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21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杆系结构体的部件。
众所周知,用杆可构成多种图形,其中广泛应用的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从力学角度看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杆系结构是不稳定的,可变的;而构成三角形的杆系结构是稳定的,不可变的。
在杆系结构中凡构成平行四边形的,便是可动的,如增放机构,它的构成是可变的,如图1所示。增放机构的特点是变幅很大,构成实体快,体积小巧。组装无须特定场地,转场运输方便。例如高空作业台、升降车等。
从力学角度说上述所构成实体是根本不可承重的。但在实际应用时,是采取加大增放动力,或增放后抑制控制缸活塞杆回缩,或固定铰点,或用其它的控制机械运动等办法实现承重,然而它的承重能力仍有限,只能承载重量较轻的物体。
在杆系结构中凡构成三角形的,便是不可动的结构,它的构成是稳定的,如图1所示。三角形结构的特点是稳固,不可动,承载力大。如塔吊、网架等。但构成实体后,体积庞大,笨重,各结构单元组装时操作繁琐,组装时必须有特定的场地,转场运输很不方便。如陆上井架,海上平台,塔吊的塔身和塔臂,即使是快速安装塔吊也不能有所突破。
本发明的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研制出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
本发明集中了平行四边形机构中的增放变幅与三角形结构的不可动和承载力大的优点,消除了机构承载力差和结构不能增放变幅的缺点。
本发明最大的特点是由几何可动的机构很自如地过渡转换成几何不可动的结构;相反也能由几何不可动的结构自如地过渡转换成几何可动的机构。当需要承载时,本发明在增放后即可承载;当不需要承载时本发明能很方便自如地减缩折叠起来。本发明的变幅比大和承载力大的特点是三角形结构和平行四边形机构所不及的。
下面用一例说明本发明基本结构的组成和活动情况。
关于图2的详细说明。
①②是增放杆,是增放减缩变幅的主体。③④是推拉杆,起推拉承重杆、增放杆的作用。⑤⑥是承重杆,是承载的主体。(22)是增放铰点。(21)、(23)、(20)、(24)是传动铰点,起传递动力作用。(25)、(26)是旋转铰点,是使承重杆能旋转的铰点。(27)、(28)是连接铰点,起构成实体的连接作用。
在增放后,承重杆⑤的连接点(27)与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1)或承接点(51)相连接,推拉杆③和承重杆⑤形成夹角,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3)处于夹角内;承重杆⑥的连接点(28)与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0)或承接点(50)相连接,推拉杆④和承重杆⑥形成夹角,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4)处于夹角内。
①′…⑥′和(20)′…(28)′是本发明Y向连接的第二榀单元结构体的杆和铰点,其中(20)′和(21)′不是固定的或滑动的传动铰点,而是作为接受传递上一榀增放杆施加动力的铰点。
(30)、(31)、(33)、(34)是传动拉杆,起Z向连接和随动作用,它们各自连接传动铰点(20)和传动铰点(20)″、传动铰点(21)和传动铰点(21)″、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3)″、传动铰点(24)和传动铰点(24)″。
(41)、(42)、(43)、(44)是强力腹杆,起Z向连接和提高刚度的作用,它们各自在传动动拉杆和增放拉杆之间斜拉传动铰点(21)和增放铰点(22)″,传动铰点(20)″和增放铰点(22)、传动铰点(24)和增放铰点(22)″、传动铰点(23)″和增放铰点(22)。
(50)、(51)是承接点,是与承重杆上连接点相连接的点。
图2-a是本发明呈折叠状。
图2-b是本发明在增放之中。
图2-c是本发明增放的临界状。
图2-d是本发明转变为稳定的结构。
图2-e是本发明强力腹杆和肖套的连接示意图。
关于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如下增放杆①与增放杆②呈X形连接,交叉处构成增放铰点(22),增放杆①和增放杆②的两端为传动铰点(21)和传动铰点(24)、传动铰点(20)和传动铰点(23)。
推拉杆③的端部与增放杆①的端部相连接,构成传动铰点(24),推拉杆③的另一端与承重杆⑤相连接,构成旋转铰点(25);推拉杆④的端部与增放杆②的端部相连接,构成传动铰点(23),推拉杆④的另一端与承重杆⑥的端部相连接,构成旋转铰点(26)。
将传动铰点(20)固定,将传动铰点(21)作为滑动的铰点,或将传动铰点(21)固定,将传动铰点(20)作为滑动的铰点,或将传动铰点(20)和传动铰点(21)作为向内相互靠拢的滑动的铰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动力为气动或液动或汽动,也可采用钢丝绳拉动或其它机构驱动。
本发明是对增放杆与/或增放拉杆与/或增放铰点与/或传动铰点与/或传动拉杆与/或强力拉杆与/或强力腹杆施加动力,增放杆①带动推拉杆③推动承重杆⑤,使连接推拉杆③和承重杆⑤的旋转铰点(25)与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3)相互靠拢直到贴近为止,增放杆②带动推拉杆④,推动承重杆⑥,使连接推拉杆④和承重杆⑥的旋转铰点(26)与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4)相互靠拢直到贴近为止,与此同时迫使传动铰点(21)与传动铰点(20)、传动铰点(23)与传动铰点(24)相互靠拢,也迫使传动铰点(21)与传动铰点(23)、传动铰点(20)与传动铰点(24)分离,随着这些动作的进行,本发明逐渐增放升起。
