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于罐体侧面的出料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5078发布日期:2019-07-31 19:4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安装于罐体侧面的出料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于罐体侧面的出料阀。



背景技术:

出料阀是一种安装于过滤机或搅拌机等设备罐体侧壁并控制罐体出料的装置,其通常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及执行机构,阀体内设置有流道,流道具有与罐体联通的进口及供物料流出的出口,执行机构通过阀杆水平驱动阀芯密封或远离进口构成流道的流通或切断。

为了保证阀芯与进口密封配合的稳定性,阀体往往会在进口处设置有定位通道,而在阀芯前端设置有与定位通道形状相适配的定位柱,实现阀芯与进口密封配合时对阀芯的支撑与定位。然而,由于定位柱的设置,导致阀芯的重量增加,由于阀芯在移动过程中呈悬空状态,阀芯会自然下垂,阀杆因负担增加而形变,长期使用之后会影响阀杆伸缩的顺畅性及准确到位,提高故障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阀芯质量、降低阀杆负担的安装于罐体侧面的出料阀,从而使出料阀操作更为顺畅且准确密封切断流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及执行机构,所述的阀体固定于阀体侧壁且设置有流道,所述的流道具有与罐体联通的进口及供物料流出的出口,所述的执行机构通过阀杆水平驱动阀芯密封或远离进口构成流道的流通或切断,所述的阀体位于进口处设置有定位通道,所述的阀芯前端设置有与定位通道形状相适配的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由定位环及封闭板组成,所述的定位环外周与定位通道形状相适配,所述的定位环的内部空间作为减重腔,所述的定位环的中轴线与阀杆轴向相重合,所述的定位环轴向一端固定于阀芯并由阀芯将流道与减重腔隔离,另一端用于固定封闭板并由封闭板将流道与减重腔隔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减重腔,大大减少定位柱的重量,从而避免阀杆因负担增加而形变,从而延长阀杆及执行机构的使用寿命,此外,由封闭板配合阀芯分别对减重腔两端进行封闭,一方面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的定位环,适用范围广,另一方面,在定位环内,相对加工一个封闭腔,加工通孔难度较低,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及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执行座、手轮及传动丝杆,所述的执行座安装于阀体,所述的传动丝杆与执行座转动配合并在手轮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所述的阀杆朝向执行沿轴向设置有与传动丝杆螺纹配合的传动通道,所述的传动丝杆外周设置有限位盘,所述的限位盘与执行座内壁之间压缩设置有将传动丝杆向阀杆复位的碟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采用不同的执行机构对阀杆进行驱动,本实用新型采用手轮配合传动丝杆的方式构成阀杆的驱动,此外,由碟簧配合限位盘使阀杆能够保持某一位置,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同时避免阀杆振动,影响寿命及产生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碟簧与限位盘之间夹设有套于传动丝杆的单向推力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推力轴承进一步增加碟簧对限位盘的复位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杆位于执行座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的执行座设置有感应定位块位置的两个接近开关,所述的接近开关的位置分别与阀杆位于相对执行座伸缩的极限位置时定位块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及接近开关避免阀杆越程移动,产生损伤,可配合电路对电动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也可配合蜂鸣器及灯光对手动执行机构进行提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可调铰接机构,所述的可调铰接机构包括上固定臂、下固定臂、铰接块及铰接销,所述的铰接块固定于执行座侧面,所述的上固定臂及下固定臂均固定于阀体侧面并分别位于铰接块上下两侧,所述的铰接销穿过上固定臂、下固定臂及铰接块构成三者的铰接配合,所述的铰接块分别与上固定臂及下固定臂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所述的铰接销上端设置有限位于上固定臂上方的限位块,另一端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相对铰接销转动时调节块沿铰接销移动,挤压铰接块或通过铰接块自身重量调节铰接块与上固定臂及下固定臂之间的相对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调铰接机构用于调节铰接块与固定臂的相对位置,即调节阀体与执行座的相对位置,保证转动功能的同时能够对阀体与执行座进行校准,保证对位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块外周面环绕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下固定臂设置有供调节块穿过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位于限位槽内的限位销,所述的限位销沿铰接销轴向移动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配合限位销保证调节块能够相对安装孔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移动范围的限制,避免转动过度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的阀体壁内沿周向等距设置有三个以上的清洗喷嘴,该清洗喷嘴具有朝向阀体外侧并与清洗液源联通的连接口及朝向流道的喷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清洗喷嘴组合,实现流道的全面清洗,避免物料的残留。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右视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于罐体侧面的出料阀,包括阀体1、阀芯2、阀杆3及执行机构,阀体1固定于阀体1侧壁且设置有流道11,流道11具有与罐体联通的进口111及供物料流出的出口112,执行机构通过阀杆3水平驱动阀芯2密封或远离进口111构成流道11的流通或切断,阀体1位于进口111处设置有定位通道12,阀芯2前端设置有与定位通道12形状相适配的定位柱4,定位柱4由定位环41及封闭板42组成,定位环41外周与定位通道12形状相适配,定位环41的内部空间作为减重腔43,定位环41的中轴线与阀杆3轴向相重合,定位环41轴向一端固定于阀芯2并由阀芯2将流道11与减重腔43隔离,另一端用于固定封闭板42并由封闭板42将流道11与减重腔43隔离,增设减重腔43,大大减少定位柱4的重量,从而避免阀杆3因负担增加而形变,从而延长阀杆3及执行机构的使用寿命,此外,由封闭板42配合阀芯2分别对减重腔43两端进行封闭,一方面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的定位环41,适用范围广,另一方面,在定位环41内,相对加工一个封闭腔,加工通孔难度较低,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及精度,图1的中心线以上为阀杆3位于最小移动位置的结构图,中心线以下为阀杆3位于最大移动位置的结构图。

