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式差速器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6506发布日期:2020-02-11 09:5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式差速器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壳,尤其涉及一种润滑式差速器壳。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差速器壳是差速器上的最要组成结构,目前差速器壳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且差速器壳无法对差速器内部零件进行起到润滑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式差速器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润滑式差速器壳,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设置有储油空腔,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油空腔相连通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内通过内螺纹与螺栓相连接,螺栓在贴近所述注油孔一侧设有密封圈,所述储油空腔在靠近差速器壳体中部一侧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注油管,第一注油管上连接有与差速器壳体中心相连通的第二注油管,所述第一注油管与储油空腔之间为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壳体在注油孔下侧穿插有与储油空腔相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微型气泵相连接,微型气泵型号为f25n100.5。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空腔内穿插有与差速器壳体一体成型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在储油空腔内呈分层环状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油管在靠近储油空腔一端设置有挡油板,且挡油板上设置有至少五个通孔,所述通孔流通的表面积之和大于第二注油管流通的表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油管与储油空腔连接处为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注油管与第一注油管之间连接处为无缝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差速器壳内进行设置有储油空腔,储油空腔与第一注油管之间通过倾斜设置,同时储油空腔通过微型气泵和导气管对内部气压进行升高的方式,使储油空腔内部的润滑油在压强和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注油管和第二注油管流入到差速器壳体内部,润滑油液对差速器壳体内部的零件进行润滑,从而提高差速器壳体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柱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挡油板示意图。

图中:1、差速器壳体,2、储油空腔,3、支撑柱,4、注油孔,5、螺栓,6、密封圈,7、导气管,8、微型气泵,9、第一注油管,10、第二注油管,11、挡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式差速器壳,包括差速器壳体1、储油空腔2、支撑柱3、注油孔4、螺栓5、密封圈6、导气管7、微型气泵8、第一注油管9、第二注油管10和挡油板11,差速器壳体1上设置有储油空腔2,差速器壳体1上设置有与储油空腔2相连通的注油孔4,注油孔4内通过内螺纹与螺栓5相连接,螺栓5在贴近注油孔4一侧设有密封圈6,储油空腔2在靠近差速器壳体1中部一侧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一注油管9,第一注油管9上连接有与差速器壳体1中心相连通的第二注油管10,第一注油管9与储油空腔2之间为倾斜设置。差速器壳体1在注油孔4下侧穿插有与储油空腔2相连通的导气管7,导气管7一端与微型气泵8相连接,微型气泵8型号为f25n100.5,储油空腔2可在微型气泵8的作用通过导气管7对储油空腔2内部采用注气的方式,进行提高储油空腔2内部气压,使储油空腔2内部油液在压强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注油孔4进行流出,进行起到润滑作用。储油空腔2内穿插有与差速器壳体1一体成型的支撑柱3,支撑柱3在储油空腔2内呈分层环状均匀分布,支撑柱3在储油空腔2内部通过与差速器壳体1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差速器壳体1结构稳定性。第一注油管9在靠近储油空腔2一端设置有挡油板11,且挡油板11上设置有至少五个通孔,通孔流通的表面积之和大于第二注油管10流通的表面积,挡油板11上通过设置有多个大小相同的通孔,能够控制储油空腔2内部的油液进入第一注油管9内部的量,从而使油液在对差速器壳体1内部的零器件进行润滑时,注油更加均匀,不会因为油液注油太快,导致油液润滑效果差,产生浪费。第一注油管9与储油空腔2连接处为密封结构,第一注油管9通过在储油空腔2的两个端点采用相对倾斜设置的方式,当差速器壳体1无论通过处于何种角度放置,储油空腔2内部的油液都会在气体压力和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注油管9进行流通,并且对差速器壳体1内部零器件进行润滑,第一注油管9与储油空腔2的连接处为密封结构,使油液不会通过第一注油管9与储油空腔2的连接缝进行渗出。第二注油管10与第一注油管9之间连接处为无缝连接,第二注油管10与第一注油管9之间连接效果好,便于油液的相对流动,从而提高差速器壳体1的润滑效果。

而整个一种润滑式差速器壳,结构设计合理,当需要对差速器壳体1进行使用时,将差速器壳体1进行安装,当差速器壳体1安装完毕后,需要对差速器壳体1内部零器件进行润滑,通过将差速器壳体1外壁上的一个螺栓5进行拧开,将油管插入在注油孔4内部,根据润滑需要,可在差速器壳体1内部进行加入适量的润滑油液,当油液添加完毕后,将螺栓5通过外螺纹与注油孔4上的内螺纹进行相对旋拧固定,同时将螺栓5上的密封圈6紧贴在注油孔4孔口处,密封圈6对注油孔4进行密封,当需要对差速器壳体1内部进行快速注油时,可通过打开微型气泵8,使微型气泵8通过导气管7对储油空腔2内部进行注气,增加储油空腔2内部气压,同时润滑油液在重力和气压辅助双重作用下通过第一注油管9和第二注油管10对差速器壳体1内部零器件进行润滑,差速器壳体1可根据润滑需要进行定期加入适量的油液进行润滑,满足使用需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