承重杆⑤和承重杆⑥随着增放各自旋转90度,承重杆⑤端部的连接点(27)与增放杆①端部传动铰点(21)处的承接点(51)重合,承重杆⑥端部的连接点(28)与增放杆②端部的传动铰点(20)处的承接点(50)重合,用固定肖将承接点(51)和承连接点(27)、承接点(50)和连接点(28)肖接固定。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3)处于由推拉杆③和承重杆⑤形成的夹角内,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4)处于由推拉杆④和承重杆⑥形成的夹角内。
推拉杆③和推拉杆④的长度要与增放后的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4)之间的距离相吻合,承重杆⑤和承重杆⑥的长度要各自与增放后的传动铰点(21)和传动铰点(23)、传动铰点(20)和传动铰点(24)之间的距离相吻合。
本发明由可动的四边形杆系机构转换成稳定的三角形桁架单元结构。此时本发明即可承重。
当本发明不需承重时,拔除固定在增放杆①端部传动铰点(21)处的承接点(51)与承重杆⑤端部的连接点(27)的固定肖和固定在增放杆②端部传动铰点(20)处的承接点(50)与承重杆⑥端部的连接点(28)的固定肖。对增放杆与/或增放拉杆与/或增放铰点与/或传动铰点与/或传动拉杆与/或强力拉杆与/或强力腹杆施加动力,使处于夹角内的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和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3)各自顶撑承重杆⑥和承重杆⑤,同时增放杆①带动推拉杆③牵拉承重杆⑤,使旋转铰点(25)和连接点(27)各自与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1)分离;增放杆②带动推拉杆④牵拉承重杆⑥,使旋转铰点(26)和连接点(28)各自与传动铰点(24)和传动铰点(20)分离,承重杆⑤和承重杆⑥随着减缩各自旋转90度,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4)各自向传动铰点(21)和传动铰点(20)靠拢,直到贴近,全部杆件呈折叠状,本发明由稳定的三角形桁架结构转换成可动的四边形杆系机构。
本发明可按强度条件,刚度条件和稳定条件采用各类型材加工制作。
本发明根据不同需要将外型轮廓制作成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如图3-d、图3-e、图3-f、图3-g所示。
本发明可Y向多榀相连接,直到所需高度。连接方法是由第二榀的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1)′和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0)′各自与第一榀的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3)和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4)相连接。以此类推多榀相连,直到所需高度。如图2-c所示。
本发明可根据不同需要将整体结构外形轮廓制作成矩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阶梯形、三角形。如图3-j、图3-k、图3-l、图3-m、图3-n、图3-i所示。
本发明还可X向相连接,连接方法是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1)和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3)各自与另一榀的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0)′″和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4)′″相连接;或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4)和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0)各自与另一榀的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3)′″和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1)′″相连接,以此类推。如图4-a所示。
此外,除第一榀外,其它各榀均采用推拉杆3和承重杆⑤或推拉杆④和承重杆⑥即可。如图3-a、图3-c所示。
本发明不仅能作成平面结构而且用传用拉杆、增放拉杆和强力腹杆多榀Z向连接构成空间体。
下面以两榀本发明Z向相连接为例,详细说明在两榀本发明之间用强力拉杆平行连接相对的传动铰点、增放铰点和旋转铰点,构成传动拉杆、增放拉杆和旋转拉杆,在增放拉杆和传动拉杆之间用强力腹杆斜拉连接增放铰点和传动铰点。如图2-b所示。传动拉杆(30)连接传动铰点(20)和传动铰点(20)″,传动拉杆(31)连接传动铰点(21)和传动铰点(21)″。传动拉杆(33)连接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3)″,传动拉杆(34)连接传动铰点(24)和传动铰点(24)″;增放拉杆(32)连接增放铰点(22)和增放铰点(22)″,旋转拉杆(35)连接旋转铰点(25)和旋转铰点(25)″。旋转拉杆(36)连接旋转铰点(26)和旋转铰点(26)″。根据不同的需要可省去旋转拉杆(35)、旋转拉杆(36)和增放拉杆(32)。在这一例中省去了旋转拉杆(35)和旋转拉杆(36)。