执行机构包括执行座5、手轮51及传动丝杆52,执行座5安装于阀体1,传动丝杆52与执行座5转动配合并在手轮51的驱动下进行转动,阀杆3朝向执行沿轴向设置有与传动丝杆52螺纹配合的传动通道31,传动丝杆52外周设置有限位盘53,限位盘53与执行座5内壁之间压缩设置有将传动丝杆52向阀杆3复位的碟簧54,碟簧54与限位盘53之间夹设有单向推力轴承56,可采用不同的执行机构对阀杆3进行驱动,本实用新型采用手轮51配合传动丝杆52的方式构成阀杆3的驱动,此外,由碟簧54配合限位盘53使阀杆3能够保持某一位置,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同时避免阀杆3振动,影响寿命及产生噪音。

阀杆3位于执行座5内设置有定位块32,执行座5设置有感应定位块32位置的两个接近开关55,接近开关55的位置分别与阀杆3位于相对执行座5伸缩的极限位置时定位块32的位置相对应,定位块32及接近开关55避免阀杆3越程移动,产生损伤,可配合电路对电动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也可配合蜂鸣器及灯光对手动执行机构进行提醒。

还包括可调铰接机构6,可调铰接机构6包括上固定臂61、下固定臂62、铰接块63及铰接销64,铰接块63固定于执行座5侧面,上固定臂61及下固定臂62均固定于阀体1侧面并分别位于铰接块63上下两侧,铰接销64穿过上固定臂61、下固定臂62及铰接块63构成三者的铰接配合,铰接块63分别与上固定臂61及下固定臂62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65,铰接销64上端设置有限位于上固定臂61上方的限位块641,另一端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调节块642,调节块642相对铰接销64转动时调节块642沿铰接销64移动,挤压铰接块63或通过铰接块63自身重量调节铰接块63与上固定臂61及下固定臂6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铰接机构6用于调节铰接块63与固定臂的相对位置,即调节阀体1与执行座5的相对位置,保证转动功能的同时能够对阀体1与执行座5进行校准,保证对位的准确性。

调节块642外周面环绕设置有限位槽643,下固定臂62设置有供调节块642穿过的安装孔621,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位于限位槽643内的限位销622,限位销沿铰接销64轴向移动于限位槽643内,限位槽643配合限位销保证调节块642能够相对安装孔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移动范围的限制,避免转动过度脱离。

阀体1的阀体壁内沿周向等距设置有三个以上的清洗喷嘴13,该清洗喷嘴13具有朝向阀体外侧并与清洗液源联通的连接口131及朝向流道的喷口132,多个清洗喷嘴组合,实现流道的全面清洗,避免物料的残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