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的中间传动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74593发布日期:2018-10-16 19:5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箱,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的中间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的中间传动机构指的是主动轴输出机构和减速输出机构之间设置的中间传动机构,变速箱通过主动轴输出机构上的主传动齿轮旋转,带动中间传动机构上的输入齿轮的旋转,中间传动机构上的输入齿轮的旋转带动中间轴的旋转,中间传动机构上的输出齿轮的旋转再带动液压泵输出轴或减速输出齿轮的旋转,完成液压泵、农机具的正常工作。中间传动机构在变速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传动作用,所以中间传动机构传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长短显得尤为重要,而一个良好的润滑方式恰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的变速箱中间传动机构润滑方式传统,可靠性不好,使用寿命短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润滑方式独特,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的变速箱的中间传动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变速箱的中间传动机构,包括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轴上设有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的输入齿轮、输出齿轮与所述的中间轴之间分别设有滚针轴承,两个所述的滚针轴承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的尼龙挡圈,所述中间轴的轴心处设有盲孔,在所述中间轴的径向同一半径方向开设有两个通至所述滚针轴承的通孔,连接所述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轮毂使之构成一个整体,所述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连接部位的中部开设有凹型集油槽,所述凹型集油槽与所述尼龙挡圈之间设有相通的油道。

在使用时,中间轴的轴心处的盲孔用来进油,中间轴的径向同一半径方向开设的两个通至滚针轴承的通孔是为了把盲孔中的油导入到滚针轴承处,更好地为滚针轴承润滑,凹型集油槽和油道的设置便于把变速箱体内的油导入到尼龙挡圈处,更好地为尼龙挡圈轮滑。所以在润滑做得足够好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该种变速箱的中间传动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轴的输入端安装在一个中间轴座上,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安装在一个中间轴端盖上。在使用时,中间轴座和中间轴端盖共同支撑中间轴。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轴的输入端设有偏心螺孔,采用密封螺栓把所述的中间轴轴向定位在所述的中间轴座上。在使用时,密封螺栓能够更好地把中间轴沿轴向定位在中间轴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轴端盖整体呈圆筒状,所述的中间轴端盖一端封闭,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的中间轴的输出轴端,所述的中间轴端盖与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之间形成集油腔。在使用时,集油腔的设置是为了存储足够的油流入中间轴轴心,再流通到滚针轴承处,满足润滑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轴端盖上设有方形集油槽,所述方形集油槽内设有导流孔。在使用时,集油槽和导流孔的设置使得集油腔内的润滑液和腔外的液体互通。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轴座的上侧分别设有加油口和观察口,所述加油口上设有加油口盖,所述观察口上设有观察口盖,所述加油口设于所述方形集油槽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输出齿轮的上侧设有倾斜的导油壁,所述导油壁靠近所述加油口的一边低,所述导油壁靠近所述观察口的一边高,所述导油壁的倾斜角度大于10°。在使用时,齿轮啮合飞溅的油会挂在轴座内壁上,导油壁的设置可以使得飞溅到内壁上的油顺着倾斜的导油壁滴落到方形集油槽内,从而保证集油腔内一直有油给到中间轴内的盲孔润滑,导油壁的倾斜角度不能太小,如若太小会导致滴油速度太慢,影响润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油壁的内面设置成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口对准所述方形集油槽。在使用时,导油壁设置成弧面,弧面的弧口对准所述方形集油槽,可以保证壁上的油汇聚流下时准确滴落到方形集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齿轮的齿数大约为所述输出齿轮齿数的两倍,所述的输出齿轮和输入齿轮的外侧端面设有凹型油槽,所述输出齿轮和输入齿轮的外侧还设有用于轴向定位的弹簧挡圈。在使用时,输入齿轮的齿数为输出齿轮齿数的两倍有利于增大传动效率,凹型油槽可以使箱体内的油流入齿轮与中间轴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滚针轴承的润滑,弹簧挡圈用于齿轮的轴向定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变速箱的中间传动机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1、变速箱工作前,从所述的加油口往变速箱内添加润滑油,润滑油经过所述的方形集油槽到达所述集油腔再进入所述盲孔,接着再通过所述通孔流到所述滚针轴承处,预润滑所述滚针轴承和所述尼龙挡圈;

