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联动机构及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96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0、第一转轮20、第二转轮30、滑轮40以及框架50a。第一转轮20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一轴心部24以轴接于连接支架10,第一转轮20具有第一短径接触点21和第一长径接触点22 ;第二转轮30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二轴心部34以轴接于连接支架10且与第一转轮20间隔设置,第二转轮30具有第二短径接触点31和第二长径接触点32 ;滑轮40轴接于连接支架10并被第一、第二转轮20、30夹持,以在第一转轮20的轴心至第二转轮30的轴心间形成固定距离D2 ;框架50a具有容置部51以容置滑轮40和第一、第二转轮20、30,滑轮40轮轴41轴接于框架50a壁面以形成同步联动,其中,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20或第二转轮30压动滑轮40并带动框架50a旋转,滑轮40沿着第二转轮30周侧或第一转轮20周侧运动并同步联动框架50a滑移,以持续运动接触于第一、第二转轮20、30之间。
[0044]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增设具有容置部51的框架50a,框架50a呈矩形或椭圆形,且如图5所示在框架50a周边设有抵靠部510,第一、第二转轮20、30分别接触各抵靠部510而使各轮在同一中心线C2的轮径总长L2形成固定总长,而各抵靠部510可相互连结成一体,如图6所示形成对应框架50a轮廓的环状结构,以增加结构强度;另外,在框架50a的一(轴向)侧设有连通容置部51的开口 511,开口 511形式如图6所示为设于轴向的开口,也可如图5所示由轴向开口 511分别往相对两侧径向延伸至框架50a周侧且于各抵靠部510的相连处,且在框架50a该(轴向)侧邻接连接支架10以遮盖容置部51的开口 511,从而保护框架50a中的第一、第二转轮20、30和滑轮40,以减少异物进入而阻碍各轮运作,还能防止各轮松脱。
[0045]因此如图7a所示,在各轮作动之前,位于框架50a中的滑轮40分别接触第一转轮20的第一近径接触点21和第二转轮30的第二远径接触点32,框架50a周侧的相对两个内壁面(上、下侧内壁面,即各抵靠部510)分别接触第一转轮20的第一远径接触点22和第二转轮30的第二近径接触点31,接续如图7b?图7g所示,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20是以右半边圆曲弧线轮廓FC持续压动滑轮40,滑轮40沿着第二转轮30周侧的右半边圆曲弧线轮廓FC、并渐进地同步联动框架50a往第二转轮30的轴心方向滑移,同时第一转轮20也逐渐同步带动框架50a以第二转轮30为轴心而逐渐旋转;另外,在图7a至图7h中,第一、第二转轮20、30的虚拟线PL1、PL2可假设为翻转式电子装置的底座和屏幕,而在先前图3a至图3e中以及后续图1Oa至图1Oh中的虚拟线PL1、PL2也可假设为底座和屏幕。
[0046]在第一转轮20旋转期间,联动的滑轮40分别由接触第一短径接触点21和第二长径接触点32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长径接触点22和第二短径接触点31,同步联动的框架50a相对两侧内壁面(各抵靠部510)分别由接触第一长径接触点22和第二短径接触点31、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短径接触点21和第二长径接触点32,至此如图7h所示,第一转轮20形成360度旋转以及框架50a形成180度旋转而使双轮联动机构整体形成倒置状态,且在上述旋转期间,由于第一、第二转轮20、30的左半边圆曲弧线轮廓分别接替第一长径接触点22和第二短径接触点31,以分别渐进地持续接触框架50a周侧的上、下相对两个内壁面(各抵靠部510),使各轮在同一中心线C2的轮径总长L2,相同于框架50a上、下两抵靠部510的距离,仍维持固定总长。
[0047]反之,可由图7h倒序至图7a以同理推论所示,联动的滑轮40分别由接触第一长径接触点22和第二短径接触点31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短径接触点21和第二长径接触点32,同步联动的框架50a相对两侧内壁面(各抵靠部510)分别由接触第二长径接触点32和第一短径接触点21、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二短径接触点31和第一长径接触点22,也使各轮在同一中心线C2的轮径总长L2,仍受框架50a各抵靠部510的影响而形成固定总长。
