑油可在凹槽中流动,进而让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滑动摩擦面的润滑更加充分,进一步提升润滑效果;由于内圈外表面的凹槽沿球面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圈外表面沿球面的轴向长度且外圈内表面的凹槽为周向布置,凹槽之间形成封闭的回路,可避免润滑油流失,从而避免轴承的异响,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面轴承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面轴承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面轴承的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面轴承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面轴承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面轴承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面轴承的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面轴承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2,内圈1的内表面11为圆柱形,内圈1的外表面12为球形,内圈1的外表面12上设置有轴向布置的若干用于储存润滑油而强化润滑的凹槽13,外圈2的外表面21为圆柱形,外圈2的内表面22为球形,外圈2的内表面22上置有周向布置的若干用于储存润滑油而强化润滑的凹槽23,内圈1的材料为铜基烧结多孔含油轴承材料,内圈1的外表面12上的凹槽13沿球面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圈1的外表面12沿球面的轴向长度,即凹槽13的轴向两端封闭。凹槽13与凹槽23可以为半圆形凹槽,或者梯形凹槽,也可以为矩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外圈2套在内圈1外面,形成紧密的配合,由于外圈2的内表面22为球形且内圈1的外表面12为球形且外圈2的球形内表面22直径大于内圈1的球形外表面12直径,内圈1可在外圈2内的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即调心运动),以此实现球面轴承的功能;内圈1与轴相连且与轴一同做旋转运动,外圈2固定在轴承座上,内圈1与外圈2之间存在相对滑动,即为滑动轴承,随着内圈1与外圈2之间的滑动摩擦生热,内圈1的温度逐渐上升,且由于内圈1的材料为铜基烧结多孔含油轴承材料,内部的多孔组织可以储存润滑油,该润滑油在离心力与摩擦热的作用下逐渐向内圈1的外表面12渗透,并在内圈1与外圈2的球面界面上形成润滑油膜,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摩擦力小且运转平顺;同时,内圈1的外表面12上的凹槽13和外圈2的内表面22上的凹槽23可以起到强化润滑的作用,内圈1的外表面12上的凹槽13的设置方向为轴向,外圈2的内表面22上的凹槽23为周向,内圈1的外表面12上的凹槽13和外圈2的内表面22上的凹槽23相互垂直,在内圈1与外圈2装配到一起时,凹槽13与凹槽23可以形成一条封闭的润滑油流动的回路,在所述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处于未运转状态时,内圈1的外表面12上的凹槽13和外圈2的内表面22上的凹槽23可以帮助储存润滑油,进而减少润滑油的流失,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所述的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处于未运转状态时,润滑油可以在凹槽13与凹槽23所形成的封闭回路中流动,进一步提升润滑效果,起到强化润滑的作用,降低产品运转的噪音,提高产品运转的平顺性。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13和凹槽23的宽度为0.5~1mm,深度为0.5~1mm,所述凹槽13和凹槽23为半圆形凹槽/梯形凹槽/矩形凹槽,从而保证球面轴承具有较佳的强化润滑的效果,进而降低球面轴承的磨损,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圈2的球形内表面22直径与内圈1的球形外表面12直径之差为0.5~1mm,可方便内圈1装配进内圈2之中,同时可使得内圈1与外圈2之间的界面上形成润滑油膜,保证润滑的效果,较小的直径差还可以防止润滑油泄露,保证润滑油密封在凹槽13与凹槽23之中。

因此,所述球面轴承特别适用于小型、微型及特微型旋转装置等旋转装置之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内圈套在外圈里面以构成球面轴承,内圈的内表面为圆柱形,用于固定轴,内圈的外表面为球形且设置有轴向布置的若干用于储存润滑油而强化润滑的凹槽,外圈的外表面为圆柱形,外圈的内表面为球形且设置有周向布置的若干用于储存润滑油而强化润滑的凹槽,内圈为铜基烧结多孔含油轴承材料,内圈外表面的凹槽沿球面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圈外表面沿球面的轴向长度,外圈的球形内表面直径大于内圈的球形外表面直径,从而使得所述强化润滑的微型自润滑球面轴承具有较佳的强化润滑的效果,且结构简单紧凑,使得所述球面轴承特别适用于小型、微型及特微型旋转装置等旋转装置之中。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