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提升机天轮风动注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4086发布日期:2018-11-07 21:5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提升机天轮风动注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竖井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机天轮装置注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可重复循环利用的矿山提升机天轮风动注油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机天轮装置,安装在矿山竖井井架上,整体暴露于外界,风吹、雨淋、日晒,其运行环境较差,注油保养则是保障天轮装置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

目前,矿山提升机天轮装置注油方式常采用传统手动注油枪或机械式加油机,手动注油枪加注润滑油时,虽然携带方便,但是每次注油量少,需操作人员往复多次攀爬井架才能完成一次天轮装置的润滑保养;机械式加油机加注润滑油时,每次不仅需对加油机、连接油管、丝扣式连接头等多种设备进行组装,而且至少由四人共同配合才能完成一次天轮装置的注油工作,注油时间长达7小时,工作程序较为繁琐,上述两种注油方法均存在工作量大,人力物力投入大,影响提升机运行效率,同时也存在多人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可重复循环利用的矿山提升机天轮风动注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山提升机天轮风动注油系统,该系统包括竖井井架和矿山竖井,竖井井架位于矿山竖井的上方,竖井井架的上方设有天轮装置,天轮装置上设有注油口,所述的矿山竖井侧面设有井口进风管,井口进风管的一端伸进矿山竖井内,另一端与空压机相连接,通过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由井口进风管输进矿山竖井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井井架的下方设有风动加油装置,所述的风动加油装置由盛油箱、气动泵、导气管、输油管和万向注油枪组成,所述的盛油箱的上方设有气动泵,气动泵上分别设有进气口、抽油管和出油口,气动泵上的抽油管伸进盛油箱的底部,气动泵上的出油口经输油管与万向注油枪相连接,所述的万向注油枪的枪口与天轮装置上的注油口相连接,所述的气动泵上的进气口与导气管相连接,导气管的一端与气动泵上的进气口相连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伸进矿上竖井口的井口进风管上的出气口相连通,进风管上设有球阀开关,通过矿上竖井上的井口进风管内的压缩风由导气管进入气动泵内启动气动泵内的驱动装置带动抽油管进行抽油,然后抽出的油由输油管输进万向注油枪内进而由注油口进入天轮装置内实现天轮装置的润滑保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泵的抽油管由盛油箱上端中部伸进抽油箱内部底端,伸进盛油箱内部的抽油管上套接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上端与盛油箱上部顶盖相连接,压缩弹簧的下端设有套接在抽油管上的压力盘,所述的压力盘的中部穿过抽油管并与抽油管滑动连接,压力盘的外缘与盛油箱内壁相抵触滑动连接,由于弹簧的作用使压力盘将盛油箱内壁上的残余润滑油向下推进至盛油箱底部,从而将润滑油尽量全部压出干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气管设为PU气管,连接井口进风管与气动泵相连接,增大井口进风管与气动泵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气管与气动泵上的进气口、导气管与矿山竖井上井口进风管、输油管与气动泵上的出油口、输油管与万向注油枪、注油枪的枪头与天轮装置的注油口之间分别经自锁快速插头相连接,自锁快速插头具有自锁功能,连接方式简便、灵活,既保证了加油质量,又能防止润滑油和压缩风泄露,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泵的进气口处设有压力表,最佳风压为0.6~0.8MPa,为气动泵的最佳运转状态,保证抽油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竖井井架的下方设有风动加油装置,所述的风动加油装置由盛油箱、气动泵、导气管、输油管和万向注油枪组成,所述的盛油箱的上方设有气动泵,气动泵上分别设有进气口、抽油管和出油口,气动泵上的抽油管伸进盛油箱的底部,气动泵上的出油口经输油管与万向注油枪相连接,所述的万向注油枪的枪口与天轮装置上的注油口相连接,所述的气动泵上的进气口与导气管相连接,导气管的一端与气动泵上的进气口相连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伸进矿上竖井口的井口进风管上的出气口相连通,进风管上设有球阀开关,通过矿上竖井上的井口进风管内的压缩风由导气管进入气动泵内启动气动泵内的驱动装置带动抽油管进行抽油,然后抽出的油由输油管输进万向注油枪内进而由注油口进入天轮装置内实现天轮装置的润滑保养,所述的气动泵的抽油管由盛油箱上端中部伸进抽油箱内部底端,伸进盛油箱内部的抽油管上套接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上端与盛油箱上部顶盖相连接,压缩弹簧的下端设有套接在抽油管上的压力盘,所述的压力盘的中部穿过抽油管并与抽油管滑动连接,压力盘的外缘与盛油箱内壁相抵触滑动连接,由于弹簧的作用使压力盘将盛油箱内壁上的残余润滑油向下推进至盛油箱底部,从而将润滑油尽量全部压出干净,所述的导气管设为PU气管,连接井口进风管与气动泵相连接,增大井口进风管与气动泵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的导气管与气动泵上的进气口、导气管与矿山竖井上井口进风管、输油管与气动泵上的出油口、输油管与万向注油枪、注油枪的枪头与天轮装置的注油口之间分别经自锁快速插头相连接,自锁快速插头具有自锁功能,连接方式简便、