[0048]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如图8、图9和图1Oa?图1Oh所示,双轮联动机构包括连接支架10、第一转轮20、第二转轮30以及框架50b ;第一转轮20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一轴心部24以轴接于连接支架10,第一转轮20具有第一短径接触点21和第一长径接触点22 ;第二转轮30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二轴心部34以轴接于连接支架10且与第一转轮20间隔设置,第二转轮30具有第二短径接触点31和第二长径接触点32 ;框架50b具有第一容置部52和第二容置部53以分别容置第一转轮20和第二转轮30,各容置部52、53间形成间隔部54而被第一、第二转轮20、30夹持,并使第一转轮20的轴心至第二转轮30的轴心间形成固定距离D3,其中,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20或第二转轮30压动间隔部54并带动框架50b旋转,同步联动的间隔部54沿着第二转轮30周侧或第一转轮20周侧滑移并持续运动接触于第一、第二转轮20、30之间。
[0049]又为了减少组成构件以增加制造及组装的便利性,第三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减少设置滑轮40,并如图8、图9所示将框架50b及其间隔部54设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在框架50b周边设有抵靠部510,第一、第二转轮20、30分别接触各抵靠部510而使第一转轮20、间隔部54和第二转轮30在同一中心线C3的轮径总长L3形成固定总长;另在框架50b的一(轴向)侧分别设有各自连通第一容置部52和第二容置部53的第一开口 521和第二开口 531,且于框架50b该(轴向)侧邻接连接支架10以覆盖第一、第二开口 521、531,从而保护框架50a中的第一、第二转轮20、30,以减少异物进入而阻碍各转轮运作,还能防止各转轮松脱。
[0050]再者,由于第三实施例的框架50b是以间隔部54替代第二实施例的滑轮40实施,因此如图1Ob-图1Oh所示,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20是以右半边圆曲弧线轮廓FC持续压动间隔部54,间隔部54沿着第二转轮30周侧的右半边圆曲弧线轮廓FC运动、并渐进地同步联动框架50b往第二转轮30的轴心方向滑移,同时第一转轮20也逐渐同步带动框架50b以第二转轮30为轴心而逐渐旋转,所以联动的间隔部54分别由接触第一短径接触点21和第二长径接触点32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长径接触点22和第二短径接触点31,同步联动的框架50b相对两侧内壁面(上、下侧内壁面,即各抵靠部510)分别由接触第一长径接触点22和第二短径接触点31、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短径接触点21和第二长径接触点32 ;在同期间,第一、第二转轮20、30的左半边圆曲弧线轮廓FC分别渐进地持续接触框架50b周侧的上、下相对两内壁面(各抵靠部510),使第一、第二转轮20、30和间隔部54在同一中心线C3的轮径总长L3仍维持固定总长;反之,可由图1Oh倒序至图1Oa以同理推论所示,联动的间隔部54分别由接触第一长径接触点22和第二短径接触点31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短径接触点21和第二长径接触点32,同步联动的框架50b相对两侧内壁面分别由接触第二长径接触点32和第一短径接触点21、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二短径接触点31和第一长径接触点22。
[0051]此外,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双轮联动机构,还能适用于转轴装置中,分别形成本发明第四至第六实施例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如图11-图13所示第四实施例的转轴装置,是运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双轮联动机构,包括连接支架10、第一转轮20、第二转轮30、滑轮40、彼此平行的第一心轴60和第二心轴70 ;如图14?图19所示第五实施例的转轴装置,是运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双轮联动机构,包括连接支架10、第一转轮20、第二转轮30、滑轮40、框架50、彼此平行的第一心轴60和第二心轴70 ;如图20、图21所示第六实施例的转轴装置,是运用上述第三实施例的双轮联动机构,包括连接支架10、第一转轮20、第二转轮30、框架50、彼此平行的第一心轴60和第二心轴70。
[0052]在本发明转轴装置的第四至第六实施例中,已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揭示的特征则不再赘述,新增设的特征为第一心轴60和第二心轴70,是分别穿设连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