强力腹杆(41)连接传动铰点(21)和增放铰点(22)″,强力腹杆(42)连接传动铰点(20)″和增放铰点(22),强力腹杆(43)连接传动铰点(24)和增放铰点(22)″,强力腹杆(44)连接传动铰点(23)″和增放铰点(22)。或将强力腹杆采取相反的连接方法强力腹杆(41)连接传动铰点(21)″和增放铰点(22)。强力腹杆
连接传动铰点(20)和增放铰点(22)″。强力腹杆(43)连接传动铰点(24)″和增放铰点(22),强力腹杆(44)连接传动铰点(23)和增放铰点(22)″。
当Z向连接时,本发明的传动铰点和增放铰点上均有一个肖套,强力腹杆的两端各自与传动铰点和增放铰点的肖套相连接。如图2-e所示。
本发明Z向连接后,还可继续Y向连接,如图2-c所示。
本发明Z向连接时,推拉杆③与/或推拉杆④可由一整块板材构成。承重杆⑤与/或承重杆⑥可由一整块板材构成。
本发明的推拉杆③与/或推拉杆④在增放前后大于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4)之间的距离,增放后在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4)的上部形成翼杆。如图4-d所示。
本发明Z向连接后,推拉杆③和推拉杆③′″与/或推拉杆④和推拉杆④′″是由一整块板材构成,并且大于增放前后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4)之间的距离。增放后在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4)的上部构成翼展平面。如图4-e所示。
本发明X向相连接时,除第一榀外其它单元结构均用推拉杆③和承重杆⑤或推拉杆④和承重杆⑥相连接。如图3-a、图3-b、图3-c所示。
本发明可根据需要X向、Y向和Z向三维相连接,构成空间结构体。如图4-b所示。
本发明构成实体后,除Y向使用外还可X向、Z向或任意方向使用。
本发明构成实体时,根据所使用的型材尺寸的不同,在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1)和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0)处与/或旋转铰点(25)和旋转铰点(26)处设置承接承重杆的连接铰点的承接点。
本发明根据需要在两两平行的增放杆之间与/或推拉杆之间与/或承重杆之间设置多棵强力拉杆,以提高刚度。
本发明根据需要在两两平行的增放杆之间设置多棵强力腹杆,以提高刚度。
本发明根据需要在两两平行的推拉杆之间设置多棵强力拉杆与/或强力腹杆,以提高刚度。
本发明根据需要在两两平行的传动拉杆和增放拉杆之间、传动拉杆和强力拉杆之间、增放拉杆和强力拉杆之间以及强力拉杆和强力拉杆之间设置强力腹杆,以提高刚度。
本发明根据需要在两两平行的承重杆之间设置多棵强力拉杆与/或强力腹杆,以提高刚度。
本发明能与其它各种不同结构或机构或构筑物组合构成实体。
除上述构成方法外,依照本发明的特征可将本发明的基本结构体任意组合构成实体。
运用本发明制作的结构体,体积小巧紧凑,组装无须特定场地,可在短时间内增放构成实体,或在短时间内将本发明的实体减缩折叠起来,转场运输极为便利。特别是用于一些高大的桁架结构体,能避免运输中的困难,并且在现场竖立时无须场地组装。竖立结构体,所用的时间很短,也能在短时间内折叠起来。如遇到风暴或其它情况,即可在短时间内将本发明的实体减缩折叠起来,减小阻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不论是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商业、轻工业、纺织业、矿山、冶金、运输、机电设备、机械设备、土木工程、起重、钻井、采油、国防工业、军事设施、公路桥梁、航海、航海、航空、航天、核工业、海上建筑、港口、电信、通讯、气象、水力、电力、地质勘测、钻探、消防、救护、仪器设备、医疗器械、体育器械、文艺器械和设施、日常生活用品、旅游业以及临时设施均可应用本发明。
不论是哪个行业所使用的结构体,只要符合本发明的条件或特点,均可采用本发明,如军事上的瞭望塔、高空作业脚手架、高空作业台、陆上井架、海上平台的构架、内爬式塔吊、外附式塔吊、导弹发射架、影视摄影升降台、活动舞台、帐蓬骨架、煤矿井下坑道和巷道的支护架、船舶和潜艇上的作业台及构架、航天飞机上的作业台、体育场的照明塔、游泳场的高台跳水台、高压输电线杆、船台作业台、建筑框架构筑物、活动手术台、活动椅凳。
以下用实施例说明在各种杆系结构的实体上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的内爬式塔吊的塔身和塔帽,如图5所示,该内爬式塔吊无须整体拆卸,也不需要特殊的场地进行组装。在施工现场用很短的时间增放竖立完毕,即可开始工作。施工结束后,无须拆卸,只将整体减缩折叠起来,即可从楼顶送到地面。省工时,提升简便,转场灵活。
实施例2将本发明的原理应用于塔吊的塔身、塔帽、起重臂、平衡臂上。如图6所示。该塔吊在使用时无须整体拆卸,不需要特殊的场地进行组装。在现场用很短的时间增放竖立完毕,即可开始工作。施工结束后,减缩折叠起来,由拖车运走转场。如将该塔固定在汽车上,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该塔吊由宇宙飞船带上星球,如月球,在星球表面竖立,实施建筑施工和其它各种施工,这是任何一种塔吊所不及的。
实施例3将陆地瞭望塔按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如图16所示。如此制作的瞭望塔需要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增放升起,进行瞭望,如需要隐蔽,可在短时间内减缩折叠起来,隐蔽好。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气象、林业、航海、港口、船舶。将瞭望塔固定在流动车上,可随地使用,其效果更佳。
