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阀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5980发布日期:2018-08-18 23:1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通气阀领域,特别是一种通气阀总成。



背景技术:

在变速箱上,通气阀作为通气装置,起着平衡变速箱内外压力,防止外部泥水、灰尘进入变速箱内部的作用。

现有的通气阀结构如图1所示,由通气阀体01和通气阀帽02组成,通气阀帽02套设在通气阀体01上、并与通气阀体01卡接相连。变速箱内部的气压可以将通气阀帽02顶起,形成通道供气流通过实现排气。

此类结构防水性能较差,遇到雨水从下至上进行上涌时,雨水可以从通气阀帽02下方将通气阀帽02顶起,进而导致通气阀体01内部进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气阀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在雨水从下至上进行上涌时有效防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气阀总成,所述通气阀总成包括通气阀体、通气阀芯和通气阀帽,所述通气阀芯的底端过盈固定在所述通气阀体上,所述通气阀帽罩设在所述通气阀芯顶端,并与所述通气阀芯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通气阀总成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置在所述通气阀体和所述通气阀帽之间;

所述密封套滑动套设在所述通气阀芯上,并与所述通气阀芯间隙配合;

所述密封套可接触挤压所述通气阀帽的底部,以密封所述通气阀帽的底部开口。

如上所述的通气阀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套为漏斗型,所述密封套包括漏管和漏碗,所述漏管和所述漏碗固定连接且内部连通;

所述漏管靠近所述通气阀体设置,且所述漏管滑动套设在所述通气阀芯上,并与所述通气阀芯间隙配合;

所述漏碗靠近所述通气阀帽设置,且与所述通气阀帽的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

所述漏碗靠近所述通气阀帽的底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阀帽的底部开口的尺寸。

如上所述的通气阀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漏碗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浮力槽,所述浮力槽从所述漏碗的外侧表面上朝向所述漏碗内部凹陷。

如上所述的通气阀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漏管远离所述漏碗的一端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漏管的轴向设置。

如上所述的通气阀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缺口上罩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漏管。

如上所述的通气阀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沿所述漏管的轴向从下向上,所述导流罩与所述漏管之间围成的空间逐渐减小。

如上所述的通气阀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缺口有至少两个,各所述缺口在所述漏管的端部的圆周侧面上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的通气阀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气阀总成还包括中间阀,所述中间阀设置在所述通气阀帽内,并套设在所述通气阀芯上,且与所述通气阀芯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通气阀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中间阀包括中空连接管和至少一个环形阀片;

所述中空连接管套设在所述通气阀芯上,并与所述通气阀芯固定连接;

各所述环形阀片均套设在所述中空连接管上,并均与所述中空连接管固定连接;

各所述环形阀片的边缘均设置有均与分布的缺口。

如上所述的通气阀总成,其中,优选的是,当所述环形阀片有至少两个时,各所述环形阀片上的所述缺口在竖直方向上相互交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通气阀体和所述通气阀帽之间增加设置密封套,所述密封套滑动设置在所述通气阀芯上,并与所述通气阀芯间隙配合,使得所述密封套可以在通气阀芯上下滑动;所述密封套可接触并密封所述通气阀帽的底部开口。当少量淋雨时,雨水直接打在通气阀帽上,顺着通气阀帽的外表面留下来;当地面上积聚大量雨水,使得雨水从下往上涌的时候,可推动密封套往上滑动接触挤压所述通气阀帽的底部开口,使其密封,避免了雨水从通气阀帽底部进入通气阀帽内部,起到了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通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气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密封套一个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密封套另一个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密封套的俯视图;

图6是通气阀总成排气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通气阀总成排水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通气阀总成防水的原理示意图;

图9环形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1-通气阀体,02-通气阀帽,1-通气阀芯,2-通气阀帽,3-中间阀,31-中空连接管,32-环形阀片,33-缺口,4-密封套,41-漏管,42-漏碗,43-浮力槽,44-缺口,45-导流罩,5-通气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气阀总成,请参考图2所示,通气阀总成包括通气阀体5、通气阀芯1和通气阀帽2,通气阀芯1的底端过盈固定在通气阀体5上,通气阀帽2罩设在通气阀芯1顶端,并与通气阀芯1活动连接;其中:通气阀总成还包括密封套4,密封套4设置在通气阀体5和通气阀帽2之间;密封套4滑动套设在通气阀芯1上,并与通气阀芯1间隙配合;密封套4可接触挤压通气阀帽2的底部,以密封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通气阀体5和通气阀帽2之间增加设置密封套4,密封套4滑动设置在通气阀芯1上,并与通气阀芯1间隙配合,使得密封套4可以在通气阀芯1上下滑动;密封套4可接触并密封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当少量淋雨时,雨水直接打在通气阀帽2上,顺着通气阀帽2的外表面留下来;当地面上积聚大量雨水,使得雨水从下往上涌的时候,可推动密封套4往上滑动接触挤压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使其密封,避免了雨水从通气阀帽2底部进入通气阀帽2内部,起到了防水的效果。