灵活,既保证了加油质量,又能防止润滑油和压缩风泄露,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的气动泵的进气口处设有压力表,最佳风压为0.6~0.8MPa,为气动泵的最佳运转状态,保证抽油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可重复循环利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风动加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矿山提升机天轮风动注油系统,该系统包括竖井井架1和矿山竖井2,竖井井架1位于矿山竖井2的上方,竖井井架1的上方设有天轮装置3,天轮装置3上设有注油口4,所述的矿山竖井2侧面设有井口进风管5,井口进风管5的一端伸进矿山竖井2内,另一端与空压机相连接,通过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由井口进风管5输进矿山竖井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井井架1的下方设有风动加油装置,所述的风动加油装置由盛油箱6、气动泵7、导气管8、输油管9和万向注油枪10组成,所述的盛油箱6的上方设有气动泵7,气动泵7上分别设有进气口15、抽油管17和出油口16,气动泵7上的抽油管17伸进盛油箱6的底部,气动泵7上的出油口16经输油管9与万向注油枪10相连接,所述的万向注油枪10的枪口与天轮装置3上的注油口4相连接,所述的气动泵7上的进气口15与导气管8相连接,导气管8的一端与气动泵7上的进气口15相连接,导气管8的另一端与伸进矿上竖井2口的井口进风管5上的出气口相连通,进风管5上设有球阀开关11,通过矿上竖井2上的井口进风管5内的压缩风由导气管8进入气动泵7内启动气动泵7内的驱动装置带动抽油管17进行抽油,然后抽出的油由输油管9输进万向注油枪10内进而由注油口4进入天轮装置3内实现天轮装置3的润滑保养,所述的气动泵7的抽油管17由盛油箱6上端中部伸进抽油箱6内部底端,伸进盛油箱6内部的抽油管17上套接设有压缩弹簧12,所述的压缩弹簧12的上端与盛油箱6上部顶盖相连接,压缩弹簧12的下端设有套接在抽油管17上的压力盘13,所述的压力盘13的中部穿过抽油管17并与抽油管17滑动连接,压力盘13的外缘与盛油箱6内壁相抵触滑动连接,由于弹簧12的作用使压力盘13将盛油箱6内壁上的残余润滑油向下推进至盛油箱6底部,从而将润滑油尽量全部压出干净,所述的导气管8设为PU气管,连接井口进风管5与气动泵7相连接,增大井口进风管5与气动泵7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的导气管8与气动泵7上的进气口15、导气管8与矿山竖井2上井口进风管5、输油管9与气动泵7上的出油口16、输油管9与万向注油枪10、注油枪10的枪头与天轮装置3的注油口4之间分别经自锁快速插头相连接,自锁快速插头具有自锁功能,连接方式简便、灵活,既保证了加油质量,又能防止润滑油和压缩风泄露,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的气动泵7的进气口15处设有压力表14,最佳风压为0.6~0.8MPa,为气动泵7的最佳运转状态,保证抽油效果,所述的盛油箱6的侧面底部设有加油口,加油口与外部的加油管相连接,通过加油管向盛油箱内进行加油,上述所述的气动泵、天轮装置、竖井井架和矿山竖井都为现有技术,其内部的结构及其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球阀11,启动气动泵7,伸进矿山竖井2内的井口进风管5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气动泵7内,通过气动泵7工作然后将抽油管17进行抽油,润滑油沿着抽油管17进入到输油管9内,然后在万向注油枪10的作用下进入天轮装置3的注油口4内,进而完成持续注油过程,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竖井井架1的下端设有风动加油装置,所述的风动加油装置由盛油箱6、气动泵7、导气管8、输油管9和万向注油枪10组成,所述的盛油箱6的上方设有气动泵7,气动泵7上分别设有进气口15、抽油管17和出油口16,气动泵7上的抽油管17伸进盛油箱6的底部,气动泵7上的出油口16经输油管9与万向注油枪10相连接,所述的万向注油枪10的枪口与天轮装置3上的注油口4相连接,所述的气动泵7上的进气口15与导气管8相连接,导气管8的一端与气动泵7上的进气口15相连接,导气管8的另一端与伸进矿上竖井2口的井口进风管5上的出气口相连通,进风管5上设有球阀开关11,通过矿上竖井2上的井口进风管5内的压缩风由导气管8进入气动泵7内启动气动泵7内的驱动装置带动抽油管17进行抽油,然后抽出的油由输油管9输进万向注油枪10内进而由注油口4进入天轮装置3内实现天轮装置3的润滑保养,所述的气动泵7的抽油管17由盛油箱6上端中部伸进抽油箱6内部底端,伸进盛油箱6内部的抽油管17上套接设有压缩弹簧12,所述的压缩弹簧12的上端与盛油箱6上部顶盖相连接,压缩弹簧12的下端设有套接在抽油管17上的压力盘13,所述的压力盘13的中部穿过抽油管17并与抽油管17滑动连接,压力盘13的外缘与盛油箱6内壁相抵触滑动连接,由于弹簧12的作用使压力盘13将盛油箱6内壁上的残余润滑油向下推进至盛油箱6底部,从而将润滑油尽量全部压出干净,所述的导气管8设为PU气管,连接井口进风管5与气动泵7相连接,增大井口进风管5与气动泵7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的导气管8与气动泵7上的进气口15、导气管8与矿山竖井2上井口进风管5、输油管9与气动泵7上的出油口16、输油管9与万向注油枪10、注油枪10的枪头与天轮装置3的注油口4之间分别经自锁快速插头相连接,自锁快速插头具有自锁功能,连接方式简便、灵活,既保证了加油质量,又能防止润滑油和压缩风泄露,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的气动泵7的进气口15处设有压力表14,最佳风压为0.6~0.8MPa,为气动泵7的最佳运转状态,保证抽油效果,所述的盛油箱6的侧面底部设有加油口,加油口与外部的加油管相连接,通过加油管向盛油箱内进行加油,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可重复循环利用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