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氮气弹簧构建的双通道双向主轴缓冲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3219发布日期:2018-12-11 21: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氮气弹簧构建的双通道双向主轴缓冲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双壁钻杆内接头(1)、双壁钻杆外接头(2)、配气连接法兰轴(3)、配气套(4)、配气轴承端盖(5)、外管法兰轴(6)、过渡法兰轴(7)、下浮动轴(8)、氮气弹簧缸(9)、氮气弹簧法兰端盖(10)、上浮动轴(11)、动力头箱体(12)、轴承端盖(13)、从动大齿轮(14)、主动小齿轮(15)、传力缸套(16)、MC尼龙缓冲垫(17)、摆线马达(18)、排渣管过渡接头(19)和排渣管接头(20)组成;

排渣管接头(20)上开有卡槽,可将排渣管扣压在排渣管接头(20)上,并由卡圈卡紧;排渣管接头(20)与轴承座套(203)通过八个均匀分布的螺栓连接,并由轴承组(205)进行支撑,D截面处为外六角形的排渣管过渡接头(19),排渣管过渡接头(19)上开有卡槽,半圈卡键(202)固定在卡键槽内,轴承组(205)通过半圈卡键(202)进行轴向定位,排渣管接头(20)和六边形排渣管过渡接头(19)之间采用YX密封圈(204),防止岩渣屑上返过程中进入轴承组(205)中,避免损坏轴承组(205),轴承座套(203)与六边形排渣管过渡接头(19)之间由毡圈(206)密封;排渣管接头(20)上下两部分接触的平面(A),用于轴向中心定位并起到密封效果;排渣管过渡接头(19)和上浮动轴(11)在B处紧密贴靠,起到密封作用;排渣管过渡接头(19)C处内部采用T型螺纹与下方上浮动轴(11)连接;

上浮动轴(11)内壁设计有流线型通道(P),流线型内壁一方面使得能量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岩渣屑上返通道口径逐渐缩小起导流作用,使得排渣通畅;上浮动轴(11)与下浮动轴(8)之间留有注入润滑脂的空间(E),设计有油杯(302)注入润滑脂,润滑冷却花键(303);且上浮动轴(11)下端加工有花键(303),下浮动轴(8)上端加工有花键(303)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浮动传扭;氮气弹簧法兰端盖(10)、氮气弹簧缸(9)和下浮动轴(8),形成上下两段气液耦合式密封腔(F),可以吸收双向轴向载荷,缓冲井底旋转钻具引起的冲击和振动;氮气弹簧法兰端盖(10)和下浮动轴(8)之间安装特瑞堡径向油封(304)防止润滑脂沿着氮气弹簧法兰端盖(10)、下浮动轴(8)之间的缝隙渗漏;安装特瑞堡旋转格来圈(305),防止压缩氮气沿着氮气弹簧法兰端盖(10)、下浮动轴(8)之间的缝隙渗漏;下浮动轴(8)上设计有活塞结构G,相比普通的活塞结构,整体式活塞更加抗冲击抗荷载;活塞杆上安装有导向环(306),起到导向作用,安装精度更高;安装特康AQ组合型密封圈(307),防止上下两气液耦合式腔室相互泄漏,起到活塞旋转、轴向移动的动密封作用;氮气弹簧缸(9)下半部分同样安装有特瑞堡径向油封(304)、特瑞堡旋转格来圈(305);下浮动轴(8)与过渡法兰轴(7)表面(H)之间使用左旋螺纹连接传递扭矩,防止螺纹松动;长期使用会导致氮气泄露,将影响缓冲效果,故氮气弹簧缸(9)上下腔均设置有注气单向阀(308)以便于注气维护;

外管法兰轴(6)上设计有凸台(I),一方面为外管法兰轴(6)、过渡法兰轴(7)起到轴向定位作用,另一方面形成径向密封结构,确保上返的岩渣屑不会沿着外管法兰轴(6)、过渡法兰轴(7)接触平面流失;外管法兰轴(6)、过渡法兰轴(7)连接上采用八个均布的螺栓螺母结构401进行夹紧;配气套(4)考虑到不与外管法兰轴(6)一同转动,安装有对称轴承;安装配气轴承端盖(5)保护轴承,配气套(4)和配气轴承端盖(5)采用八个均布的螺栓(403)连接;配气轴承端盖(5)内环安装有特瑞堡径向油封(402),防止上轴承(404)内部润滑油泄露;上轴承(404),由外管法兰轴(6)台肩(J) 轴向支撑;下轴承(405),由半圈卡键(202)和整圈式弹簧配合进行轴向定位;配气轴承端盖(5)安装有密封毡圈(406),防止灰尘杂质进入下轴承(405)内部;外管法兰轴(6)为配合配气套(4)工作,开有八个均匀分布的Φ7.5mm孔道(K);高压气体沿着双壁钻杆内接头(1)和双壁钻杆外接头(2)形成的通道流入,孔底形成负压,岩渣屑顺着双壁钻杆内接头(1)内部中心通道上返;双壁钻杆内接头(1)和双壁钻杆外接头(2)利用左旋螺纹(L)连接传递扭矩;双壁钻杆外接头(2)下端开有左旋螺纹(M),连接下方双壁钻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