在具体设置时,请参考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密封套4为漏斗型,密封套4包括漏管41和漏碗42,漏管41和漏碗42固定连接且内部连通;漏管41靠近通气阀体5设置,且漏管41滑动套设在通气阀芯1上,并与通气阀芯1间隙配合;漏碗42靠近通气阀帽2设置,且与通气阀帽2的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漏碗42靠近通气阀帽2的底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的尺寸。

以上设置中,将密封套4设置为包括漏管41和漏碗42的漏斗型密封套,漏管41可在通气阀芯1上下滑动,漏碗42具有较大的倾斜向上的锥面,在雨水从下向上上涌时,能够作用在漏碗42的锥面上,请参考图8所示,使漏碗42受到浮力,该浮力推动漏碗42和漏管41整体上移,使得漏碗42的内表面接触挤压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使得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密封。避免了雨水从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溢入通气阀帽2内。

其中。为了保证漏碗42能够密封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漏碗42靠近通气阀帽2的底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的尺寸,同时,由于漏碗42的锥面是倾斜向上的,对应的,可以将通气阀帽2的底部设置成台阶式或者圆台式,以保证通气阀帽2的底部侧面能与漏碗42的锥面贴合接触和相互挤压,实现漏碗42对通气阀帽2的底部的开口的密封。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套4的漏管41滑动套设在通气阀芯1上,密封套4靠上涌的雨水提供的浮力自动上滑接触挤压通气阀帽2的底部,以密封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而在没有上涌雨水作用时,密封套4的漏碗42与通气阀芯1间隙配合,使其正常排气。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漏碗42与通气阀帽2的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在工作排气的时候,请参考图6所示,漏碗42没有接触密封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时,通气阀芯1排出的气体经该间隙排出,或者从漏管41和通气阀芯1之间的间隙里排出。如果漏碗42接触密封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则通气阀芯1排出的气体只从漏管41和通气阀芯1之间的间隙里排出。不管何种设置,均不影响排气作业。

再者,漏碗42的圆锥面横向尺寸越大,漏碗42受到的浮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同时,漏碗42的圆锥面的纵向尺寸越大,越可以避免水从漏碗42的边缘溢入漏碗42内部。所以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漏碗42靠近通气阀帽2的底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通气阀帽2的横向尺寸。

此时,相当于通气阀帽2下方区域全部设置有漏碗42。此时,当少量淋雨时,请参考图7所示,雨水直接打在通气阀帽2上,顺着通气阀帽2的外表面留下来,然后落入漏碗42内,沿着漏碗42的内表面往下流,之后从漏管41与通气阀芯1之间的空隙中排出。当地面积聚大量雨水使得雨水从下往上涌的时候,漏碗42受到的雨水的浮力推动漏碗42和漏管41整体往上滑动,漏碗42接触挤压通气阀帽2的底部,并将通气阀帽2的底部整个包裹密封,能够有效避免了雨水从漏碗42的顶部边缘进入漏碗42内部,再从通气阀帽2底部进入通气阀帽2内部,起到有效防水的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请继续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漏碗42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浮力槽43,浮力槽43从漏碗42的外侧表面上朝向漏碗42内部凹陷。浮力槽43的设置可以增大上涌的雨水施加在漏碗42的冲击力的受力面积,增大漏碗42受到的浮力,保证密封效果。同时为保证漏碗42受上涌雨水的冲击力时漏碗42不变形,且漏碗42的侧面上能加工出浮力槽43,漏碗42选用高硬度的弹性材质制备。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请继续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漏管41远离漏碗42的一端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缺口44,缺口44沿漏管41的轴向设置。该设置可以保证雨水从漏管41与通气阀芯1之间的空隙中排出的顺畅性,避免雨水在漏碗42内积累时,发生雨水从通气阀帽2底部进入通气阀帽2内部的情况。