实施例4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成高空作业脚手架,如图15所示。使用这种脚手架可节省大量的木材、管材。缩短竖立的时间,可在短时间内减缩折叠起来,即可转场,此种脚手架可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和维修,船舶的维修制造,大型飞机的维修制造,大型机械的维修制造,大型构筑物的维修制造,采用本结构,用于两点间的实体连接极为方便迅速。如用于山区则能构成沟通两山间的山间桥;用于城市市政建设,则能构成高架公路,采用本结构只需对地基进行处理,构架固定在预制的混凝土基础上,即成为固定的山间桥或高架公路的骨架。对于开发山区和加强城市功能,可以大量节约资金,见效快、实效大。若作成脚手架车,还可用于高空救险,高层救助。
实施例5将本发明的原理应用于陆上井架,如图17所示。
该陆上井架可节省在竖立和转场中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并且竖立和转场极为便利。野外钻井、海上钻井以及地质钻探和勘测均可使用由本发明制作的陆上井架。
此种陆上井架由宇宙飞船带上星球,如月球,在星球表面竖立,钻探星球深层的地层,从深处取样。这是其它结构制作的陆上井架所不及的。
实施例6将海上平台的构架依照本发明制作,则能在海上风暴来临时减缩折叠起来,减少阻力避免损失。如图13所示。
实施例7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成的导弹发射架,即可用于陆地又可用于舰艇、潜艇和飞行物。减缩折叠起来目标小,利于隐蔽减少阻力,一旦使用,随时随地增放竖立,发射完又可减缩折叠起来隐蔽或转场。如图12所示。
实施例8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成影视摄象升降台,可在现场临时竖立高台,能满足多种摄影效果的需要,如图7所示。
实施例9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成活动舞台,这种舞台可在野外临时搭起,使用后减缩折叠起来,转场。即使是大型的临时舞台,本发明也能达到设计要求。如图9所示。
实施例10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成的帐蓬骨架,此种帐蓬骨架可在野外短时间内架起,且能保持帐蓬外形,使用后减缩折叠起来,很方便地转场运走,若用高强轻质材料制作效果更佳。如图14所示。
实施例11煤矿井下坑道的支护架可采用本发明制作。这种支护架运送方便,竖立简捷,快速,成本较传统的支护架大大降低。如图10所示。
实施例12体育场中的照明塔,特别是大型照明塔可采用本发明制作。此种照明塔在使用时即可逐段增放竖起又可整体增放竖起,使用后减缩折叠起来利于维修保养。它可广泛地应用于广场、车站和施工现场的大面积照明。如图8所示。
实施例13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在航天飞机或太空实验室上设置高架作业台,对在宇宙空间行走和进行宇宙空间科学实验与生产极为有利。
实施例14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成高台跳水台和跳板。此种高台跳水台和跳板使用时增放展起,用毕减缩折叠,无论是大型、小型游泳场馆均可采用这种高台跳水台和跳板,特别是综合性体育馆使用此种跳水台和跳板更为有利。如图11、图19所示。
实施例15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高压线输电杆,在减缩折叠状态时运输,避免了运送途中的运送困难。在现场整体竖立即可使用。
实施例16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混凝土结构体的钢筋网。无须在现场绑扎钢筋。钢筋网在工厂制成送到现场直接使用,加快施工进度,实现施工工厂化,尤其是对水工建筑的钢筋网,使用效果更佳。
实施例17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成篮球架,使用时增放竖起,用毕减缩折叠推离场地。利于场地综合利用,便于保管。无论是大型或小型体育场、馆均可使用,如图18、图22所示。
实施例18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成医用手术床,使用时增放竖起,用毕减缩折叠,携带方便,便于野战医院或流动医院使用,如图20所示。
实施例19依照本发明的原理制作成体育比赛用裁判椅,即可增放成椅,又可减缩折叠携带,极为灵巧方便舒适,如图21所示。
权利要求
1.由增放杆①和增放杆②呈X形交叉连接。连接处构成增放铰点的增放机构。本发明的特征是推拉杆③的一端与增放杆①的端部相连接与/或推拉杆④的一端与增放杆②的端部相连接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承重杆⑤的一端与推拉杆③的一端相连接与/或承重杆⑥的一端与推拉杆④的一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推拉杆③与/或推拉杆④的长度至少大于增放后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4)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推拉杆③和推拉杆④的长度与增放后传动铰点(23)和传动铰点(24)之间的距离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
2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承重杆⑤和承重杆⑥的长度各自与增放后的传动铰点(21)和传动铰点
、传动铰点(20)和传动铰点(24)之间的距离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
2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增放后,增放杆①的传动铰点(24)处于由推拉杆④和承重杆⑥所构成的夹角内与/或增放杆②的传动铰点(23)处于由推拉杆③和承重杆⑤所构成的夹角内。
