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4101发布日期:2018-11-07 21:5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提升机润滑油在提升机工作时,不间断地向主轴承、减速器轴承和啮合齿面压进润滑油,以保证轴承和齿轮能良好地工作,启动主电动机之前,必须先开动润滑油泵,以确保机器在充分润滑的条件下工作;润滑油在为机器润滑的过程中带走部分机器运转所产生的热量,润滑油温度不断升高,升温后的润滑油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对润滑油的散热至关重要;但现有的润滑油的散热装置一般结构复杂,专利CN201620581847.8所公布的专利中,当散热槽内注满水后,继续向散热槽内注入的水直接从排水管流出,散热槽底部与导油管发生热传导后的水不流动,散热槽底部的水对导油管的散热效果差,长时间使用生活用水对导油散热,造成水资源浪费,无法满足现代化绿色环保节约的社会观念,故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包括水管,水管的外周套装圆桶,圆桶的左侧、右侧分别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分别与水管的外周固定连接,水管的外周缠绕导油管,圆桶的上侧开设两个第二通孔,导油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的第二通孔,导油管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水管底部的右侧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电磁阀的进水口,圆桶右侧的下部开设第五通孔,第五通孔与第一电磁阀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圆桶左侧的上部开设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左端固定连接排水管,右侧第二通孔的上方设有环形温度传感器,环形温度传感器套装于导油管右端的外周,圆桶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控制器,环形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所述的圆桶的底侧固定安装报警灯,报警灯与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所述的圆桶的顶部开设数个散热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所述的水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活动水管接头。

如上所述的一种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所述的导油管的左端固定安装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导油管缠绕于水管管道外周,利用水管内流动的凉水给导油管进行降温,绿色环保,设有辅助散热装置,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提升机润滑油的出口与导油管的左端连通,提升机润滑油的入口与导油管的右端连通,再将水管接入矿井生活用水管路中,提升机机器经过润滑油一次润滑后,润滑油从导油管的左端进入导油管并在导油管内流动,导油管吸收润滑油的热量,导油管与水管热传导,流经水管内的冷水将水管的热量带走,使水管的外周保持低温,达到为导油管持续降温的作用,经过导油管冷却后的润滑油从导油管的右端重新流入提升机润滑油系统,利用水管内流动的凉水给导油管进行降温,绿色环保;当水管内水流较慢或者水管内的水静止时,水管对导油管的冷却效果差,当环形温度传感器检测导油管的右端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开启,水管内的冷水经第三通孔、第一电磁阀、第五通孔流入圆桶内,随着圆桶内水位的不断上升,导油管被浸泡于冷水中,使导油管快速降温,圆桶内水位到达第四通孔的位置后,冷水在给导油管降温的同时被加热,圆桶上部的水温高于下部的水温,圆桶上部的水从排水管内排出,水管内的冷水不断流入圆桶内,使圆桶内的水温保持低温,对导油管的降温效果更加明显,当环形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导油管右端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闭合,利用圆桶内的冷水持续给导油管降温,避免水管内的水不断注入圆桶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矿井提升机润滑油的散热装置,如图所示,包括水管1,水管1的外周套装圆桶2,圆桶2的左侧、右侧分别开设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的内壁分别与水管1的外周固定连接,水管1的外周缠绕导油管4,圆桶2的上侧开设两个第二通孔5,导油管4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的第二通孔5,导油管4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通孔5内壁固定连接;水管1底部的右侧开设第三通孔6,第三通孔6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电磁阀7的进水口,圆桶2右侧的下部开设第五通孔14,第五通孔14与第一电磁阀7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圆桶2左侧的上部开设第四通孔8,第四通孔8的左端固定连接排水管9,右侧第二通孔5的上方设有环形温度传感器10,环形温度传感器10套装于导油管4右端的外周,圆桶1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控制器11,环形温度传感器10、第一电磁阀7分别与控制器11通过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导油管缠绕于水管管道外周,利用水管内流动的凉水给导油管进行降温,绿色环保,设有辅助散热装置,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提升机润滑油的出口与导油管4的左端连通,提升机润滑油的入口与导油管4的右端连通,再将水管1接入矿井生活用水管路中,提升机机器经过润滑油一次润滑后,润滑油从导油管4的左端进入导油管4并在导油管4内流动,导油管4吸收润滑油的热量,导油管4与水管1热传导,流经水管1内的冷水将水管1的热量带走,使水管1的外周保持低温,达到为导油管4持续降温的作用,经过导油管4冷却后的润滑油从导油管4的右端重新流入提升机润滑油系统,利用水管1内流动的凉水给导油管进行降温,绿色环保;当水管1内水流较慢或者水管1内的水静止时,水管1对导油管4的冷却效果差,当环形温度传感器10检测导油管4的右端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7开启,水管1内的冷水经第三通孔6、第一电磁阀7、第五通孔14流入圆桶2内,随着圆桶2内水位的不断上升,导油管4被浸泡于冷水中,使导油管4快速降温,圆桶2内水位到达第四通孔8的位置后,冷水在给导油管4降温的同时被加热,圆桶2上部的水温高于下部的水温,圆桶2上部的水从排水管9内排出,水管1内的冷水不断流入圆桶2内,使圆桶2内的水温保持低温,对导油管4的降温效果更加明显,当环形温度传感器10检测到导油管4右端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第一电磁阀7闭合,利用圆桶2内的冷水持续给导油管4降温,避免水管1内的水不断注入圆桶2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圆桶2的底侧固定安装报警灯12,报警灯12与控制器11通过电路连接。当环形温度传感器10检测导油管4右端流出的润滑油温度过高时,报警灯12开始闪烁并发出报警声音,提醒工作人员注意。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圆桶1的顶部开设数个散热孔13。散热孔13能够使圆桶2内的热空气流出,防止圆桶2内空气温度过高,使本实用新型不能够达到给润滑油降温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水管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活动水管接头15。通过活动水管接头15将水管1直接与生活用水的水管连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导油管4的左端固定安装第二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6与控制器11通过电路连接。第二电磁阀16为常开状态,当环形温度传感器10检测导油管4右端流出的润滑油温度过高时,第二电磁阀16闭合,停止为矿井提升机提供润滑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