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0350发布日期:2019-12-17 21:31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嵌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庭功能诊疗设备的减速机安装方式,具体是指一种内嵌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前庭功能诊疗设备的减速机安装固定方式是输入轴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减速机与下悬臂通过下悬臂连接轴进行轴向和径向定位后,输出轴与轴套通过键连接在一起,配合轴承、锁母及其他部件,实现辅轴的转动。目前该安装结构主要包括电机、减速机、弓形臂、悬臂、下悬臂连接轴、轴套、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及锁母等部分组成,通过辅轴的驱动器可以控制辅轴不同速度的转动。

下悬臂连接轴凹槽深度比较小,减速机与连接轴轴向接触面积小,由于减速机输入端与电机配合,减速机输入端部分重量比较重,主、辅轴运转过程中会导致减速机输入端部分会承受径向力分布不均匀,对减速机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减速机安装结构,通过这种安装结构,使得减速机整体伸入到轴内的部分比较多,这样可以保证减速机所受的径向力比较均匀,减速机单位接触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比较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减速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内嵌式安装结构,包括弓形臂、上悬臂、下悬臂、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的下悬臂设有下悬臂连接轴和下悬臂轴套,所述的下悬臂连接轴套设有内轴承并安装在下悬臂与弓形臂对接的中心孔里,所述的下悬臂连接轴内侧与弓形臂端面固定连接,下悬臂连接轴的外侧安装有外轴承并用锁母拧紧固定,电机和减速机安装且减速机的输出轴从弓形臂内侧穿入到下悬臂连接轴,内侧下悬臂连接轴的端面与减速机端面对齐贴紧,外侧通过螺钉将下悬臂连接轴与减速机拧紧,下悬臂轴套一端与减速机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在一起,另外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到下悬臂。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悬臂连接轴内侧与弓形臂端面固定连接是指通过四个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轴承和外轴承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由于设备运转到一定的空间位置时,辅轴会对悬臂产生轴向载荷,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在弓形臂外端的端盖和罩设在电机和减速机上的电机、减速机护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内嵌安装结构,使得减速机整体伸入到轴内的部分比较多,这样可以保证减速机所受的径向力比较均匀,减速机单位接触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比较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减速机内嵌式安装后,下悬臂轴套的轴向尺寸也大大减小,电机输出相同转速时,减速机输出轴的扭矩是恒定的,扭矩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下悬臂轴套的轴向尺寸减少,等同于力臂的减少,相当于力的增加,这样就使得电机在输出低转速、大扭矩时下悬臂轴套可以承受更大的扭力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嵌式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速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悬臂端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弓形臂,2、上悬臂,3、下悬臂,4、减速机,5、下悬臂连接轴,6、下悬臂轴套,7、内轴承,8、外轴承,9、锁母,10、端盖,11、平键,12、电机、减速机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内嵌式安装结构,包括弓形臂1、上悬臂2、下悬臂3、电机和减速机4,所述的下悬臂3设有下悬臂连接轴5和下悬臂轴套6,所述的下悬臂连接轴5套设有内轴承7并安装在下悬臂3与弓形臂1对接的中心孔里,所述的下悬臂连接轴5内侧与弓形臂1端面固定连接,下悬臂连接轴5的外侧安装有外轴承8并用锁母9拧紧固定,电机和减速机4安装且减速机4的输出轴从弓形臂1内侧穿入到下悬臂连接轴5,内侧下悬臂连接轴5的端面与减速机4端面对齐贴紧,外侧通过螺钉将下悬臂连接轴5与减速机4拧紧,下悬臂轴套6一端与减速机4输出轴通过平键11连接在一起,另外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到下悬臂。

所述的下悬臂连接轴5内侧与弓形臂1端面固定连接是指通过四个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内轴承7和外轴承8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还包括设在弓形臂1外端的端盖10和罩设在电机和减速机上的电机、减速机护罩12。

最后,还应说明,上述举例和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如减速机输出轴可以做成花键轴来保证辅轴均匀受力,以承受更大的扭矩以及更好的导向性,这种改变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