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支架组件及显示设备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479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支架组件及显示设备套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支架组件及显示设备套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飞速发展,液晶显示器及电脑日益普及,考虑到移动办公需要和安装便利性等市场需求,此类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组件朝轻薄化、便携化的趋势发展。
[0003]为了解放双手,目前的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平板电脑等通常设计有支架,可以很好地将显示设备固定在平台上,但是当需要将该显示设备随身携带时往往需要将支架从显示设备拆卸,拆装非常不方便,并且需要使用专门的包包或工具箱进行存储。

【发明内容】

[000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支架组件及显示设备套件,显示设备同时兼具便携性和支架功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支架组件,包括底座、第一中间件、转动架和转轴机构,所述第一中间件固定在所述底座背面,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轴体和第一转动限位片;所述第一中间件包括第二转动限位片、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挡板及扭力调节弹簧组件,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轴体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架相对固定,所述轴体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片固定在所述轴体上,所述第二转动限位片包括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的凸柱,所述第二转动限位片和所述扭力调节弹簧组件依次套设在所述轴体上,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轴体端部。
[0007]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限位片和所述第二转动限位片的接触面为锯齿面。
[0008]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限位片和所述第二转动限位片的接触面设有凸起的纹理。
[0009]其中,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轴体上并垂直于所述轴体的连接板,所述转动架与所述轴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空心的容纳孔,所述连接板插设并固定于所述容纳孔内。
[0010]其中,所述转动架为框体结构,所述转动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转轴机构可旋转地铰接于一个所述第一中间件上。
[0011]其中,所述转动架为圆弧形。
[0012]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二中间件,所述第一中间件与所述第二中间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中间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二中间件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轴体。
[0013]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三中间件,所述第三中间件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翻边,所述第二中间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卷边,所述翻边插设于所述卷边内,所述第二中间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三中间件滑动。
[0014]其中,所述底座在固定所述第三中间件的两侧设有凹槽,供所述转动架的自由端嵌入和滑动。
[0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套件,包括显示设备以及上述的多功能支架组件。
[0016]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支架组件,通过扭力调节弹簧组件可方便地调节支架组件的支撑角度,以实现使用者的不同角度的支撑需求,使用者需要外出时,只需将转动架旋转至紧贴底座即可折叠,显示设备的结构更紧凑,携带更方便;同时,转动架可以作为提手,使得电子设备的携带或搬移更简单,无需每次搬移都拆装支架,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中间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轴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的最大角度支撑状态的立体视图。
[0023]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的最大角度支撑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0024]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的90°支撑状态的立体视图。
[0025]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的90°支撑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0026]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收纳状态的后视示意图。
[0027]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收纳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0028]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作为提手使用状态的后视示意图。
[0029]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作为提手使用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1]参阅图1和图2a,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支架组件主要用于但不限于支撑包括显示设备的显示设备套件,主要包括底座10、第一中间件20、转动架30和转轴机构40,其中第一中间件20固定在底座10背面,可以用于满足使用者不同角度的观看需求。如图2b,转轴机构40包括轴体41和第一转动限位片42 ;如图2c,第一中间件20包括固定板211、第二转动限位片212、垂直于底座10的挡板2110及扭力调节弹簧组件213,挡板21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10a和第二通孔2110b,结合图2d,轴体41的一端与转动架30相对固定,轴体4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2110a后第一转动限位片42固定在轴体41上,第二转动限位片212包括伸入第二通孔2110b内的凸柱212a,第二转动限位片212和扭力调节弹簧组件213依次套设在轴体41上,固定件214固定在轴体41端部。
[0032]优选地,第一转动限位片42和第二转动限位片212的接触面均为锯齿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限位片42和第二转动限位片212的接触面为设有凸起的纹理。扭力调节弹簧组件213为扭簧,其中一端的一个弹性臂(图未标)插入第二转动限位片212和挡板2110之间,并由凸柱212a进行限位,扭力调节弹簧组件213的另一端弹性抵接固定件214。在扭力调节弹簧组件213的作用下,第一转动限位片42被朝第二转动限位片212推压,第一转动限位片42和第二转动限位片212的接触面的可以实现紧密接触,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很大,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角度锁定,可靠地支撑在某一特定角度。
[0033]转轴机构40还包括固定于轴体41上并垂直于轴体41的连接板43,转动架30与轴体41连接的一端设有空心的容纳孔31,连接板43插设并固定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