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7361发布日期:2019-04-03 00:30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皮带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车体产生振动的主要内在来源,发动机的扭转振动不但能引起间隙撞击而产生冲击振动,更是导致转轴破坏的主要原因。曲轴作为内燃机中主要的运动部件之一,它的强度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内燃机的可靠性。为了消减曲轴的扭转振动,现在汽车发动机多在扭转振幅最大的曲轴前端装置扭转减振器,目前在汽车发动机曲轴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橡胶阻尼式扭转减振器,减震皮带轮的轮毂和齿环之间通过橡胶的阻尼实现减震效果。

在国内,随着对内燃机可靠性、动力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有的传动曲轴减振皮带轮不能满足人们对整车舒适性的要求,对于当前单级橡胶扭转减振器,大多以降低曲轴最大振幅为目标。近年来随着汽车发动机的小型化和高功率化,整车轻量化以及传动空间紧凑化,传动高效化的要求,受到橡胶的低阻尼限制,单级扭转减振器已经满足不了扭转振动的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皮带轮,解决了因为橡胶的低阻尼限制,不能满足高功率、轻量化发动机的曲轴系统扭转控制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振皮带轮,包括轮毂、并列套设在所述轮毂上的第一减振阻尼支撑环和第二减振阻尼支撑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减振阻尼支撑环上的第一皮带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减振阻尼支撑环上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减振阻尼支撑环内设有阻尼调节环,所述第一减振阻尼支撑环、第一皮带轮、第二减振阻尼支撑环、第二皮带轮、轮毂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硅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支撑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的材质为特氟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上套设有惯性环。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调节环的材质为弹簧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套设在法兰盘上。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皮带轮,达到了减小曲轴振动的传递、降低曲轴输出的噪声、优化整个传动装置的噪音水平的作用;通过采用填充硅油的方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散热能力,提高了曲轴转动系统的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减振皮带轮主视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减振皮带轮,包括法兰盘1、套设在法兰盘1上的轮毂2。

轮毂2上并列套设有第一减振阻尼支撑环3和第二减振阻尼支撑环4。第一减振阻尼支撑环3上套设有第一皮带轮5,第二减振阻尼支撑环4上套设有第二皮带轮6。第一减振阻尼支撑环3内设有阻尼调节环7。第一皮带轮5和第二皮带轮6之间设有支撑环8。

第一减振阻尼支撑环3、第一皮带轮5、阻尼调节环7、第二减振阻尼支撑环4、第二皮带轮6、支撑环8、轮毂2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硅油9。

第一皮带轮5上套设有惯性环10。

支撑环8的材质为特氟龙。阻尼调节环7的材质为弹簧钢。第一皮带轮5和第二皮带轮6的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曲轴运动时,第一减振阻尼支撑环3、阻尼调节环7、第一皮带轮5、第二减振阻尼支撑环4和第二皮带轮6作为一级减振机构,以降低曲轴的振动幅度,如果一级减振的需求比较大,则增大阻尼调节环7的直径,以增加减振皮带轮的刚性,在曲轴输出动力较大的情况下,降低减振皮带轮的变形性,减小减振皮带轮的抖动。硅油9作为二级减振机构,减振皮带轮依靠硅油9液体的粘性阻尼来吸收干扰力矩输入系统的振动能量,在常温下,硅油9的粘度大,呈现半固体状态,当曲轴运动时,减振皮带轮的温度升高,硅油9变为液态,在减振皮带轮旋转过程中,硅油9被离心力甩向空腔的外侧,以增加减振皮带轮外侧的质量,有助于减振皮带轮保持惯性平衡。

支撑环8进一步增加了减振皮带轮的刚性,兼具密封硅油9的作用。惯性环10增加了减振皮带轮的惯性,使得减振皮带轮整体运行更加平稳,顺畅。硅油9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散热能力,延长了曲轴转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减振皮带轮,通过采用两级混合减振机构,满足了轿车发动机的轻量化和大功率化曲轴系统扭转振动控制的要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