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偏心全金属硬密封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5041发布日期:2019-07-31 19:47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偏心全金属硬密封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是一种三偏心全金属硬密封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作为一种用来实现管路系统通断及流量控制的部件,已在石油、化工、冶金、水电等许多领域中得到极为广泛地应用。在已公知的蝶阀技术中,其密封形式多采用密封结构,密封材料为橡胶、聚四氟乙烯等。由于结构特征的限制,不适应耐高温、高压及耐腐蚀、抗磨损等行业。现有一种比较先进的蝶阀是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阀体和阀座为连体构件,阀座密封表面层堆焊耐温、耐蚀合金材料。多层软叠式密封圈固定在阀板上,这种蝶阀与传统蝶阀相比具有耐高温,操作轻便,启闭无磨擦,关闭时随着传动机构的力矩增大来补偿密封,提高了蝶阀的密封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然而,由于多层软硬叠式密封圈固定在阀板上,当阀板常开状态时介质对其密封面形成正面冲刷,金属片夹层中的软密封带受冲刷后,直接影响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偏心全金属硬密封蝶阀,可解决蝶板上的密封装置经冲刷后影响密封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偏心全金属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阀座,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可转动的阀杆以及与阀杆联动的蝶板,所述蝶板被加工成斜锥形结构,所述蝶板上设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交错层叠设置的第一硬密封片与第二硬密封片,所述阀座上对应第一密封装置设有第二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交错层叠设置的第一软密封片与第二软密封片,所述第一软密封片、第二软密封片分别与第一硬密封片、第二硬密封片交错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通过第一硬密封片、第二硬密封片与第一软密封片、第二软密封片相互交错啮合,使得第一密封装置与第二密封装置相配合,从而保证阀座与蝶板之间的密封,当蝶板常开状态时介质对其密封面形成正面冲刷的情况下,第一密封装置设置在蝶板上,但第一硬密封片与第二硬密封片受冲刷后不会受损,因而不会影响到其密封性能,而第一密封装置设置在阀座内,第一软密封片与第二软密封片不会直接受介质冲刷,从而解决了蝶板上的密封装置经冲刷后影响密封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蝶板上开设有安装第一密封装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密封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可方便第一密封装置的安装,其中,密封圈可保证第一密封装置与第一安装槽之间的密封,防止介质渗漏。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上开设有安装第二密封装置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可固定软密封片的支撑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使得第二密封装置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可保证第二密封装置安装方便,所述支撑片可用于支撑、固定软密封片,使得第二密封装置可固设在第二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轴承与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第一支撑轴承与第二支撑轴承分别位于蝶板的两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方便阀杆的转动,使阀门的启闭扭矩降低很多,开启轻便。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蝶板采用全金属一体式的结构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使蝶板经受高温硬颗粒介质的冲刷,比传统的多层次复合密封结构(316板+石墨板)一冲刷就散更能适应较恶劣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标注为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三偏心全金属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1以及设置在阀体1内的阀座2,所述阀体1上还设有可转动的阀杆3以及与阀杆3联动的蝶板4,所述蝶板4被加工成斜锥形结构,所述蝶板4上设有第一密封装置5,所述第一密封装置5包括交错层叠设置的第一硬密封片51与第二硬密封片52,所述阀座2上对应第一密封装置5设有第二密封装置6,所述第二密封装置6包括交错层叠设置的第一软密封片61与第二软密封片62,所述第一软密封片61、第二软密封片62分别与第一硬密封片51、第二硬密封片52交错啮合。这样设置可通过第一硬密封片51、第二硬密封片52与第一软密封片61、第二软密封片62相互交错啮合,使得第一密封装置5与第二密封装置6相配合,从而保证阀座2与蝶板4之间的密封,当蝶板4常开状态时介质对其密封面形成正面冲刷的情况下,第一密封装置5设置在蝶板4上,但第一硬密封片51与第二硬密封片52受冲刷后不会受损,因而不会影响到其密封性能,而第一密封装置5设置在阀座2内,第一软密封片61与第二软密封片62不会直接受介质冲刷,从而解决了蝶板4上的密封装置经冲刷后影响密封性能的问题。

其中,第一硬密封片51、第二硬密封片52、第一软密封片61与第二软密封片6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为两片或两片以上,且第一硬密封片51与第一软密封片61、第二硬密封片52与第二软密封片62两两对应。

当蝶板4闭合时,第一硬密封片51与第一软密封片61、第二硬密封片52与第二软密封片62两两对应,使得第一密封装置5与第二密封装置6相啮合;当蝶板4打开时,第一硬密封片51、第二硬密封片52破开与其啮合的第一软密封片61、第二软密封片62,解除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软密封片61、第二软密封片62为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

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偏心结构,蝶板4被加工成斜锥形结构,可使得实际运行时阀座2与蝶板4之间有一个足够的接触力,无论温度和压力如何变化,斜锥的蝶板4始终紧紧地靠在阀座2上,并而越靠越紧,从而保证阀座2泄漏等级,且高温介质下阀内件热膨胀时,不会卡死。

所述蝶板4上开设有安装第一密封装置5的第一安装槽7,所述第一安装槽7的槽底设有密封圈9。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密封装置5安装在第一安装槽7内,可方便第一密封装置5的安装,其中,密封圈9可保证第一密封装置5与第一安装槽7之间的密封,防止介质渗漏。

所述阀座2上开设有安装第二密封装置6的第二安装槽8,所述第二安装槽8内设有可固定软密封片的支撑片10。这样设置,可使得第二密封装置6安装在第二安装槽8内,可保证第二密封装置6安装方便,所述支撑片10可用于支撑、固定软密封片,使得第二密封装置6可固设在第二安装槽8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片10固设在第二安装槽内,与第二密封装置6之间可采用胶粘的方式连接。

所述阀杆3与阀体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轴承11与第二支撑轴承12,所述第一支撑轴承11与第二支撑轴承12分别位于蝶板4的两端。这样设置,方便阀杆3的转动,使阀门的启闭扭矩降低很多,开启轻便。

所述蝶板4采用全金属一体式的结构设置。这样设置,可使蝶板4经受高温硬颗粒介质的冲刷,比传统的多层次复合密封结构(316板+石墨板)一冲刷就散更能适应较恶劣的使用环境。

阀体1与阀板采用超音速喷涂硬质合金技术,增强阀门的耐磨性能;阀杆3进行特殊的硬化处理,保证不会被拉伤或“咬死”。阀杆3的材料采用耐高温高强度不锈钢ASTM A638 Gr.660,具有足够强度,当扭矩增加到正常值的两倍,阀杆3不会被扭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