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非接触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8038发布日期:2019-08-31 02:1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非接触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立式非接触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某航空机匣试车台上置锥齿轮箱输出端为立式高速轴,轴最高转速超过2000r/min,与机匣输入端通过齿式联轴器连接;在轴高速旋转时,轴、联轴器及箱体所形成的空间内易形成负压,造成输出端漏油。故此,设计一种用于高速输出轴端的立式非接触密封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速输出轴端的立式非接触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解决了齿轮箱立式输出端漏油问题,通过由三道挡油结构组成的立式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可实现高速输出端的密封,结构简单,回油点多,回油面积大,不易漏油,可用于高转速轴系密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非接触密封装置,包括转接机构,还包括第一甩油环、能够漏油甩油的第二甩油环、能够漏油的挡油环、用于甩油环定位的甩油环定位套和高速输出端压板;所述第一甩油环安装于转接机构的立式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甩油环安装于第一甩油环下方,所述挡油环安装于第二甩油环下方,所述甩油环定位套安装于挡油环下方,所述高速输出端压板安装于挡油环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甩油环的内环处设有环形密封槽,其外环处设有O形圈环槽,所述内环和外环的中间部分开有漏油孔及甩油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环的外环处设有漏油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甩油环定位套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转接机构的回油孔连通。

进一步地,通过开有甩油环槽的甩油环定位套实现甩油环及挡油环的定位。

进一步地,通过安装于旋转轴的第一甩油环、安装于转接机构的第二甩油环及挡油环实现回油及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速输出轴端的立式非接触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解决了齿轮箱立式输出端漏油问题,通过由三道挡油结构组成的立式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可实现高速输出端的密封,结构简单,回油点多,回油面积大,不易漏油,可用于高转速轴系密封,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立式非接触密封装置,包括转接机构1,还包括第一甩油环2、能够漏油甩油的第二甩油环3、能够漏油的挡油环4、用于甩油环定位的甩油环定位套5和高速输出端压板6;所述第一甩油环2安装于转接机构1的立式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甩油环3安装于第一甩油环2下方,所述挡油环4安装于第二甩油环3下方,所述甩油环定位套5安装于挡油环4下方,所述高速输出端压板6安装于挡油环4下方;所述第二甩油环3的内环处设有环形密封槽11,其外环处设有O形圈环槽8,所述内环和外环的中间部分开有漏油孔10及甩油环槽9;所述挡油环4的外环处设有漏油小孔;所述甩油环定位套5上设有环槽7,所述环槽7与转接机构1的回油孔连通。

第一甩油环固定于立式输出轴上作为第一道挡油结构,将大部分油引入第二甩油环漏油孔,经漏油孔流入甩油环槽,并由转接机构回油孔流入齿轮箱油底壳;输出轴通过齿式联轴器与机匣输入端连接,第二甩油环内环处设有环形密封槽,将流入联轴器与密封装置间的少量滑油引入甩油环漏油孔;此结构作为第二道挡油密封;未能引入甩油环漏油孔的滑油,可经挡油环流入甩油环定位套,并由转接机构上回油孔流入齿轮箱油底壳,开有回油孔的挡油环及设有回油环槽的甩油环定位套作为第三道挡油密封结构。由三道挡油结构组成的立式非接触密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回油点多,回油面积大,不易漏油,可用于高转速轴系密封等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