7.根据权利要求
1、2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Y方向多榀相连接与/或X方向多榀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
1、2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用强力拉杆各自连接传动铰点、增放铰点和旋转铰点与/或用强力腹杆斜拉,各自连接传动铰点和增放铰点,呈Z向多榀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
7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用强力拉杆各自连接传动铰点、增放铰点和旋转铰点与/或用强力腹杆各自连接传动铰点和增放铰点,斜线连接,呈Z向多榀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
2、7、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在传动铰点(20)与传动铰点(21)处与/或旋转铰点(25)和旋转铰点(26)处设置承接承重杆的连接点的承接点。
11.根据权利要求
2、7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外型轮廓呈平行四边形。
12.根据权利要求
2、7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外形轮廓呈矩形。
13.根据权利要求
2、7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外形轮廓呈正方形。
14.根据权利要求
2、7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外形轮廓呈梯形。
15.根据权利要求
7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外形轮廓呈阶梯形。
16.根据权利要求
7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外形轮廓呈三角形。
17.根据权利要求
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传动铰点和增放铰点上各自有一肖套。
18.根据权利要求
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强力腹杆的两端各自与铰点的肖套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
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在两两平行的增放杆之间设置多棵强力拉杆。
20.根据权利要求
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在两两平行的推拉杆之间设置多棵强力拉杆。
21.根据权利要求
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在两两平行的承重杆之间设置多棵强力拉杆。
22.根据权利要求
19、20、21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在传动拉杆和增放拉杆之间、传动拉杆和强力拉杆之间、增放拉杆和强力拉杆之间、强力拉杆和强力拉杆之间用强力腹杆斜拉相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
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两两平行的推拉杆由一整块板材构成。
24.根据权利要求
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两两平行的承重杆由一整块板材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
1、2、7、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对增放杆与/或增放拉杆与/或增放铰点与/或传动铰点与/或传动拉杆与/或强力拉杆与/或强力腹杆施加动力。进行增放和减缩的动作。
26.根据权利要求
1、2、7、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用于各种桁架的实体。
27.根据权利要求
1、2、7、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可以任意方向构成实体。
28.根据权利要求
1、2、7、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在三维空间内任意组合构成实体。
29.根据权利要求
1、2、7、8、9所构成的伸展式桁架单元结构,其特征是与其它各种不同的结构或机构或构筑物组合构成实体。
专利摘要
本发明集中了平行四边形杆系机构的增放变幅与三角形杆系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大的优点。能自如地由几何可动的机构过渡转换成几何不可动的结构,反之亦然。运用本发明制作的结构体,体积小巧紧凑,展缩灵巧,无须特定的场地进行组装,可在短时间内增放成实体或减缩折叠,转场运输极为便利。无论是哪个行业所使用的桁架结构体,不管其体积的大小如何,只要符合本发明的条件或特点的均可采用本发明。
文档编号F16S3/00GK85106688SQ85106688
公开日1986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85年9月6日
发明者郑孝群 申请人:郑孝群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