同时,考虑到该结构要应用到地面积聚大量雨水时雨水上涌的情况,如果该缺口44沿漏管41的轴向过长或者面积过大,则容易导致上涌的雨水容易在缺口的任意地方均流入漏管41内,然后通过漏管41与通气阀芯1的间隙流入漏碗42内部,然后进入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内。

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请继续参考图4所示,缺口44上罩设有导流罩45,导流罩45固定连接漏管41。导流罩45罩设在缺口44,导流罩45与漏管41表面之间形成排水通道,保证排水的通畅;同时,导流罩45的设置,使得漏管41外部对应缺口44的空间隔离成不同区域,一部分是位于漏管41与导流罩45的限制区域,一部分是导流罩45外侧的自由区域。地面上积聚的大量雨水可在自由区域上涌,并作用在漏碗42的外侧表面上,给漏碗42提供向上浮力使漏碗42和漏管41整体向上滑动,达到漏碗42接触挤压通气阀帽2的底部密封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的效果。同时,地面上积聚的大量雨水在限制区域上涌,此时雨水只能从限制区域的底部流入限制区域内部,即地面上积聚的大量雨水在只能从缺口的底部区域流入限制区域内部,减少了流入漏管41内的雨水速度和雨水量,进而可以减少通过漏管41与通气阀芯1的间隙流入漏碗42内部的雨水量,避免了雨水进入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内的情况的发生。

在该实施例中,导流罩45可以为横截面为弧形或方形或其他形状、且沿着漏管41的轴向横截面的形状大小一致的罩体,即如图4所示;导流罩45也可以为横截面为弧形或方形或其他形状、且沿着漏管41的轴向横截面的形状相似大小不一致的罩体,即沿述漏管41的轴向从下向上,导流罩45与漏管41之间围成的空间逐渐减小。该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了流入漏管41内的雨水速度和雨水量,进而可以减少通过漏管41与通气阀芯1的间隙流入漏碗42内部的雨水量,确保雨水不会进入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内。但是为避免自由区域的雨水对导流罩45的表面的竖直压力,此处,沿述漏管41的轴向从下向上,导流罩45与漏管41之间围成的空间变化的幅度不易过大。

在具体设置的时候,缺口44设置至少两个,各缺口44在漏管41的端部的圆周侧面上均匀分布。每个缺口44上均设置导流罩45,确保雨水顺畅排出以及上涌雨水不会大量涌入漏管41和通气阀芯1之间的间隙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通气阀总成还包括中间阀3,中间阀3设置在通气阀帽2内,并套设在通气阀芯1上,且与通气阀芯1固定连接。中间阀3的设置需要并不影响气体的排出,同时中间阀3的设置能够避免从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处进来的灰尘飘飞至通气阀芯1。

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中间阀3包括中空连接管31和至少一个环形阀片32;中空连接管31套设在通气阀芯1上,并与通气阀芯1固定连接;各环形阀片32均套设在中空连接管31上,并均与中空连接管31固定连接。

各环形阀片32的圆周侧面可以与通气阀帽2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此时,中间阀3排气路径可以是沿着通过中间阀3与通气阀帽2之间的间隙流过中间阀3,即通气阀芯1排出的气体可以通过中间阀3与通气阀帽2之间的间隙中流通到通气阀帽2的底部开口处并排出。此时,为满足防尘需求,可以将各环形阀片32异轴设置,每个环形阀片32与通气阀帽2之间的间隙在竖直方向上即通气阀芯1的轴向呈相互交错设置。

各环形阀片32的圆周侧面也可以直接抵靠在通气阀帽2的内壁预上,此时,在各环形阀片32上设置的的边缘均设置均匀分布的缺口33,请参考图9所示,缺口33作为排气通道供气流通过,并流过中间阀3,缺口33沿环形阀片32的轴向设置,缺口33的形状可以为弧形,也可以三角形、矩形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弧形;缺口33的数量和大小可以根据待排气体流量大小和流速综合设置;当环形阀片32有至少两个时,本实施例中,环形阀片32有4个,4个环形阀片32可沿着通气阀芯1的轴向均匀设置,也可以不均匀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各环形阀片32上的缺口33在竖直方向上,即通气阀芯1的轴向,相互交错,具体的,各环形阀片32上的任意缺口33均不会存在位置正好上下对应的情况,起到有效防尘的作用。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