2、变速箱工作时,所述输入齿轮带动所述中间轴和所述输出齿轮的旋转,变速箱下部的润滑油经过所述输入齿轮的旋转带动飞溅到所述中间轴座上,一部分油滴落在所述的所述凹型集油槽内,通过所述油道给油到尼龙挡圈处,润滑所述滚针轴承和所述尼龙挡圈;另一部分油通过所述导油壁滴落到所述方形集油槽处,汇聚于所述集油腔内,再流到所述盲孔内,接着通过所述通孔流到所述滚针轴承处,在所述中间传动机构运动中润滑所述滚针轴承和所述尼龙挡圈。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将机油不断地供给滚针轴承和尼龙挡圈等零件的摩擦表面,减少各零件的摩擦和磨损,清除摩擦表面上的磨屑等杂质,形成的油膜可冷却摩擦表面,防止零件生锈,吸收冲击减小振动等,使得变速箱的中间传动效果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中间轴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变速箱的中间传动机构,包括中间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轴1上设有输入齿轮2和输出齿轮3,所述的输入齿轮2、输出齿轮3与所述的中间轴1之间分别设有滚针轴承4,两个所述的滚针轴承4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的尼龙挡圈5,所述中间轴1的轴心处设有盲孔6,在所述中间轴1的径向同一半径方向开设有两个通至所述滚针轴承的通孔7,连接所述输入齿轮2和输出齿轮3的轮毂使之构成一个整体,所述输入齿轮2和输出齿轮3连接部位的中部开设有凹型集油槽8,所述凹型集油槽8与所述尼龙挡圈5之间设有相通的油道9。中间轴1的轴心处的盲孔6用来进油,中间轴1的径向同一半径方向开设的两个通至滚针轴承的通孔7是为了把盲孔6中的油导入到滚针轴承4处,更好地为滚针轴承4润滑,凹型集油槽8和油道9的设置便于把变速箱体内的油导入到尼龙挡圈5处,更好地为尼龙挡圈5轮滑。所以在润滑做得足够好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该种变速箱的中间传动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

所述中间轴1的输入端安装在一个中间轴座10上,所述中间轴1的输出端安装在一个中间轴端盖11上。在使用时,中间轴座10和中间轴端盖11共同支撑中间轴。所述中间轴1的输入端设有偏心螺孔12,采用密封螺栓13把所述的中间轴1轴向定位在所述的中间轴座10上。在使用时,密封螺栓13能够更好地把中间轴1沿轴向定位在中间轴座10上。所述的中间轴端盖11整体呈圆筒状,所述的中间轴端盖11一端封闭,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的中间轴1的输出轴端,所述的中间轴端盖11与所述中间轴1的输出端之间形成集油腔a1。在使用时,集油腔a1的设置是为了存储足够的油流入中间轴1轴心,再流通到滚针轴承4处,满足润滑需求。所述的中间轴端盖11上设有方形集油槽a,所述方形集油槽a内设有导流孔14。在使用时,集油槽a和导流孔14的设置使得集油腔a1内的润滑液和腔外的液体互通。

所述中间轴座10的上侧分别设有加油口和观察口,所述加油口上设有加油口盖17,所述观察口上设有观察口盖16,所述加油口设于所述方形集油槽a的上方。所述中间输出齿轮3的上侧设有倾斜的导油壁18,所述导油壁18靠近所述加油口的一边低,所述导油壁18靠近所述观察口的一边高,所述导油壁18的倾斜角度大于10°。齿轮啮合飞溅的油会挂在轴座内壁上,导油壁18的设置可以使得飞溅到内壁上的油顺着倾斜的导油壁18滴落到方形集油槽a内,从而保证集油腔a1内一直有油给到中间轴1内的盲孔6润滑,导油壁18的倾斜角度不能太小,如若太小会导致滴油速度太慢,影响润滑效果。所述导油壁18的内面设置成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口对准所述方形集油槽a。可以保证壁上的油汇聚流下时准确滴落到方形集油槽a内。所述输入齿轮2的齿数大约为所述输出齿轮3齿数的两倍,所述的输出齿轮3和输入齿轮2的外侧端面设有凹型油槽,所述输出齿轮3和输入齿轮2的外侧还设有用于轴向定位的弹簧挡圈15。在使用时,输入齿轮2的齿数为输出齿轮3齿数的两倍有利于增大传动效率,凹型油槽可以使箱体内的油流入齿轮与中间轴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滚针轴承4的润滑,弹簧挡圈15用于齿轮的轴向定位。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1、变速箱工作前,从所述的加油口往变速箱内添加润滑油,润滑油经过所述的方形集油槽a到达所述集油腔a1再进入所述盲孔6,接着再通过所述通孔7流到所述滚针轴承4处,预润滑所述滚针轴承4和所述尼龙挡圈5;

2、变速箱工作时,所述输入齿轮2带动所述中间轴1和所述输出齿轮3的旋转,变速箱下部的润滑油经过所述输入齿轮2的旋转带动飞溅到所述中间轴座10上,一部分油滴落在所述的所述凹型集油槽8内,通过所述油道9给油到尼龙挡圈5处,润滑所述滚针轴承4和所述尼龙挡圈5;另一部分油通过所述导油壁18滴落到所述方形集油槽a处,汇聚于所述集油腔a1内,再流到所述盲孔6内,接着通过所述通孔7流到所述滚针轴承4处,在所述中间传动机构运动中润滑所述滚针轴承4和所述尼龙挡圈5。

本发明将机油不断地供给滚针轴承4和尼龙挡圈5等零件的摩擦表面,减少各零件的摩擦和磨损,清除摩擦表面上的磨屑等杂质,形成的油膜可冷却摩擦表面,防止零件生锈,吸收冲击减小振动等,使得变速箱的中间传动效果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