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联动机构及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296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分别由接触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长径接触点和第二短径接触点,同步联动的框架相对两侧内壁面分别由接触第一长径接触点和第二短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或为滑轮分别由接触第一长径接触点和第二短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同步联动的框架相对两侧内壁面分别由接触第二长径接触点和第一短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
7.—种双轮联动机构,包括: 连接支架; 第一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一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第一转轮具有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 第二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二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且与第一转轮间隔设置,第二转轮具有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以及 框架,具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以分别容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各容置部间形成间隔部而被第一、第二转轮夹持,并使第一转轮的轴心至第二转轮的轴心间形成固定距离,其中,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或第二转轮压动间隔部并带动框架旋转,间隔部沿着第二转轮周侧或第一转轮周侧运动并同步联动框架滑移,以持续运动接触于第一、第二转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轮联动机构,其中,在框架周边设有抵靠部,第一、第二转轮分别接触各抵靠部而使第一转轮、间隔部和第二转轮在同一中心线的轮径总长形成固定;在框架的一侧设有分别连通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于框架该侧邻接连接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轮联动机构,其中,间隔部分别由接触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长径接触点和第二短径接触点,同步联动的框架相对两侧内壁面分别由接触第一长径接触点和第二短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或为间隔部分别由接触第一长径接触点和第二短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同步联动的框架相对两侧内壁面分别由接触第二长径接触点和第一短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4或7所述的双轮联动机构,其中,第一、第二短径接触点分别位于第一、第二转轮周侧相交于基圆线轮廓处,第一、第二长径接触点分别位于第一、第二转轮周侧而非相交于基圆线轮廓的圆曲弧线轮廓处,各圆曲弧线轮廓的半径长度分别是由第一、第二短径接触点渐次递增至第一、第二长径接触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4或7所述的双轮联动机构,其中,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分别位于第一转轮的上、下相对两侧,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分别位于第二转轮的上、下相对两侧,使第一、第二转轮的轮廓呈左、右对称状的圆曲弧线轮廓。
12.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双轮联动机构,其中,框架壁面间隔设置有两个滑移连接部,第一、第二转轮的轮面分别延伸出轴向凸柱,以分别活动轴接于各滑移连接部,各轴向凸柱分别与第一、第二轴心部同轴设置且柱径较大,且在各滑移连接部间的框架壁面还设有轴接部,轴接部轴接于滑轮的轮轴。
13.一种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包括: 连接支架; 第一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一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第一转轮具有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 第二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二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且与第一转轮间隔设置,第二转轮具有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 滑轮,轴接于连接支架并被第一、第二转轮夹持,以在第一转轮的轴心至第二转轮的轴心间形成固定距离,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或第二转轮推压滑轮并形成联动,且让旋转状态的第二转轮或第一转轮松动滑轮,滑轮往第二转轮或第一转轮滑移以持续联动接触于第一、第二转轮之间;以及 彼此平行的第一心轴和第二心轴,分别穿设连接支架,且第一、第二转轮还分别套设于第一、第二心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进一步包括有套件,其套接于第一、第二转轮以增力夹持滑轮,使第一转轮、滑轮和第二转轮在同一中心线的轮径总长形成固定。
15.一种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包括: 连接支架; 第一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一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第一转轮具有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 第二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二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且与第一转轮间隔设置,第二转轮具有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 滑轮,轴接于连接支架并被第一、第二转轮夹持,以在第一转轮的轴心至第二转轮的轴心间形成固定距离; 框架,具有容置部以容置滑轮和第一、第二转轮,滑轮轮轴轴接于框架壁面以形成同步联动,其中,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或第二转轮压动滑轮并带动框架旋转,滑轮沿着第二转轮周侧或第一转轮周侧运动并同步联动框架滑移,以持续运动接触于第一、第二转轮之间;以及 彼此平行的第一心轴和第二心轴,分别穿设连接支架,且第一、第二转轮还分别套设于第一、第二心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其中,在框架周边设有抵靠部,第一、第二转轮分别接触各抵靠部而使各轮在同一中心线的轮径总长形成固定;在框架的一侧设有连通容置部的开口,且于框架该侧邻接连接支架。
17.一种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包括: 连接支架; 第一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一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第一转轮具有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 第二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二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且与第一转轮间隔设置,第二转轮具有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 框架,具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以分别容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各容置部间形成间隔部而被第一、第二转轮夹持,并使第一转轮的轴心至第二转轮的轴心间形成固定距离,其中,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或第二转轮压动间隔部并带动框架旋转,间隔部沿着第二转轮周侧或第一转轮周侧运动并同步联动框架滑移,以持续运动接触于第一、第二转轮之间;以及 彼此平行的第一心轴和第二心轴,分别穿设连接支架,且第一、第二转轮还分别套设于第一、第二心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其中,在框架周边设有抵靠部,第一、第二转轮分别接触各抵靠部而使第一转轮、间隔部和第二转轮在同一中心线的轮径总长形成固定;在框架的一侧设有分别连通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在框架该侧邻接连接支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其中,框架壁面间隔设置有两个滑移连接部,第一、第二转轮的轮面分别延伸出轴向凸柱,以分别活动轴接于各滑移连接部,各轴向凸柱分别与第一、第二轴心部同轴设置且柱径较大,且在各滑移连接部间的框架壁面还设有轴接部,轴接部轴接于滑轮的轮轴。
20.根据权利要求13、15或17所述的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其中,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分别位于第一转轮的上、下相对两侧,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分别位于第二转轮的上、下相对两侧,第一、第二转轮的轮廓呈左、右对称状的圆曲弧线轮廓,且各圆曲弧线轮廓的半径长度分别是由第一、第二短径接触点渐次递增至第一、第二长径接触点。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及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双轮联动机构包括连接支架、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及滑轮;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转轮各于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一、第二轴心部,以分别轴接于连接支架,且两转轮分别具有第一、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一、第二长径接触点;滑轮轴接于连接支架并被第一、第二转轮夹持,使双转轮轴心间形成固定距离,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推压滑轮并形成联动,且让旋转状态的第二转轮松动滑轮,滑轮往第二转轮滑移以持续联动接触于第一、第二转轮间;而本发明的转轴装置还包括有彼此平行且分别穿设连接支架的第一心轴和第二心轴,第一、第二转轮还分别套设于第一、第二心轴。
【IPC分类】F16C11-12, F16H13-02, F16C11-04
【公开号】CN104613146
【申请号】CN201310540821
【发明人】张瑞鸿
【申请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5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